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云南省石屏县汉族和彝族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菌种构成情况。方法收集来源于云南省石屏地区念珠菌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143份,其中汉族84份,彝族59份;根据科玛嘉(CHROMagar)显色培养基人工鉴定结果,同时经PCR扩增ITS1-ITS4区段,用测序法进行菌种鉴定,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将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与测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检出4种菌种,分别是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测序法在VVC阴道分泌物中检测出5种菌种,分别是白色念珠菌113株、光滑念珠菌25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热带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各1株;汉族患者未检测到季也蒙念珠菌,彝族患者未检测到热带念珠菌。汉族患者的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携带率分别为78.57%(66株)、17.86%(15株)、2.38%(2株)和1.19%(1株);彝族患者的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的携带率分别为79.66%(47株)、16.95%(10株)、1.69%(1株)和1.69%(1株)。云南省石屏县汉族VVC患者的念珠菌菌种构成比与彝族患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测序法优于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鉴定念珠菌的菌种,云南省石屏县汉族与彝族VVC患者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相似文献   

2.
两种念珠菌DNA探针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两种念珠菌DNA探针并应用于临床诊断。方法:对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白色念珠菌标准株的E03基因的125bp片段,用半抗原地高辛标记;合成仪合成的E03基因中25bp特异寡核苷酸,用生物素标记。检测两种探针显色敏感度,并与23株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星形念珠菌及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进行斑点杂交试验。结果:Dig-125bpDNA探针显色敏感度为0.01pg,仅与白色念珠菌杂交,且对临床分离株检测的结果与传统厚膜孢子鉴定法相符。Bio-25bpDNA探针显色敏感度为20pg,与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及星形念珠菌杂交。结论:Bio-25bp DNA探针可用于念珠菌初步鉴定,而Dig-125bp DNA探针可用于白色念珠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白色念珠菌的方法。方法利用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双抗夹心法制作成检测白色念珠菌的检测卡。利用标准菌株及临床标本对检测卡的最低检测限、交叉反应进行评估。与荧光PCR核酸扩增法进行试验对比,评估其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4 cfu/mL,对可能造成交叉反应的临床常见的菌株,如热带念珠菌、克柔氏念珠菌、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真菌和细菌进行检测,均无交叉反应。该检测卡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97.00%,与荧光PCR核酸扩增法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737,两种方法一致性一般。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的,能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白色念珠菌的方法,对于有临床症状而快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建议进行荧光PCR核酸扩增法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纸片法在临床念珠菌药敏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法国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c 32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临床感染念珠菌菌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急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和氟胞嘧啶5种抗霉菌药,上述念珠菌的耐药率分别为:白色念珠菌:0、0、0、0、1.8%,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均无耐药菌株,克柔假丝酵母菌:33.3%、33.3%、66.7%、33.3%和66.7%,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无耐药菌株,皱落假丝酵母菌:100%、0、0、0、0。结论显色培养基鉴定念珠菌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纸片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结果可靠的优点,在临床念珠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斑点杂交快速检测及鉴定念珠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晨培养为基础的快速检测与鉴定念珠菌的方法。方法 将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种特异探针加尾后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氯化苄法提取念珠菌DNA,采用真菌特异通用引物PCR扩增DNA,在扩增过程中用Bio-11-dUTP标记扩增产物,然后分别与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特异探针杂交。结果 对14种念珠菌扩增均为阳性,对3种常见细菌扩增均为阴性。3种念珠菌只与其对应探针杂交。结论 该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以非培养为基础的快速检测与鉴定念珠菌的方法。方法 将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种特异探针加尾后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氯化苄法提取念珠菌DNA,采用真菌特异通用引物PCR 扩增DNA,在扩增过程中用Bio11dUTP 标记扩增产物,然后分别与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特异探针杂交。结果 对14 种念珠菌扩增均为阳性,对3 种常见细菌扩增均为阴性。3 种念珠菌只与其对应探针杂交。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临床实验室快速检测与鉴定念珠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小檗碱对5种临床常见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方法收集分离自临床样本的56株念株菌(白念珠菌23株、光滑念珠菌20株、热带念珠菌6株、克柔念珠菌4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小檗碱对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及近平滑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_(50)分别为32、16、8、4和16μg/mL,对白念珠菌的抑菌效果与其他4种念珠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檗碱对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檗碱对敏感及非敏感光滑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小檗碱对临床常见的5种念珠菌(包括非敏感光滑念珠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非白念珠菌的抑菌效果优于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2种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系统(Autoflex MALDI-TOF MS和Vitek MALDI-TOF MS)在快速鉴定血培养中分离的白念珠菌以外酵母样真菌的应用。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住院患者血培养中分离的白念珠菌以外酵母样真菌59株,以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鉴定结果为金标准,比较Autoflex MALDI-TOF MS、Vitek MALDI-TOF MS和API 20C AUX 3种系统鉴定的准确性。结果 59株菌株包含了11种真菌,其中近平滑复合体30株(占50.8%)、热带念珠菌11株(占18.6%)、光滑念珠菌8株(占13.6%)、克柔念珠菌2株(占3.4%)、新生隐球菌2株(占3.4%)、异常威克汉姆酵母2株(占3.4%)、季也蒙念珠菌复合体1株(占1.7%)、葡萄牙念珠菌1株(占1.7%)、阿萨希毛孢子菌1株(占1.7%)和酿酒酵母1株(占1.7%)。3种系统鉴定真菌总的准确性分别为Autoflex MALDITOF MS 93.2%、Vitek MALDI-TOF MS 83.1%和API 20C AUX 79.7%,2种MALDI-TOF 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其中对白念珠菌以外酵母样真菌的鉴定准确性分别为Autoflex MALDI-TOF MS 100.0%、Vitek MALDI-TOF MS 84.9%和API 20C AUX 84.9%,2种MALDI-TOF M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对念珠菌属外的少见真菌鉴定准确性分别为Autoflex MALDI-TOF MS 33.3%、Vitek MALDI-TOF MS66.6%和API 20C AUX 33.3%。结论 MALDI-TOF MS系统和目前常规生化鉴定方法相比,具有快速、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对于临床血培养分离真菌的鉴定,Autoflex MALDI-TOF MS鉴定准确性和Vitek MALDI-TOF MS相似,但对常见非白念珠菌的鉴定,Autoflex MALDI-TOF MS鉴定准确性优于Vitek MALDI-TOF MS。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蛋白质水平明确克柔念珠菌的遗传分化特征,建立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不同谱系克柔念珠菌的鉴定方法。方法选取20株克柔念珠菌,采用MALDI-TOF MS结合分析软件ClinProTools,确定克柔念珠菌不同谱系的质谱标志峰,构建基于遗传算法(GA)的分类模型,用于区分不同谱系的克柔念珠菌菌株,选择25株克柔念珠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利用20株克柔念珠菌构建的GA分类模型,反映模型正确鉴别能力的识别能力值(RC)为100%,反映模型处理测试谱图变异能力的交叉验证值(CV)为97.89%。 25株克柔念珠菌、150张谱图外部验证模型显示其分类能力为95.30%。 确定13个克柔念珠菌谱系相关的特征峰(m/z 3 971.40、3 136.95、3 427.33、2 405.28、2 996.73、2 913.95、3 376.97、6 736.13、5 819.03、4 045.16、5 869.00、3 618.10及3 946.14),可用于正确区分来自不同谱系的克柔念珠菌。结论本研究论证并确认了克柔念珠菌的群体遗传分化事件,同时也建立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快速谱系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卡泊芬净国产与进口制剂对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念珠菌属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从29所医院收集了分离自血液等无菌部位的337株念珠菌,包括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16种念珠菌,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8种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除1株光滑念珠菌和1株克柔念珠菌对国产卡泊芬净中介外,其余菌株均敏感。不同菌种药敏数据显示,国产与进口卡泊芬净的MIC50和MIC90完全一致,除热带念珠菌外,国产与进口卡泊芬净对其余菌种的MIC分布范围均一致。国产卡泊芬净对常见菌种的MIC50和MIC90为白念珠菌0.064mg/L和0.125mg/L、热带念珠菌0.125mg/L和0.25mg/L、光滑念珠菌0.125mg/L和0.125mg/L、克柔念珠菌0.25mg/L和0.25mg/L,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和季也蒙念珠菌的MIC50和MIC90为0.5mg/L和1mg/L,略高于上述念珠菌。分别分析氟康唑敏感和耐药的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的敏感率,发现氟康唑耐药组与敏感组菌株对应的棘白菌素类药物MIC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几何均数无明显差异,并且均未发现卡泊芬净耐药菌株。结论卡泊芬净对多数念珠菌属均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并且国产与进口卡泊芬净体外抗真菌活性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无菌体液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6月分离自住院患者无菌体液样本的222株真菌,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板条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222株真菌中占比居前3位的为白念珠菌(35.6%)、近平滑念珠菌(20.1%)、热带念珠菌(18.1%);样本来源主要为血液(45.0%)、腹水(21.2%)和导管尖端(13.5%)等;科室分布居前3位的分别为重症医学科(31.9%)、胰腺外科(15.7%)和肾病内科(8.1%)。菌株对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氟康唑(除克柔念珠菌对其天然耐药)、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除新型隐球菌对其天然耐药)的敏感性分别为97.3%、71.6%、87.8%、91.9%、99.5%、100.0%。热带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分离自临床无菌体液样本的真菌以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除葡萄牙念珠菌外,其他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棘白菌素类药物抗菌活性最强。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内常见真菌感染的来源及耐药性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12月临床常见真菌1919株,用沙保弱培养基分离,VITEK-AMS或Rapid-Yeast鉴定菌种,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耐药性。结果各种临床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占59.9%和25.3%。痰液标本真菌检出率最高,占42.9%,其次是尿液,占31.7%。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0.6%、热带念珠菌2.6%、光滑念珠菌21.1%、对近平滑念珠菌14.3%、克柔念珠菌27.3%。结论医院内真菌检出以痰液标本占首位。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氟康唑等抗真菌类药物耐药率较低,而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等抗真菌类药物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的驻菌情况.方法:取82例HIV感染者口腔含漱液并以形态学、酵母菌鉴定系统及45℃生长试验等方法进行分型鉴定,计算不同念珠菌的检出率.结果:82例HIV感染者中60例可培养出念珠菌,检出率73.17%.其中白色念珠菌42例(51.22%),非白色念珠菌48例(58.54%).共分离出211株念珠菌,其中光滑念珠菌103株(48.82%),白色念珠菌95株(45.02%),热带念珠菌4株(1.90%),近平滑念珠菌4株(1.90%),菌膜念珠菌2株(0.95%),其他3株(1.42%).29例患者检出单一菌株(12例为白色念珠菌,15例为光滑念珠菌,1例为热带念珠菌,1例为近平滑念珠菌),占51.7%;31例检出多种菌株(30例为2种菌株,1例为3种菌株),占48.3%.结论:HIV感染者口腔的主要菌种是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并且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共存的比例大于单一菌株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系统对中段尿样本中的细菌进行直接快速检测,以建立快速的细菌检测方法便于临床应用。方法 692例中段尿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利用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 Compact)对单个菌落进行鉴定;同时对尿液样本进行前处理后直接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692例中段尿样本中,98例单一菌感染且细菌数104CFU/m L的样本应用MALDI-TOF MS直接检测出74株菌,检出率达75.5%,其中大肠埃希菌39株,检出率达79.6%;粪肠球菌23株,检出率为100.0%;摩根摩根菌5株,检出率为100.0%。64例样本为2种菌混合感染,采用MALDI-TOF MS直接检测出44例样本中的1种优势细菌。质谱直接检测尿液的鉴定结果与单菌落质谱鉴定结果及Vitek 2 Compact鉴定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0%。结论 MALDI-TOF MS可用于直接检测尿液样本中的细菌,检出率高,结果可靠;MALDI-TOF MS对混合菌感染的样本有一定鉴定能力;该方法可比常规尿培养鉴定方法提早42 h报告鉴定结果,是对临床尿液样本细菌鉴定的一大革命性进步。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通过分离自临床透析液标本的长孢洛德酵母菌的培养鉴定、药敏分析及对其临床意义的探讨,提高实验室对该菌的识别能力及临床对该菌感染的重视度。方法?分析长孢洛德酵母菌生物学特性变化并与5种常见酵母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东方伊萨酵母、近平滑念珠菌)进行比较;用Vitek 2、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以及测序分析对分离菌进行鉴定;用菌株自建库绘制聚类树状图,分析与常见5种酵母菌菌株的关系;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长孢洛德酵母菌培养24~96 h后在PDA及血平板上均呈白色光滑菌落,24 h科玛嘉显色平板上未显色,48~96 h逐渐显色最终呈现蓝绿色菌落。Vitek 2鉴定分离菌结果为无名念珠菌,MALDI-TOF MS和基因测序均鉴定为长孢洛德酵母菌。长孢洛德酵母菌与其他5种酵母菌的MSP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长孢洛德酵母菌与近平滑念珠菌在同一个分类中。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MIC值均较低。结论?长孢洛德酵母菌的临床分离率较低,报道的病例较少,提高微生物实验室对该菌的识别能力和临床对该菌感染的重视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临床常见念珠菌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技术.方法 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 分别扩增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5 种菌株的ITS1-5.8 S rDNA-ITS2 区域,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MspⅠ酶切分析.结果 5种念珠菌标准菌株经PCR-RFLP 分析后产生了5 种不同的特异性条带,成功地将临床上常见的5 种念珠菌区分开来.应用此方法鉴定了60 株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其PCR-RFLP 结果与标准菌株一致,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此方法的可靠性.结论 PCR-RFLP 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稳定、特异、准确性高的特点,在常见致病念珠菌鉴定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真菌性阴道炎的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离菌特点及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运用API-20C 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和ATB-Fungus药敏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95例标本中共检出真菌96株,检出率为19.4%.临床分离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69.8%);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8.8%);较少的有热带念珠菌(5.2%)与克柔念珠菌(4.2%),偶见新型隐球酵母菌及酿酒酵母菌(各占1%).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均在90%以上;耐药率以5-氟胞嘧啶为最高(32.3%),其次为咪康唑(22.9%).结论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离菌除了白色念珠菌外,尚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等菌种,制霉菌素与两性霉素B对真菌的敏感性较好,而5-氟胞嘧啶与咪康唑的耐药率比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念珠菌性阴道炎菌种的构成及2种念珠菌检测方法(镜检法、核酸杂交法)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4月北京天坛医院90例念珠菌培养阳性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分析以镜检法和核酸杂交法检测的结果。结果白色念珠菌是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77.8%),其他所有念珠菌中克柔念珠菌的比例最高(12.2%);镜检法对白色念珠菌检测的灵敏度为69.2%,对其他念珠菌的检测灵敏度为0或很低,核酸杂交法对白色念珠菌的检测灵敏度为95.4%,对其他所有念珠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00.0%,对少量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为40.0%。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2种检测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该地区女性生殖道念珠菌(VVC)感染的病原学分析。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该院体检女性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KOH悬滴法检测,复诊时进行真菌培养检查的标本,使用沙保罗培养基分离菌株并鉴定菌种,将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5 199例标本共检出真菌阳性标本926例。不同年龄组间和不同季节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4,P0.001;χ2=13.784,P=0.003),老年组患者和冬季阳性率较低。286例真菌标本培养出念珠菌19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78.17%(154/197),光滑念珠菌10.15%(20/197),热带念珠菌6.09%(12/197),近平滑念珠菌3.05%(6/197),克柔念珠菌2.03%(4/197),酿酒酵母菌0.51%(1/197)。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敏感率为100.0%,5-氟胞嘧啶敏感率94.2%,氟康唑敏感率94.8%,咪康唑敏感率75.3%,酮康唑敏感率85.1%,伊曲康唑敏感率77.9%。结论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主要是育龄女性,且菌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娟  李从荣  李艳  顾剑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08-1711
目的建立PCR结合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的方法。方法根据真菌rDNA高度可变区设计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种特异性探针,加尾后固定在尼龙膜上,生物素标记的通用引物扩增转录间隔区ITS1,利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快速检测念珠菌种群。结果以上六种念珠菌均能扩增出大小为218 bp的条带,每张膜上只有与靶序列对应的探针点有阳性结果,其他探针点均为阴性。正常人类基因组DNA及临床常见的几种细菌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PCR结合反向膜杂交技术方法学的建立,可以快速检测临床常见致病的念珠菌。该方法特异性高,耗费时间短。可以快速、准确的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