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是膀胱过度活动症中较为高发的一种类型。本文从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综述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富军  胡钢 《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18(2):103-105,109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新的疾病诊断概念,表现为尿频、尿急,或合并急迫性尿失禁,是相当常见的慢性疾患,可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现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近年来神经泌尿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在最近召开的一次关于OAB的国际圆桌会议上,多位专家针对OAB进行了详尽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预防性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随机分为电针组及对照组各30例。电针组手术当日(术前)始,预防性采用穴位针刺电刺激,取穴会阳、次磬、曲骨、会阴,治疗30min,每天1次。对照组在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发作严重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并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TuRP术后72h内膀胱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的次数及膀胱过度活动持续时间。结果电针组在术后不同时间段膀胱痉挛次数及平均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41~7.51,P〈0.05)。结论TURP术后早期应用电针疗法对预防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显著,是解决TURP后病人膀胱过度活动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用M胆碱受体阻断剂、Ⅱ受体阻滞剂为主,另选用钙离子阻滞剂及盐酸黄酮哌酯,或加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156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结果:156例患者中治愈102例(65.4%),好转54例(34.6%)。结论:多受体途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1〕女性OAB多发生于中年已婚患者,发作突然,周期性发作,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行为干预护理及联合药物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01-2012-01收治的16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干预护理来改变患者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再辅助联合应用托特罗定+盐酸坦索罗辛,使患者的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下尿路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上没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只能通过对症处理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修医生教授,首先请您谈谈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些基本情况好吗? 教授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OAB是一种以症状学诊断为基础的概念,它取代了以尿动力学诊断为基础的逼尿肌过度活动这一概念.OAB在尿动力学上既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表现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OAB无明确的病因,它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尿频、尿急症状,可把它与伴有OAB症状的其它许多疾病区分开来.OAB与下尿路综合征(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鉴别点在于:OAB仅包含有储尿期症状,而LUTS既包括储尿期症状,也包括排尿期症状,如排尿困难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膀胱过度活动症评估工具的信效度、特征、适用范围等方面的阐述,综述了国外膀胱过度活动症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黏膜炎性病变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女性患者的电切治疗效果。【方法】对70例临床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发现膀胱黏膜炎性病变女性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结果】70例患者手术时间18~30 min ,平均(21.6±5.7) min ,术中出血小于5 mL ,术后保留导尿7 d;术后1个月OABSS评分及QOL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 P <0.05)。【结论】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治疗膀胱黏膜炎性病变所致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效果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及单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α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α受体阻滞剂联合M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方式,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排尿评分、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OABSS评分为(7.2±1.5)分,研究组患者治疗后OABSS评分为(4.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0.0%(P0.05)。结论在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灸及护理干预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行为干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行为干预护理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一个疗程(5周)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排尿症状和储尿期的单次尿量及膀胱最大容量及尿动力学结果的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在尿频、尿急、夜尿和尿失禁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储尿期的单次尿量及膀胱最大容量的改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尿动力学结果逼尿肌不稳定型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针灸及护理干预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市区及乡镇40岁以上女性,评估膀胱过度活动症对跌倒发生及对跌倒关注度(或对跌倒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方法,用KHQ问卷(KHQ),国际跌倒效能量表(自评跌倒风险量表、自评跌倒关注程度量表)和一份跌倒相关问卷,调查对象为广东省深圳市40岁以上女性。514位应答者的数据用于分析。膀胱过度活动症被定义为在KHQ问卷(KHQ)中回答"中等"或"很多"尿急或急性尿失禁者。跌倒发生被定义为去年有过跌倒经历。高度跌倒恐惧定义为国际跌倒效能量表(FES-I)评分在24分或以上者。统计方法为χ2检验及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用于检查膀胱过度活动症对跌倒及对跌倒关注度(或对跌倒焦虑心理)的影响。结果 514例应答者中,98例符合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89例(17.3%)去年有过跌倒:27例(27.5%)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62例(14.9%)无膀胱过度活动症。跌倒和膀胱过度活动症呈显著相关[比值比(OR)=1.76;95%可信区间(CI)为1.00~3.08;P=0.048],跌倒恐惧心理和膀胱过度活动症显著相关(OR=2.72;95%CI为1.42~5.20;P=0.002)。结论尿急与急性尿失禁症状会增加40岁以上妇女发生跌倒的风险。早期诊断及适当治疗可以预防跌倒发生,提高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膀胱频动症(又称膀胱过度活动症或尿道综合症,OAB)是以临床表现尿急、尿频为主,伴夜尿、尿失禁等膀胱刺激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其尿常规、尿培养(细菌加药敏)、尿生化、膀胱镜检查、泌尿系B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围绝经期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方法。方法比较52例女性围绝经期膀胱活动症患者与其他20例无明显疾病的围绝经期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并将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索利那新(5mg,1次/d)或索利那新(5mg,1次/d)联合利维爱(1.25mg,1次/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2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和20例无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Kupperma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例膀胱活动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治疗前后两组Kupperman评分及OABSS评分有显著差异,且联合用药组好于单用药组(P〈0.05)。两组排尿症状均有改善,且联合用药组在24h排尿次数和最大排尿量改善优于单用药组(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利维爱治疗女性围绝经期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更佳,既可以改善排尿症状,又可以减轻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16.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因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之一[1]。国际尿控协会(ICS)将OAB定义为尿急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UI),通常有尿频和夜尿增多,而无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确切病变者[2]。行为疗法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治疗方法,其  相似文献   

17.
《新医学》2005,36(12):714-714
尼索地平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国产盐酸丙哌维林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6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训练与口服托特罗定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徐长卿药饼灸。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患者单次最大排尿量、平均排尿时间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徐长卿药饼灸联合口服药物、功能训练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120例难治性OAB患者随机分为骶神经根磁刺激组(n = 40)、索利那新组(n = 40)和联合治疗组(n = 40)。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三组排尿日记(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尿动力指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结果 骶神经根磁刺激组2例、索利那新组1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联合治疗组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OABSS评分均优于骶神经根磁刺激组和索利那新组(P < 0.05)。 结论 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下黏膜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经尿道膀胱病灶电切术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5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腺性膀胱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4d及3个月的膀胱增加容量、排尿减少次数、尿失禁减少次数、膀胱增加最大容量;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4d、3个月的膀胱增加容量、排尿减少次数、尿失禁减少次数、膀胱增加最大容量明显较对照组同时间点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膀胱下黏膜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经尿道膀胱病灶电切术可提高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腺性膀胱炎的疗效,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