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成人免疫后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 ,为探讨适合于我国成人的合适免疫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2 0 0名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共 4个剂量组 ,均按 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 3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4组剂量分别为每次 5 μg、10 μg、15 μg和 2 0 μg。 结果 :全程免疫后 1个月时 ,4个组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 75 .0 0 %、91.84 %、95 .6 5 %、97.87%,组间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1) ;抗 -HBs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是 197.4mIU·mL 1、315 .6mIU·mL 1、4 0 3.6mIU·mL 1和 4 77.8mIU·mL 1,组间差别亦有显著性 (P <0 .0 1)。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对免疫效果有影响。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 ,不良反应率随之增加 ,2 0 μg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为 7.5 9%,5 μg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为 2 .0 3%,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我国健康成人按 0、1、6个月方案接种 3次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结果表明 ,每次接种2 0 μg的免疫效果最好 ,但不良反应率也最高。故推荐 ,在健康成人以 10 μg而 35岁以上乙肝高危人群以 2 0 μg的免疫剂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人基因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方法 选择射阳县盐东镇和盘湾镇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的15~6 0岁、经筛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 HBc)均为阴性的116 8名农民为对象,随机分为12个研究小组,选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 μg、10 μg)、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 ]乙肝疫苗(10 μg、2 0 μg)和0、1、2个月与0、1、6个月两种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 全程免疫后1个月时,12个组抗 HBs阳性率为72 . 83%~98 .99% ,抗 HBs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4 .4 5mIU/ml~2 0 .1 0 8mIU/ml;6个月时,12个组抗 HBs阳性率为5 5 . 0 0 %~95 . 10 % ,抗 HBsGMT为2 7. 0 1mIU/ml~81. 81mIU/ml。不同免疫方案之间抗HBs阳性率和GMT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疫苗组抗 HBs阳性率、GMT和抗体高滴度分布比例均高于低剂量疫苗组;0、1、6个月程序抗HBs阳性率和GMT高于0、1、2个月程序;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抗 HBs阳性率和GMT高于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10 μg诱导的抗 HBsGMT显著优于10 μg重组(酶母)乙肝疫苗,但抗HBs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成人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应选择高剂量的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3.
韩田  王明法  王勇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00-210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阳转率的差别。方法将200例乙肝标志物阴性的门诊预防接种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剂量为5μg,B组为10μg,两组均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结果A组阳转率为75%,B组阳转率为92%。两组比较,x^2=10.488,P〈0.01。结论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抗-HBs阳转率高,免疫效果优于5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讨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免疫效果 ,在北京市大兴县、顺义区抽取健康新生儿 193名 ,随机分为 3组 :Ⅰ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 μg -5 μg -5 μg ,Ⅱ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5 μg -5 μg -5 μg ,Ⅲ组接种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10 μg -10 μg -10 μg ,3组均按 0、1、6月程序接种。结果 :全程免疫后 1年 ,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85 5 1%、86 44%、10 0 .0 0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5 0 5 0mIU/ml、5 2 34mIU/ml、14 3 19mIU/ml;全程免疫后 2年 ,抗 -HBs阳性率分别为 79 6 6 %、70 2 1%、95 5 6 % ,GMT分别为 2 5 98mIU/ml、30 48mIU/ml、6 9 5 8mIU/ml。表明 :对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 μg -5 μg -5 μg与 5 μg -5 μg -5 μg接种 ,其抗 -HBs阳转率及GMT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但免疫后第 2年 ,采用 5 μg -5 μg -5 μg免疫组的抗体下降速度较 10 μg -5 μg -5 μg组为快 ;两个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组与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组比较抗 -HBs阳性率和GMT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再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对已经血源乙肝疫苗初免的儿童再免疫的效果,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阴性母亲所生的、出生时全程接种血源乙肝疫苗后已4年的儿童为对象,用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进行再免疫,同时用10μg血源乙肝疫苗再免疫作对照,观察2种疫苗再免疫后1、12、24个月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反应。结果显示用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进行再免疫能取得良好的抗-HBs应答,不论再免疫前抗-HBs水平高低,再免疫后能呈现免疫回忆反应。再免疫的抗体反应模式与用10μg血源乙肝疫苗进行再免疫的相似。两种乙肝疫苗再免疫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用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与10μg血源乙肝疫苗再免疫能获得相同的再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血清学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不同剂量、不同间隔时间免疫后的安全性和血清学免疫效果,在五总乡和兴东镇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和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按第1针分别接种10μg或5μg乙肝疫苗,1个月后接种第2针(0.5μg),第3针(0.5μg)与第1针分别间隔5、6、8个月,观察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所有接种对象均未发现严重副反应。完成3针乙肝疫苗免疫后,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第1针接种10μg组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水平均高于5μg组,差别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第3针乙肝疫苗与第3针百白破混合制剂(DPT)联合免疫,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DPT的免疫应答率及水平与非联合免疫的差别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好,第1针10μg组免疫效果优于5μg组,与DPT的联合免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 ,加强免疫接种后的免疫应答的状况和特点。 方法 在乙肝疫苗试点区 ,选择新生儿乙肝血源疫苗免后 9~ 11年的儿童 170名 ,用 5 u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结果 加强免疫后1年 ,抗 - HBs的 GMT水平迅速升高为原来的 6~ 18倍 ,抗 - HBs阳性率也由免疫前的 6 2 .5 %~ 6 7.5 %上升至 10 0 % ;后随着加强免疫时间的延长 ,抗 - HBs的 GMT水平和阳性率逐渐下降 ,至免后 3年 ,1针加强组抗 - HBs阳性率降至 71.2 % ,2针加强组降至 79.2 % ,而 3针加强组仅降至 92 .5 %。 结论 国产乙肝备源疫苗具有持久的预防保护效果 ,以及良好的免疫回忆反应 ;加强免疫的效果与加强针次和加强免疫前的免疫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血清学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不同剂量,不同间隔时间免疫后4年的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和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按第1针分别接种10μg或5μg乙肝疫苗,4年后观察免疫效果,同时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选择第3针与第1针的不同间隔时间进行接种,全程免疫后4年观察免疫效果。结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4年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1针接种10μg组抗-HBs阳性率高于5μg组,差别有显著性,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免疫时,乙肝疫苗第3针与第1针间隔5,6,8个月,其抗-HBs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差别均无显著性,所有接种对象,全程免疫4年后抗-HBs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较低。结论: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第1针10μg组全程免疫效果优于5μg组,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疫苗第3针与第1针间隔5,6,8个月都是可行的,4周岁儿童乙肝疫苗加强接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方法]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文件实施日期为分组界限,对2007年3月后HBsAg单阳性和HBeAg双阳性孕妇所产患儿注射乙肝疫苗10 μg,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U(设为10 μg联合疫苗组)(3月前为注射5 μg疫苗,设为5μg单用疫苗组).均按0-1-6方案接种.观察不同剂量疫苗组在脐带血及出生后3、7、12月HBsAg、HbsAb阳性率. [结果] 5 μg单用疫苗组HBsAg阳性率在脐带血及出生后3、7月和12月与10 μg联合疫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HbsAb阳性率在脐带血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3、7、12月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剂量为10 μg,同时不同部位注射免疫球蛋白100 U比接种5 μg疫苗获得更好的保护性效果,对HBsAg阳性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然而研究发现.正常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有5%~10%出现低无免疫应答。为了解宁波市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对该市按0、1、6程序接种3针5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1.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YDV)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体温正常的22-58岁的教师,随机抽取124名,按0、1、6个月程序,每剂5μg/0.5ml接种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结果:免疫3、7、12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5.0%、83.3%、67.2%(P<0.01)。抗-HBs平均滴度分别为12.63mIU/ml;402.04mIU/ml、70.28mIU/ml(P<0.01);抗-HBs阳转率及其滴度均在7个月时达到高峰,以后又急剧下降。免疫后3、7、12个月时,女性抗-HBs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男性。但仅抗-HBs滴度在免疫后3个月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小于35岁的抗体阳转率高于35岁以上组,但仅在免疫后12个月时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该两个年龄组间的抗-HBs滴度差异无显著性;免疫3d后局部和全身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抗-HBs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免疫方案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山西省4家医院参加随机对照试验的CKD患者273例。按1∶1∶1比例采用区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91例),分别接受0-1-6月20 μg、0-1-2-6月20 μg、0-1-2-6...  相似文献   

13.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免疫后10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评价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酵母)(YDV)免疫的远期效果及加强免疫问题。方法对1995年出生,按照免疫程序全程免疫的儿童,追踪观察其免疫后10年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持久性。设免疫组与对照组,研究两组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差异及免疫保护效果;同时用免疫组儿童与实施免疫前同龄组儿童的HBs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对比分析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抗-HBs阳性率、有效阳性率、几何平均浓度(GMC)逐年下降,分别由基础免疫后1年的92.08%、84.16%、29.21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降至10年后的65.17%、40.45%和5.38mIU/ml;年均递减率分别为3.76%、7.82%和17.14%。抗-HBs阳性率下降速率较慢,而有效阳性率则较快,并显示随免疫时间的延长,各项指标的年均递减率逐年降低,推测免疫的低阳性率水平可能维持较长时间。免疫组的HBsAg携带率为0.41%,对照组为3.24%,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比计算的疫苗保护率为87.35%。实施免疫前后同龄儿童组HBsAg携带率比较计算的疫苗保护率为95.00%。免疫儿童抗-HBc的阳性率较实施免疫前同龄儿童降低了83.99%。结论YDV免疫后10年有较好的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14.
成人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Shi J  Wang X  Wang G  Xu Z  Yang Z  Zheng L  Li Z  Guo N  Wu X  Liang Z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6):366-369
目的: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对厉人的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随机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且体温正常的22-58岁的教师124名,按0、1、6个月程序,每次5μg/0.5ml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结果:免疫后3、7、12和24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5.0%,83.3%,65.5%和32.7%,抗抗-HBs平均滴度分别为12.6、402.0、70.3和20.3mIU/ml;抗-HBs阳转率及其滴度均在7个月时达到高峰,以后又急剧下降,免疫后各月女性抗-HBs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男性;<35岁组的抗体阳性率高于≥35岁组,但12个月时,二比较差异有显意义;免疫3d后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抗-HBs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国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对健康易感儿童1%名和成人206名随机分为4组,107名儿童(A组)和131名成人(B组)接种国产甲肝灭活疫苗,另69名儿童(c组)和75名成人(D组)作为对照接种史克必成公司生产的甲肝灭活疫苗。国产疫苗剂量为儿童640EIU/1.0ml。成人1440EIU/1.0ml,对照疫苗剂量儿童720EIU/1.0ml,成人1440EIU/1.0ml,均采用0、6程序。观察72小时内局部和全身反应及免后1、6、7月的免疫应答水平。结果 所有接种对象均未出现明显局部和全身副反应,亦未发现免后ALT升高。初免后一个月A组和B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8%和96.7%,几何平均滴度为758.6mIU/ml和3630.8mIU/ml。全程免疫后一个月4组抗体阳性率均为100%,A组和B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上升至10471.2mIU/ml和12302.7mIU/m1,略高于对照的C组和D组(分别为3090.3mIU/d和3388.4mIU/ml)。结论 国产甲肝灭活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国产甲型肝炎 (甲肝 )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将 176名健康易感儿童和 2 0 6名成人随机分为 4组 ,10 7名儿童 (A组 )和 131名成人 (B组 )接种国产甲肝灭活疫苗 ,另 6 9名儿童 (C组 )和 75名成人 (D组 )作为对照接种史克必成公司生产的甲肝灭活疫苗。国产疫苗剂量为儿童 6 4 0EU/1 0ml,成人 12 80EU/1 0ml;对照疫苗剂量儿童 72 0EIU/1 0ml,成人 14 4 0EIU/1 0ml,均采用 0、6个月免疫程序。观察 72h内局部和全身反应 ,免疫后 1、6、7个月的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 :所有接种对象均未出现明显的局部和全身副反应 ,亦未发现免疫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升高。初次免疫后 1个月 ,A组和B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 94 8%和 96 7% ,几何平均滴度(GMT)为 75 8 6mIU/ml和 36 30 8mIU/ml。全程免疫后 1个月 ,4个组抗体阳转率均为 10 0 % ,A组和B组抗体GMT升至 10 4 71 2mIU/ml和 12 30 2 7mIU/ml,略高于对照的C组和D组 (分别为 30 90 3mIU/ml和3388 4mIU/ml)。表明国产甲肝灭活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评价10μg和20μg国产重组酵母(CHO)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应用于成年人的免疫效果,以及影响免疫效果的个体因素.方法 在北京市4个区县范围内选择18~45岁未接种乙肝疫苗、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的642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按照"0-1-6"程序分别接种10μg和20μg CHO乙肝疫苗,通过问卷方法调查每个对象可能影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个体因素.于接种第三针1个月后采血,以雅培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抗-HBs滴度值,抗-HBs阴性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一步检测HBV DNA,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抗-HBs阳转的个体因素.结果 10μg和20μg两个剂量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8.8%(95%CI:85.4%~92.2%)和95.3%(95%CI:93.0%~97.6%).按照抗-HBs<100 mIU/ml为低无应答标准,低无应答率分别为34.3%和17.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73.42 mIU/ml和588.51 mIU/ml.多因素分析表明:患糖尿病、配偶为乙肝病毒感染者以及大年龄组人群是抗体阳转不利因素,而20μg疫苗剂量有利于抗体阳转.结论 CHO乙肝疫苗20μg免疫效果优于10μg,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应考虑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倍尔来福~(TM)甲、乙型肝炎(甲、乙肝)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以高中一年级(成人组)和小学1~5年级(儿童组)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对甲、乙肝病毒均易感、只对甲肝病毒易感和只对乙肝病毒易感分为AB组、A组和B组,按0、1和6个月三剂程序分别接种甲、乙肝联合疫苗、灭活甲肝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疫苗剂量成人组每剂含甲肝病毒抗原500U和(或)HBsAg10μg,儿童组减半。疫苗接种后72h内观察副反应,免疫后2、7个月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AV和抗-HBs。结果 儿童AB组和成人AB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58%(2/344)和2.56%(8/312),全身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8%(34/344)和5.45%(17/2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局部反应主要是轻度疼痛,全身反应主要是低热。免疫后7个月,两组抗-HAV阳转率均为100%,与A组相同;抗体滴度(GMT)分别为33 910mIU/ml和23 435 mIU/ml,显著高于A组;两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7.30%和96.63%;GMT为103 mIU/ml和102 mIU/ml,抗-HBs阳转率及GMT均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倍尔来福~(TM)甲、乙肝联合疫苗与单价甲肝灭活疫苗和单价重组乙肝疫苗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Burgess MA  Rodger AJ  Waite SA  Collard F 《Vaccine》2001,19(32):4835-4841
An open, randomised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monstrate the equivalence in immunogenicity and to determine the reactogenicity and safety of two dosing schedules (0, 6 or 0, 12 month) of an adult formulation of a combined hepatitis A and B vaccine containing 720 EL.U. of inactivated hepatitis A antigen and 20 μg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Twinrix™, SmithKline Beecham Biologicals, Belgium) in 240 healthy volunteers aged 12–15 years. The vaccine was well tolerated when administered using either vaccination schedule. At month 7, 98.1% of subjects completing the 0, 6 month vaccination schedule were seroprotected against hepatitis B (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ti-HBs)10 mIU/ml) and 100% were seropositive for anti-hepatitis A virus (anti-HAV) antibodies (i.e., 33 mIU/ml). The corresponding geometric mean titres (GMTs) were 2791 mIU/ml for anti-HBs and 5992 mIU/ml for anti-HAV antibodies. At month 13, 97% of subjects assigned to the 0, 12 month vaccination schedule were protected against hepatitis B and 99% were seropositive for anti-HAV antibodies. The corresponding GMTs were 4340 and 8472 mIU/ml, respectively. A combined response (i.e., subjects, who were seropositive for anti-HAV antibodies and seroprotected for anti-HBs antibodies) was achieved in 98% of subjects vaccinated according to the 0, 6 month interval and in 96% of subjects vaccinated using the 0, 12 month schedule. The reactogenicity of both vaccination schedules was also equivalent. The results thu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hepatitis A and B vaccine can be administered using flexible vaccination intervals, which make it suitable for use in large-scale hepatitis immunisation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20.
The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new formulation of the inactivated hepatitis A vaccine, Avaxim, was evaluated in 189 children, aged 18 months to 15 years in a monocentric, open trial. Two vaccinations were given six months apart. Enrollment was balanced within three age groups: 18 months to 3 years, 4-8 years and 9-15 years. Antibody titers were measured blindly by an independent laboratory using a modified radioimmunoassay. Two weeks after the first dose, seroconversion was achieved by 94.6, 94.3 and 96.4% of initially HAV-seronegative subjects (antibody titre <20 mIU/ml) in each age group (youngest to oldest, respectively), with corresponding geometric mean titre concentrations (GMC) of 72.2, 54.3 and 47.1 mIU/ml. Just before the booster dose, the seroconversion rate was 100% in all groups, and the corresponding GMC values were 163, 169 and 111 mIU/ml. All groups included, a 22.6-fold rise in GMC from prebooster levels was observed four weeks after the booster dose. An explanatory analysis suggested a tendency for higher antibody levels in younger children at all vaccination time points. Local reactions were noted in 18.2% of the vaccinees after the first dose and in 8.5% after the booster dose. The rates of systemic reactions were 23.8% after the first dose and 11.4% after the booster dose. Overall, this trial demonstrated the good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profile of this vaccine in children aged 18 months to 15 years of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