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脊柱-骨盆调衡术,每周5次,3个月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和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疗效。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儿的GMFM-66项分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GMFM-66项分值、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修订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盆调衡术治疗治疗痉挛型脑瘫较单一康复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筋结点合谷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将36例根据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成功配对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筋结点合谷刺,对照组采用经穴速刺,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使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2组患儿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试验组在改善患儿痉挛方面优于对照组;对2组患儿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试验组在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筋结点合谷刺能够很好的改善痉挛状态,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6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结合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组)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李教授给予针刺手法与小儿推拿及康复训练手法治疗相结合,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包括Vojta法、日常生活作业疗法及Bobath法等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安静休息20min,治疗时每次40min,每天1次,1周休息1天,20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2组治疗前后用GMFM量表、Ashworth量表及综合功能改善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6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肌张力、改善患儿肢体痉挛和运动及提高综合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并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 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 00%。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手法对缓解小儿痉挛型脑瘫降低肌张力、改善患儿肢体痉挛和运动及提高综合功能方面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60例脑性瘫痪下肢痉挛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下肢痉挛肌注射BTX-A后3d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后3d、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量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下肢功能改善起效时间为注射后3d,高峰1~2周,在注射后3个月时仍能维持疗效.对照组治疗后2周,痉挛评分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至3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GMFM-88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快速缓解脑瘫患儿下肢痉挛,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葛迪  夏邦金 《安徽医学》2010,31(2):160-161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进行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对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6例(年龄4~18岁)患儿行跟腱延长术后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了3个月康复机构系统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和3个月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MAS量化评分下降,GMFM站立走跑跳两大功能评分提高,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踝关节ROM比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MAS、踝关节ROM及GMF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痉挛型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治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从2011年2-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脑瘫患儿中选择3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观察组15例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注射后第2天开始进行包括生物反馈在内的康复治疗;对照组16例只做常规康复治疗.患儿入选后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7、14、30、90天时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MAS)、综合痉挛量表(CSS)、踝关节被动背伸活动范围(PROM);在疗前、治疗后第90天时评估: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步行速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30、90天的MAS评分分别为2.6±0.6、2.0±0.5、1.2±0.5、0.6±0.6、0.5±0.6、1.0±0.5,CSS评分分别为14.1±1.1、12.0±1.1、10.2±1.2、8.2±1.4、8.0±1.5、9.0±1.6,PROM分别为(-8.5±9.4)°、(-1.5 ±7.6)°、(6.9±8.3)°、(11.7±6.8)°、(15.2±6.6)°、(13.7±7.8)°,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患儿CSS评分自治疗后第7天开始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PROM在治疗后第14天开始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CSS评分、PROM在治疗后各观测时间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步行速度在治疗后第90天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0.01,对照组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快速有效地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将就诊的7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25例)、对照组1(25例)和对照组2(25例).研究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引导式教育;对照组1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2仅给予一次性家庭康复指导.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和儿童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定.结果 3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t=19.271,P<0.01;对照组l t=15.464,P<0.01;对照组2=2.416,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l的精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2治疗后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独立能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引导式教育能更有效提高痉挛型儿童脑瘫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踝足矫形器(AFO)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Vojta法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踝足矫形器及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踝足矫形器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后12周踝关节背屈角度、改良Ashworth评定、粗大运动(GFMF)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角度、改良Ashworth评定、粗大运动(GFMF)下肢功能评分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踝足矫形器结合低频电刺激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几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者用A型肉毒素治疗,后者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提高程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及Ashworth痉挛分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和GMFM评分提高程度及Ashworth痉挛分级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药浴结合推拿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玲 《中外医疗》2009,28(23):81-82
目的观察中药浴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62例痉挛型脑瘫惠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均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浴和推拿治疗,均治疗3个月。分别采Milani运动发育评价表和Vojta姿势反射评估精细动作和反射功能情况,同时应用改良Ashworth法进行肌张力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有效率为54.8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肌张力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浴结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较单一康复训练治疗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AFO)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Vojta法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踝足矫形器及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踝足矫形器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12周踝关节背屈角度、改良Ashworth评定、粗大运动(GFMF)下肢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角度、改良Ashworth评定、粗大运动(GFMF)下肢功能评分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踝足矫形器结合低频电刺激更有利于脑瘫患儿大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向红卫  尹彦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7):168-170,18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与徒手注射肉毒毒素对脑瘫患儿痉挛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的98例脑瘫患儿进行注射肉毒毒素治疗,根据注射的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组和徒手组各49例,分别进行超声指导引导注射肉毒毒素和徒手注射肉毒毒素,两组患儿的注射剂量均为3U/kg,采用改良Ashworth痉孪量表评定患儿治疗前后的肌痉孪程度,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量表(GMFM量表评分)评价患儿治疗前后的运动能力,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超声引导组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徒手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Ashworth评分和GMFM量表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的Ashworth评分和GMFM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瘫患儿可以有效的改善痉挛问题,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要好于徒手注射肉毒毒素。  相似文献   

13.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BTX-A注射,再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于注射前及注射后3d、2周、1个月、3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量表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起效时间为注射后24~72h,到达高峰时间为1~2周,疗效维持>3月;治疗组治疗后3d,对照组治疗后2周,痉挛评分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周至3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GMFM-88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结论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快速缓解脑瘫患儿下肢痉挛的肌肉,改善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李红  童光磊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学》2013,34(8):1070-107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正香 《现代医学》2014,(6):661-663
目的:探讨水疗加水中康复护理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症状的效果,为脑瘫患儿提供更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功能锻炼、理疗、推拿、药物等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每天1次的水疗加水中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明显提高,治疗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的综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状态,而辅以水疗加水中康复护理改善脑瘫患儿痉挛状态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运动疗法在小儿脑瘫早期治疗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早期的临床治疗。方法将65例患儿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在高压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运动疗法治疗,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以小儿脑瘫粗大运动量表(GMFM)和改良的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肌痉挛改善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可以降低肌张力、促进运动发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12月郑州人民医院予以康复训练指导等干预的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对照组;选取2021年1—8月郑州人民医院予以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的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功能独立性[儿童功能性独立量表(WeeFIM量表)]、生活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量表)]、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量表)、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量表)]、发育状况[盖泽尔粗大运动量表(GDS量表)]。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功能独立性、生活质量、运动功能、发育状况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患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1、11.871、13.408;t=12.269、13.744、21.203、16.908;t=17.059、13.029;t=13.303、12.890,P<0.05)。结论:基于知识产生-应用积极转化模式的家庭康复训练可帮助痉挛型脑瘫患儿增强功能独立性,加强运动功能,改善发育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合并膝反张疗效。方法选择63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①BTX-A注射结合康复治疗组(BTX-A组,33例);②单纯康复治疗组(30例)。患儿入选后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2周、1、2、3、6个月进行以下评定:①改良Ashworth量表(MAS)②,PRS量表评定运动功能③膝关节最大伸直度。结果两组患儿改良阿氏肌张力评价量表(MAS)、PRS量表评定运动功能得分、膝关节最大伸直度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周、1、2、3、6个月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改良阿氏肌张力评价量表(MAS)、PRS量表评定运动功能得分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膝关节最大伸直度治疗后1、2、3,6个月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TX-A注射结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康复治疗能更好地缓解脑瘫患儿下肢肌群痉挛及膝反张,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另加针刺治疗(头针+肢体穴位电针)。每周治疗6 d,休息1 d,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评分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状态,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在缓解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改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20.
陈建华  倪钰  飞李强 《中外医疗》2014,(33):140-141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双瘫后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双瘫恢复早期伴痉挛患儿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NGF。用改良Ashworth(MAS)评分评定痉挛,简易 Fugl–Meyer(FMA)评分评定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痉挛和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患侧上肢、下肢MAS评级与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痉挛总有效率:上肢75.8℅,下肢75.8℅,分别优于对照组51.6℅和51.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在改善双瘫患儿的痉挛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mNGF可以明显改善双瘫患儿的上下肢痉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