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查房中应用评判性思维教学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名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在责任制护理查房中应用评判性思维教学,实施前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护士进行调查,比较实施前后护士CTDI-CV评分。结果实施后护士CTDI-CV中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等各方面得分及总分分别为(41.31±6.40),(37.63±4.41),(42.78±5.15),(288.06±25.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21±6.23),(32.14±5.28),(38.69±5.29),(255.65±27.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63,6.12,5.34,6.65;P〈0.05);且实施后总分大于280分,表明护士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意识。结论责任制护理查房中应用评判性思维教学可提高在职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预防急诊输液用药风险事件中的效果。方法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评判性思维培训,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 CTDI-CV)评价培训效果,对比实施评判性思维培训前后的CTDI-CV评分、输液用药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采用评判性思维培训后,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CTDI-CV总分为(311.4±29.2)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输液用药不良反应仅2例,静脉炎1例,局部皮肤瘙痒1例,医生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1.6%和95.0%,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建立评判性思维模式有助于降低急诊输液用药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案例反思法在精神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精神科28名护士作为培训对象,采用案例反思法对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较28名护士培训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情况,记录精神科护士对案例反思法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培训后精神科护士CTDI-CV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护士对案例反思法在评判性思维培训中的效果评价,其赞同率均95%。结论:应用案例反思法培训精神科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强化自身护理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应对方式与评判性思维的关系,为引导护生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 CTDI-CV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SCSQ)对吉林大学护理学院63名2010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理本科生CTDI-CV总分平均为(278.35±33.14)分,其中<280分者占58.73%,280~350分者占36.51%,>350分者占4.76%;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1.86±0.626)分,高于国内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207,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1.18±0.566)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5, P<0.01)。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与CTDI-CV总分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CTDI-CV总分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评判性思维各维度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自信心呈正相关(P<0.01)。结论培养护理本科生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案例反思讨论法对提高综合内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综合内科护士30名,在业务学习中采用案例式反思讨论法,每2周1次,共6个月,使用CTDI-CV量表及自编问卷调查表观察比较培训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7个纬度及总分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案例式反思讨论法,能够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护士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年开始,在对41名新护士培训时引入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培训,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在培训前后对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培训后调查新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培训,2012届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总分由培训前的(288.73±20.83)分,提高至培训后的(321.00±18.81)分,培训前后7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护士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达到96%。结论采用思维导图对新护士进行培训,可激发新护士的学习兴趣,提高新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培训效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并分析南京市城郊结合部区级医院护士自主学习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4—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市城郊结合部4所区级医院的404名护士,采用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郊结合部区级医院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22.57±18.00)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76.03±24.4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职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8,P〈0.05),是否参与科研、担任护理骨干、护士长是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自主学习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呈正相关(r=0.378,P〈0.01)。结论南京市城郊结合部区级医院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两者相互正性影响。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区级医院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为医学继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和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对3所县级医院34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76.08±34.31)分,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21.40±18.42)分;除认知成熟度与任务分析和自我监控及调节无关外,评判性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总分及其他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均有待提高,两者间相互正性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双管齐下,培养和提高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军队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并探讨与评判性思维能力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测试量表(CTDI-CV)对本院50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军队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82.0分(59,97)分,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总分(r=0.224)、求知欲(r=0.220)、分析能力(r=0.275)评判性思维自信心(r=0.319)呈正相关。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护士的年龄时段、工作年限、职称、初始学历、职务、月收入、工作满意度、子女状况、进修经历、科研成果、是否专科护士、带教学生类型、带教年限、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科研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军队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和评判性思维密切相关,应加强对二者的培养,促进两种能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和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分层随机抽取359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伦理决策量表(JAND)及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问卷(CTDI-CV)3部分组成.结果 临床护士CTDI-CV总均分为(285.06:±26.79)分,JAND总均分为(267.91±16.62)分.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学历、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护理伦理决策培训.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与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及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在学校教育和医院继续教育中,可通过加强对护士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的培养来提高其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评价其在“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效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无锡市二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新招聘的202名新毕业护士为培训对象,根据培训目标制定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方案,通过设立多个培训基地,采取阶段量化培训、全程“夜自习”管理、一对一导师带教以及实境培训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年轻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敏锐的临床观察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对规培计划完成情况及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结果通过实施“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促进了202名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自我效能感培训后(2.69±0.40)分显著高于培训前(1.73±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1);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后的护士总得分(137.21±25.42)分较培训前(118.53±19.28)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P<0.01);理论与技能成绩分别从培训前的(81.18±6.12),(81.58±3.22)分上升到培训后的(89.36±4.34),(87.98±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3.37,2.86;P<0.01);护理综合满意度从2011年的院87.6%显著上升至2012年的9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1);通过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普遍提升了年轻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结论“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实施体系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实施,科学评价,能够提高年轻护士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路径,使其形成模式化并有效推进。方法围绕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的分层管理、流程制度、培训实施、绩效考核4要素,通过每日实时评价、中期评价、终末评价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将使用精细化管理前后的试点病种患者及病区护士,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质量考核及临床工作能力考核,比较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临床综合能力。结果应用CNP精细化管理模式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8.62±0.41)d,平均住院费用(12920.54±415.19)元,均低于实施前的(10.46±0.54)d,(14061.74±423.1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7.41,24.35;P<0.01);患者满意度从(86.18±3.41)%提高到(95.27±3.62)%,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总分从(73.21±4.21)分提高到(81.24±4.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3.12,-13.23;P<0.01)。结论在临床护理路径推进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采取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400名护士进行培训,包括医护共同查房,加强理论知识培训,护士参加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及多学科会诊、医护配合进行应急能力培训等。在实施前后,测评护士的核心能力、护士对医护一体化培训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后,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能力、教育/咨询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提高(P<0.01);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有效促进医护合作,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对护士床边综合护理能力的影响,使医生、护士、患者更加满意。方法制定出从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一整套的医护一体化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调查表,对医护人员对医护合作态度得分、床边综合能力考核结果、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等数据,与实施医护一体化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前,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4.06±0.39),(4.18±0.41),(4.03±0.36)分,实施后分别为(4.42±0.41),(4.38±0.26),(4.36±0.38)分,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895,7.0062,3.5418;P<0.01)。床边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临床效果评分在病情掌握、并发症预防、理论知识、专业护理能力方面实施后分别为(4.81±0.31),(3.59±0.24),(3.92±0.44),(3.91±0.40)分,较实施前的(3.04±0.55),(2.91±0.31),(3.29±0.26),(3.67±0.47)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11,19.000,13.503,4.260;P<0.01)。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的专业护理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充分发挥护士的优势,有效地促进医护合作,达到患者满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床旁培训在工作2—5年护士专科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某院6个内科及6个外科科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个外科及3个内科的45名工作2~5年护士作为观察组,将另外3个外科及3个内科的43名工作2~5年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床旁专科培训方法。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专科理论知识评分及专科综合能力评分。结果实施后观察组45名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95.6%,高于实施前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7,P〈0.05),专科理论知识测评成绩为(80.4±16.5)分,高于实施前的(69.8±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1);实施后对照组43名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83.7%,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4,P〈0.05),专科理论知识测评成绩为(72.7±17.6)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0,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专科综合实践能力中护士的沟通交流、专科实践操作、专科健康教育指导、运用专科知识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测评成绩分别为(5.8±1.8),(6.8±1.5),(5.9±1.3),(6.4±1.7),(6.0±2.0)分,高于实施前的(4.9±2.0),(5.8±1.5),(4.9±2.1),(5.4±1.2),(5.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44,3.162,2.716,3.224,2.531;P〈0.05);实施后两组护士的沟通交流、专科实践操作、专科健康教育指导、运用专科知识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测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82,2.553,2.235,2.344;P〈0.05)。结论床旁专科培训能明显改善工作2—5年护士的培训满意度、专科知识及专科综合实践能力,值得广大护理管理者及教育工作者借鉴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同质服务理念加强手术室晚夜间、双休日的护理人员配置,以提升护理内涵,优化护理质量,使所有手术患者享受同等、同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手术室90名护士实行同质服务理念下晚夜间、双休日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实施同质服务前后各60例患者(主要为晚夜间及节假日进行急诊手术的患者)、72名手术医生、9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同质服务后,手术医生、患者及护理人员自身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5.23%,93.50%,93.0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90.70%,88.16%,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59,19.86,15.89;P〈0.05)。结论同质服务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科优势,充分保证了患者享受同等医疗的权利,达到了医、护、患三方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17.
妇产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离职意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妇产科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与离职意愿,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对97名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88.72±9.96)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2.49±4.57)分,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以及管理能力、灵活性、专业技能、满意度4个维度分别与离职意愿总分呈负...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种形式对ICU护士进行分层培训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ICU继续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综合ICU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的不同,将护士分为:新手护士、合格护士、熟练护士、专科护士4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将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参加护理部季度考核成绩、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后护理人员季度考核合格率高于培训前(P0.01或P0.05),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由81.7%上升到95.9%,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培训前的74.5%上升到91.7%。结论采用多种形式对综合ICU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挖掘护士的潜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ICU护士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能级角色互换的工作模式对加速下级护士成长的作用。方法选取护理能级模式中3名初级责任护士(N,级)与高级责任护士(N2级)进行角色互换,比较实施后效果。结果实施角色互换后的病房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4.20±1.87)分,与互换前的(93.71±2.1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1,P〉0.05);患者满意度为97.8%,与互换前的9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3,P〉0.05)。对互换的3名N1级护士综合能力考评中,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心理特质、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得分分别为(94.49±3.81),(96.97±7.63),(91.90±3.78),(96.76±4.44),(85.99±5.43)分,均高于互换前的(91.21±3.39),(90.41±7.62),(86.22±4.29),(92.44±3.18),(80.29±4.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8,2.107,3.441,2.740,2.828;P〈0.05)。结论护理能级管理模式下,改变传统角色定位,实行角色互换,可缩短下级护士培养周期,使之快速进位,从而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能级效应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