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介绍清咽合剂的处方、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用适宜的方法对处方中药物进行提取,用澄清、高速离心分离法精制,制备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金银花、麦冬、连翘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用薄层色谱法分别检出清咽合剂中金银花、麦冬、连翘。结论:该药制备工艺可靠,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复方金银花颗粒的原有标准较简单,且有不足,本研究全面提高和完善了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标准,可鉴别出金银花、连翘、黄芩三味药材的真假,可测定出金银花、黄芩的投料多少.方法 建立了金银花、绿原酸、连翘、连翘苷、黄芩、黄芩苷的薄层色谱法(T L C法),可对处方中的三味药材进行定性;建立了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可对处方中的三味药材进行定量.结果 15家企业23批复方金银花颗粒,依据原标准检验合格率为100%,依据新的检验标准,23批样品的合格率为52%.结论 本文建立的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可靠且简便易行;本研究方法能够更好、更全面的控制大部分企业生产的复方金银花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蛇花颗粒中六味中药的薄层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蛇花颗粒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应用薄层色谱法对蛇花颗粒中的各味中药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建立了该药中金银花、连翘、苦参、甘草、丹参、赤芍的鉴别方法。结论该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蛇花颗粒的定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解毒利肺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解毒利肺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有效成分进行鉴别、采用大孔树脂柱分离沉淀法分离绿原酸,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TLC鉴别的方法专属性较好,大孔树脂柱分离沉淀法可有效去除杂质,加样回收率96.68%,精密度RSD1.94%。  相似文献   

5.
肃清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定肃清丸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肃清丸中的金银花、玄参、当归、黄芪、地榆、甘草、连翘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肃清丸中绿原酸的量。色谱柱为Luna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 磷酸溶液(10∶90),柱温30 ℃,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8 nm。结果 金银花、玄参、当归、黄芪、地榆、甘草、连翘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无干扰;绿原酸在5.4~54.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1.59%(n=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肃清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安中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安中解毒颗粒中金银花、板蓝根和连翘3味中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金银花、板蓝根、连翘能被很好地鉴别;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47~2.35m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RSD为1.29%(n=5)。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苍耳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连翘、苍耳子、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结果 薄层色谱法对检出连翘、苍耳子、白芷进行鉴别;HPLC法定量绿原酸,绿原酸在0.106 5~2.130 0 μg与峰面积的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0%,RSD为0.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苍耳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抗感冒冲剂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抗感冒冲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层析法对该颗粒中金银花、连翘、荆芥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金银花、连翘、荆芥,绿原酸在1.214-19.35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结论:实验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结果稳定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定银翘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绿原酸分别在0.077~1.03μg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99.90%,RSD为2.7%.结论 建立了银翘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定性和定量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小儿柴芩清解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大青叶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主药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大青叶的TLC鉴别专属性强,绿原酸进样量在0.12-0.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绿原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1.35%。[结论]该文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抗感冒冲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层析法对该颗粒中金银花、连翘、荆芥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金银花、连翘、荆芥,绿原酸在1.214~19.35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结论:实验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结果稳定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野马追药材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前提取方法及绿原酸含量的质控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溶媒、提取时间和溶媒用量测定野马追药材中绿原酸含量。结果:采用超声提取方法提取野马追药材中绿原酸,且绿原酸高效液相法测定进样量在0.0908~1.362μg(r=0.9999)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为1.31%。结论:绿原酸超声提取方法和高效液相测定含量方法简便,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咖啡酸、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5∶5∶90),检测波长:328 nm,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结果:咖啡酸、绿原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62~25.944μg/ml(r=1.000 0,n=7)、0.607 2~7.2864μg/ml(r=1.000 0,n=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9%(RSD为0.48%)、98.36%(RSD为0.8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250mm×4.6mm,5u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327nm,以外标法测定金银花药材及小儿解表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在11.2~134.4ug·mL^-1内呈线性关系。绿原酸在制剂中的平均回收率(n=5)为99.18%(RSD=0.60%)。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解表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地埝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依据现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方法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薄层板、展开剂、显色剂下地埝的薄层鉴别研究.结果:用硅胶GF254薄层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以氨熏为显色剂,再置可见光下检视斑点,分离效果最佳.结论:本实验研究可作为地埝药材质量标准的提高与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抗炎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运用ODS色谱柱,以乙腈一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7nm,对抗炎口服液多批样品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所测的绿原酸含量重现性RSD为1.89%,稳定性高,样品和对照品RSD分别为1.04%和1.28%。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抗炎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胍丁胺原料药及有关物质的高效薄层色谱(TLC)检查新方法。方法详细考察了薄层硅胶板的材质、展开剂的种类及配比、显色方法及最大上样量等因素对胍丁胺及3种相关物质分离的影响。最终选择甲醇:正己烷∶冰醋酸∶氨水(1.0∶1.0∶0.2∶1.0)为展开剂,碘熏显色。结果 3种有关物质的检出限量分别为丁二胺0.075%,S-甲基异硫脲0.9%,丁二胍0.075%。结论采用TLC可以将3种有关物质的检出限量控制在1.0%以内,本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硫酸胍丁胺原料药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复方双花口服液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双花口服液中的黄芩、薄荷、陈皮进行了鉴别 ;运用HPLC法以绿原酸为指标对口服液中的金银花进行了含量测定。定性及定量方法简便、准确 ,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养心益肝片的质量标准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灵芝、香附、墨旱莲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君药陈皮的有效成分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C18(4.0mm×200mm,5pm),流动相为V(甲醇):V(水):V(醋酸)=35:65:6,检测波长283nm,流速1.0mL/min。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斑点明显,橙皮苷在0.38-2.5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3%,相对标准偏差为2.17%。结论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控制养心益肝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