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消融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消融术后配合中药治疗30例原发性肝癌.结果 29例癌灶完全坏死,1例癌灶远处出现小灶.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消融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配合辨证中药汤剂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3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8例接受索拉非尼配合辨证中药汤剂治疗(中西组),21例接受辨证中药汤剂治疗(中医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临床获益率、体能状况评分变化、6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结果:索拉非尼配合辨证中药汤剂组与辨证中药汤剂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7.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能状况改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生存率两组分别为94.9%、85.7%,完成12个月随访患者分别为11例、15例,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4.5%、33.3%,12个月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配合辨证中药汤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临床获益率及一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中药协同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探讨原发性肝癌(Ⅱ~Ⅲ)更为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中药全身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协同作用。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复方中药治疗并于术后续行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作单纯手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疗效、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12、24及36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0%、93.3%、90%、66,6%。而对照组为100%、93.3%、76.6%、50%。其中2组24、36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中药在肝癌围手术期中应用有明显作用,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累计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肝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经验,探讨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手术切除治疗的12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计算生存时间。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肝功能明显相关,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90.6%、72.76%和51.44%,直径〈5cm肝癌的长期生存率显著高于直径≥5cm的肝癌。结论 钳夹法+彭氏刮吸法+必要时配合水刀切割肝实质和解剖肝门,是安全有效的肝切除方法。合理把握各种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加强术前保肝治疗和术后综合治疗,熟练掌握肝脏切除技术以及早期肿瘤切除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97例患者分别用中医综合洽疗—中药鸦胆子油介入治疗+内服肝积方+外敷癌理通(实验组,共49例)和西医治疗—化疗药物灌注+碘油栓塞+西药镇痛(对照组,共48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毒副作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10.37±2.18)h和(7.78±1.95)h。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卡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总的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优于对照片组(P〈0.05);治疗后3个月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0.5、1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65.9%、38.6%,对照组分别为42.5%、18.1%,实验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个月和5.3个月。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副作用低,并可延长镇痛维持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远期生存,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TAE)后残癌灶的治疗方法,并比较TAE与TAE+经皮肝残癌灶无水乙醇-碘油注射(PEI)的疗效。方法 86例大肝癌TAE后残癌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TAE组(54例)和TAE+PEI(32例)组。分别计算其介入治疗后1-2个月残癌灶的体积改变和1、2、3年生存率。结果 ①TAE组残癌灶体积缩小>50%者占25.9%(14/54)、<50%者占16.7%(9/54)、无变化者占29.6%(16/54)、增大者占27.7%(15/54);TAE+PEI组残癌灶体积缩小>50%者占59.4%(19/32)、<50%者占31.3%(10/32)、无变化者占9.4%(3/32)、体积增大者为0。TAE+PEI组残癌灶治疗后缩小明显优于TAE组(P<0.05-0.01)。②TA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6.3%(25/54)、18.5%(10/54)和0;TAE+PEI组分别为68.8%(22/32)、50.0%(16/32)和21.9%(7/32)。TAE+PEI组生存率明显高于TAE组(P<0.01)。结论 不能切除的大肝癌TAE后残癌灶的TAE+PEI疗效较TAE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发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切除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1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TACE治疗(TACE治疗组)72例、单纯手术切除组(手术治疗组)4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手术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1.5个月,TACE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3.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2)Ⅰ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0.4个月,Ⅱ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9个月,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I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累计生存率较Ⅱ、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有显著差异(P=0.003).Ⅱ型门静脉癌栓与Ⅲ型门静脉癌栓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3)手术治疗组与TACE治疗组分别有4例(9.8%)、11例(15.9%)术后发生肺转移,肺转移中位时间分别7.6,4.2个月.结论: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对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行手术切除联合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是首选治疗方案.术前行门静脉癌栓分型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残余癌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残余癌灶PEI临床资料。结果:24例肿瘤碘油沉积良好,AFP明显降低或阴性,肿瘤缩小,优良率58.5%,17例肿瘤浸润性生长,碘油稀薄,其中9例肝内播散,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肝外转移,死亡。结论:中晚期肝癌TACE术后残余癌灶联合CT引导下PEI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PVTT)的疗效及预后生存率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癌合并PVTT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癌合并P VTT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164例患者行肝癌及癌栓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95.35%;术后发生并发症者28例,占17.07%;肝癌合并PVTT患者,中位生存期17.68个月,5年生存率3.78%;肝癌合并PVTT患者术前有无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动脉灌注化疗(TACE/TAI)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肝癌合并PVTT患者术后有无TACE/TAI、不同癌栓分裂类型、不同癌栓去除方式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应争取肿瘤和癌栓一并切除,术后联合TACE/TAI治疗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癌卵巢转移的特点与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33例分成4组。A组:10例同时发现原发灶和转移灶并同时切除;B组:14例原发灶切除后发现转移灶并切除;C组:5例同时发现原发灶和转移灶只切除转移灶;D组:4例原发灶和转移灶均未切除。结果:4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2.5个月、5.52个月、4个月和4.5个月。A组与其它3组平均生存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入手,探讨中药加电针改善弱精症患者精液质量的机制。方法将120例弱精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药组各60例,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和精子活力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比较、精子活力比较,治疗后两组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比较、两组精子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电针能明显提高弱精症患者精浆中性α-1,4糖苷酶水平并增强精子活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酒精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5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9例。A组单纯注射无水酒精,B组预先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于月经来潮5 d内开始服药,连服3个月。3个月后注射无水酒精。1年后复查并对比观察疗效。结果:1年后A组病例肌瘤平均缩小率为61.5%,B组病例肌瘤平均缩小率为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注射无水酒精配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年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怀坚 《河北医学》2008,14(7):838-840
目的:分析总结中年(40~60岁)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中年肝癌患者88例,其中行一期肝叶切除23例,介入治疗26例(其中接受二期切除8例)。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17例,全部患者配合免疫治疗和中药治疗。结果:肝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47.5%和36.1%,介入治疗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8%、22.4%和4.5%,HIFU治疗的1、3年生存率为56.2%和33.8%,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组存活5年以上者3例,存活3年以上者5例。结论:以手术切除为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对中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是目前肝癌序贯治疗的合理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液化碘油与无水乙醇混合后栓塞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小肝癌的新方法。方法对经彩超CT或MRI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88例共126个病灶,进一步行肝动脉造影,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后,对小肝癌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插管,并以超液化碘油混入无水乙醇(1:0.5)对发现的126个小肝癌病灶充分栓塞。结果 88例患者共126个小肝癌病灶全部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病灶直径0.8~3.0 cm,平均直径2.75 cm,术后3月复查,肿瘤完全消失16例,72例肿瘤不同程度缩小,肿瘤平均直径1.45 cm。术后1、3、5年复发率分别为17%(15/88)、25%(22/88)、36%(32/88)。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88)、86%(76/88)、68%(60/88)。结论超液化碘油混合无水乙醇栓塞治疗小肝癌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于外科手术治疗,可作为治疗小肝癌的选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单纯无水乙醇与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注射硬化治疗对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间因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接受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的患者99例,分为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组(观察组,46例)与单纯无水乙醇治疗组(对照组,5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表现,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腹痛、醉酒反应、低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单纯无水乙醇注射相比较,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注射硬化治疗并不能提高治愈率,但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中进行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的治疗意义。方法:应用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3例,于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经门静脉插入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经腹壁至皮下与药泵相连。术后定期微泵化疗。静脉组21例,经外周静脉化疗。结果:插管组:根治术后18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69.1%,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2.8%和6.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静脉组:根治术后16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53.0%,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8.0%和28.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手术中行肠系膜动脉插管操作方法简单,术后给药方便,且并发症少。此方法对Dukes′B、C期根治术者,有提高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和降低术后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的作用;对Dukes′D期姑息手术者,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中年(40岁~60岁)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中年肝癌患者88例,其中行一期肝叶切除23例,介入治疗26例(其中接受二期切除8例)。HIFU治疗19例,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17例,HIFU联合介入治疗3例,全部患者配合免疫治疗和中药治疗。结果肝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47.5%和36.1%,介入治疗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8%、22.4%和4.5%,HIFU治疗的1、3年生存率为56.2%和33.8%,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组存活5年以上者3例,存活3年以上者5例。2例一年内死亡。3例患者采用HIFU联合介入治疗的方法,至今存活。结论以手术切除为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时中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是目前肝癌序贯治疗的合理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治疗输卵管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行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抽液及无水乙醇凝固治疗,随访3~12个月。结果61例患者中58例成功完成了液体抽吸及无水乙醇凝固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53例,其中治愈47例(88.7%),好转2例(3.8%),无效4例(7.5%),总有效率为92.5%。术后12个月随访41例,其中治愈36例(87.8%),好转2例(4.9%),无效3例(7.3%),总有效率为92.7%。所有囊内液细胞学检测均未发现癌细胞。结论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治疗输卵管积水技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122例肝癌合并门癌栓的综合治疗与单纯TACE治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1):1252-1253
目的:研究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122例肝癌分为2组:A组(7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B组(50例)行TACE结合外放射治疗。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2.3%,4.5%,平均生存期7.5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2%,21.2%,13.5%,平均生存期17.5个月,P<0.05。结论: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122例肝癌分为2组:A组(7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B组(50例)行TACE结合外放射治疗。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2.3%、4.5%,平均生存期7.5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2%、21.2%、13.5%,平均生存期17.5个月,P<0.05。结论: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