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效避孕针醋酸甲羟基孕酮(DMPA)对孕龄妇女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DMPA针剂避孕者3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采取工具避孕者,随机选择35例。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后1 a测定2组左桡骨远端的骨密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左桡骨远端骨密度分别为(0.696±0.131)g/cm2和(0.687±0.104)g/cm2,实验后分别为(0.591±0.114)g/cm2和(0.677±0.112)g/cm2。实验组用药后较用药前骨密度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变化(P>0.05)。实验后实验组骨密度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龄妇女采用长效DMPA可致骨密度减低,但更长时间应用后对骨代谢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骨密度、骨强度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体重、骨密度和骨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300名40~78岁的中老年志愿者为实验对象.对每个受试者身高体重等进行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用肌肉功能分析仪(MES)测试下肢肌力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骨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腰椎骨密度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247(P=0.012);股骨颈骨密度为-0.425(P<0.001);股骨颈骨强度为-0.522(P<0.001).②腰椎骨密度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427(P<0.001);股骨颈骨密度为0.352(P<0.001).③骨强度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108(P=0.166).④骨密度与骨强度相关系数为0.843(P<0.001).表明骨密度和骨强度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骨密度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骨强度和体重无显著相关性.这说明骨密度受体重影响严重,以骨密度为指标诊断骨质疏松容易受峰值影响而造成误漏诊,用骨强度诊断骨质疏松或预测骨折风险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碎补对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微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骨碎补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30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去卵巢组(OVX)、假手术组(SHAM)和骨碎补治疗组(OVX+D)。骨碎补治疗3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的骨密度、微结构、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OVX+D组的的骨密度、微结构、生物力学指标与OVX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碎补可以增加去卵巢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改善微结构,提高生物力学性能,对实验动物的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强骨煎剂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杰  辛博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1):516-517
探讨强骨煎剂对雌性大鼠切除卵巢后骨代谢的影响 ,将雌性大鼠切除卵巢分为实验对照组、强骨高组、强骨低组、龙牡组、乙烯雌酚组 ,分别以相应药物灌胃 ,3个月后处死 ,观察强骨煎剂对骨密度、血清骨钙素 (BGP) 、尿羟脯氨酸(HOP) 等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并与龙牡壮骨冲剂、乙烯雌酚组作对照。结果 ,与实验对照组比较 ,强骨煎剂能明显提高骨密度及骨矿含量(P<0 .0 1) ,能明显抑制骨吸收(P<0 .0 1) ,其中骨密度及骨矿含量高于龙牡壮骨冲剂、乙烯雌酚组 (P<0 .0 5 ) ,并证实了强骨煎剂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强骨煎剂能有效地抑制骨吸收 ,提高雌性去势大鼠的骨密度 ,作用优于乙烯雌酚、龙牡壮骨冲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糖中老年患者左股骨颈近端骨密度及部分实验指标的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的188例左股骨颈近端骨密度及部分实验指标资料,选取相近血糖正常的人群作对照组,进行分类比较。结果:高血糖组患者的左股骨近端(TROCH,INTER,NECK,WARD及HTOT)的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及两组同性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最低,Inter区的骨密度最高。高血糖组、对照组及两组同性别间的比较,HbAlc,FPG,TG,TC及h-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较对照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与IGF1正相关,与FPG,TG,TC及h-CRP负相关。结论:高血糖中老年患者骨密度降低明显,骨质流失严重,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应该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降低老年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实验观察,证实了强灵片具有增加骨密度值及磷钙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襄樊地区部分人群骨密度,为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数据提供资料,为襄樊乃至全国骨质疏松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襄樊部分人群1123例进行骨密度检测,以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统计出各年龄组骨密度,计算骨密度丢失率及患病率,比较骨密度差异。结论:襄樊地区男女骨密度峰值均在30岁年龄组,女性50岁、男性60岁以后骨密度丢失率、患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最大变形挠度的影响。方法:将8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12只,分别为蒙药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骨疏康组、假手术组、己烯雌酚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饲养90 d后灌胃90 d,检测离体骨骨密度及骨最大变形挠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己烯雌酚组、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大鼠离体股骨检测部位骨密度均高于模型组(P0.01);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骨疏康组、己烯雌酚组大鼠骨密度均低于做手术组(P0.05);己烯雌酚组、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大鼠骨密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他6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大鼠左侧股骨变形挠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其中未给药干预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降低显著(P0.01)。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己烯雌酚组实验大鼠左侧股骨的最大变形挠度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蒙药蓝刺头可提高去卵巢大鼠骨最大变形挠度及离体骨骨密度,提高骨抵御外力冲击的能力,改善骨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由何首乌中提取的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长期给药对大鼠骨密度及骨强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按剂量150 mg/kg、300 mg/kg、6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90 d,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量大鼠骨密度后,处死取股骨测量骨9骼强度。结果:二苯乙烯苷各剂量组均能增加髂骨段的骨密度,增加髂骨段和肱骨段的骨矿重量和骨矿面积;显著增加骨折力与骨碎力。结论:二苯乙烯苷不仅能够增强骨密度,提高单位面积骨矿的含量及骨矿在组织中的含有面积,增强骨组织对于外力作用的抵抗能力,提高结构韧性与结构强度,为临床有效预防并改善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活血补肾方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血补肾方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应用活血补肾方防治12周后进行取材和实验指标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用力学试验机检测股骨力学性能。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腰椎骨密度显著升高(P0.01),股骨近端生物力学水平明显改善(P0.05)。结论活血补肾方可以明显改善去卵巢大鼠腰椎骨密度及股骨近端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中药丹仙康骨胶囊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丹仙康骨胶囊的治疗作用,从生化、骨密度与组织形态学角度评价中药丹仙康骨胶囊的治疗效果。以卵巢切除诱导制作骨质疏松模型,观察丹仙康骨胶囊对反应骨代谢状况的生化指标,以及股骨近端骨密度与股骨近端、子宫、肾上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药3个月后,中药治疗组骨代谢参数明显改善,骨密度则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且中药组子宫内膜萎缩、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痿缩与索状带细胞浊肿均明显减轻,股骨近端骨小梁骨化良好,皮质骨厚度增大。表明中药丹仙康骨胶囊通过改善模鼠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而呈现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益肾壮骨冲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观察补肾中药益肾壮骨冲剂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将130例诊断明确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80例,给予益肾壮骨冲剂;对照组50例,给予钙剂、镇痛剂。结果发现,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肾虚症侯积分均值、腰痛积分值均有明显下降(P<0.01),腰椎(L1,L2)和粗隆处(Ward’s)骨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0.05)。表明益贤壮骨冲剂能有效地延缓骨质丧失和改善其症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的方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FE低、中、高剂量组,β-雌二醇组6组,每组10只,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90d。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TFE对去势大鼠骨密度的影响、MTT法分析TFE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OB)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各项骨密度均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骨密度均上升,除TFE低、中、高剂量组的全身骨密度,TFE低剂量组的腰椎、颅骨骨密度外,股骨、第2腰椎及第2腰椎椎体骨密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5%和5%TFE含药血清可刺激OB增殖。结论:TFE可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其机制可能是刺激OB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谷康泰灵注射液治疗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将 75例患者按身高、体重、年龄、绝经后时间及治疗前骨密度值等条件相近分为 3组 ,对照组服用钙制剂 ,谷康泰灵肌肉注射组服用钙制剂同时给谷康泰灵注射液 4ml肌肉注射 ,谷康泰灵静脉滴注组服用钙制剂同时给谷康泰灵注射液 4ml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治疗期半年。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及血清Ca、P、BGP、ALP及TRAP。结果谷康泰灵注射液肌肉注射组和静脉滴注组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变化显著 ,骨密度和血清ALP、BGP明显升高 ,血清TRAP活性显著下降 ,并有效的缓解了疼痛症状 ,且谷康泰灵静脉滴注组效果好于肌肉注射组。表明谷康泰灵注射液可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 ,增加骨量 ,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中医证候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通过有序Logistic 回归判断。结果:绝经年限、BMI(身高体重指数)与证候类型都是影响骨量丢失程度的因素。其中绝经年限越长、BMI 指数越小,发生PMOP 的概率就越大。不同证候类型,发生PMOP 概率是不同的。肾阳虚证相对于血瘀证,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最大(P <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MOP 的不同证候与骨密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骨量减少人群多表现为血瘀证,骨质疏松或严重骨质疏松人群多表现为肾阳虚证。患者的不同证候可以作为判断骨量丢失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我们将继续扩大样本量,为进一步剖析绝经后骨质疏松人群的中医证候特点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EIOp)模型视功能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烙闭上巩膜静脉的方法诱导产生慢性EIOP大鼠模型,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补肾活血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空白组。连续灌胃8周,于8周末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mulf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测。结果:通过对大鼠mfERG-阶函数核(first older kernel,FOK)的观察发现,补肾活血中药有助于总波及1、2、3、4环P1波反应密度、总波P1波峰潜时、2环及3环N1波反应密度,3环、4环N1波峰潜时的恢复。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以改善大鼠慢性EIOP模型的视功能,有助于mfERG反应密度和波峰潜时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法治疗继发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健脾补肾中药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钙尔奇D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尿吡啶酚(PY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效相当。结论:健脾补肾法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可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8.
大鼠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洁  范英昌  薛亮 《天津中医》2012,(5):463-464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7周龄sD大鼠MSCs,利用差速贴壁原理纯化MSCs,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多细胞系诱导分化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第3代(P3代)不表达抗原CD34,表达抗原CD44,符合MSCs表面标志物特征。[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能够建立稳定的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密骨颗粒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去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对各组实验动物分别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离体股骨骨密度(BMD);采用生化或放免方法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性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雌激素(E2)、钙(Ca)、镁(Mg)、磷(P),24h尿中的钙(Ca)、肌酐(Cr)、羟脯氨酸(Hop)。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密骨颗粒各剂量组可显著增加BMD,降低血清中BGP、TRAP、ALP活性,显著降低尿Hop/Cr(P<0.05);各组血清Ca、P、Mg,尿Ca/C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密骨颗粒可明显降低骨转换率,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尤其对于松质骨骨密度的改善较突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健康女性进行 DEXA骨密度检测 ,探讨腰椎骨密度的变化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规律 ,为骨质疏松病人提供群体防治依据。对 338例健康非体力劳动女性采用美国 Holgic公司生产的 QDR- 4 5 0 0型双能 X线吸收仪进行腰椎正侧位扫描 ,检测腰椎骨密度值 ,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证实骨密度 30岁以前呈增加趋势 ,30~ 35岁达峰值 ,此后逐渐下降 ,5 0岁以后明显下降 ,绝经后时间越长 ,骨质疏松发病率越高 ,说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与年龄增长及绝经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