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姿英  何攀  姚梦  刘岩 《新中医》2023,55(12):91-95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 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 原降解产物(β-CTX) 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水平的差异。方法:将72 例PMOP 患者纳入PMOP 组,根据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3 个证型,另选择年龄段、 绝经年限与体质量同PMOP 组相近的70 例绝经期非骨质疏松女性纳入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检测血清 PINP、β-CTX、25-(OH) VD 水平,分析不同中医证型PMOP 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PMOP 组血清 PINP、β-CTX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25-(OH)VD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中医证型 PMOP 患者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体质量指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 型PMOP 患者股骨转子区、股骨颈、L2~4 骨密度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 PMOP 患者股骨转子区、股骨颈、L2~4 骨密度值均低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肝肾阴虚型与脾 肾阳虚型PMOP 患者股骨转子区、股骨颈、L2~4 骨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 型PMOP 患者血清PINP 水平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CTX、25-(OH)VD 水平总体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PMOP 患者血清PINP 水平低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 型(P<0.05)。脾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PMOP 患者血清PI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PMOP 患者血清PINP、β-CTX 呈高表达,血清25-(OH)VD 呈低表达。不同中医证型PMOP 患者中,气 滞血瘀型患者骨密度值与血清PINP 表达水平均低于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而血清β-CTX、25-(OH)VD 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绝经后妇女在骨量丢失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方法:将2389例绝经后骨量丢失的妇女分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三阶段,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常见症状和中医证候特征。结果:在骨量丢失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有差异,且绝大多数已有中医虚证表现,症状、证型的排序总体一致;症状以健忘、腰脊痛、腰膝酸软、下肢抽筋、发脱齿摇为主,五脏气血证型以肾虚、肝虚、心虚为主,肾虚兼证以合并肝虚、心虚、脾虚为主,临床常见证型以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脾胃虚弱为主。结论:绝大多数骨量丢失人群已有中医虚证表现,症状、证型排序基本一致,各个阶段均以肾虚、肝虚为主,比例随骨量丢失增多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定骨质疏松症研究调查表,收集1419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临床资料,对不同年龄段(41~59岁、60~69岁、70~85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虚证辨证分为肝虚、心虚、脾虚、肺虚、肾虚、气虚、血虚证,常见证型为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肾阳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肾阴虚证。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体重指数(BMI)、骨密度(包括腰椎、大转子、股骨颈)及主要症状、虚证、常见证型的分布情况。结果 41~59岁患者549例,60~69岁患者679例,70~85岁患者191例,各组患者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41~59岁比较,60~69岁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降低,70~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亦降低(P 0. 05)。与60~69岁比较,70~85岁患者大转子、股骨颈骨密度降低(P 0. 05)。在3个年龄段中,排名第一位的症状均为健忘。肾虚、肝虚在3个年龄段的比例均位列前二,且心虚、脾虚比例也较高,气虚、血虚比例较低。随着年龄增长,肝肾阴虚证、肾阴虚证的比例不断下降,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的比例不断上升。结论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在不同年龄段均以肾虚、肝虚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肾虚血瘀证、肾阳虚证明显,总体证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密度的中医证候影响因素,分析肾虚证、气虚证、血瘀证与骨密度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1年4月期间在龙华医院骨密度室检查的病人,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人,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双能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其骨密度,并填写骨密度记录表,收集的资料应用EpiData3.02软件录入电脑,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经Mann-Whitney U检验,有肾虚证表现者较无肾虚证表现者骨量情况差(P<0.01),有气虚证表现者较无气虚证表现者骨量情况差(P<0.01),有血瘀证表现者较无血瘀证表现者骨量情况差(P<0.01),说明有肾虚、气虚、血瘀证者较无肾虚、气虚、血瘀证者骨量情况差。(2)不同骨量情况下合并证型的分布,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不同骨量情况的证型分布不同。在骨量正常者中,肾虚、气虚、血瘀三证均无所占的比例最大;在骨量减少者中,肾虚合并气虚者所占的比例最大;在骨质疏松者中,肾虚、气虚、血瘀三证均有所占的比例最大。结论:肾虚、气虚、血瘀证可能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骨量情况与肾虚、气虚、血瘀及其相互合并证有相关性,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者中,2种及3种复合证型所占的比例较单一证型大,说明肾虚、气虚、血瘀多证型的合并对骨密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密度的中医证候影响因素,分析肾虚证、气虚证、血瘀证与骨密度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 年8 月~2011 年4 月期间在龙华医院骨密度室检查的病人,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人,采用美国HOLOGIC 公司生产的双能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其骨密度,并填写骨密度记录表,收集的资料应用EpiData3.02 软件录入电脑,数据采用SPSS15.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经Mann-Whitney U 检验,有肾虚证表现者较无肾虚证表现者骨量情况差(P<0.01),有气虚证表现者较无气虚证表现者骨量情况差(P约0.01),有血瘀证表现者较无血瘀证表现者骨量情况差(P<0.01),说明有肾虚、气虚、血瘀证者较无肾虚、气虚、血瘀证者骨量情况差。(2)不同骨量情况下合并证型的分布,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不同骨量情况的证型分布不同。在骨量正常者中,肾虚、气虚、血瘀三证均无所占的比例最大;在骨量减少者中,肾虚合并气虚者所占的比例最大;在骨质疏松者中,肾虚、气虚、血瘀三证均有所占的比例最大。结论:肾虚、气虚、血瘀证可能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骨量情况与肾虚、气虚、血瘀及其相互合并证有相关性,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者中,2 种及3 种复合证型所占的比例较单一证型大,说明肾虚、气虚、血瘀多证型的合并对骨密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许振  高毅  王舒  肖菲 《山东中医杂志》2023,(4):346-350+356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与体质量指数(BMI)及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内科门诊及济南各居民社区纳入的绝经后中老年女性147例,测量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出BMI,分成偏瘦组(31例)、正常组(49例)和超重及肥胖组(67例),检查骨密度(BMD)、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等指标,研究维生素D在BMI分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根据中医辨证将79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脾肾阳虚组31例、肝肾阴虚组30例及肾虚血瘀组18例,研究三组中医证型间维生素D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偏瘦组、正常组、超重及肥胖组三组体质量、BMI、BMD、血清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比较:正常组>偏瘦组>超重及肥胖组,三组之间两两比较,超重及肥胖组与正常组及偏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瘦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及肾虚血瘀三组体质量、BMI、血清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血瘀证相关分子生物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范畴.中医对PMOP的发病机制和中药防治以肾虚、脾虚研究为多.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表明,PMOP患者大多存在血瘀征象,谢林等[1]在临床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除痛有定处外还有舌下脉络曲张,舌质紫暗有瘀斑等其他血瘀证的表现,且其发生比例高达80%.Meumie[2]通过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组织形态测量学比较,发现骨质疏松患者小梁骨内有微血管的改变,认为微循环的变化参于小梁骨内部组织的改变并导致骨力学强度下降.而微循环改变是血瘀证的重要病理改变.瘀血的存在与PMOP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血瘀证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瞩目成就.本文综述PMOP与血瘀证相关分子生物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医从血瘀微观角度认识PMOP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与分子生物学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中医证候分布将患者分为气阴两亏证(45例)、脾肾阳虚证(38例)、气虚血瘀证(40例),选择同时期45例正常健康人群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患者胃黏膜组织样本和血清中EGF含量及EGFRmRNA的表达量,探讨中医证候与分子生物学表达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与其他3组中医证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亏组患者胃黏膜组织样本血清中EGF含量和EGFRmRNA水平的表达下调,其下调指数与脾肾阳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基本病因病机以气阴两亏为主,通过测定血清EGF含量及EGFRmRNA表达量可以判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不同证候,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可以进一步判定不同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2):441-44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发生于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以全身骨量减少和骨显微结构破坏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根据绝经后妇女"多虚多瘀"的特点,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脾虚、肝虚为本,血瘀、痰浊为标。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类性激素样作用,能减少骨量丢失,提高患者骨密度,促进钙吸收,并改善疼痛症状,在防治PMOP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将根据PMOP肾虚、脾虚、血瘀的病机特点,总结临床常用单味中药(补骨脂、淫羊藿、菟丝子、骨碎补等)及中药复方(仙灵骨葆胶囊、六味地黄丸、骨疏康颗粒、骨灵丸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以期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高PMOP防治率。  相似文献   

10.
俞琪芳  丁红生  吴潍 《新中医》2020,52(20):91-94
目的:观察补肾膏方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PMOP) 肾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PMOP 肾精不足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2 组均给予抗骨质疏松基础措施治疗。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膏方,2 组疗程均为12 个月。检测2 组治疗前后腰椎、股骨粗隆间骨密度,以及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 水平;评价2 组治疗前后肾精不足证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评价2 组骨质疏松症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 (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 组腰椎、股骨粗隆间骨密度均增加(P<0.05);观察组腰椎、股骨粗隆间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OC 水平均升高,BALP、CTX 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OC 水平高于对照组,BALP、CTX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肾精不足证积分及VAS 评分均下降(P<0.01);观察组肾精不足证积分及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膏方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PMOP肾精不足证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骨代谢及骨转换状态,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7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者进行双能X线吸收仪骨密度检测,对符合标准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多项Logit模型.结果:模型最终引入的变量有绝经年限、体重指数、鱼类膳食、是否变矮、是否绝经和生产次数.结论:绝经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低体重指数也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鱼类膳食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芪三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黄芪三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服用黄芪三仙汤治疗;对照组25例服用钙尔奇D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阳虚症状积分、桡尺骨骨矿含量、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等的变化.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6.7%和91.7%,对照组分别为36.0%和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可提高桡尺骨BMD、BMC及E2,降低IL-6、尿Hop/Cr及Ca/Cr(P0.01).结论:黄芪三仙汤可明显改善患者肾阳虚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雌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抑制骨吸收作用,防止骨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补肾强身丸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并试图揭示其机理,方法:应用中药补肾强身丸与凯司立-D治疗30例该病患者12周,观察临床症太,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骨密度未见明显改善,可提高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睾酮水平,结论:补肾强身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量异常患者表现的症状与骨密度不同阶段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社区招募患者,共入组患者245例,采集相关临床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患者中医症状与骨密度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将245例绝经后骨量异常患者,按照骨密度的T值,分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三个阶段。按照症状积分排序,症状积分前5位的是腰膝酸软(598分)、骨痛(516分)、下肢拘挛(502分)、畏寒肢冷(474分)。其中下肢拘挛与骨密度不同阶段存在一定关系,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腰膝酸软、骨痛、畏寒肢冷、健忘与骨密度不同阶段相关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年限和BMI指数都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下肢拘挛与骨密度存在相关关系,可以尝试作为早期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西医对于PMOP有多种治法,但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应用,中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可修复骨质,提高骨量,中医治疗是通过辩证的思想调节全身的功能状态,不仅可调节内分泌,同时对于提高患者整体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作用,可以起到综合治疗的目的,中医治疗的副作用小,可以长期应用。但是随着女性卵巢早衰的发生率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年轻,POMP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中医所谓"上医治未病",希望可以在POMP未形成前,在预防性治疗方面做出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田峰  谢雁鸣  李淞淋  易丹辉  虞鲲  康澍  李建鹏  崔庆荣 《中医杂志》2012,53(12):1012-1015,1027
目的 初步建立基于中医理论的符合北京、上海社区人群特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筛检工具. 方法 在上海市徐汇区和北京市东城区进行PMOP高危人群筛选,并对社区40~65岁妇女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证候调查问卷调查.根据广义偏线性模型(GPLM)结果进行筛检工具的建立,运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筛检工具的判别准确度,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筛检工具的诊断价值.结果 将GPLM模型中各变量的参数估计值取Exp值,并取10倍值调整后得到筛检工具算式:Score=31.3×是否绝经+11.4×绝经年限-8.5×体重指数+14.4×下肢抽筋+13.8×下肢骨痛.筛检工具的AUC值为0.789(95%CI:0.766~0.812),与AUC=0.5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PMOP筛检工具的灵敏度为55.67%(95%CI:50.6%~60.6%),特异度为84.62%(95%CI:82.0%~87.0%),阳性预测值为63.0% (95%CI:57.7%%~68.0%),阴性预测值为80.2% (95% CI:77.5%~82.8%),Youden指数为0.403.以-80为截断值,高危人群中63.0%患有骨质疏松,37.0%骨量正常;低危人群中19.8%%患有骨质疏松,80.2%骨量正常.结论 在PMOP筛检工具中融入中医证候特色内容,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增加筛检工具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判别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代谢及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依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浙江省中医院骨科就诊的绝经1年以上的女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中血脂、内脂素及骨代谢指标的水平,分析对比骨质疏松症患者与骨量减少患者血脂及内脂素水平的差异;并分别对血脂、内脂素水平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和内脂素水平均高于骨量减少组(t=-2.481,P=0.016;t=-2.850,P =0.006);患者血清中总胆固醇和内脂素水平均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524,P=0.000; r=0.523,P=0.000);与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呈正相关(r=0.426,P=0.001;r=0.674,P=0.000);与骨形成指标骨型碱性磷酸酶无相关性(r=-0.208,P=0.110;r=-0.240,P =0.065).结论:脂代谢障碍,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及内脂素异常表达可能具有影响骨代谢、加快骨吸收的作用,并由此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蒙药蓝刺头抗氧化应激防治骨质疏松症(OP)作用;阐明蒙药蓝刺头调控FoxO/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成骨细胞分化、骨形成机制。方法:77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7组。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模型,阴道上皮角化实验验证造模成功。造模后90d除模型组、假手术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其余各组予相应药物灌胃。采血离心血清;处死剔除双侧完整股骨并标记,右侧股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左侧股骨-196℃液氮贮存罐保存。右侧股骨采用骨密度仪测定离体骨骨密度(BMD)(股骨近端BMD)。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左侧股骨Western Blot法测骨p-p66(S36)、p66、β-catenin、Wnt2、FoxO3a蛋白。结果:蒙药蓝刺头可有效抑制FoxO转录,增强Wnt信号通路调控能力,促进骨成骨分化,使骨形成大于骨吸收;蒙药蓝刺头干预去卵巢PMOP模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有效下调破骨细胞(OC)的形成。结论:蓝刺头能显著改善PMOP大鼠氧化应激状态;可交叉调控FoxO/Wnt/β-catenin通路,抑制氧化应激FoxO转录,上调Wnt表达,促进模鼠骨成骨分化、骨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质调节法对阳虚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干预疗效,及对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阳虚质PMO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碳酸钙D3片,600 mg/次,1次/d,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次,2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体质调节法(八段锦+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肾气丸)。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评价2组治疗后中医体质疗效及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骨钙素(OC)、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D/Cr)、雌二醇(E2)、腰椎(L2~4)骨密度,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共95例完成研究。观察组中医体质疗效总有效率为95.83%(46/48),对照组为68.09%(32/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44/48),对照组为74.47%(35/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12个月VAS评分、OC、DPD/Cr、E2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及对照组治疗12个月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不同时点比较,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VAS评分、DPD/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C、E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采用体质调节法干预阳虚质PMOP患者疗效满意,可改善患者偏颇体质、缓解腰背部疼痛、提高E2水平,改善骨代谢、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益肾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予疏肝健脾益肾针法治疗,隔日1次,治疗45次;对照组32例,口服乐力胶囊,连续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BMD)、血清雌二醇(E2)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部位的BMD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益肾针法治疗PMOP疗效确切,是防治PMO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