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院东楼洁净手术部自2005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根据《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要求,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间进行一次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通过4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我院洁净手术间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的方法与流程。  相似文献   

2.
我院手术室应用洁净技术10年,开放洁净手术间70间,为控制手术室各项洁净技术指标,确保洁净手术室的正常运行,科学、严格的管理十分重要. 1 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技术 通过科学设计的多级空气过滤系统,最大程度地清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及微生物,创造洁净环境.总体气流从最洁净的房间流向次洁净的房间;局部气流是手术间内从手术区流向周边区;洁净手术室双侧下部回风,走廊为上回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质量控制对策,以重视洁净手术室的管理,确保手术安全.方法 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对徐州市11所医院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进行每年1次定期监测;并对尘埃粒子数超标的洁净手术间整改干预.结果 监测2006-2011年共216间洁净手术室的尘埃粒子、沉降菌、压差、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和照度,合格率分别为56.48%、95.83%、55.56%、63.89%、51.85%、66.67%、72.69%,其中Ⅰ级57间,工作区截面平均风速合格率为45.83%;Ⅱ、Ⅲ级159间,换气次数合格率为62.04%;启用1年洁净手术室共42间,其尘埃粒子、沉降菌和压差3项指标的合格率分别是85.71%、97.62%、90.48%,与启用2~3年共78间的对应合格率57.69%、94.87%、51.28%比较,尘埃粒子和压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沉降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65间次尘埃粒子超标洁净手术间整改前、后尘埃粒子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洁净手术室使用不可能一劳永逸,应进行有效维护和严格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应做好全面监测,不能仅用沉降菌单一指标作为可以安全使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医院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检测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医院洁净手术室使用2年后的洁净效果,进一步规范管理,保证其洁净效率。方法对该医院洁净手术室常用的手术间进行抽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2年前相应手术室验收时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年前验收检测结果基本符合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而2年后的监测结果显示,12号、7号手术间的≥0.5,μm粒子数和≥5μm粒子数均不符合《规范》要求;3号和6号手术间的手术区≥0.5μm粒子数和≥5μm粒子数不符合《规范》要求;3号手术间的最小静压差和6号手术间的相对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结论该医院洁净手术室管理存在缺陷,造成洁净效果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强化管理、定期维修和监测。  相似文献   

5.
蒲静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058-2059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问题,为建设洁净手术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自愿的原则,分别选取我院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普通手术室与洁净手术室各自收治的1628例患者,对其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以及两种手术间的空气细菌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 普通手术室的感染患者为32例,其感染率约为1.97%;洁净手术室的感染患者为8例,感染率约为0.49%.经检测,普通手术室中的空气菌落数平均为(121.1±54.1)CFU/m3,而洁净手术室大约为(15.3±10.9)CFU/m3.两组数据都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具有可比性,即P=0.001.结论 与普通手术室相比,洁净手术室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要低一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安全与手术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更换过滤器前后的空气监测指标的变化,确保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并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洁净手术室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手术部位感染.方法 通过对更换过滤器前后的监测及相关记录,实施质量控制.结果 更换过滤器前Ⅰ~Ⅳ手术间日常空气合格率分别为85.71%、85.70%、85.71%、100.00%2011年4-5月更换过滤器之后,Ⅰ~Ⅳ级手术间日常空气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 应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通过及时更换洁净手术室的过滤器及质量持续改进,起到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实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使用的最大实效性。方法启用洁净手术室后(A组)与同期普通手术室(B组)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间空气细菌监测、手术间的使用率结果相比较。结果A组洁净手术间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B组普通手术间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9%;空气监测结果:A组为(9.77±29.13)CFU/m3,B组为(132.37±81.40)CFU/m3;洁净手术间使用率明显增高。结论正确理解洁净手术室的概念、严格操作流程和科学管理,最大程度上发挥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北京大兴中医院手术间洁净度是否达到相应的手术操作要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进行监测及评价.结果 大兴中医院手术间1~5号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清净手术郎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规定的洁净度标准,达到相应的手术操作要求.结论 北京大兴中医院手术间的空气处理系统、室内的洁净装饰以及洁净手术部的管理体系等综合作用,有效地保证了手术部的洁净度级别,给患者提供了安全的手术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洁净手术间空气细菌浓度测试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来自2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手术间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行调查。结果9个基本问题答案一致且正确,5个与洁净手术间特性相关的问题答案有较大差误及分歧。结论被调查者了解空气细菌浓度测试方法的基本要求,但对洁净手术间的特殊要求缺乏准确认识;对5个关键问题的理解差误,是现存问题的症结;为确保洁净手术间空气质量,相关专业培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管理前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洁净技术是降低手术间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减少手术时的外源性感染,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目的的一种手段.我院有10间洁净手术室,2002年7月开始使用,运转6个月后,空气菌落数远远超过我国卫生部规定的Ⅰ类环境标准,反复查找原因,总结教训,制定整改措施后,手术室空气培养结果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先进的设备要有好的管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1.
洁净手术部建设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于2002年在新建的急救外科病房楼的第9层建成了面积1 200m2,拥有9间手术室及辅助用房的洁净手术部,其中手术室Ⅰ级2间、Ⅱ级3间、Ⅲ级4间(其中一间为准洁净负压手术室).于2003年4月正式通过国家级监测检验中心的验收.目前,我院洁净手术部已投入使用近8个月,结合理论与实践,谈谈洁净手术部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运行中的管理对策,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洁净手术部位于新建外科病房的第二三层,各层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根据医院规划要求,洁净手术部为外科病房楼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其规划和布局、关键设备材料的选择、系统配套等要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满足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因此手术部其设洁净手术室23间(含防辐射骨科专用手术室12间)其中Ⅰ级洁净手术室4间,Ⅱ级洁净手术室5间,Ⅲ级洁净手术室14间。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设在大楼第三层建筑层高5米。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示教室等非洁净辅助用房和5间非洁净手术室设在大楼二层,第二、第三层之间建立内部专用楼梯连接。空调净化设备安装在第三层上部的设备层内,设备层层高3.2米。该工程已于2003年3月成功投入使用,为医、患提供了良好的手术环境、洁净手术部的建设成功,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和心血,借此机会将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作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3.
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方法 ,为手术患者提供高度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预防感染.方法 根据洁净手术室的特点,实行了人、物净化及严格的分区管理,采取无菌,净化运行、清洁管理措施,加强洁净手术部的流程管理的方法 .结果使洁净手术室控制工作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源,避免了交叉感染,保证手术和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结论 洁净手术室的启用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对于提高手术室洁净度确实、有效,降低了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施空气细菌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某院洁净手术部的45间手术间进行沉降菌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 50333进行静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DB/11408—2007要求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其中动态空气监测选择第一台手术不同时间段(手术切皮时、手术2 h或缝合结束、接台-麻醉-皮肤消毒时)进行采样,记录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因素。遇动态、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较低时即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管理措施。结果 2010年5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采样共782间次,合格763间次,合格率97.57%。其中2018年6月静态空气采样6间,合格率为33.33%,针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整改措施, 2018年11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9.48%。动态空气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5月不同级别手术间动态空气监测结果均不合格, 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进行空气动态采样103台次,Ⅰ、Ⅱ、Ⅲ级手术间合格率分别为90.00%、89.80%、95.45%。Ⅱ、Ⅲ级手术间不同位置回风口菌落数比较,进门处回风口菌落数均高于内侧回风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Ⅲ级手术间不同时段动态空气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各级手术间菌落数均随手术进程而逐渐增加。结论 洁净手术室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可及时掌握运行状态手术部细菌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是医院的关键科室,手术室的感染控制与无菌管理是保证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手术间最基本的条件是清洁无尘,首先明确只有在清洁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无菌管理[1],手术室每日手术前、每天手术后及每台手术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每周要彻底大扫除一次,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可有效的加强洁净手术室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本院手术室有34个手术间,分布区间较大,加强清洁管理非常必要.自2011年采用了手术间三级清洁管理体系,通过实践取得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为不同类型手术的手术室安排及手术切口感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普通手术室1652台手术以及2011年7月-2012年6月层流洁净手术室842台手术资料分析,比较各类切口在普通手术室和层流洁净手术室施行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 洁净手术室手术切口总感染率为1.31%,普通手术室切口总感染率为2.66%,洁净手术室切口总感染率低于普通手术室(P<0.05);洁净层流手术室Ⅰ、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0.40%、5.10%,普通手术室Ⅰ、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14%、2.48%、5.77%,洁净层流手术室Ⅰ、Ⅱ类切口感染率低于普通手术室(P<0.05);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同普通手术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层流洁净手术室能够降低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经验,为手术患者提供高度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预防感染,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采取无菌、净化运行、清洁管理措施,并与启用洁净手术室(A组)前同一时间段内普通手术室(B组)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间空气细菌监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A组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05%,B组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5%,两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监测结果A组为(9.77±29.13)CFU/m3,B组为(132.37±81.40)CFU/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洁净手术室的启用和完善的管理措施,有效地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8.
野战医疗所手术组布局与工作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战外科手术是战伤救治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主要环节,根据野战医疗所手术组的编制和设备配置,设想将两顶网架帐篷和一辆手术车呈"T"字型展开分成三个手术间,为防止和减少交染,类似于洁净手术室的物流要求,对医护人员流、伤员流、洁净物品流、污染物品流实行分流。将手术组成员分成三个小组,每小组负责一个手术间,组内人员严格分工,术前准备、手术、术后复苏呈流水作业式进行,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展开布局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保新建洁净手术部顺利启用和手术患者安全.方法 对2012年3月启用的新建洁净手术部进行了启用前、启用时静态监测和启用后动态监测.结果 新建洁净手术部启用前后空气沉降菌浓度均合格;手术间物体表面启用前采样未检出细菌,启用时采样有两问无影灯表面细菌数超标;2012年3月18日-5月10日新手术部启用后开展手术568例,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 新建手术室启用前后的环境监测不同于日常监测,必须制定采样计划,改进传统方法,分阶段采样,严格无菌操作,才能保证监测的准确性,保证新手术室能按时启用,患者能安全手术,还为以后的日常监测提供参照数据.  相似文献   

20.
洁净手术室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 结合医院自2003年引入洁净手术室的实践,对洁净手术室的合理布局、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及效果进行阐述,采用合理的布局,从制度、人员、物品、监测、环境运行多方面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使用管理.结果 通过每月对手术间及内走廊空气,采用自然沉降法和空气悬浮法采样、培养,均符合一类空气净化要求,有效控制了手术室的污染源,保证了手术室消毒隔离质量,减少了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使手术室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结论 建立布局合理的洁净手术室,通过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全过程的感染控制是现代化医院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