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在此情况下,书写诊断的正确形式应为“原发性高血压(已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未建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期,而是采用分级的描述方法。对于血压水平可按照以下方法分类:(1)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2)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3)l级高血压(轻度高血压),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急症是由于血压急性升高引起的致命性临床状况,包括高血压危象,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并颅内出血、恶性难治性高血压和血管手术后严重高血压,必须紧急降压治疗。高血压危象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突然升高,舒张压常高于120mmHg,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肾脏的功能障碍。剧烈的枕部头痛,常是高血压危象的早期症状。另外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临床研究表明,人体收缩压〉115mmHg(1mmHg=0.133kPa)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然而,目前尚无关于针对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不合并高血压人群的降压研究。本研究首次探讨了非高血压(临床定义的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者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或有高血压病史)人群接受降压治疗与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及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基本概念 老年高血压患者易患重症高血压的原因:从一项对100万高血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与年轻的患者比较,在同样血压水平,心脑血管事件的死亡率随着年龄的老化而进行性升高。因此,老年人患高血压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随着血压升高而增大。Staessen等荟萃分析了8项临床试验(共15693例)对年龄≥60岁、收缩压(SBP)≥160mmHg、舒张压(DBP)≤95mmHg,统计发现SBP与总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P=0.0001),DBP与总死亡率呈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舒张压高可能预后不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杂志》2005,13(12):747-748
孤立性舒张压高(IDH)是与孤立性收缩压高(ISH)相对应的另一种临床高血压类型,病人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定为IDH标准。这种病人在占全部高血压病人10%~15%左右,年轻人较多。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急症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在治疗过程中或某些诱因下,血压突然急剧升高而引起的心、脑等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高血压急症特点是舒张压突然上升可达140mmHg或更高,收缩压相应上升至250mmHg或更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胸闷气急或短暂性意识障碍。该症在急诊科或基层门诊常见,需紧急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应.方法 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2012年12月31日之前的所有关于他汀类药物与高血压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合格文献,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两位作者独立从文本和表格中提取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及样本量.运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分析加权均数差及95%可信区间.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33篇,共计2915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收缩压下降1.52 mmHg[95%可信区间(CI):-2.35~-0.68,P=0.0004],舒张压下降1.02 mmHg(95%CI:-1.70~-0.34,P=0.003).若基线血压≥140/90 mmHg,他汀类药物组收缩压下降 2.28 mmHg(95%CI:-3.57~-1.00,P=0.0005),舒张压下降1.87 mmHg(95%CI:-3.12~-0.62,P=0.003);基线收缩压<140/90 mmHg,他汀类药物对血压的影响不明显(P均>0.05).在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亚组分析中,阿托伐他汀可使收缩压下降4.04 mmHg (95%CI:-6.43~-1.65,P=0.00009),舒张压下降2.67 mmHg(95%CI:-4.32~-1.02,P=0.002),其他他汀类药物对血压的影响不明显(P均>0.05).他汀类药物治疗(3~6)个月时降压效果最明显.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与基线血压相关,当基线血压高于140/90 mmHg时降压效应显著,以阿托伐他汀的降压效应最为明显,且治疗3~6个月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实质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方法:实验组(A组)对象为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肾实质性高血压病人,共52例;对照组(B组)为同期随机抽取的我院5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两组均作动态血压检测(ABPM)。结果:A、B两组之间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白天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则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夜间血压下降率A组收缩压、舒张压均〈10%,B组则〉10%,两组间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肾实质性高血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较少,昼夜节律减弱。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般认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HD)前的高血压发生率为80%~85%(血压〉140/90mmHg),有报道可达86%(高血压标准〉150/85mmHg,Agarval et al.Am J Med 200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仍然很高,主要是收缩压高。高血压经常引起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衰、脑血管意外和死亡等,因高血压导致的年死亡率高达23%。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前期防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高血压前期的概念 近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价与治疗高血压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对高血压的分期进行了大幅度修改,首次提出“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新概念。把收缩压120~139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80~89mmHg确定为“高血压前期”。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年龄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296例观察对象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其中血压正常组92例,单纯血压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组8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为伴靶器官损害组118例。296例根据动态平均脉压水平分为3个亚组(脉压〈40mmHg组、40mmHg≤脉压〈50mmHg组、脉压≥50mmHg组),对比分析24h动态血压监测各指标。将伴靶器官损害组按年龄分为〈60岁、≥60岁2个亚组,观察对比24h动态血压监测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1)伴靶器官损害组24h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低于原发性高血压组(P〈0.01);(2)随高血压患者病变程度的加重,脉压也随之增大(P〈0.01),依次为伴靶器官损害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3)伴靶器官损害组两年龄间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脉压的变化可以反映高血压患者病变程度,舒张压低及动态脉压增大是原发性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目标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内科就诊的707例65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男324例,女383例,平均年龄(72±6)岁。按收缩压(SBP)高低分为收缩压严格控制组(130mm Hg≤SBP〈140mmHg,1mmHg=0.133kPa)235例,收缩压宽松控制组(140mmHg≤SBP〈160mm Hg)472例,两组患者收缩压水平均维持至少3年。所有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将心电图aVL导联R波的电压(RaVL)作为心血管风险的替代指标,将eGFR作为评价肾功能的指标。以RaVL≥0.57mV和〈0.57mV作为二分类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心血管疾病风险。结果收缩压宽松控制组与严格控制组RaVL分别为:0,55(0.50~0.59)、0.58(0.52~0.64)m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5,P〉0.05)。收缩压宽松控制组eGFR为55.6(53.2~58.0)ml/min,低于收缩压严格控制组[59.6(56.2~63.1)ml/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89,P〉0.05)。将RaVL≥0.57mV及RaVL〈0.57mV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收缩压宽松控制组RaVL≥0.57mV的风险与收缩压严格控制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27,95%CI:0.567~1.514,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目标值控制在140mm Hg以下可能并不改善心血管和肾脏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引发睡眠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增加夜间血压变异性,加重靶器官损害,但这种影响可能受年龄的干扰。方法143例多导睡眠诊断的OSA患者分为3组:〈60岁高血压组(62例)、〈60岁正常血压组(38例)和〉60岁正常血压组(43例),全部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白天和夜间血压变化的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在排除年龄干扰因素外,判断OSA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及靶器官的损害情况。结果与〈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白天和夜间血压变化SD明显增加,白天收缩压18.5和10.6mmHg(P〈O.05);白天舒张压13.8和10.6mmHg(P〈0.05);夜间收缩压20.5和12.6mmHg(P〈0.01);夜间舒张压17.8和12.6mmHg(P〈O.01)。血压CV也明显增加,白天收缩压0.119和0.078(P〈0.01);白天舒张压0.139和0.118(P〈0.05);夜间收缩压0.137和0.111(P〈0.01);夜间舒张压0.195和0.177(P〈O.01)。与〉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白天和夜间血压变化SD明显增加,白天收缩压18.5和13.3mmHg(P〈O.05);白天舒张压13.8和10.2mmHg(P〈O.05);夜间收缩压20.5和15.2mmHg(P〈0.01);夜间舒张压17.8和14.2mmHg(P〈0.01)。白天收缩压CV增加(0.119和0.093;P〈O.05);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CV增加(O.137和0.123;P〈0.01;0.195和0.179;P〈0.05)。与〈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60岁正常血压组白天收缩压CV增加(0.093和0.078;P〈O.05)。与〈60或〉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靶器官损害增加(P〈0.01)。与〈60岁正常血压组相比,〉60岁正常血压组靶器官损害也增加(P〈0.05)。结论尽管年龄可能影响血压变异性,但是OSA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明显超过年龄的作用,并加重靶器官损害。因此,对于合并OSA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和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每日一次乐卡地平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口服乐卡地平10mg,每日1次,效果不明显时改为每日20mg,观察八周。用药前、后分别以常规血压和动态血压观察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心率的变化,并观察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血肌酐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偶测血压及动态血压均较前下降显著(P〈0.05)。心率较前无变化(P〉0.05)、血糖、血脂较前无变化(P〉0.05),血尿酸及血肌酐下降明显(P〈0.05)。结论:乐卡地平每日服用一次能有效控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基线血压水平对远期衰弱发生的影响,为老年高血压的科学化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6月在北京市某社区接受老年综合评估且资料完整的老年非衰弱高血压患者,并于2023年1月1日至2月14日期间进行电话随访,最终共有372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FRAIL量表进行衰弱评估,随访结局指标的定义:衰弱发生:基线调查时研究对象为无衰弱(0分)或衰弱前期(1~2分),在随访调查时衰弱评估为衰弱(≥3分)。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输入法)计算基线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与远期衰弱发生的(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建立3个调整模型进行逐步分析;使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基线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与远期衰弱发生的剂量反应关系进行平滑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1)在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文化程度、营养状况、Charlson共病指数、降压药使用情况、基线衰弱状态后,基线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衰弱发生无显著关联,基线脉压水平与衰弱发生呈负相关,OR(95%CI)为0.983 (0.968, 0.998)(P<0.05);(2)基线收缩压水平与衰弱发生呈U型曲线关系,U型曲线的拐点在140 mmHg,当收缩压<140mmHg时,OR(95%CI)为0.957 (0.925, 0.990)(P<0.05),当收缩压>140mmHg时,OR(95%CI)为1.006 (0.985, 1.028)(P>0.05);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得到一致结果。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基线收缩压水平对远期衰弱发生存在影响,呈U型曲线关系,U型曲线的拐点为140 mmHg。  相似文献   

16.
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又称抵抗性高血压,是指在使用包括一种利尿剂在内的、足够剂量而且合理搭配的3种或3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但血压仍不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糖尿病和肾脏疾病(肌酐〉1.5mg/dl或24h尿蛋白排泄〉300mg)未能降至130/80mmHg以下,对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其收缩压仍未降到160mmHg以下者,也称为难治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难治性高血压的主要组份,寻找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对于制定降压方案尤为重要.目前在高血压患者中难治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不确切,研究表明约有20%~35%的患者可符合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行硝普钠治疗,研究组行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白介素-8(IL-8)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及血清TNF-α、IL-8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60 min末,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 mRNA与IL-8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 mRNA与IL-8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与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与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硝普钠比较,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可有效降低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尿白蛋白关系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与尿白蛋白(ALB)的关系,评价PP和PPI在反映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方面的价值。方法 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2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PP和PPI,按PPI≤40mmHg(51例)、41~60mmHg(71例)、61~80mmHg(66例)和〉80mmHg(32例)分为4组;按PPI≤0.40(54例)、0.41~0.50(75例)、0.51~0.60(62例)和〉0.60(29例)分为4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研究对象的尿ALB和血脂,比较各组尿ALB的水平。结果 各组间性别比、年龄、血脂异常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PP、PPI的增加,尿ALB水平明显增高(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PP和PPI与尿ALB水平的相关系数(r)值(0.416,0.483)大于SBP和DBP与尿ALB的r值(0.325,0.302)。结论 PP和PPI与尿ALB水平密切相关,其在反映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优于SBP和DB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体力活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为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1级、2级高血压且无并发症患者256例和普通健康老年人2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人选患者血压和体力活动水平差异分为高血压低体力活动组(HL组)、高血压中体力活动组(HM组)、健康低体力活动组(NL组)和健康中体力活动组(NM组),比较各组在安静时、运动中和运动后血压的变化。结果HL组和HM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安静时、最高峰值和运动后5min均明显高于NL组和NM组相应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F=11.846、18.337、10.976,均P〈0.001;舒张压:F=13.182、11.694、11.453,均P〈0.05);HL组在安静时和运动后5min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HM组[HL组收缩压:(133.5±15.2)mmHg、(129.4±14.3)mmHg,HL组舒张压:(95.2±11.0)mmHg、(90.2±12.2)mmHg;HM组收缩压:(129.7±17.6)mmHg、(122.1±17.9)mmHg,HM组舒张压:(90.4±10.2)mmHg、(82.7±10.8)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幅度[(5.1±3.9)%和(5.1±4.2)%]明显低于HM组[(6.6±5.3)%和(8.2±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适宜和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其在运动后血压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43例高血压患者,经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ABPM)、颈动脉超声及血生化检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患者被分为颈动脉硬化(CAS)组(106例)和无CAS组(37例).结果:(1)与无CAS组比较,CAS组的诊室收缩压[(120.16±11.53) mmHg比(133.15±16.81) mmHg],24h平均收缩压[24hSBP,(119.78±11.67) mmHg比(132.87±16.63) mmHg]、脉压[24hPP,(48.60±8.12) mmHg比(59.51±15.32)mmHg],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121.57±11.78) mmHg比(134.15±16.86) mmHg]、脉压[dPP,(48.65±8.45) mmHg比(58.72±14.06) 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114.22±13.49) mmHg比(130.54±18.70)mmHg]、舒张压[nDBP,(66.81±10.41) mmHg比(71.40±12.53) mmHg]、脉压[nPP,(47.86±9.21) mm-Hg比(59.82±15.61) mmHg]明显升高(P<0.05);(2)偏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至中膜厚度(CA-IMT)值与诊室收缩压、24hSBP、24hPP,dSBP、dPP,nSBP、nDBP、nPP呈正相关(r=0.48~0.70,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多种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