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国内外研究进展迅速.现就收集到的部分肿瘤耐药机理及其有关逆转剂作一简要综述.1 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MDR是指肿瘤细胞先天存在或经化疗药物诱导后表现出的对一种抗肿瘤药物出现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不同,作用靶位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也具有抗药性,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多药耐药性.1968年美国kesscl等首次报道小鼠白血病瘤株的交叉耐药性以后,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不但与肿瘤细胞本身的特点有关,也与肿瘤细胞外的环境因素有关.肿瘤细胞耐药可具有1种或1种以上耐药机制,不同的瘤细胞及不同部位的同种肿瘤细胞可具有不同的耐药机理和不同程度的耐药性.MDR形成机理复杂,  相似文献   

2.
肿瘤耐药逆转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峰  蔡卓夫 《中南药学》2004,2(5):301-303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临床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1~2],因此,寻找肿瘤耐药逆转剂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策略之一. 1MDR产生的生化机制 肿瘤耐药性分为多药耐药性(MDR)和单药耐药性.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THH)总生物碱对10种不同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最敏感的肿瘤细胞系。方法:采用XTT法和SRB法对THH总生物碱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初步筛选。结果:THH总生物碱对10种不同肿瘤细胞系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不同肿瘤细胞系抑制作用存显著差异和选择性。尤其是对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人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人结肠腺癌细胞系SW-480抑制率均>80%,其对应的IC50分别为13.59,24.10,30.05,31.39mg·L-1。结论:THH总生物碱体外具有广泛,高效的抗肿瘤活性,可进一步探讨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海藻抗A-549和HL-60肿瘤细胞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为了从海藻中寻找天然药物活性前体。方法:对山东沿海的 39种海藻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抗肿瘤(肿瘤细胞A-549和HL-60)及抗菌(金葡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活性筛选。结果:抗肿瘤活性研究中,海藻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活性,19种对HL-60有抑制作用,34种对A-549有抑制作用。其中,石花菜、萱藻和小粘膜藻对2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均大于80%;而三叉仙菜和绳藻的抑制率均大于90%。在抗菌活性实验中,海藻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大于 20mg·L~(-1)。结论:海藻作为抗肿瘤活性前体的来源,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MTT法抗肿瘤生物活性模型对来源于东海海水的10株真菌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筛选。方法对10株海水来源真菌的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MTT法)筛选研究评估。结果菌株12010104、12010103、12010101和08010101的发酵液提取物对PC12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较强,当浓度为200μg·mL-1时抑制率可达70%以上。菌株12010104、12010109、及08010101的发酵液提取对HepG2肿瘤细胞物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在浓度为200μg·mL-1时可达85%以上,真菌12010101的抑制活性次之,在同浓度为77%。而菌株12010104、12010101及08010101在浓度为100μg·mL-1时对U937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抑制率可达90%以上。结论菌株12010104、12010101和08010101的发酵液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好的PC12、HepG2、U937细胞毒活性,具有潜在的海洋药物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白英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白英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分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白英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果白英乙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对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对A375细胞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IC50 值分别为9 6 9mg·L-1和2 0 90mg·L-1;正丁醇部位对A375细胞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次之,IC50 值分别为31 72mg·L-1和6 4 4 2mg·L-1;水溶性部位对A375细胞和Hela细胞无抑制作用。结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初步确定为白英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7.
三叶青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丽  纪其雄 《海峡药学》2011,23(12):46-48
目的研究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分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筛选三叶青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果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和其4个提取部位对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三氯甲烷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在一定浓度下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均较弱。结论三叶青中抗肿瘤的活性部位是三氯甲烷部位和石油醚部位,而且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作用。  相似文献   

8.
廖文秋  张堵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80-3582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产生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其他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的现象。因此,研究MDR产生的机制、寻求有效的耐药逆转剂及逆转措施,克服MDR现象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就MDR产生的机制、目前国内外逆转耐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1]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其他多种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MDR由多种途径诱导,可分为经典和非经典MDR两大机制。其中有P糖蛋白(P-gp)介导的MDR及其逆转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有关P-gp介导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的研究进展的综合描述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化疗药物合用P-gp抑制剂、增加化疗药物脂溶性使药物迅速被吸收及调节信号通路抑制P-gp表达可以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1P-糖蛋白在人类基因组中,MDR基因含…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19):2707-2711
目的:为苦参碱以及苦参碱相关新药的进一步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苦参碱""肿瘤""药理""Matrine""Neoplasms""Pharmacolog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7年4月在Pub Med、Wiley-Blackwell、EBSCO、Elsevier-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苦参碱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9篇,其中有效文献48篇。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调节基因的转录、翻译水平、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端粒酶活性等。苦参碱在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较为完善,今后应增加对苦参碱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苦参碱对肿瘤细胞的穿透能力及其对各个信号通路的靶向性研究仍有待提高。今后应对苦参碱进行适当的结构修饰、改造,并对合适的药物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中獐牙菜药材名称的准确表述.方法:依据藏医药古籍及现代文献记载、现行药品标准和藏药习用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獐牙菜之名系多种藏药材的总药材名称,不能满足一药一物的要求,因此不宜在国家药品标准中使用.结论:藏药成方制剂中獐牙菜名称,应修订为桑蒂(川西獐牙菜),或甲蒂(印度獐牙菜),或帕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我国的许多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其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探究了系统药理学方法在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将系统药理学方法在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等民族医药和组合药物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论述和分析。结果在民族医药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科学的阐明了"血液质论"、"同病异治"等中医基础理论。在组合药物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系统药理学方法在解释中草药组合的合理性、减轻药物诱导的不良反应、解决不同患者之间的反应变异性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结论系统药理学研究体系有助于阐释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中医基础理论,为民族医药的现代化发展、组合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藏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分别用藏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分析。结果藏西医结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05,说明有显著性。结论在合理选择西药的同时加用藏药珊瑚七十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收到了降压稳定及较为确切的逆转左心室肥大、动脉硬化等靶器官损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魏爱华  田金改 《中国药事》2012,26(8):806-808
目的 为尽快完善和规范进口南药(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就近几年国内关于进口药材的现状、进口途径,进口药材标准的起草与修订及安全监管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与结论 结合部分进口药材的实地调查结果,对藏药、维药等民族药材使用的边境口岸进口药材面临的质量和安全监管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西医使用中成药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借鉴。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下半年门诊处方,对西医开具含中成药处方的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到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1 629张,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处方67张,不合理使用率为4.11%。门诊西医使用中成药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结论:我院部分西医的中药理论知识相对缺乏,使用中成药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规范。医院有关管理部门以及医师、药师应积极应对,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6月我院儿科门诊处方6 391张,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占统计处方的69.6%,共使用抗菌药物6类22个品种;头孢菌素类占抗菌药物DDDs最高为45.6%,其次是大环内酯类为33.7%,青霉素类为13.5%.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处方11.5%.DDDs前10位的抗菌药物有4种DUI>1.0.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细菌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藏药材日官孜玛的用药规律及含该药材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潜在新处方的发现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priori算法和社区模块化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日官孜玛方剂中各味药材的配伍规律和高频主治疾病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含日官孜玛方剂109首,涉及364味藏药材,通过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日官孜玛多与清热止痛、活血行"隆"类药物联合使用,主治疾病为"培根木布"病、热泻病和瘟疫等藏医病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数、支持度、置信度均最高的药物组合日官孜玛-兔耳草、日官孜玛-诃子和日官孜玛-渣驯,体现了藏药方剂的"主辅配伍"规律。含日官孜玛方剂治疗"培根木布"病、热泻病和瘟疫等疾病时多与清热行"隆"、止泻止血、除瘟解毒等药物配伍使用,且各方剂的配伍具有明显差异性,符合藏药方剂学"君臣将士"配伍用药规律。结论 含藏药材日官孜玛方剂组方规律明确,主治疾病与核心药物组合相互对应,符合藏药方剂学的"君臣将士"配伍规律,表明该规律为代表的藏医方剂理论在藏药复方新药开发和临床个性化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日官孜玛及含日官孜玛方剂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中国药学会医药经济信息网(CMEI)网员医院糖尿病治疗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高糖尿病基本药物保障水平提出数据支持。方法:系统梳理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糖尿病治疗药物品种,在CMEI数据库中检索网员医院2016年糖尿病治疗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品规及用药频度,以及近3年使用变化情况,计算基药占比并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糖尿病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2016年CMEI网员医院中,使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共137个品规,其中34个为基本药物,占总品规数的24.8%。2016年糖尿病治疗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为37.88%,用药频度占比为42.4%,金额与频度排名前5位中均有3个为基本药物,分别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2014-2016年糖尿病治疗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及用药频度的增长率均低于非基本药物。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糖尿病基本药物的使用品种、金额及频度均无较大差异。结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糖尿病治疗品种在医院糖尿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糖尿病治疗基本药物在全国覆盖面较广,在二、三级医院使用的连续性较好。建议充分考虑提升基本药物的保障水平与可负担性,依据临床价值与优势,科学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