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纳米银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制剂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深Ⅱ度烧伤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病人清创后给予纳米银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制剂治疗,对照组病人清创后给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制剂治疗。换药时观察创面情况。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1周创面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1周、2周、3周、4周创面溶痂率、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完全溶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治疗2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表达,并记录治疗前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4 d创面痂皮变软,6 d大部分痂壳脱落,8 d创面痂皮基本溶解;对照组治疗4 d创面干痂形成,6 d创面干燥,部分坏死组织呈黄黑色,但尚未脱落,8 d干痂逐渐软化,10 d干痂逐渐脱落,基底肉芽组织生长。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治疗1周、2周创面溶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完全溶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创面细菌阳性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24.36%(P <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2组病人MMP-1、MMP-2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纳米银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制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溶痂率高,创面愈合时间较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创面MMP-1、MMP-2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鲜芦荟汁治疗Ⅱ级胸壁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侃剀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510-1511
目的探讨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 Mill)鲜叶胶汁治疗Ⅱ级胸壁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库拉索芦荟鲜叶胶汁外涂创面3-5:K/d。结果试验组创面的局部症状缓解和愈合的平均时间分别3d和6d左右,第1、2、周创面愈合率为87%和100%,无创面进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创面晚期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10%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库拉索芦荟治疗Ⅱ级胸壁急性放射性皮炎有快速缓解局部症状、加快创面组织修复促进愈合,愈合后晚期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异种皮覆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50%TBSA以上深度烧伤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棉垫包扎)和治疗组(伤安素碳纤维敷料,棉垫包扎),创面深度均为Ⅲ度切痂创面,观察面积为30%~51%[(31±4.6)%];创面处理时间:手术部位24 h内0.5%碘伏包扎,每日换药1次。手术切痂时间:治疗组伤后5~7 d[(5.80±0.14)d],对照组伤后5~7 d[(5.71±0.21)d],非手术部位全部用SD-Ag暴露和烤架促进成痂,观察渗出情况、异种皮排异时间、残余创面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吸收容量大,异种皮排异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延长4.76 d,残余创面炎症反应轻,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5.80 d。结论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具有吸水性强、可抑制细菌生长、延长异种皮排异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异种皮覆盖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50%TBSA以上深度烧伤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棉垫包扎)和治疗组(伤安素碳纤维敷料,棉垫包扎),创面深度均为Ⅲ度切痂创面,观察面积为30%~51%[(31±4.6)%];创面处理时间:手术部位24 h内0.5%碘伏包扎,每日换药1次.手术切痂时间:治疗组伤后5~7 d[(5.80±0.14)d],对照组伤后5~7 d[(5.71±0.21)d],非手术部位全部用SD-Ag暴露和烤架促进成痂,观察渗出情况、异种皮排异时间、残余创面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吸收容量大,异种皮排异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延长4.76 d,残余创面炎症反应轻,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5.80 d.结论 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具有吸水性强、可抑制细菌生长、延长异种皮排异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应用电动磨痂术对40例严重烧伤病人Ⅱ度创面进行治疗,并比较手术前后创面细菌变化,观察愈合后瘢痕生长情况。结果 40例严重烧伤病人全部治愈,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0 d,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8 d。术后随访3~6个月,32例病人中,有27例(84.38%)瘢痕扁平,5例(15.63%,8个下肢)见有瘢痕增生,明显充血。结论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创伤少,愈后瘢痕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涂芦荟凝胶原汁在太湖猪Ⅱ°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太湖猪5头,利用自制烫伤仪在太湖猪背部两侧垂直于皮肤表面进行烫伤,烫伤时间分别为10、15 s,造成浅Ⅱ°、深Ⅱ°烫伤模型。把所制备的烫伤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1次外涂芦荟,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直接用无菌纱布包扎。之后观察记录,并选取适当时机取切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恢复状况。结果 25 d后所有浅Ⅱ°烫伤实验组创面的皮肤均恢复良好,且没有留下任何疤痕;对照组28 d后创面恢复,且没有留下疤痕。34 d后深Ⅱ°烫伤实验组创面痂皮大部分脱落。截止38 d,所有深Ⅱ°烫伤实验组痂片完全脱落,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疤痕,此时对照组有3个烫伤创面的痂片未完全脱落。45 d后所有实验组的肤色恢复至接近正常,瘢痕变淡,但不会消失。对照组烫伤处的半透明皮屑脱落,白色瘢痕凹凸不平。结论芦荟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并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各种皮肤结构的修复,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修复效果较对照组好,遗留疤痕较对照组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中药离子透入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明杰  周丰慧  刘斌 《广东医学》2006,27(6):788-789
目的观察超声波中药离子透入疗法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2只新西兰种兔造成双侧腓骨骨折模型,采用超声波中药离子透入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治疗,于不同时间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并采用同种疗法对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14 d后骨折端有明显骨痂生成,35 d骨折基本愈合,明显早于对照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提前11 d,表明此法能较快消除肿胀疼痛,加快骨痂形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临床随访3~12个月,全部病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超声波中药离子透入能改善骨折部位血液循环,促进骨痂加速生长,缩短临床骨折愈合的时间,为治疗骨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6):760-761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治疗成人失禁性皮炎(I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成人失禁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8例用芦荟凝胶治疗,对照组68例用婴儿PP霜外涂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8%(P<0.01)。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11.76±1.34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75±1.74d(P<0.01)。结论:芦荟凝胶治疗成人IAD,能有效促进IAD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深II度烧伤保守治疗存在溶痂过程,往往导致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和感染,创面加深,最终疤痕愈合,甚至需要植皮才能愈合。削痂手术治疗深II度烧伤在手术中很难掌握削痂的层次,往往错误地将健康或者间生态组织削除,造成创面再生愈合困难,最后需要植皮手术。作者单位曾采用磨痂保留变性真皮技术加自体薄中厚皮移植治疗手深II度烧伤,疗效满意,主张功能部位磨痂后移植自体皮。那么非功能部位的深II度烧伤磨痂后的创面怎么处理与覆盖,如何绕过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溶痂过程、减轻感染及炎症反应,避免创面加深?本研究前瞻性地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来论证早期磨痂保留变性真皮加DR脱细胞异种皮覆盖治疗非功能部位深II度烧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流体悬浮床在治疗臀背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使用6张悬浮床治疗臀背部烧伤患者205例,其中包括中小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简单清创后仰卧于悬浮床上。结果〈50%TBSA患者全部治愈,〉50%死亡8例,均因脓毒症、肺部感染等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背臀部创面结痂时间为伤后1~4 d,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浅Ⅱ度为(9±2)d,深Ⅱ度为(14±2)d,Ⅲ度创面焦痂完整,无明显溶痂现象。结论 卧悬浮床可以使创面愈合加速,减少感染及各种并发症发生,减轻工作量,降低患者的住院成本,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到中小面积臀背部烧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蒜芦荟混合液对大肠杆菌耐氯霉素(CM)R质粒和痢疾杆菌耐氯霉素(CM)R质粒消除作用。方法:将大蒜芦荟混合液作为R质粒消除剂,消除痢疾杆菌耐CM质粒和大肠杆菌耐CM质粒。结果:经大蒜芦荟液作用的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在含CM中国蓝培养基和含CMSS培养基均不生长,但在不含CM中国蓝培养基和不含CMSS培养基都能生长。结论:大蒜芦荟混合液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R质粒在体外均具有消除作用,说明大蒜芦荟液有预防肠道菌耐药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鲜芦荟配合硫酸镁混合液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鲜芦荟配合硫酸镁混合液外敷治疗对静脉炎的价值.方法 对96例运用鲜芦荟配合硫酸镁混合液和87例单纯运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不同程度静脉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鲜芦荟配合硫酸镁混合液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治愈率58.33%,总显效率88.54%,总有效率100%,单纯使用50%硫酸液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治愈率25.29%,总显效率59.77%,总有效率95.40%,芦荟配合硫酸镁混合液治疗组治愈率、总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纯50%硫酸镁溶液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鲜芦荟配合硫酸镁混合液外敷治疗静脉炎能显著提高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木立芦荟和中华芦荟对几种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为芦荟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性资料.方法:用滤纸片测定法在不同浓度梯度、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分别测定芦荟的抑菌效果.结果:木立芦荟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较好,中华芦荟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同时,芦荟汁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芦荟汁浓度为20%和40%时虽然有抑菌效果,但却作用很小,甚至抑菌圈直径都难以测量,100%时直径达到29 mm),温度却对它们的抑菌效果影响不明显(抑制圈直径变化范围在0.0 mm~1.0 mm之间),两种芦荟在偏碱性环境中有抑菌效果,且在pH=8.0时抑菌效果最明显(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29 mm).结论:木立芦荟和中华芦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外界环境条件也对两种芦荟的抑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芦荟的蒽甙的抑菌作用研究.方法:选取新鲜的皂质芦荟、木立芦荟、龙山芦荟、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叶各10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不同品种芦荟叶皮和叶肉中蒽醌的含量的差异;测定不同品种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的差异;测定芦荟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不同品种的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均高于叶肉中的含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皂质芦荟、木立芦荟、龙山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高于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芦荟品种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皂质芦荟中的蒽醌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均比较理想,抑菌环直径均超过了7mm;中华芦荟和库拉索芦荟中的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差,抑菌环直径均未超过5mm.芦荟中蒽醌溶液在较低浓度下对个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能力,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25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063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mg/mL.结论:不同品种的芦荟叶皮中的蒽醌含量均高于叶肉中的含量,皂质芦荟中的蒽醌对各受试菌的抑菌效果比较理想,芦荟蒽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敏感.  相似文献   

15.
芦荟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芦荟的生物活性与有效成分研究、外用功能的药理研究、作用机制研究、毒副作用和安全性研究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芦荟外用功能研究进行了评述。芦荟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外用治疗应用广泛,近年来芦荟产品的开发研究倍受青睐,应用范围日趋扩大,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药食多用植物。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从芦荟的生物活性与有效成分研究、外用功能的药理研究、作用机制研究、毒副作用和安全性研究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芦荟外用功能研究进行了评述。芦荟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外用治疗应用广泛,近年来芦荟产品的开发研究倍受青睐,应用范围日趋扩大,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药食多用植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芦荟汁对烫伤大鼠创面的疗效。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3组,即芦荟组、湿润烧伤膏组(简称烧伤膏组)及空白组。造烫伤模型,观察上皮长出时间、愈合时间及组织学改变。结果上皮长出时间及愈合时间:芦荟组、烧伤膏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芦荟组与烧伤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荟汁可通过其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促进血管及胶朊纤维新生,加快大鼠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鲜芦荟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外周静脉输注胺碘酮致静脉炎Ⅰ级以上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鲜芦荟外敷,静脉炎Ⅲ级以上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湿敷,分别于给药后4、8 h 进行疼痛评估和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8 h 后,观察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 后,观察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鲜芦荟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9.
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避免Ⅱ期自体松质骨移植的缺点,探讨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2月至2004年4月,35例慢性骨髓炎患者(8例骨不连)在我院接受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方法治疗。结果:35例患者中平均随访28个月(13~55个月),32例(91.4%)获得感染控制。8例骨不连患者,其中4例骨愈合;1例因感染复发接受再次清创自体骨移植获得感染控制、骨连接;3例再不连患者,2例自体骨移植获得连接,1例再不连及另2例感染复发患者未接受再次治疗。结论:清创后Ⅰ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四肢慢性骨髓炎可以获得较高的感染控制率,但是骨不连伴节段性骨缺损患者应用该方法治疗,骨再不连的发生率高。应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