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庞寿增  庞伟宾 《光明中医》2003,18(1):62-62,F003
过敏性鼻炎是机体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产生过敏反应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可见常年发病和季节发病两种类型 ,一般以春秋两季发作或较重 ,冬夏缓解 ,来年春秋又发病 ,相当于中医“鼻鼽”病的范畴 ,近年来我院以中药辨证论治治疗本病 2 5例 ,效果满意。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5例患者年龄在 1 7~ 5 8岁之间 ,其中男性 1 6例 ,女性 9例 ;病程 3个月~ 4年 ,常年发病6例 ,季节发病 1 9例 ,4例在发病前期治疗 ,2 1例在发病期治疗。1 2 自觉症状 :以突然发生和反复发作的鼻痒 ,鼻塞 ,阵发性打喷嚏 ,鼻内流出大量清水样鼻涕 …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鼻窦炎是以鼻塞、流脓鼻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病程较长,可数年至数十年,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慢性鼻窦炎绝大多数是鼻窦内的多种细菌感染,致病菌以流感杆菌及链球菌多见,也叫"蓄脓症"。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数量非常多,几乎占所有鼻病的半数,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为最多见。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发病数占耳鼻喉科初诊病人13.02%。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是清阳交会处,鼻  相似文献   

3.
疳多指疳积,疮多指发生于皮肤上的肿块,如果这些病症发生在鼻部,则称为鼻疳与鼻疮。鼻疳与鼻疮虽均以鼻部生疔疮为主要表现,但仍可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发病特点加以区分。鼻疳主要发生于鼻前庭,可蔓延及鼻翼、鼻尖及上唇皮肤,以患部皮肤灼热痒痛、糜烂浸淫、结痂等为主要表现。鼻疮是发生于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以鼻前庭皮肤弥漫性红肿热痛,或干燥、结痂、鼻毛脱落为主要表现,常反复发作,经久难愈。鼻疳痒甚,可见皮肤糜烂渗出,多见于小儿;鼻疮痛甚,无年龄区分。鼻疳可界定为鼻前庭湿疹,鼻疮界定为鼻前庭炎为宜。  相似文献   

4.
马岩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32-133
鼻鼽,又称"鼽嚏",为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在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实践后,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深刻,尤其在临证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导师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和诊治规律,首次提出"以饮论治"鼻鼽的学术观点,是对中医论治鼻鼽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延展。笔者试从理、法、方、药角度,来浅述中医"以饮论治"鼻鼽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证型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各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6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记录其发病情况并由专科医生专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行鼻分泌物嗜酸细胞检测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结果:变应性鼻炎临床以肺气虚弱及脾气虚弱型较多见;肺气虚弱型以季节性发病为多见,鼻痒、打喷嚏及鼻塞的症状较明显;脾气虚弱型患者年龄较小,鼻塞及鼻粘膜水肿程度较重;肾阳虚型患者病程较长,以常年性发病多见,流涕较多,血清IgE尤其高;虚证鼻粘膜色泽以苍白或淡红为主;肺经伏热型流涕较少,鼻粘膜色泽以红为主.结论: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有其相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鼻鼽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本病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异气侵袭所致。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易虚易实"之体,御邪能力较弱,因而小儿易于感触,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7.
<正>变应性鼻炎(AR)是现代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临床以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为主症,属于中医学中的"鼻鼽"范畴。现代医学认为AR是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的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但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故建立能够较好模拟人类AR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对本病的深入研究工作。AR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繁杂多样,自  相似文献   

8.
鼻敏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6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态反应性鼻炎 (AR)又称过敏性鼻炎 ,中医名“鼻鼽” ,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理为Ⅰ型变态反应。笔者根据中医理论 ,自制鼻敏合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人 6 4例 ,通过初步地临床观察 ,发现近期疗效肯定 ,总有效率达 93 75 % ,为探讨其治疗机理 ,明确其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 ,特选择其中 2 0例病人 ,对鼻敏合剂应用前后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 6 4例 ,男 30例 ,女 34例 ;年龄 10~ 6 9岁 ,平均 35 5岁 ;病程 1~ 2 5年 ,每年发病时间均大于半年。选择的病人均以喷嚏、鼻痒和流清水样鼻涕…  相似文献   

9.
<正>酒渣鼻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以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特点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中年人,男女均可发病。本病中医学亦名"酒齄鼻",也称"酒赤"。其因多为毒、风、热、痰、湿、郁、瘀,多责之于肺、肝、脾、心。治疗方法与方药较多,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以突发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是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有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以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2]。本病以儿童和青壮年居多,可常年发病,也可呈季节性发病。笔者用鼻敏康合剂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共30例,  相似文献   

11.
鼻渊为儿童时期的多见病、常发病,病情易于反复,往往失治误治,严重影响儿童的心身健康。"肺开窍于鼻",顾敏勇主任医师指出,鼻病其本在肺,从"鼻肺同治"角度出发,可为小儿鼻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该文介绍顾敏勇主任医师应用"鼻肺同治"法治疗小儿鼻渊经验,并举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12.
<正>变应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鼻塞、流涕、喷嚏、鼻痒为其4大主症。随着环境的改变,本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中医药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笔者有幸跟随任勤教授学习,现将导师经验报告如下。1病因病机任师认为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责之于小儿肺、脾、肾三脏功能之不足,其中又以肺脏虚  相似文献   

13.
介绍朱镇华教授辨治鼻源性头痛的临证经验。朱教授认为本病与肺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外感邪气,郁于肺经,肺失宣降,邪毒循经上犯鼻窍,阻遏清阳,不通则痛而发病;久治不愈,耗伤脾气,脾运化失司,致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不荣则痛而发病。临床上从鼻源性头痛部位辨治,痛在太阳,选蔓荆;痛在阳明,选白芷;痛在少阳,选川芎、柴胡;痛在少阴,选细辛;痛在厥阴,选吴茱萸。同时,根据五行相生理论和脏腑学说,灵活应用"培土生金法",以参苓白术散为代表方剂,临床上随症加减,治以健脾补气、益肺通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和流涕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本病起病急,消失快,常反复发作。笔者自2005年起采用推拿、拔罐、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8例患者中,男41例,女47例;年龄6~60岁,平均38岁;病程1~28年,平均5年。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属中医"鼻鼽"范畴。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患病率持续上升,可引起多系统并发症。李淑良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以准确定位脏腑为基本原则;标本兼顾,充分结合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为主要途径,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预防并发症为主要目的;注重调护、避免诱因,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辨证论治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围,我们按中医原理,以辨证论治为主诊治过敏性鼻炎80例,疗效较满意.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1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24年,最短2个月,平均4.5年;常年性发病68例,季节性发病12例,约有半数病例能提供引起发作之诱因,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11例,渗出性中耳炎3例,鼻窦炎8例,鼻息肉5例,肾病综合征1例,有亲属过敏性疾病史10例,其中1例四代人患过敏性鼻炎。80例中有46例为单用西药治疗无效或不宜使用西药者。  相似文献   

17.
鼻鼽属祖国医学"鼽窒"、"鼽嚏"等范畴,为儿科常见难治病,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疗法、激素吸入、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方法,多伴有不同程度毒副反应,且远期疗效不佳。中医治疗小儿鼻鼽有独特优势,但文献研究多以腑脏虚损、寒热等观点立论。根据本病发病特点,提出"伏风"理论,并从消风论鼻鼽辨证治疗,在发作期、缓解期分别治以疏风宣肺化痰通窍、扶正治本消风,颇有收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儿童鼻鼽发病特点及中医体质特征。方法分别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南区儿科门诊≤15岁鼻鼽患儿86例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变态反应中心9~15岁鼻鼽患儿133例,分别以致敏原皮肤点刺实验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以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评价患儿发病特点及其中医体质特征。结果 86例患儿中,变应性鼻炎(AR)占52.3%,非变应性鼻炎(NAR)占5.8%,病因不明病例占41.9%。133例患儿中,101例AR患儿中医体质分别是特禀质32.7%、阴虚质15.8%和湿热质13.9%,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NAR患儿中医体质分别是特禀质21.9%、气虚质21.9%和阳虚质15.6%,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患鼻鼽者AR居多,多伴有明显的家族病史、湿疹及哮喘病史;AR患儿中医体质以特禀质、阴虚质、湿热质为主;而NAR患儿以特禀质、气虚质和阳虚质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19.
刘春松 《新中医》2015,47(7):310-311
<正>鼻鼽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1]。鼻鼽最早的记载,始见于西周《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其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当时人们已认识到鼻鼽与气候、环境的异常有关。鼻鼽一名,首见于《素问·脉解篇》,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鼻鼽  相似文献   

20.
自拟鼻渊方治疗鼻窦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笔者应用自拟鼻渊方治疗鼻窦炎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6~63岁;急性鼻炎37例,慢性鼻炎19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长11年。诊断标准:以大量黏性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或头昏为主要症状。急性鼻炎伴发热及全身不适。②急性鼻渊发病迅速,病程较短。若治疗不彻底,则迁延为慢性鼻渊,病程较长。③鼻腔检查黏膜充血、肿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较多的黏性或脓性分泌物。④X线鼻窦摄片有阳性表现。急性发作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