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设计科学、易行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系统软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建立包括24h计划报告和护理资源调配查询2个功能模块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系统,病区管理员每日填报24h计划报告模块的各项数据,各级护理管理人员通过护理资源调配查询模块功能及时查看、分析各病区的工作量和护理人员在岗情况,合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结果使用该系统后,调配1名护理人员所用时间由原来的2~3d缩短为0.5~1.0d;护理人员对调配工作满意率由原来的90.6%提升到98.1%。结论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系统使用方便、快捷易行,能够节约调配时间,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畅通医护人员沟通渠道,减少医护摩擦,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每月召开医护协调会2次,会上对医护双方认为难度大的焦点问题、医疗护理服务隐患、医护或护护矛盾进行讨论、协商,达成共识,制定整改方案,会后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督促实施,进行跟踪、反馈。结果2011年2~4季度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6.7%、91.7%、98.3%,护士满意率从46.7%~70.0%上升至83.3%~95.0%。结论医护协调会加深了医护合作与沟通,使护理工作有效落实,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科学有效地调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满足病区护理工作需求。方法将床护比设为应变量,各病区的入院患者数、特级护理人数、特级护理天数、危重患者数、I级护理天数等19项指标工作量设为自变量,进行决策树分析;选取终末结点实际工作量最大的病区为配备人员接受单位。结果45名护理管理者对资源护士调配的客观性、适用性、接受度及对调配效果均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结论决策树分析法能为资源护士的调配提供客观、有效的决策指导,有利于满足病区护理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床位调配下实施跨科护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0名护士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培训体系缺乏系统性、跨科收治制度有待健全、跨科医护沟通协作不顺畅、跨科护理绩效未透明化。结论医院在开展床位调配的过程中,跨科护理的实施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加强跨专科培训、完善跨科收治制度、加强医护协作、合理体现护理绩效等举措,以实现跨科护理同质性,推动床位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出院患者家庭成员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家庭护理的完善及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78名出院患者家庭成员进行调查。结果家庭成员对家庭护理服务完全需求496人(63.7%),部分需求178人(22.9%),不需求104人(13.4%);对护理技术、用药指导、康复护理、疾病知识、饮食指导5个方面13个条目的需求率为47.9%~93.9%;50.1%的家庭能承受的费用在800~1000元/月;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程度受患者年龄、家庭月人均收入、医疗费用来源、家庭结构、患者自理能力以及家属文化程度的影响(P0.05,P0.01)。结论大部分家庭需要家庭护理服务,且其需求程度受经济、患者病情等因素影响,应健全家庭护理服务体系满足患者家庭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护理人力进行短期监测,整体把握近期护理人力资源情况,为人力调配提前作好充分准备。方法自行制定"护理人力配置周报表",由病区护士长根据每周科室实际情况填报,格式中设置公式自动计算本周的护理人力。护理部、科部根据人力配置表调配护理人力。结果护理部、科部能直观了解近1周护理人力分配及充盈情况,在医院当年(2013年3~5月)的门诊及手足口病高峰期间,及时合理地进行了护理人力调动,人员调动频次及数量较上一年同期明显降低,2014年同期也有明显的降低。结论护理人力配置周报表的使用能为临床护理人力变化作出预测,同时做好人力储备及安排,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临床护理人力的调配频率,减少护理人员的积假情况,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出院肺结核患者护理服务项目设置需求,为建立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续护理服务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出院的68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的后续管理服务、与医疗相适应的护理服务、专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共4个维度,37个条目。结果64.1%出院肺结核患者对护理服务项目完全需求,23.3%部分需求,12.6%不需求,对出院后4个维度的服务项目需求率为61.3%~95.6%,51.3%患者能承受基本费用在800~1 000元/月,出院肺结核患者护理服务项目需求受患者年龄、家庭经济因素、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患者文化程度的影响(P0.05,P0.01)。结论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出院后需要各种护理服务项目,应当健全出院肺结核患者各种护理服务项目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出院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8.
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护理人力需求状况,为医院管理人员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工时测定法和对比法对神经内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骨科6个具有代表性的门诊科室进行护理项目工时测定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结果 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58.65%.每日例均直接护理时间皮肤科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均P<0.05),心内科与神经内科、骨科比较.妇产科与骨科比较,差异无显性意义(均P>0.05).间接护理时间各科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P、R测量,维持就诊秩序,门诊患者登记,开诊前的准备,医疗操作的护理配合5项操作占22项护理操作时间的53.82%.按门诊患者与护士100:3的比例配比,6个科室缺编11人.结论 门诊护士人力资源欠缺.应根据不同科室情况增加护士配置,尤其皮肤科、妇产科及骨科等有较多治疗的科室,从而提高门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HIS护理工时动态配置护理人员的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以HIS医嘱平台为基础,建立以工时为单位的护理工作量数据库,分析工时与人力配置关系;护理部据此进行病区月基础人力配置和日工时人员临时调配;病区护士长按工时预测实施前瞻性排班。比较基于HIS工时进行人力调配前(2013年)、后(2014年)护士日人均工时、护士对人力调配的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结果 2014年护士日人均工时、对人力调配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2013年(均P0.01)。结论基于HIS工时的护理人力配置及动态调配平衡了病区间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促进医护合作、提升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创新工作模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在心血管内科实行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即一组医生和一组护士进行固定搭配,组成医护一体化的治疗护理小组,在相对固定的一段时间内,负责一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诊疗护理工作.另有一组护士负责夜班工作.对实施该模式前后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测评和比较,采用问卷对医护合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医护全程诊疗模式后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医护双方对合作感到满意.结论 实施医护全程诊疗模式,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医护双方的合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三级甲等医院医护合作关系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医生与护士感知的医护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护人员合作意识和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合作行为相关因素问卷和临床实务合作量表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144名临床医生和1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临床合作行为量表得分为3.96±0.69,医生为3.83±0.69,两者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合作得分最高的前三项是与医生沟通医嘱、明确责任、与医生有共同理念;医生合作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为明确责任、站在护理角度看问题、主动沟通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在共同讨论医疗护理知识条目得分均最低。科室、管理者重视程度、医护配置、合作意愿是护士临床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职称、科室、角色期望、文化程度、合作意愿是医生临床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双方沟通,关注影响合作的因素,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士感知的科室管理者领导风格以及医护合作现状,并从护士的视角探讨科室管理者领导风格对医护合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北京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5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3.28±0.65)分]高于交易型领导风格[(2.51±0.40)分];科主任变革型领导风格[(2.97±0.71)分]高于交易型领导风格[(2.41±0.47)分]。医护合作得分(3.87±0.7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分层回归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护士长的变革型领导风格和科主任的变革型领导风格解释医护合作变异的48.8%,其中科主任变革型领导的影响作用最大,护士长变革型领导的影响作用次之。结论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医护合作均有重要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措施提升科室管理者变革型领导风格,有效促进医护合作,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共享平台在儿科护理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住呼吸消化病房及外科病房的患儿400例按病区床号分组,将病区1~25床分为对照组200例,26~50床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由护士对所负责的患儿进行护理评估并填写评估结果,根据护理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医护共享平台的护理评估。结果观察组压疮、跌倒/坠床风险护理评估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非难免性压疮、跌倒/坠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风险防范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医护共享平台,有利于促进医护沟通合作,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保障患儿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王翠  孙月荣  韩丽  谷如婷  祝凯 《护理学杂志》2022,27(12):19-21+29
目的 了解手术科室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高危患者预防体验与需求,为制订针对性的VTE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20例VTE高危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借助Nvivo11.0软件,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VTE预防体验主题:对VTE的低效型认知,VTE预防经验的获得不全面,医护人员对预防VTE指导不一致,VTE预防障碍;3个VTE预防需求主题:宣教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及时解决困难的需求,出院后获得信息资源及社会支持的需求。结论 医护人员应针对VTE高危患者的体验和需求改进教育体系,发挥医护一体化联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延续护理服务,为出院患者提供信息资源及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护理平台的资源护士调配与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整合护士库,通过移动护理平台,制定及运行人力资源弹性调配方案,确立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结果实施后医生、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纠纷及护理不良事件呈下降趋势。结论资源护士库的规范建立与科学应用,是应对护理岗位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医护直接服务项目收费价格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比分析医护直接收费项目价格差异,探讨护士实际劳动社会价值对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为改善护理z-2资源缺编提供参考.方法 以深圳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眼科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标准为蓝本,统计某院眼科7个专业类别常见病种各10例出院患者的医护直接服务收费项目及价格.结果 医生直接服务工时价格为1 270.7元/h,护士直接服务工时价格为49.4元/h;医生直接服务价格占总费用的46.3%,护士为4.1%.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的医疗收费价格不能正确反映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是直接影响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的差错多与护士的自身素质有关 ,如责任心不强、工作疏忽、情绪不佳等。结合我科室每月的安全分析会或质量分会等具体情况 ,根据手术室的临床实践和观察 ,现将手术室护士与医疗因素有关的差错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 医护耦合性差错及手术室医护耦合性差错的特点1.1 医护耦合性差错的含义 :物理学上讲耦合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那么就医疗与理之间两者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相互作用 ,彼此影响而产生 ,即存在着耦合性。从护理临床实践观察 ,有一类护理差…  相似文献   

18.
文明优质服务中实施护士长责任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文明优质服务的开展,对56名病区护士长实施护士长责任制,即与护士长签订文明优质服务责任状,授予护士长服务监督权,并对护士长及科室医护人员按优质文明服务标准进行质量监管,结果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增强了医护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专科联盟内慢性伤口患者基层医院就诊体验及其对基层医院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基于联盟构建高效的慢性伤口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10名慢性伤口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现象学研究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2个主题:基层医院医疗资源不足,患者缺乏信任感;慢性伤口患者对基层医院支持性医疗服务需求。其中主题二又析出伤口规范化护理需求、卫生资源可及性需求、基础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需求、心理支持需求4个次级主题。结论明晰患者就诊体验及卫生服务需求是基于专科联盟构建慢性伤口管理模式的前提,联盟工作的开展应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提高联盟内基层医院专业化水平,以满足慢性伤口患者对基层医院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生与护士感知的医护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护人员合作意识和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合作行为相关因素问卷和临床实务合作量表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144名临床医生和14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临床合作行为量表得分为3.96±0.69,医生为3.83±0.69,两者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合作得分最高的前三项是与医生沟通医嘱、明确责任、与医生有共同理念;医生合作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为明确责任、站在护理角度看问题、主动沟通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在共同讨论医疗护理知识条目得分均最低。科室、管理者重视程度、医护配置、合作意愿是护士临床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职称、科室、角色期望、文化程度、合作意愿是医生临床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医护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双方沟通,关注影响合作的因素,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