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会阴切开缝合术不同术式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来自不同地区妇幼保健院的100例单胎、头位、活产的自然分娩产妇分为两组,每组50例,行会阴正中切的为观察组,行会阴侧斜切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出血量、产后会阴感染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产妇会阴疼痛水肿程度以及新生儿体重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总产程出血量多于观察组,产后1周内会阴感染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产妇会阴疼痛水肿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自然分娩中必须要用到会阴切开术时会阴正中切开术具有总产程出血量少、创伤小、产后感染率低、术后愈合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会阴按摩法结合会阴正中切开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具有会阴切开适应症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会阴按摩法结合会阴正中切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式会阴侧切术。观察两组产妇切口出血量、缝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及切口裂伤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切口出血量、缝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切口出血量明显减少,缝合时间明显缩短,产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结论会阴按摩法结合会阴正中切开术能明显减少产妇切口出血量,缩短缝合时间及降低产后产妇切口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限制性会阴切开在临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较会阴侧切与会阴直切两种术式母儿的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分娩的头位初产妇280例,其中98例行限制会阴切开术(A组),102例行常规会阴侧切术(B组),80例行常规会阴直切术(C组)。观察三组分娩方式在产时、产后对母儿的影响。结果 A组在会阴完整率、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恢复性交时间、性生活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C两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会阴裂伤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两组会阴裂伤率及产后会阴疼痛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第二产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体质量、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而言,在无绝对会阴切开指征时不建议常规行会阴切开来缩短产程,必须会阴切开时,应根据胎儿大小、会阴体的条件及接产人员的技术选择切口,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度裂伤及会阴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然分娩中会阴正中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取711例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抽取会阴正中切开组100例,会阴侧切组100例,观察产后会阴切口肿胀、疼痛、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在娩出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差异时,会阴正中切口的产妇以上几个方面情况均优于侧切组(P〈0.001)。结论:会阴正中切开术切口符合生理要求,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  相似文献   

5.
刘志辉  邓柳 《全科护理》2013,(31):2937-2937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545例正常分娩初产妇,对观察组1768例产妇在助产士指导下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1777例产妇采用传统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情况、未侧切会阴撕裂程度及伤口愈合情况、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少于对照纽,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未侧切会阴撕裂程度、血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在接生人员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可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6.
王广香 《全科护理》2011,(34):3142-3143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行会阴侧切术140例(观察组),行传统单纯会阴保护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会阴侧切术可减少会阴裂伤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尹雪梅 《天津护理》2012,20(3):131-132
目的:通过观察会阴切开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其在初产妇接产中应用的必要性。方法:对402例单胎、头位、活产初产妇的分娩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切开组与非切开组产妇在新生儿窒息、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会阴切开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多于非切开组;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长于非切开组;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会阴切开术对初产妇无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妇损伤,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的作用,应推行自然分娩,减少产程中的人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前)该院自然分娩的产妇696例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自然分娩的产妇385例(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为观察组.回顾性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产后疼痛、会阴水肿、产后尿潴留、产后出血、产妇满意度、产后住院时间、乳汁足量分泌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及产后疼痛发生率、住院天数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且产妇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均低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的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的发生率,减少了产后并发症,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降低了产妇的住院天数及费用,提高了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会阴正中切开术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抽取308例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其中行会阴正中切开组156例.会阴侧切组152例,观察产后会阴切口肿胀、疼痛、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在娩出新生儿体重无显著性差异时,会阴正中切口的产妇以上几个方面情况均优于侧切组(P〈0.001)。结论:助产者技术熟练,产妇无会阴体过短,可行会阴正中切开,以减轻产妇痛苦,加快切口愈合,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改良式助产术在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产妇,以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术干预,研究组则采用改良式助产术干预,分析两组产妇会阴完整率、轻度会阴裂伤率、会阴侧切率、分娩时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轻度会阴裂伤率高于对照组,其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其分娩时疼痛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第二产程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产妇分娩中接受改良式助产术干预,可有效控制会阴侧切率,降低其出血量,对产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会阴适度保护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助产,观察组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会阴适度保护助产技术。比较两组第二产程、产时会阴疼痛感、会阴损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及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性生活恢复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产时会阴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会阴适度保护自然分娩能有效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撕裂伤及会阴疼痛感,提高产妇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会阴切开前综合评估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非限制性会阴切开的4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7-12月收治的的2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2016年1-6月收治的的2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不进行产前综合评估,不限制采用会阴切开术;观察组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会阴保护方式.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的会阴保护方式、产时与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的会阴保护方式以自然保护为主,行会阴侧切术的比例、产时与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会阴切开前的综合评估有利于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促进正常初产妇安全、舒适地进行分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降低低危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分娩的120例初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将产妇分为观察组(2013年1月~2016年12月)和对照组(2012年1月~12月),各60例。观察组分娩时行会阴无保护接生。对照组分娩时行常规接生。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情况(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会阴水肿、产后会阴疼痛)、分娩情况(自然分娩、剖宫产)、产程情况、新生儿窒息、产妇满意率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会阴水肿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会阴疼痛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有效降低低危产妇会阴侧切率,缩短产妇分娩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产妇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适度保护会阴联合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愿意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产妇正常分娩均给予适度保护会阴法助产。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产妇阴道、小阴唇等黏膜表面予以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局部麻醉及润滑,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完整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产时会阴疼痛程度、产后2 h会阴疼痛程度、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率、产后2 h阴道出血量、新生儿1 min阿氏(Apgar)评分、新生儿早吸吮成功率及产妇满意度。[结果]最终189例产妇完成本研究,其中观察组96例,对照组9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降低,会阴完整例数增加,产时、产后2 h会阴疼痛程度减轻,产妇满意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适度保护会阴联合使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时、产后2 h会阴疼痛程度,产妇依从性增加,提高了会阴完整率,降低了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及会阴伤口感染率,是一种方法简单、作用安全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中分娩对孕产妇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科室住院待产的179例水中分娩产妇(观察组)和183名传统分娩产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焦虑水平、产程时间、疼痛感、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满意度调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末视觉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分娩过程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出血量,会阴侧切例数和疼痛感受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产后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的模式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降低会阴侧切率及产道撕裂,减轻疼痛感,不会对新生儿安全造成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会阴切开评估表在限制会阴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阴道分娩的2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4例。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常规会阴保护方式;观察组使用会阴切开评估表指导会阴切开。比较2组产妇会阴损伤情况、会阴疼痛程度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χ2=5.760,P=0.016;χ2=38.555,P<0.001);分娩后1 d和3 d,观察组会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16.461,P<0.001;t=13.533,P<0.001);观察组母婴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7.46%,低于对照组的21.64%。结论 采用会阴切开评估表限制性使用会阴侧切术可减少产妇会阴侧切,减轻会阴损伤、产后疼痛,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联合适度保护会阴接生法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10月自然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各50例。对观察组孕妇进行会阴适度保护接生技术,对照组孕妇进行传统助产接生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及对照组孕妇均配合实施拉玛泽呼吸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损伤率、会阴水肿发生率、产后2 h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发生率、第二产程的时间以及产妇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拉玛泽呼吸联合适度保护会阴接生法可以加速产程,减少不必要的会阴切开,保护会阴免受医源性损伤,可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初产妇会阴侧切与自然撕裂伤口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观察组分娩时为会阴自然撕裂伤,2组初产妇在产后42d回院由专职的医护人员进行盆底功能的测评,比较2种会阴伤口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组和会阴自然撕裂伤组产后42d在排尿困难和压力性尿失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在产后会阴伤口疼痛和性生活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初产妇在产后42d的肌电位和肌力测试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时行会阴切开术,虽然可以预防会阴严重撕裂伤,但会阴侧切所致伤口疼痛,且对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较大,产后容易引起性生活障碍,生活质量下降,所以应严格把握会阴切开手术指征,严禁常规性行会阴切开术。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经会阴切开分娩1402例,分别采取会阴正中切开、会阴侧斜切及会阴侧切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402例,以助产士的接生技术和产妇会阴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即会阴正中切开组、会阴侧斜切开组及会阴侧切组,三组产妇的年龄、孕周、胎儿大小及难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常规消毒行会阴神经阻滞后,待胎头着冠,术者左手食指与中指置于胎头与会阴体之间,右手持侧切剪至会阴最底点,在产妇用力时,以产妇会阴情况和助产士的操作技术行不同角度的会阴切开,切开后立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初产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住院分娩初产妇4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保护接生技术进行分娩;抽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住院分娩初产妇4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顺产、会阴侧切及剖宫产)、分娩情况(会阴裂伤、疼痛、第2产程及产后2 h 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第2产程时间、产后2 h 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会阴的完整性,促进自然分娩,为产妇提供了人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