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每次0.2 g,每日2次。治疗组另给予养阴通络方,每日1剂。对照组另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每次0.6 g,每日2次。两组均服药3个月。治疗前后用滤纸的润湿长度评价眼干程度,用糖块含化时间评价口干程度,并检测血沉(ESR)、γ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糖块含化时间、滤纸润湿长度、ESR、γ球蛋白及Ig G、Ig A、Ig 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除滤纸润湿长度外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通络方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口干、眼干症状,可能与降低ESR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晓强  李孟芳  李萍 《新中医》2014,46(2):117-119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苓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1例患者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苓液汤口服,连续观察8周,并于服药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滤纸润湿长度、糖块含化时间等,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临床控制2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68%。治疗后患者ESR、CRP、糖块含化时间、滤纸润湿长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疑似皮疹,考虑可能系过敏所致。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苓液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爱萍 《山西中医》2008,24(5):13-14
目的:观察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确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应用益气生津散治疗;对照组25例,应用人工泪液滴眼并口服沐舒坦促进唾液腺分泌.治疗4周.观察血沉、免疫球蛋白及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计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1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1.5%;对照组临床缓解0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4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ESR、IgA、IgG等免疫指标及口干、眼干、关节痛、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明显.结论: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养阴清燥散瘀法联合羟氯喹对干燥综合征患者ESR(红细胞沉降率)、CRP(C反应蛋白)、IgG(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予以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养阴清燥散瘀方联合羟氯喹治疗,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ESR、CRP及IgG、IgM、γ球蛋白等免疫炎性指标变化,并评价治疗前后糖块含化时间、滤纸浸润长度等,判断其证候积分变化,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44%,明显低于观察组93.02%,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IgG、IgM及γ球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糖块含化时间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滤纸浸湿长度显著升高,且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63%,与观察组6.97%,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养阴燥湿散瘀法联合羟氯喹可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口眼干燥症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炎性反应,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酸甘生津方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疗效及其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8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醋酸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和酸甘生津方治疗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6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并且治疗前后记录口干、眼干评分,进行Schirmer’s试验,记录滤纸潮湿程度;同时进行血清Ig G、Ig A、Ig M水平和T细胞亚群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IL-2(白细胞介素-2)、IL-6(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酸甘生津方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87. 5%VS52. 5%,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干、眼干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chirmer’s试验的滤纸潮湿程度明显增加,血清Ig G、Ig A、Ig M水平明显降低,IL-2明显升高,IL-6明显降低;上述变化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酸甘生津方观察组治疗后CD4+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CD4+/CD8+升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酸甘生津方可明显减轻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7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益气生津散治疗,对照组服用羟氯喹(HCQ)作对照研究。结果治疗2周后益气生津散治疗组患者口干、眼干症状即有改善,治疗4周后口眼干症状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益气生津散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生津散治疗可以较快改善气阴两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口眼干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承气养荣汤加减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腺和泪腺分泌功能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黄石市爱康医院诊治的8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口服硫酸羟氯喹片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承气养荣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评估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评分(眼干、口干、乏力、关节疼痛)、外分泌腺功能(唾液溶解时间、滤纸浸润长度)、生化指标(ESR、CRP、IgG)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32/43)(P0.05);治疗后2组眼干、口干、乏力、关节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唾液溶解时间均显著缩短(P均0.05),滤纸浸润长度均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唾液腺和泪腺分泌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ESR、CRP、IgG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承气养荣汤加减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能够明显下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ESR、CRP、IgG水平,改善患者唾液腺和泪腺分泌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赵浩  赵福涛 《河南中医》2013,33(4):530-531
目的:评价白芍总甙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白芍总甙联合羟基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4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白芍总甙(TGP)组26例,羟基氯喹(HCQ)组28例,白芍总甙联合羟基氯喹30例,疗程6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唾液流量、Schirmer试验、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TGP可以降低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减轻口干、眼干等症状,其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HCQ疗效相似(P>0.05).TGP与HCQ联合治疗pSS,在改善免疫球蛋白、血沉、口干、眼干等方面比单用HCQ或TGP疗效更加明显.结论:单用TGP治疗pSS疗效与HCQ相当,且安全性优于HCQ,TGP与HCQ联合治疗pSS时,患者口干、眼干症状改善更加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滋阴生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阴虚津亏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西药对照组予硫酸羟氯喹口服,0.1 g/次,2次/d;中药对照组予滋阴生津方中药汤剂,1剂/d;针刺对照组予针刺治疗,5次/周;针药治疗组在中药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4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评分、唾液流率、泪流量、免疫球蛋白G、血沉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ESSPRI评分、免疫球蛋白G水平、血沉水平及中医证候口干、眼干、咽干、干咳、手足心热、皮肤干燥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针药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唾液流率、泪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针药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针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的60.00%(P0.05)、中药对照组的76.67%(P0.05)、针刺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针刺联合滋阴生津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口干眼干症状,并降低免疫球蛋白G与血沉的水平,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或单用中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知柏地黄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知柏地黄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干、眼干、舌象、脉象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两组唾液流率、滤纸试验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知柏地黄汤能有效缓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一贯煎加味联合常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证型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一贯煎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8周两组的临床症状,如口干、眼干、疲劳及滤纸试验(Schirmer)等改善情况,对血沉(ESR)、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等检查项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眼干、疲劳等症状及Schirmer实验、ESR、IgG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加味联合常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酸甘生津汤联合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服用酸甘生津汤、羟氯喹、白芍总苷,对照组服用羟氯喹、白芍总苷。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症状、体征、唾液流率实验、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甘生津汤联合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芪地益气润燥汤配合口服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给予口服芪地益气润燥汤剂配合口服白芍总苷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口干、眼干症状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1例中显效8例(25.81%),有效20例(64.51%),无效3例(9.68%),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后患者口干、眼干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自拟芪地益气润燥汤配合口服白芍总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解毒通络生津颗粒与桑珠滋阴口服液治疗轻度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度pSS患者随机分为2组。解毒通络生津颗粒组30例予解毒通络生津颗粒和安慰剂治疗;桑珠滋阴口服液组30例予桑珠滋阴口服液和安慰剂治疗。2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指数(ESSDAI)、唾液流率、泪膜破裂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及IgA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解毒通络生津颗粒组总有效率66.67%,桑珠滋阴口服液组总有效率68.9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相当。治疗后,2组ESSDAI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唾液流率升高(P0.05),左眼及右眼泪膜破裂时间延长(P0.05),IgA、IgG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下降(P0.05),但2组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络生津颗粒及桑珠滋阴口服液治疗活动期轻度p SS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5.
陈爱萍  温博  马从  陈鹏 《江苏中医药》2019,51(10):64-66
目的:观察毫针治疗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最终完成病例数27例,对照组最终完成病例数29例。对照组予益气生津散治疗,治疗组予毫针联合益气生津散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欧洲抗风湿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免疫指标及唾液流率、泪液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周、2周、4周后干燥、疲劳、疼痛症状及ESSPR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在治疗1周后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2周、4周后疲劳、疼痛症状及ESSPR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周、2周、4周后干燥、疲劳症状及ESSPRI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唾液流率、泪液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毫针联合益气生津散能早期有效改善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口干、眼干及疲劳等临床症状,但对免疫学指标及体征方面的改善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生津活血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生津活血汤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6/48)(P0.05)。结论益气生津活血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联合羟氯喹、白芍总甙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症状的疗效.方法:35例患者服用羟氯喹片(0.1 g/次,每日2次)、白芍总甙胶囊(0.6 g/次,每日2次)及中药(黄芪、党参、白术、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知母、玉竹、黄精、小胡麻、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水煎服,1日1剂),连服3个月.结果: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唾液流量测定、Schirmer's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联合羟氯喹、白芍总甙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干、眼干、血管炎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93-1895
目的:观察甘皂口服液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替代治疗,实验组再给予甘皂液。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指标的变化及其差异性。结果:给药前后,实验组给药后临床症状眼干、口干、便秘、舌质干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给药后亦有所改善(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52%,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室Anti-SSA(Ro)、Anti-SSB(La)、免疫球蛋白、ANA等指标阳性率经统计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SR、CRP都有所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得更为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皂口服液能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学积分,抑制炎症反应,改善部分实验室指标,故甘皂口服液能临床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万云莉 《吉林中医药》2004,24(11):28-28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ioogrenSyndrome,PSS)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自2000年5月-2003年7月,笔者对3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益气养阴生津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