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贾玉俭  余海燕 《西部医学》2007,19(2):262-262
病例 女,41岁,因风湿性心脏病11年,停经36^±周,心悸、气促2个月,于2006年6月23日急诊入院。11年前因劳累时感心悸,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服药(具体不详)治疗半年后好转,以后间断服药,3年后症状基本消失停药,一般家务无特殊不适。孕前偶感心悸、胸闷。平素月经规律,LMP:2005年10月15日,未定期产检。孕4个月时做一般家务感心悸、气促,无胸闷、双下肢水肿及其它不适。入院前2个月自觉心悸、胸闷,不能平卧,端坐体位,需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当地医院就诊,见双下肢水肿(+),贫血,未经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2.
2005年5月该科收治1例子宫重Ⅱ°脱垂、阴道前壁轻度膨出患者,手术后出现顽固性尿潴留。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满意出院。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63岁,30年前发现外阴有一块物脱出,休息平卧后能自行回纳,劳作及长时间步行后又脱出,近2年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休息平卧后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回纳,且小便不能自控,无腹痛,无阴道流血,到该院要求手术治疗。门诊检查为子宫重II°脱垂、阴道前壁轻度膨出。2005年5月27日收住院。入院查体:T37·3℃,R 20次/min,P 80次/min,BP96/68mmHg,心肺无异常。妇检:外阴婚型,阴道前壁轻度膨出,宫颈…  相似文献   

3.
杨宁  唐万欣 《四川医学》2006,27(3):325-325
患者,男,82岁。因反复心慌,胸闷,心累20年,发现肾功能异常10年。加重3个月入院。20年前,患者出现心慌,胸闷,伴有活动后心累、气紧,未经正规治疗。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活动耐量下降,双下肢水肿,夜尿增多,每次均发生于受凉之后,同时出现肌酐升高,维持在100~200μmol/L,未行正规治疗。3个月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有咳嗽、咯痰,少尿,双下肢水肿,腹泻,水样便,每天数次,纳差,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利尿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
雷某,男,56岁,教师,因心慌、心累、气促、劳力性呼吸困难6个月于1987年3月28日第二次入院。患者于1986年10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慌、心累。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咳嗽、痰中带血,首次住我院。入院查体心脏轻度向左下扩大,心尖区有Ⅲ级以上粗糙响亮全收缩期杂音,向整个胸部、腋、背颈部传导。胸片提示有心源性肺水肿。临床初诊急性二尖瓣返流,肺水肿。经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仍感活动后心累、气促,发作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故第二次入院。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7岁。因发热、咳嗽、气紧伴心悸心累1个月余,于2004年1月20日以双侧肺炎,心肌炎入院。入院前1个月在受凉后出现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痰,无痰中带血,伴乏力。稍活动即感气紧心累,咳嗽剧烈时气紧心累亦加重.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以上.不伴胸痛、头痛、腰痛、浮肿。胸片示:左上、右下肺炎.给予氯唑西林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治疗12d后,上述症状曾一度好转。  相似文献   

6.
<正>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活动后心累、气促1年,加重1个月”于2020年4月18日入院。入院前1年,患者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症状,无心悸、胸痛、黑曚、晕厥,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未予重视。入院前1个月症状明显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 36.5℃,P 83次/min, R 29次/min, BP 135/89 mmHg(1 mmHg≈0.133 kPa),SpO294%。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16岁,因口唇、皮肤紫绀16年,活动后气短10年,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3个月于2011年2月12日入院。患者于出生时即发现口唇及皮肤紫绀,幼年时反复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抗感染治疗后可好转。近10年劳累或运动后出现气短,休息后可好转,未予进一步诊治。近3个月气短症状逐渐加重,轻微活动即感气短,并渐出现夜间不能平卧,需高枕卧位。入院查体:体型消瘦,血压100/60mmHg,呼吸28次/min,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6岁,主因“活动后气短、夜间不能平卧1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快步行走后气短,休息后可缓解,无胸痛、心前区压榨感及大汗。同时出现夜间平卧困难及双下肢水肿,夜间需高枕卧位,无睡眠憋醒及咳泡沫痰。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四肢关节疼痛7个多月,心累2月,呼吸困难10天,于1984年6月4日入院。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大小关节疼痛,呈游走性,伴活动障碍,无红肿,院外按“风湿”予以强地松、安乃近等药物治疗,症状减轻。2个多月前受凉后感心累,咳嗽,少许枯痰,痰中带鲜  相似文献   

10.
病历介绍患者,女,42岁,因“腹部疼痛两天”于2005年1月12日入院。追问病史,患者于7个月前因患“子宫肌瘤”在武汉市某医院行射频治疗,术后患者月经周期规律,经量逐渐减少,经期伴腹痛,程度中,可耐受。末次月经2004年12月10日。于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的出现下腹疼痛,休息后无缓解,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感,急入院。  相似文献   

11.
房室共通道并癌性心包积液一例报告第一临床学院王宇石,董均树1临床病例患者,女,18岁。因胸闷、气短,不能平卧1月余于1995年9月13日入院。缘于1月前受凉后轻微活动即感胸闷,气短,开始未引起重视,自服"感冒药",症状无好转且逐渐加重,平卧休息也感胸...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反复咳嗽、胸闷、不能平卧1个月,于2005年12月1日入院。患者自2005年11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胸闷,活动后气短,症状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8岁,6年前在活动后出现剑突下梗阻样、压榨性疼痛,经休息,几分钟后缓解,而后每隔1~3个月发作1次。3个月前,上述症状,发作加频加重,且夜间和晨起均有发作,其性质无明显变化,但持续时间约10min左右,经休息仍可缓解,每日发作5~10次,不伴气促、恶心、呕吐、腹泻、抽搐、晕厥等症状,无双下肢水肿,能平卧。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报告 患者男,45岁.因慢性咳喘、咳痰10年.夜间气短憋醒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4个月,于2005年2月20日入院。患者10年前睡眠时出现打鼾、呼吸暂停,每次暂停时间约5s以上.未予治疗。患者受凉后可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每次持续2个月以上.每年发作,自服药症状能缓解。近5年来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喘憋.体重明显增加.睡眠中打鼾憋醒.每夜发作1~2次.以后逐渐加重,夜间憋醒数次.被迫采取坐位睡眠,白天嗜睡.精神差.伴有双下肢轻度水肿.自服用“氨茶碱缓释片、君而清、双氢克尿塞、螺内酯”等药,症状能稍缓解。4个月前受凉后患者咳嗽、咳痰加重.咳黄色痰.痰中无血丝,无咯血.伴喘憋、气短、不能平卧、双下肢明显水肿,尿少,纳差,即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3岁。因头昏、心悸10天,加重1天伴昏厥数次于1990年11月3日入院。10天前,因受凉后感头昏、心悸、乏力,伴低热、胸闷、咳嗽、中药治疗无效。1天前,患者服药后(药名不详)站立时突然昏倒,呼之不应,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小便失禁,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以后又于解小便.行走及卧床休息时类似发作数次而入院。自诉近10年来劳累后心累、气促,故未参加体力劳动,仍能胜任一般家务。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体温37.8℃,脉博80次/分,血压14/6kpa(105/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4岁,农民。因“发热伴活动后气促近2个月”于2007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2007年8月底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在39℃左右波动,发热前无畏寒、寒战,无明显的关节疼痛、皮疹,伴活动后气促,夜间可平卧休息,轻微咳嗽,无痰,无明显的胸痛、咯血等症状,在家自服药物无好转。到当地医院拍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可能”(图1),给予“青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病毒唑”等抗感染治疗2周。患者体温在37~39℃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5年,加重并伴呼吸困难3个多月于2006年4月6日入院。患者于15年前受凉后经常咳嗽咳痰,全年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冬季频繁,症状逐年加重,活动后出现气喘。3个多月前因咳嗽咳痰加重,呼吸困难伴意识模糊3d于2005年12月28日急诊入住专科医院ICU病房,入院时痰堵现象严重,血氧饱和度75%,给予气管切开造口置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抗感染、止咳化痰、活血化淤和营养支持等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7岁,因颜面浮肿2个月,右胸背部不适1个月,于2004年10月21日入我院。入院前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浮肿,且逐渐加重,伴胸背部不适,且活动后感憋气,但无双下肢浮肿,无咯血、盗汗等症,夜间能平卧,但睡眠欠佳,曾在院外以“冠心病”给予扩血管、营养心肌、利尿等治疗,颜面浮肿略减轻,近一月来因受凉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咳嗽,咳黄痰,  相似文献   

19.
王义勇 《西部医学》2008,20(3):487-487
病例 男,45岁,2005年3月7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右髋关节因过伸牵拉伤后感觉髋部疼痛,不能负重,活动障碍。半个月后。于右腹股沟部扪到鸭蛋大小的肿物,活动时疼痛。曾在当地医院穿刺,抽出浅黄色胶水样液体。经抗炎治疗无效,转来本院。既往无髋关节肿疼及肿物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入院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无曲张血管,局部温度正常。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  患者 ,48岁 ,住院号 15 185 2。因右腹股沟肿物 3个月于2 0 0 0年 5月 1日入院。患者于 3个月前偶然发现右腹股沟有一约蛋黄大肿物 ,质中等 ,活动尚可 ,无其他不适。活动后明显 ,平卧或休息后消失。未予治疗。该肿物生长缓慢。入院检查 :右腹股沟区可触及一约 4cm× 5 cm× 6 cm大肿物 ,界限清 ,表面不平 ,活动尚可 ,轻触痛。挤压后肿物不消失。妇科检查 :子宫及双附件区无异常 ,活动子宫时该肿物受影响。初步诊断 :右腹股沟肿物。为进一步明确诊断 ,决定行肿物切除术。  术中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 ,分离至肿物处 ,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