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血管性痴呆(VD)与非痴呆脑血管病(NDCVD)患者及健康老年者血清叶酸、Vitamin B_(12)水平,同时评估认知功能的变化,分析并探讨其在VD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VD40人,为痴呆组;NDCVD40人,为非痴呆组;同期选定40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应用MMSE对3组对象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测定被试着血清叶酸、Vitamin B_(12)水平。初步观察补充叶酸、Vitamin B_(12)对VD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3组血清叶酸、Vitamin B_(12)水平(以中位数M及95%的可信区间CI表示),以VD组最低为4.20ng/ml(4.07~5.50)、343.67pg/ml(296.54~413.7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P<0.01),VD与NDCVD组相比叶酸水平不同(P<0.01),而Vitamin B_(12)水平无差别(P>0.05)。3组MMSE值VD组最低(16.05±5.94),各组之间明显不同(P<0.01)。初步显示补充叶酸、Vita- min B_(12)对VD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VD患者血清叶酸、Vitamin B_(1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低水平叶酸、Vitamin B_(12)可能对VD的认知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血脂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由于VD可预防和治疗,因此对VD的研究备受人们关注。此研究着重探讨VD与ApoE基因、血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的另一个主要类型,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V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高[1,2],VD占欧美老年期痴呆的15%~20%。亚洲国家如中国和日本VD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发病率不断提高,血管性痴呆(VD)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目前对VD治疗无突破性进展。血管性痴呆一半左右是由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发展过来,早期识别认知功能损害,进行有效的干预,可延缓或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现将我科近5年来收治VD患者的诊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老年期痴呆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期痴呆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痴呆,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此外还有额颞痴呆(包括Pick病)和路易体痴呆等。近些年,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老年期痴呆在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现主要对对老年期痴呆(主要是AD和VD)的生化指标、电生理检查、神经影像学表现及新药物的治疗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期痴呆129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的病种分布、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129例老年期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症状、神经心理、MRI检查,并以112名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总结了各种痴呆的特点和诊断方法.结果 1 29例老年期痴呆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5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46例 ,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 MD)18例.3种痴呆中记忆障碍均存在(100%),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组和MD组中分别为39例(84%)和7例(39%);神经系统局灶征在AD 组中未能发现,在VD组和MD组中分别为44例(95%)和5例(27%);影像变化AD组中全部有脑萎缩(100%),VD组多发性脑梗死42例(93%),MD组全部有脑萎缩(100%)和全部有腔梗(100%),但腔梗数量不超过5个.结论 (1)对各种痴呆的诊断步骤,应先符合痴呆的标准,再根据AD、VD和MD的标准进行分型.(2)老年期痴呆以AD为最多见,VD次之.(3)不同痴呆各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AD起病慢,无神经系统局灶征, 影像变化以脑萎缩为主,Hackinsk i缺血评分<4分; VD多有脑血管病病史,起病快,有神经局灶征,影像变化以脑梗死为主 ; MD多兼有AD和VD的特点,脑血管病史不甚明确,影像学上既有脑萎缩又有散在的腔梗,数量多在5个以上.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又称多发梗死性痴呆,VD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的两个主要类型。随着人群老龄化及脑血管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性痴呆己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痴呆类型[1-2]。本文应用血塞通粉剂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血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行为障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行为障碍。方法:用痴呆行为障碍量表(DBD)对AD患者47例与VD患者31例行为进行评定。结果:两组认知功能损害差异无显著性。除少数条目外,多数条目的平均评分及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AD与VD两组病人的行为障碍基本类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随机对62例VD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服天智颗粒;对照组30例,疗程60 d,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天智颗粒可以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P<0.01)。结论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循环酶法检测37例VD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与39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作为同龄对照组血浆Hcy浓度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浆叶酸及VitB12浓度,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划分VD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0~24分),中度(10~19分),重度(10分以下)。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VD组血浆叶酸水平显著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两组间VitB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程度VD患者血浆Hcy、叶酸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VitB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