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太仓市农村社区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并发症知识知晓率的情况,为农村社区糖尿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慢性病示范区5个镇的5个村,采用偶遇式面对面调查方式,对570例年龄在15周岁以上的居民进行糖尿病患病和并发症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①糖尿病患病率2.3%。②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知晓情况(知晓率):高血压53.0%、冠心病45.7%、眼病42.6%、肾病4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9.22,P&;lt;0.01),全部知晓21.9%。③男女高血压、冠心病、眼病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男性肾病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χ^2=8.33,P&;lt;0.01)。④年轻者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知晓率高于年长者(χ^2=13.68,P&;lt;0.01)。⑤不同职业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χ^2=56.90,P&;lt;0.01)。⑥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率越高(χ^2=42.35,56.90,P&;lt;0.01)。结论: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知晓情况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因此,在糖尿病并发症知识教育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卷烟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知晓率、2型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03-06/07对郑州卷烟总厂社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850人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均自愿参加本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所填写问卷内容详实者共1789人,男738人,女1051人,年龄40~88岁。调查内容为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眼病、肾病4种疾病)的知晓情况以及其相关糖尿病知识,要求被调查者作出是或否的回答,结果统计得分(答对1题次计1分)。2型糖尿病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并排除1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分析所需数据资料。结果:共收回内容详实问卷1789份,剔除的61份均为回答不完整或失实的问卷。①烟厂社区居民对2型糖尿病的知晓率仅为57.14%。②2型糖尿病知晓率为60岁以下居民高于60岁以上居民[62.59%,50.00%,(χ2=3.87,P<0.05)]。男性高于女性[66.67%,54.68%,(χ2=3.87,P<0.05)]。文化水平高、经济状况好者高于其他人群(χ2趋势=5.14,4.16,P<0.05)。医务工作者高于其他职业者[66.67%,56.90%,(χ2=4.00,P<0.05)]。③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60岁以下居民优于60岁以上居民(χ2=4.45,P<0.05)。男性优于女性(χ2=6.31,P<0.05)。文化水平高、经济状况好者优于其他人群(χ2趋势=58.91,13.06,P<0.01)。医务工作者优于其他职业者(χ2=22.11,P<0.01)。④2型糖尿病患者的知晓情况在最近1次血糖测量时间上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趋势=109.06,P<0.01)。血糖监测意识男性好于女性(χ2=14.19,P<0.01),60岁以下居民好于60岁以上居民(χ2=9.68,P<0.05),高月收入居民好于低月收入居民(χ2趋势=4.26,P<0.05)。结论:烟厂社区居民糖尿病知晓率较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和血糖自我监测状况是影响2型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应作为社区医疗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以已经参加过本中心糖尿病教育的患者(n=490)为对象,按其文化程度分为小学(n=53)、初中(n=121)、高中n=(167)和大学(n=149)的4组亚群,观察这些患者在接受糖尿病教育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这些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问卷的得分,分析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结果:这些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随着其文化程度的提高逐步升高(F=20.87,P&;lt;0.001),进一步采用Student-Neuman-Keula方法作组间比较,以α=0.05为显著性差异,发现初中明显高于小学(P&;lt;0.05),而高中又明显高于初中(P&;lt;0.05),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群差异不明显,而小学组与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人群得分接近。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之间,其血糖控制的情况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空腹血糖F=3.90,P&;lt;0.01;餐后血糖F=3.95,P&;lt;0.01),进一步作组间比较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小学组和初中组(P&;lt;0.05),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小学组(P&;lt;0.05)。相关分析也发现,空腹和餐后2h血糖均与糖尿病知识问卷的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r=-0.12,-0.17,P均&;lt;0.05)。结论:糖尿病教育的成果与糖尿病患者的文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好,血糖控制也较为理想;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糖尿病教育的模式也应该更加通俗易懂,使这些患者了解更多的糖尿病知识,把血糖控制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岛农村中老年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4个村的2361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青岛市农村中老年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5.20%(83l/2361),男性为37.71%(408/l082),女性为33.07%(423/l279));体重指数(BMI)、年龄、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口味等因素可使其危险性增高(男:X^2=5.52,P&;lt;0.05,X^2=13.18l-25.819,P&;lt;0.0l;女:X^2=29.840—68.79。P&;lt;0.01);经济收入和劳动强度与患病率呈负相关(男:X^2=15.814,43.600,P&;lt;0.0l;女:X^2=31.373,44.958,P&;lt;0.01)结论:农村中老年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血压、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2002-01/2004-12行冠状动脉造影者37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将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冠状动脉直径减少≥50%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70例,男55例,女15例;冠状动脉直径减少&;lt;50%为单纯糖尿病组34例,男26例,女8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均知情同意。①病例纳入时,询问其病程、年龄、吸烟情况、是否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患病情况。②造影前空腹取血10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肌酐、空腹血糖、血脂和尿酸,乳胶增强免疫浊度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Claus法检测纤维蛋白原,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③分析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④多组计量资料的显著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LSD法。变量间采用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以病程、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为自变量,冠心病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健康者20例。①病程&;gt;5年例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多于单纯糖尿病组[74%(52/70),29%(10/34),X^2=78.52,P&;lt;0.05]。②血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及水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lt;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lt;0.05)。血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水平:单纯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③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呈显著正相关(r=0.178,0.238,0.258,P&;lt;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283,P&;lt;0.05)。④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38,95% CI:1.000~1.067),收缩压(OR=1.064,95%CI:1.007~1.045)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OR=1.896,95%CI:1.165~2.743)是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危险的独立预测因素。⑤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双支和三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单支病变[36%(25/70),44%(31/70),19%(13/70),X^2=56.84,P&;lt;0.05];弥漫性病变发生高于局限病变和管状病变[56%(39/70),26%(18/70),14%(10/70),X^2=45.86,P&;lt;0.05]。34例单纯糖尿病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硬化27例(79%),正常7例(21%)。结论: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长,血糖、血脂、血压、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②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糖、血脂变化有关,且其变化与血糖、血脂变化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础。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收缩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弥漫性病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改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了140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36例,2型糖尿病104例)及60例健康人L2-L1椎体、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并同时测定了体质量指数(body vmass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组骨密度(g/em^2)除大转子部位(0.924&;#177;0.12)外,其余部位骨密度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及健康对照组(t=1.994~2.936,P&;lt;0.01-0.05),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各部位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1型糖尿病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发生率(83.3%)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38.5%)和健康对照组(20.0%)(X^2=20.226-27.74,P&;lt;0.01)。空腹胰岛素水平(mU/L)1型糖尿病组(2.29&;#177;0.38)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组(15.26&;#177;3.37)及健康对照组(15,38&;#177;2,53)(t=2,912~3.014,P&;lt;0.01)。BMI(kg/m^2)2型糖尿病组(27.3&;#177;4.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4.3&;#177;2.8)与1型糖尿病组(22.5&;#177;3.3)(t=2.317-3.014,P&;lt;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老年患者198例,男196例,女2例,年龄72—92岁。应用彩色多普勒B超显像仪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70岁以上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81.3%。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龄老年患者的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患者(X^2=8.8342,P&;lt;0.01)。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与颈动脉正常高龄老年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0332.P&;gt;0.05;X^2=0.6275,P&;gt;0.05;X^2=1.07018,P&;gt;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26.1%)与颈动脉正常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8.1%)比较相差显著(X^2=9.9675,P&;lt;0.01)。但是,当并存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时,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72%)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检出率(18.9%)。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在高龄老年患者中常见,高血压是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重叠增加后者的危险性,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刘爱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58-2559
目的 探讨运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运动知识、运动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54名糖尿病住院患者,男29例,女25例54例。平均年龄63.2,病程3—29年,进行以形式的运动健康教育时间。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糖尿病知识知识选择题18题、糖尿病行为选择题15题,答对1题得1分,满分分别为18分及15分。同时抽血查空腹血糖。结果分析时使用t检验。结果 健康教育前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知识得分平均为10.3&;#177;3.2,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15.5&;#177;1.6,t=9.98,P&;lt;0.001)。健康教育前患者的运动行为得分为6.1&;#177;3.1,健康教育后得分显著提高(9.7&;#177;3,t=7.01,P&;lt;0.001)。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211&;#177;71)mmol/L及(7.3&;#177;1.8)mmol/L,健康教育后分别为(149&;#177;45)mmol/L及(6.6&;#177;1.8)mmol/[t=-4.06,P&;lt;0.001;t=-1.71.P&;lt;0.001)。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自护行为的正确率、血糖控制情况呈正相关(r=0.33,P&;lt;0.05;r=0.63,P&;lt;0.01;r=0.41,P&;lt;0.05)。结论 支持性运动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糖尿患者的运动知识,改善自护行为,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被动牵张运动对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广东省中医院理疗科门诊收治的60例患儿分为针刺配合手法组和针刺组,针刺配合手法组采用针刺“颞三针”、“智三针”、“脑三针”、“四神针”配合被动肢体活动,同单纯针刺相比较,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经过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针刺配合手法组的显效率为27%,显著高于针刺组13%,总有效率73%明显优于针刺组47%(P&;lt;0.05);治疗效果与患儿的年龄明显相关,其中&;lt;3岁组与&;gt;6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56,P&;lt;0.01);3~6岁组与&;gt;6岁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X^2=3.99,P&;lt;0.05),治疗效果与患儿智力、性别无显著关系(P&;gt;0.05),各中医证型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针刺配合手法康复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序贯与无序组合康复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探讨序贯康复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0-01/2003—12在驻马店市中心人民医院内二科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22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采用序贯康复四位一体综合疗法,即颈部药物热疗、颈椎渐进间歇牵引、家庭康复巩固及药物辅助增效,10d为1个疗程。间隔3d进行下一疗程,共1~3疗程。对照组按上述方法无序或选择性组合进行。完全或部分缓解为有效,未获缓解或加重者为无效。治疗后每疗程末进行组间疗效比较,6个月后进行组内疗效及复发率评价。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每疗程结束后无效者进行下一疗程,有效者自愿继续或退出。①治疗组第1,2疗程的有效率(77.3%,90.0%)均高于对照组(44.5%,60.3%)(X^2=23.39,15.86,P&;lt;0.01),但第3疗程的有效率(58.2%)低于第1疗程(X^2=6.86,P&;lt;0.01)。②6个月后治疗组第2,3疗程的复发率分别低于第1疗程[9.7%,1.6%。23.5%(X^2=4.05,P&;lt;0.05;X^2=18.33,P&;lt;0.01)];对照组第3疗程的复发率分别低于第1,2疗程[11.1%,71.4%,34.2%(X^2=9.06,P&;lt;0.01;X^2=3.96,P&;lt;0.05)]。③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2%,90.9%,(X^2=4.32,P&;lt;0.05)],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5.9%,51.0%,(X^25.60,P&;lt;0.05)]。结论:与无序组合法相比,序贯康复法能显著提高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改善症状,控制复发,且合适的疗程更有助于提高和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1—12糖尿病患者的登记资料,共541份(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为68和473例)。161例已经参加了糖尿病中心的健康教育课程,380例尚未参加,这些患者均填写糖尿病临床资料调查表和糖尿病知识问卷。结果:在这些患者中,其糖尿病在内分泌科和内科得到诊断的分别占44.9%和35.1%。初诊时因出现“三多”症状主动去医院就诊的占47.0%,体检时发现血糖异常的占23.8%,其余患者都是在其他情况下偶然发现确诊的。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课程,情绪低落的患者从刚诊断时的9.1%,在开始治疗后降至4.6%,再降至健康教育后的0.6%(r=17.09,P&;lt;0.001);而对自己生活质量满意的百分比则从40.2%,上升到46.3%和57.1%(r=14.37,P&;lt;0.001)。另外,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糖尿病知识问卷的得分为97+25,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的(82&;#177;24)(P&;lt;0.01);同时,其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也明显降低[(7.3&;#177;2.9)mmol/L和(8.3&;#177;3.0)mmol/L;(11.2&;#177;4.5)mmol/L和(12.2&;#177;5.4)mmol/L](P均&;lt;0.05)。结论:糖尿病教育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石牌村城乡结合部老年男女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对男女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等水平进行比较。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科广东省科委重点项目“广州石牌原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数调查”结果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普查的方法于2002—12对广州东面城乡结合部石牌村7个居委会的60岁以上的所有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该人群高总胆固醇的患病率男女分别为50.8%和67.4%(χ^2=18.82,P&;lt;0.001),高三酰甘油为43.4%和50.8%(χ^2=3.68,P=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为36.8%和46.7%(χ^2=6.28,P&;lt;0.05)。肥胖(BMI≥25kg/m^2)为27.1%和41.2%(χ^2=13.87,P&;lt;0.001),空腹血糖≥7.0mmol/L的检出率和高血压患病率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0~69岁组女性血清LDL-C,载脂蛋白B高于男性,70-79岁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80岁以上组女性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水平高于男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92~-3.69,P&;lt;0.05)。不同年龄组老年女性的BMI和腰臀围均比男性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2~3.38.P&;lt;0.05)。70~79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的女性收缩压水平比男性显著升高,各年龄亚组女性舒张压水平比男性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69~3.39,P&;lt;0.05)。结论:该人群女性BMI、腰围、收缩压、脉压、血清总胆固醇、血清LDL-C、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较高,舒张压水平女性较低,冠心病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ergic receptor,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的发生率及其性别、体脂含量和分布的差异。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295例和MS患者219例,并以172例非肥胖者作为对照,进行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及检测。并进一步比较基因突变的性别差异和对肥胖者按体质量指数及腰围分组后的基因突变率。结果:MS组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频率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男性尤为明显(分别为32.25%,21.01%和19.91%,X^2=4.36,P&;lt;0.05和X^2=4.69,P&;lt;0.05),MS组男性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频率高于本组女性(X^2=40.05,P&;lt;0.01)。在轻度肥胖者中,MS组男性的基因突变频率高于本组女性及单纯肥胖组男性(X^2=4.82,P&;lt;0.05和r=3.58,P&;lt;0.05)。男性腹部脂肪重度堆积者基因突变频率也以MS组高于单纯肥胖组(X^2=3.91,P&;lt;0.05)。结论:B3.AR基因Trp64Arg突变频率在体脂向心性分布明显的MS组男性明显升高,可能是男性MS患者的重要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沈阳八经社区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评估防治现状,完善防治对策。方法:于2002-04/2002-10采用逐级分层、随机抽取沈阳八经社区常住人口样1576人,实际调查1439人,应答率91.3%,调查项目包括测量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身高、体质量及糖尿病相关情况问卷填写情况。结果:共检出糖尿病患者68例,患病率为4.73%,糖尿病患者中知晓率为51%,治疗率为43%,控制率为37%,糖尿病患者按每10岁为1个年龄组组合后显示,随着年龄的上升,糖尿病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55岁以上各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人群(x^2=43.27~426.20:P均&;lt;0.01)。在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中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x^2=86.63~257.67;t=2.238~2.445;P&;lt;0.05~0.01),糖尿病患者中脑力劳动者例数和有糖尿病家族史例数也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P均&;lt;0.01)。结论:沈阳八经社区糖尿病患病率不高,有较好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4139名被调查者分成脑卒中组、对照组及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组。观察各组间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的高血压发病率最高为61.9%(39/63),高于TIA组45.45%(75/16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10.257,P(0.05).TIA组的脑卒中发病率最高为16.36%(27/165),明显高于其他相关因素组(X^2=4.924~109.089,P&;lt;0.01)。脑卒中组高血压,心脏病发病率高于TIA组(P&;lt;0.05)。TIA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脑卒中与以高血压、TIA为主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BMI相近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对照者血中瘦素、神经肽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1999—03/2000—0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符合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其中初诊患者43例(初诊组),已诊患者33例(已诊组)。选择本院门诊健康体格检查的自愿者40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采集和测定3组对象的血标本,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瘦素,神经肽Y,TNF-α水平。结果:①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lt;0.05)。餐后胰岛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对照组(P&;lt;0.05)。初诊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明显高于病史较长的已诊组患者(P&;lt;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已诊组(P&;lt;0.05);餐后胰岛素更低(P&;lt;0.05)。②2型糖尿病患者TNF-α仍然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但是神经肽Y和瘦素无明显差异(P均&;gt;0.05)。③2型糖尿病组瘦素与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BMI、三酰甘油、脂肪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r=0.30,0.31,0.39,0.25,0.59,P均&;lt;0.05);而TINF-α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显著正相关(r=0.24,0.30,0.23,0.33,0.33,P均&;lt;0.05)。结论:循环瘦素、TNF-α参与胰岛素的分泌、血脂的代谢,提示两者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农民原发性高血压与行为因素的相关性,给农村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对新乡县洪门乡4个自然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采用问卷式调查,并测定安静状态下血压水平。结果:调查老年农民203例,其中患原发性高血压者123例,患病率60.6%。肥胖、吸烟、大量饮酒和经常感觉烦躁的老年农民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几率分别为52.8%(65/123),46.9%(58/123),39.8%(49/123),44.7%(55/123)]高于非高血压者[(30.0%(24/80),26.7%(21/80),23.8%(19/80),25.0%(20/80)(X^2=7.098,P&;lt;0.01;X^2=5.793,3.871,5.328,P&;lt;0.05)。而坚持锻炼、有业余爱好和充足的睡眠老年农民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X^2=52.873,6.385,12.0,P&;lt;0.01)。结论:控制体质量、进行适量体力活动、不吸烟、少量或不饮酒、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和增加睡眠时间可作为预防或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肥胖糖尿病患者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探讨肥胖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象为2002—01/12湖南省株洲铁路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12例,其中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22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患者55例;2型糖尿病患者535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空腹c肽、胰岛素、餐后2hC肽、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ate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结果:与非肥胖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P&;lt;0.05);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较高(P&;lt;0.05),依赖胰岛素治疗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较少(P&;lt;0.05);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P&;lt;0.05);非肥胖经典1型糖尿病与LADA患者比较.前者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初诊糖尿病时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发生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比例较高,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均较少(P&;lt;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病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性全自动血压监测仪对13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然后计算每例患者血压变异系数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非杓形发生率(69.8%)较杓形者明显增加(X^2=43.53,P&;lt;0.01),非杓形者伴随较高的靶器官损害(target organ damage,TOD)及脑卒中的发生(67%和33%)(X^2=4.64,P&;lt;0.05;X^2=18.00,P&;lt;0.01)。TOD和伴随临床情况发生率与24h收缩血压变异系数、24h舒张血压变异系数呈正相关(r=0.220,0.179,P&;lt;0.01)。结论:血压变异形态和系数可以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重庆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对重庆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进行基线调查.以期为该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量人体测量学指标,测定血脂、胰岛素等。结果:重庆地区老年人糖尿病、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超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15.86%.26.71%,50.92%,52.42%,36.55%和25.16%。女性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高于男性(x^2=16.365.P&;lt;0.01:x^2=36.792,P&;lt;0.01;x^2=4.068,P&;lt;0.05):≥70岁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70岁以下人群(男:x^2=11.023,8.260,P&;lt;0.01,女:x^2=8.288,P&;lt;0.01,x^2=4.459,P&;lt;0.05)84.50%的老年人合并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25.64%,27.13%和31.73%的老年人合并1种,2种或3种及以上的代谢紊乱。结论:重庆地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高,需采取积极的一二级康复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