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变异类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45例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HBV基因分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HBV拉米夫定及阿德福韦酯相关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包括180、204、181、236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2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出HBV基因型B型40例、C型137例、C/D混合型48例、其它型别20例,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1,P=0.617;χ2=14.214,P=0.115),而在不同民族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76,P=0.000)。HBV在180、204、181、236位点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3.8%、76.8%、66.9%、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常见变异类型的基因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69,P=0.454),但C型HBV在各变异类型中所占的比例均最高。结论 HBV基因型在不同民族间的分布不同;HBV常见耐药位点的突变情况不同;HBV基因型在常见变异类型中的分布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和P区耐药突变模式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提取HBV-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以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基因型及P区耐药突变位点,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检出HBV基因型B型135例(61.6%)、C型61例(27.9%)、D型2例(0.9%)、B+C混合型3例(1.4%)、B+F+G混合型1例(0.4%)、未分型17例(7.8%)。对202例分出基因型的标本进行耐药突变检测,其中76例发生耐药突变,突变位点以M204I(42.9%)、M204V(22.1%)、L180M(27.3%)多见。YMDD突变的发生率在B、C基因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YMDD突变类型中的M204V和M204I在B、C基因型中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HBV耐药突变以M204I、M204V、L180M多见,临床医生应根据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结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检测桂林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逆转录酶基因的耐药突变情况,为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提取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DNA,巢式PCR扩增其逆转录酶基因后测序,Vector NTI Suite 8.0及chromaslite201分析测序结果,Mega4.0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71例患者测序结果中18例发现有基因耐药突变,其中rtA181位点突变7例,占突变总数的38.9%.多药耐药基因突变12例,点突变总数的66.7%.B基因型患者耐药突变率为10.4%,C基因型患者耐药突变率为10.8%,两基因型分布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林乙肝患者HBV逆转录酶基因耐药突变组合较为复杂,多药耐药基因突变比率较高.耐药突变的HBV基因型分布比率在所检测患者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十堰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和P区耐药突变模式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将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提取患者血液标本中的HBV DNA,利用ABI 3730型遗传分析仪对DNA进行测序,通过SeqMan软件实施序列比对,分析HBV DNA的基因型和P区耐药突变的情况。结果检出HBV基因型为B型者136例,占60.71%;为C型者62例,占27.68%。二者比例均高于D型、B+C型及未分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明确出现耐药突变,其中B基因型对于拉米夫定以及阿德福韦的耐药率分别为18.38%与9.56%,与C基因型对于二者的耐药率16.13%与9.68%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患者M204V、M204I耐药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8.60%、17.54%,C基因型患者则分别为28.57%与38.10%,两种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型基因突变患者间YMDD突变(M204V、M204I)及非YMDD突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及C基因型分别与M204V及M204I两种突变均呈正相关。结论十堰地区HBV的基因型主要是B型及C型,发生的HBV耐药突变则以M204I和M204V为主,在临床治疗时应按照基因分型以及耐药突变情况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分析未治和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型及其核酸类似物耐药突变位点的模式特征,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74例未治和66例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及核苷酸类似物耐药基因突变位点. 结果 未治患者与经治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均以B型为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患者HBV C型的比例低于经治患者(P<0.05),B+C和B+D型的比例则高于经治患者(P<0.05).未治患者同样存在耐药基因突变:尽管其B型和C型HBV的耐药突变比例均低于经治患者(P<0.05),但其B+D型HBV的耐药突变比例高于经治患者(P<0.05),且以236T单基因突变为主;经治组患者HBV耐药突变单位点180M、204V和204I例数均高于未治组,而且经治组患者比未治组患者有更多的多位点耐药突变(P<0.05). 结论 HBV B基因型是本研究主要的基因型.未治患者亦存在耐药基因耐药突变,以B+D型HBV的耐药基因突变和236T单基因突变为特征;与未治患者相比,经治患者有更多的单基因位点和多基因位点的突变.未治和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应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NAs耐药突变发生,以便及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耐药位点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及其他临床信息的相关性。方法以35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耐药位点及基因分型。收集患者血清 HBV DNA 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BeAg)、性别、年龄、核苷(酸)类似物用药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标本均成功扩增阳性条带。HBV 基因型以 B 型(267例)为主,其次为 C 型(81例)、D 型(10例)。使用核苷(酸)类似物的311患者中完全野生型269例,未用药的47例患者均未见耐药突变。耐药位点突变以204及180/204位点突变为主。耐药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血清 HBV DNA 载量、病毒基因型、ALT 水平及 HBeAg 无明显相关性(P >0.05);用药时间越长,耐药突变率越大(P <0.05);180位点突变与204位点突变有一定相关性(P <0.05)。结论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可有效检测 HBV 基因型及突变位点,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东营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乙型肝炎患者耐药情况,HBV基因型别与耐药以及突变位点关系。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00例,采用离心柱法提取HBV-DNA,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BV分型和耐药突变。结果 300例HBV-DNA阳性患者中,检出B型、C型、B/C型及其他未检测出的基因型,未检出D型分型,检出结果中以C型为主,占81.8%;HBV患者耐药药物以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的联合耐药为主,占43.6%;HBV耐药突变基因型主要为rt204I(24.35%)、rt204V(17.39%)及rt180M(17.39%);B型和C型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30.77%和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营地区HBV基因C型多于B型,C型容易产生耐药,以rt204I,rt204V及rt180M基因突变型多见,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的联合耐药多见,应根据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结果对乙型肝炎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突变基因位点,为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4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和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阿德福韦酯(ADV)和恩替卡韦(ETV)四种核苷类药物(NAs)耐药及耐药突变位点分布情况、HBV核酸(HBVDNA)定量、HBVE抗原(HBeAg)定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浓度、血小板(PLT)的含量。结果 11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出HBV基因C型61例,B型45例,D型3例,B+C混合型1例,B+D混合型1例,其他基因型5例。其中C型多于B型(P 0.05)。检出39例NAs耐药,耐药率为34.21%;C型与B型耐药无显著差异。C型患者HBeAg定量高于B型患者(P 0.05),PLT计数低于B型患者(P 0.05)。耐药突变位点最多见于rt204I;C型多位点突变高于B型(P 0.05)。LAM和LdT联合耐药最多见,两种及两种以上多重耐药高于单一耐药(P 0.01)。结论本研究中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多为C型,其次为B型。C型患者容易发生肝纤维化,更易发生多位点突变。NAs耐药以LAM和LdT联合耐药为主,多为两种以上联合耐药。检测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基因位点对评价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和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耐药位点变异在不同类型HBV感染患者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收集40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和32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标本,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各组患者的HBV DNA载量及血清标志物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临床类型(AHB、CHB、LC、HCC)患者拉米夫定(LAM)耐药率及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率分布为11.25%(19/169)、4.73%(8/169);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和C型,未见其他基因型;C型年龄分布高于B型(t=2.48,P<0.05);AHB、CHB、LC、HCC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6,P<0.05)。结论苏州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和C型,且HBV C型更易导致严重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杨彦麟  肖萍  高鹏  王立明  魏喜生  何强  周萍  李俊峰 《临床荟萃》2012,27(21):1852-1855
目的 通过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特点及耐药位点的分布,了解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HBV耐药情况的发生,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曾经单用过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患者,再次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2年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3例,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HBV DNA分型情况,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方法检测位点变异情况.结果 73例中14例未能检测出基因型,基因型检出率80.8%(59/73);其余59例标本检测到了基因型,其中B型11例(18.6%)、C型43例(72.9%)、非B非C型5例(8.5%).治疗1年的59例标本中有9例患者检测到了耐药位点,耐药发生率为15.3%,其中B基因型中检出2例(18.2%),C基因型中检出7例(16.3%),非B非C型基因型中未检出;各基因型中变异位点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86,P>0.05).治疗2年的59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检测到了耐药位点,耐药发生率40.7%,其中B基因型中检出4例(36.4%),C基因型中检出18例(41.9%),非B非C型基因型中检出2例(3.3%);各基因型中变异位点的检出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6.578,P>0.05).治疗2年后在24例耐药患者中发生相关阿德福韦酯耐药率33.3%(8/24),发生相关拉米夫定耐药率58.3%(14/24),发生联合耐药率8.3%(2/24).结论 兰州地区HBV基因型主要以C基因型分布为主,其次是B型,还有其他基因型存在;不同基因型耐药发生概率相近,突变概率与基因型无关.对单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再次使用两者联合治疗,亦有较高的耐药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和兰州2个地区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药物耐药突变和基因型的比较及关系。方法取上海和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4例和325例的血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反应检测技术(LDR)法对常见的7种耐药突变位点和B型、C型两种型别进行检测。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2个地区均以C型为主,上海、兰州分别为79.3%、81.4%。(2)上海地区突变比率(48.9%)高于兰州地区(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地区耐药突变均以拉米夫定突变为主,占75.7%(153/202,上海68/92,兰州85/110),2个地区导致拉米夫定耐药突变位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个地区的阿德福韦耐药位点均以rtA181T/V为主,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是否耐药突变与基因型无相关性,C基因中上海地区的突变比率(49.0%)高于兰州地区(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种耐药比率在与基因型无相关性。结论上海、兰州2个地区在基因型分布上相似,上海地区发生耐药比率更高,2个地区均显示发生耐药与否以及耐药类型与基因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分布特征,监测HBV发生耐药突变基因状况。方法随机收集CHB患者血清样本共5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反向斑点(reverse dot blot,RDB)杂交技术联合检测HBV基因型以及多位点耐药突变基因,并对受检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所用软件为GraphPad Prism 5.0。结果男性患者平均HBV DNA含量5.38±1.15 lg IU/ml,女性患者平均HBV DNA含量5.05±1.59 lg IU/ml。不同性别组之间HBV 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5 0,P=0.3857>0.05)。HBV C基因型检出率最高48.08%(25/52),其次为B基因型36.54%(19/52)。总耐药突变率30.77%(16/52),rt204位点发生突变率最高50.0%(8/16)。HBV不同基因型之间不同位点发生耐药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286,P=0.6982>0.05)。结论C型为优势流行基因型;rt204为最易产生耐药突变基因位点;联合检测HBV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氧化应激(OxS)状态和疾病严重程度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该院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96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145例,肝硬化(HBC)101例,CHB相关原发性肝癌(HCC)50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3种HBV基因型(B、C、D型)和8种耐药突变基因(t180L、rt204M、rt207V、rt236N、rt250M、rt181A、rt184T、rt202S);同时,检测总氧化态(TOS)和总抗氧化态(TAS),并计算OxS指数(OSI)。比较不同肝病、不同基因型及有无耐药突变患者之间TOS、TAS、OSI的差异,并分析HBV基因型、耐药突变、患者OxS与肝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HB、HBC和HCC患者血清TOS和OSI,以及C型比值和耐药突变率依次增高(均P0.05);血清TAS则依次降低,但CHB患者和HBC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HBC患者TAS水平外,耐药突变患者的TOS和OSI水平升高,而TAS水平降低,与无突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耐药突变发生与血清TOS(r=0.476,P0.01)和OSI(r=0.441,P0.01)水平呈正相关,与TAS(r=―0.249,P0.01)水平呈负相关;突变位点数与HBV感染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14,P0.01)。结论 HBV感染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其程度随病毒基因型和耐药突变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OxS参数可能是反映HBV感染患者疾病进展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厦门地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HBV RT基因耐药突变模式的临床特征及与乙肝进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8年5月厦门市中医院433例乙肝患者HBV耐药检测数据,以其中167例有完整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NAs)用药信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扩增HBV RT基因经Sanger法测序后分析患者RT基因耐药突变模式、性别、年龄、HBsAg水平、DNA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BV基因型、HBeAg模式、感染持续时间及与乙肝疾病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厦门地区B、C型HBV感染者分别占65.59%和34.41%。C型HBV感染者有较高的HBsAg水平(P=0.026);突变型HBV感染者的年龄、HBsAg、ALT及AST水平均明显高于野生型HBV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进程中,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年龄、C型HBV感染比例均高于慢性HBV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的HBV DNA水平高于慢性HBV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整体耐药突变率为37.18%(161/433),最常见的3个(rtM204、rtL180和rtA181)耐药突变位点突变率均为C型高于B型。共检出19种突变模式,以单位点突变的rtM204I、rtV173L和rtA181T多见,分别占4.19%、3.59%、1.80%。结论厦门地区HBV RT基因的耐药突变率与基因型有关,B、C基因型在不同耐药位点的突变率存在差异,C型感染者与突变型感染者结局较差。建议HBV感染者使用高耐药屏障的NAs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群中HBV基因型的群体差异,以及不同的基因型种类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重庆地区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重庆8个地区768例HBV感染者血清样本及其临床诊疗历史数据,PCR提取目的基因,采用直接测序法分析获得的HBV S基因序列,运用NCBI在线软件及MEGA6.0软件分析每例HBV样本的基因型种类,使用多种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S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分析,探讨基因型情况与临床特征及S基因突变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庆地区HBV感染者中,B和C基因型在年龄、性别、临床用药及HBV DNA载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值(40U/L)比例方面C基因型明显高于B基因型,HBeAg阳性率方面C基因型明显高于B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肝细胞癌组中C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与之相应的B基因型在无症状HBV携带者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的比例高于肝硬化/肝细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和C基因型HBV S基因不同细胞表位均存在大量突变,C基因型的多突变率高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地区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C基因型比B基因型具有更强的致病力和更高的多突变率,且容易引起肝硬化及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因型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收治的120例HBV感染患者,进行HBV DNA载量、基因型分布及E抗原检测。结果 B基因型、C基因型和B、C混合基因型患者分别有82例(68.33%)、30例(25.00%)和8例(6.6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C基因型和B、C混合基因型患者与DNA载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B基因型患者HBV E抗原阴性比例显著高于C基因型和B、C混合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混合基因型患者HBV E抗原阴性比例显著高于C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以B基因型为主,原发性肝癌以C基因型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泽地区HBV基因型以B、C为主,基因型分布与感染严重程度及E抗原阴性率有关,与DNA表达载量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技术对300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在300份血清标本中,279份标本被成功分型,其中基因型B 59份,占19.7%;基因型C 169份,占56.3%;混合基因型B/C 47份,占15.7%;混合基因型C/D 4份,占1.3%;未确定型别21份,占7.0%。不同基因型HBV感染患者间性别、年龄分布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型HBV感染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40.7%)略高于C型患者(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地区HBV基因型包括B、C、B/C、C/D型,其中C型为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点、耐药基因变异及对6种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巢式PCR和Sanger测序法检测82例CHB患者HBV DNA、HBV耐药基因(HBV P区基因特异性片段)和HBV P区基因耐药相关位点突变,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乙型肝炎e抗体(HBe Ab)。结果 82例CHB患者中检出B型HBV 25例(30.5%)、C型HBV 51例(62.2%)、B+C混合型HBV 5例(6.1%)、未分型1例(1.2%)。B型CHB患者与C型CHB患者之间血清ALT水平、血清AST水平、血清HBV DNA载量及HBeAg、HBeAb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的敏感率最高,均为64.63%。恩替卡韦敏感性下降者占34.15%。替比夫定耐药率为53.66%,恩曲他滨、拉米夫定耐药率均为50.0%。结论本地区CHB患者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22例HBeAg阳性CHB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1年后HBV基因型与HBVDNA、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HBVP基因变异的关系。结果122例CHB患者中,B基因型34例(27.87%),C基因型82例(67.21%),D基因型3例(2.45%),C/D混合基因型1例(0.82%),B/C混合基因型2例(1.64%)。B基因型感染者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P均0.01),HBVDNA水平显著低于C基因型感染者(P0.05),ALT复常率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基因型感染者中临床表现以CHB轻度为主(44.12%),C基因型感染者临床表现以肝硬化失代偿期为主(30.49%)。B基因型感染者发生基因变异0例,C基因型感染者发生变异4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绍兴地区HBeAg阳性CHB患者HBV以C基因型为主,感染B型HBV的患者较感染C型HBV的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为好,且临床表现较轻。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37-1838
了解河源地区乙型肝炎(HBV)基因分型和耐药基因变异特征,探讨HBV YMDD变异与基因分型、DNA载量和HBe Ag之间的关系。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6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检测及HBV DNA定量检测。60例乙肝患者中B基因型52例(86.6%),C基因型6例(10.0%),B/C混合基因型2例(3.4%)。B基因型在乙肝患者中所占构成比最高,C基因型次之,B/C混合基因型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B基因型、C基因型及B/C基因型之间HBV DNA载量及HBe Ag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检出YMDD变异38例,变异率63.3%;各基因型间YMDD变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YMDD变异的监测对乙肝患者的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抗病毒方案的知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HBV基因分型对病情预测和转归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