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例1 男,54岁,干部。因面部及双下肢水肿伴少尿5d来诊。无发热、皮疹及关节痛等症状。查体:体温36.5℃,脉搏82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50/105mmHg(1mmHg=0.133kPa),体重70kg。双眼睑浮肿。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2次/min,心律规整,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蛋白(+++),潜血(++);血尿素氮5.6mmol/L,肌酐78μmol/L;血浆白蛋白21.6g/L,胆固醇7.3mmol/L,甘油三酯1.8mmol/L。  相似文献   

2.
李子锋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1364-1364
患者,女,49岁,农民,主因阵发性胸闷、心悸半年,加重1周入院。有高血压病史5年。患者于半年前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阵发性胸闷、心悸伴四肢无力,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至30min,休息后多能缓解,不伴咳嗽、咳痰,无胸痛。实验室检查:血CH8.0mmol/L,TG4.8mmol/L.GLU5.6mmol/L,在当地医院给予口服消心痛10mg,3次/d,复方丹参3片,3次/d,心痛定10mg,3次/d。曾查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相似文献   

3.
李笠  蓝宇 《北京医学》2009,31(1):60-60
患者男性,68岁,因腹胀1个月伴黑便15d于2008年2月9号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腹胀伴呕吐,每次呕吐20—30ml,每日2—3次,呕吐后腹胀无缓解,入院半个月前出现黑便,不成形,每次50ml,每2—3天排便1次,人院前1周感腹部增大,双下肢肿胀,查血色素105g/L,血小板80×10^9/L,自细胞9.4×10^9/L,便潜血(+)。入院查体:腹膨隆,未见胃肠型,腹软,无压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浮肿。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0岁,因双侧臀部肿痛、尿少2d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于2d前饮用白酒及啤酒共500ml后昏睡约24h,醒后出现双侧臀部持续性胀痛,伴双下肢麻木、乏力及发热,体温最高39%,酒后共排出酱油色尿约20ml,遂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血K^+4.9mmol/L,BUN21.37mmol/L,Cr399μmol/L;给予抗感染、利尿、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次日复查血K^+6.4mmol/LALT573.3U/L、AST3685.4U/L,BUN28.2mmol/L,Cr521.2μmol/L;即转本院。既往有饮酒史10余年,肝炎病史,无类似病史。入院查体:T36.2℃,P88次/min,R20次/min,BP116/70mmHg(1mmHg:0.133kPa)。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区轻度叩击痛,双侧臀部肿胀,局部张力增高,皮温升高,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5.
异位ACTH综合征伴顽固性低血钾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巴颖  杜建玲  白然  李昌臣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3):260+264-260+264
1临床资料 女性,74岁。高血压病史12年,血压波动于120~180/80~110mmHg,间断口服复方降压片,近3月应用拉西地平片(三精斯乐平,钙离子拮抗剂)。近2月无诱因出现口渴,空腹血糖10mmol/L,伴四肢无力,颜面、双下肢浮肿,血钾2.14mmol/L,于2002年2月以疑似“糖尿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收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70/95mmHg,脉搏90次/min,体重指数24.8kg/m^2。无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面容,无紫纹,无色素沉着。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球结膜水肿,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肌力减低。入院后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联合降压治疗,血压波动于120~160/80~95mmHg。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因“全身疼痛伴身高下降3^+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双侧甲状腺未扪及,驼背,胸廓呈鸡胸畸形,无压痛,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肌肉萎缩。实验室检查:血钙2.99mmol/L,血磷0.47mmol/L,血钾3.4mmol/L,PTH169.6pmol/L(参考值1.6~6.9pmol/L)。全身骨密度测定: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男,59岁,农民。因怕热出汗、口干、多饮、消瘦8个月,心悸、双下肢乏力20d于2005年5月3日入院。患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怕热多汗、口干、多饮,伴体重进行性下降,无多尿、多食症状,但一直未重视,约20d前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心慌、胸闷,不能自行缓解,并间或出现双下肢乏力,在当地医院查甲状腺功能示T3、T4升高,TSH降低,心电图示房颤,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性心脏病”。口服丙基硫氧嘧啶100mg,3次/d,1个半月,症状无明显缓解,且双下肢乏力日渐加重,并出现双下肢瘫痪,故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患既往身体健康。体检:体温36.2℃,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步行入院,消瘦体型,眼征(+),甲状腺Ⅰ度肿大,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5次/min,心律快慢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不肿,双手平举可见细震颤。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T32.21ng/nL(正常为0.6~1.81ng/nL),T4 14.8μg/dL(正常为3.2~12.6μg/dL),TSH0.01mlU/L(正常为0.35~5.5mlU/L),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1.8IU/mL(正常为〈6IU/mL),  相似文献   

8.
刘利  王乙飞  崔润林 《吉林医学》2003,24(4):349-350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并发肾小管酸中毒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误诊为周期麻痹长达1年之久,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39岁,病例号2001—1921。该患者于2001年10月7日以四肢无力,双下肢不能站立2d为主诉入院。该患者于6年前开始怕冷、乏力、懒言少动,有时面部浮肿。近1年来四肢无力加重,双下肢软瘫反复发作3次,在我院门诊及他院化验血钾低,诊断为周期麻痹,补钾治疗后均有所缓解。2d前晨起四肢无力,双下肢不能站立,并伴恶心、呕吐,遂来院住院。既往无肝炎、结核、肾炎及高血压病史。查体:T36.2℃,Bp92/60mmHg,P76次/min。发…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5岁,因间"歇性乏力、四肢软瘫3月余"于2009年2月10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软瘫,双下肢不能站立,于当地医院查血清钾1.7 mmol/L,经静脉补钾后恢复.入院前1 d感觉全身乏力,四肢无力加重,双下肢不能站立,并伴恶心、呕吐,遂来我院住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神清,精神弱,皮肤干燥,浅表淋巴结不大,瞳孔如常大小,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检查无异常所见.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Ⅱ~Ⅲ级,跟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4岁。因腹胀、纳差、消瘦1月,于2005年9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伴嗳气、反酸、全身乏力,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体重下降5~6kg,曾在外院住院时发现黄疸(肝功检测:总胆红素47.6mmol/L、直接胆红素17.6mmol/L),双下肢轻度浮肿,诊断为“中毒性肝炎、重度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9岁,因“血尿4d,伴发热、头痛、呕吐1d”于2008年2月14日入院,患者于4d前因感冒后自服“泰诺感冒片”两片后,感腹部不适,次13清晨出现腰痛,肉眼血尿,自认为是药物颜色,未重视,继续服用8片并同时与降压药“倍他乐克”同时服用,入院前1d出现感头痛、呕吐来诊。血常规化验:WBC7.4×10^9/L,Hb132g/L,BPC27×10^9/L,RC1.4%,尿蛋白(+++)、红细胞(+++)/HP,颗粒管型0~1/HP,间接胆红素49.6mmol/L,谷丙转氨酶63Iu/L,门拟诊“血小板减少”、“血尿原因待查”收院。  相似文献   

12.
刘小平  刘宗英  钟廷惠  朱建君  张莉 《四川医学》2007,28(12):1422-1422
患者,女,46岁,体重63.5kg。因腹部巨大包块15年,于2007年3月12日入院。入院检查:BP120/76mmHg,P82次/min,R16次/min。消瘦,贫血貌。腹部极度膨隆,腹壁静脉怒张,腹部扪及一巨大椭圆状包块,边界不清,腹围110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Hb88g/L,HCT31.6%,PT14.9s,总蛋白80.94g/L,清蛋白37.84g/L,球蛋白43.1g/L,A/G0.88,Na^+140.9mmol/L,K^+4.10mmol/L,Cl^- 108.5mmol/L,CO2 18.9mmol/L。胸部X线:心肺未见异常,膈肌上移至T5水平。B超示:腹部巨大囊实性包块。  相似文献   

13.
1病历报告 患者,男,13岁,2013年2月28日因腹痛伴烦渴多饮1d入院,患者1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以脐周持续性胀痛为主,伴烦渴多饮,伴恶心、呕吐数次,无呕血,伴有腹泻,未见血便,伴呼吸急促、心慌、大汗淋漓。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否认阑尾炎、胃溃疡等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病史,否认烟酒史。入院体检:T 36℃,P 160次/min ,R 35次/min ,BP 108/84mm Hg ,体型肥胖,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3次/min ,全腹软,剑突下及左上腹轻压痛,以脐周压痛较明显,反跳痛可疑。入院查血气:p H 7.342,B E ( ecf )-16mmol/L ,PCO218.9mm Hg ,PO267mm Hg ,O2 sat 92%,HCO3 act 10.2mmol/L。尿液分析:尿糖4+,尿酮体1+。血液分析:WBC 16×109/L ,N E%73.3%,RBC 5.11×1012/L ,Hb 144g/L ,PLT 263×109/L。血生化:血钾6.65mmol/l ,ALT 66IU/L , AST 104IU/L ,γ- GT 106 IU/L ,TP 57.2g/L , CBIL 7.6μmol/L ,血糖32.1mmol/L ,肌酐135.2μmol/L ,尿素11.71mmol/L ,尿淀粉酶正常,血淀粉酶248IU/L ,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腹部B超:腹腔积液(中等量),中度脂肪肝,胰腺显示不清,阑尾区未见明显包块。查全腹部增强CT 提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P)。入院第五天复查上腹部增强CT 示: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腹腔渗液较前明显增多;②门静脉充盈缺损,血栓首先考虑(图1A )。临床诊断: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②急性坏死性胰腺炎;③门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持续小剂量静脉泵入胰岛素逐步阶梯降糖、补液;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胰酶分泌、抑制胰酶的活性、改善胰腺血液循环;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10d后上腹部增强CT示:门静  相似文献   

14.
蜂蜇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急性胰腺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1 男,68岁,因马蜂蜇伤2天,伴恶心呕吐尿少1天收入我院。入院查体:T36.0℃,P81次/min,R22次/min,BP112/83mmHg,急性危重病容,皮肤轻度黄染,巩膜黄染,精神差,头背部暴露部位皮肤可见大小不一多处脓点,瘀斑;双肺呼吸音粗糙,心音低钝,腹平,中腹压痛,肌紧张,肝脾未扪及,移浊(-),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常规:Hb126g/L,WBC38.10×10^9/L,N0.77,L0.03;Na^+131.6mmol/L,K^+5.36mmol/L,血尿素氮(BUN)33.4mmol/L,肌酐(Cr)640.5mmol/L,血总胆红紊(TBTL)179.3μmol/L,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多发性肌炎样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0岁,因怕冷、四肢无力半年于2006年5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出现体重增加、怕冷,活动时乏力,休息后好转。3个月前感上楼费力,下蹲后起立困难。1个月前发展至翻身困难。无肌肉疼痛,伴皮肤干燥、腹胀、食欲减退和便秘(2~3d排便1次),体重增加(半年体重增加近15kg),无发热和皮疹,症状进行加重。查体:T36.4℃.P68次/min,BP19/11kPa(1kPa:7.5mm Hg)。神清,表情淡漠,声音嘶哑,头发稀疏,全身及颜面非凹陷性水肿。心界向两侧稍扩大,心率68次/min,心音遥远,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16.
孙颖  王松岚  王海涛  吴华 《北京医学》2011,33(2):180-181
患者男,18岁,因双下肢浮肿伴蛋白尿3d于2009年12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尿量略少,无咽痛、肉眼血尿,无皮疹、关节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入院前1d于当地中医院查尿常规:PRO(++),RBC0~1/HP,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5岁,因发热、纳差、乏力伴进行性尿黄10d,于2004年1月27日入院。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8年,无输血史,发病前未使用过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入院体检:体温38.4℃,呼吸21次/min,心率92次/min,血压118/60mmHg(16/8kPa)。一般情况差,神清,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无肝掌或蜘蛛痣。腹部轻度膨隆,右上腹压痛,墨非征(+)。肝肋下和剑下未及,脾肋下2cm,质中,无触痛,腹水征(+),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71岁。因“腹胀、腹痛、黑便10d,血尿1周”于2005年11月3日入院。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腹痛,呈隐痛,不剧,无向他处放射,伴黑便,便后腹痛稍缓解。伴恶心,无呕吐。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解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尿量逐渐减少。无尿频、尿急、尿痛。到当地医院查尿常规示:RBC(++++/HP),Pro(++),肾功能:Cr266μmol/1,BUN13.57mmol/l,  相似文献   

19.
谢锷 《广东医学》2004,25(3):350-350
患者,男,61岁。因右下腹肿物10年,右下腹痛6d,加重3d于2002年12月13日入院。患者10年来耻骨右上方见一鸭蛋大小可复位性肿物,于咳嗽、站立时突出,卧位时消失;1年前开始肿物反复滑入阴囊;6d前再次滑入后不能消失。伴右下腹痛、上腹隐痛、恶心呕吐、纳呆。但无畏寒发热。3d来右下腹痛加剧伴肿物增大,烦躁不安。体查:体温37.5℃,脉膊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5/8kPa。  相似文献   

20.
患者36岁,孕2产0,因停经36^+6周,恶心、呕吐、腹胀3d,胎动减少2d入院。平素月经规律,从停经36d保胎至12周。孕28周彩色多普勒提示“胎盘中央回声不均匀,发育不良”。孕期共检查5次,最后一次为人院前5d,血压110/70mmHg(1mmHg=0.1333KPa),宫高27cm,腹围97cm。入院前3d因进食冰西瓜和冷饮后出现恶心、呕吐,伴心慌、上腹部饱胀感,自觉腹部增大腰部增粗。入院前2d自觉胎动减少,人院前1h恶心、呕吐加重。既往史:因输卵管堵塞8年未孕,1年前经官腔镜介入后妊娠但稽留流产。入院时查体T36.7℃,P84次/min,BP110/70mmHg,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检查:平卧时腹部高耸如山峰状,子宫体张力高,宫高40cm,腹围106cm,胎心140次,min,遥远,胎方位及肢体扪不清,胎膜存,无宫缩,估计胎儿大小约3000go入院后查血红蛋白105G/L,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B超提示胎儿双顶径9.2cm,股骨长6.8cm,胎心142次/min,胎盘左侧壁2^-级,胎盘增厚处约11.5cm,回声减低,羊水指数49.6cm。胎心监护提示基线变异减少。入院诊断:(1)孕2产0孕36^+6周LOA。(2)胎儿窘迫。(3)羊水过多。(4)胎盘早剥。(5)胎盘增厚。(6)珍贵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