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肺康复对矽肺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矽肺患者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联合肺康复训练。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1秒时间呼气肺容积(FEV1)、1秒时间呼气肺容积与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每秒呼气峰流速(PEF)、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MVV、PEF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FEV1、FEV1/FVC%、MVV和P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环境领域、社会支持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环境领域、社会支持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健康教育联合肺康复治疗矽肺患者,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加强肺康复训练,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及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0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及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呼吸功能指标、StGeorge's量表各项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FEV1、FEV1/FVC、MMEF、PEF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StGeorge's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12周后StGeorge's量表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结合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受力及生活质量,临床干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我护理指导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给予自我护理指导。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癌因性疲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行为、躯体、认知以及情感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取自我护理指导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和干预前相比,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与FA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 FAM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全科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院外跟踪护理干预对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1月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6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院外跟踪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痰检转阴率、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院外跟踪护理干预应用于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可改善自我效能、自护能力,提高痰菌转阴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以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FEV1、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强对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8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4周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肺功能.结果 出院4周后,观察组的ESCA评分及FEV1、FVC、MMEF...  相似文献   

9.
郝文君 《医疗装备》2020,(7):177-178
目的探讨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ESCA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同组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采用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熊飞  尹晓风 《健康研究》2016,(5):562-564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78例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与干预组(对照组日常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各39例,干预前、干预12周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身心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76例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身心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基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行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基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1.25%(P <0.05)。结论基于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6MWD、急性发作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活动受限评分、疾病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SGRQ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7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4组,其中Ⅰ组31例、Ⅱ组26例、Ⅲ组20例、Ⅳ组40例。Ⅰ组患者不接受健康教育,Ⅱ、Ⅲ、Ⅳ组依次接受1、2、3次或3次以上系统的COPD健康教育。对比观察4组患者干预前及6个月后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和生活质量评分(SGRQ评分)。结果健康教育对延缓稳定期COPD患者FEV1、FEV1%预计值以及FEV1/FVC下降有明显作用,Ⅱ、Ⅲ、Ⅳ组优于Ⅰ组(P〈0.05),Ⅲ、Ⅳ组优于Ⅰ、Ⅱ组(P〈0.05)。同时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指数(SGRQ分值)升高有明显作用,Ⅱ、Ⅲ、Ⅳ组优于Ⅰ组(P〈0.05),Ⅲ、Ⅳ组优于Ⅰ、Ⅱ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延缓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联合中医医养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随机抽取13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结合中医医养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观察组FV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居家自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哮喘复发率、急诊入院率、住院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哮喘复发率、急诊入院率、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的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儿哮喘复发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GSES评分、ESC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强化呼吸道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强化呼吸道护理+延续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肺功能、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CHE、Scr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FEV1、MMEF、FVC均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干预前,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回避、屈服、面对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的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指导的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HAPA指导的行为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行为改变阶段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APA指导的行为干预可提高COPD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规范患者的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