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生脉成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和髂骨骨髓间充质细胞增殖及矿化结节生成作用,及骨髓间充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的变化,探讨其对机体髂、股骨间充质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了解生脉成骨胶囊在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生脉成骨治疗组,通过测定ALP、BGP、充质细胞的增殖能力、矿化结节数,推断股骨和髂骨近端成骨能力变化规律.结果:空白对照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生脉成骨治疗组股骨髂骨的ALP、BGP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股骨、髂骨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增殖的吸光度值(OD570)和矿化结节数明显高于模型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股骨和髂骨矿化结节数、ALP高于生脉成骨治疗组.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可以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股骨、髂骨间充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合成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细胞增殖及矿化结节形成.认为生脉成骨胶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理与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以及提高成骨细胞骨蛋白的分泌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生脉成骨胶囊对大鼠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生脉成骨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生脉成骨胶囊(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20d,观察生脉成骨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及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生脉成骨胶囊能显著提高微循环障碍状态下血液流速和血流态,能显著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血沉。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改善瘀血状态下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生脉成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和髂骨的间充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的变化,探讨其对髂、股骨骨髓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阿仑磷酸钠治疗组、丹郁骨康治疗组、生脉成骨治疗纽,除空白对照纽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醋酸泼尼松龙,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取其股骨及髂骨,收集骨髓细胞悬液进行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分别用ELISA法测定ALP、BGP的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阿仑磷酸钠治疗组、丹郁骨康治疗组、生脉成骨治疗组股骨髂骨的ALP、BGP,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丹郁骨康治疗组的股骨和髂骨,以及生脉成骨治疗组的股骨ALP含量显著高于阿仑磷酸钠治疗组(P〈0.05)。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可以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股骨、髂骨间充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合成,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方面上显著高于阿仑磷酸钠片。初步认为生脉成骨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理与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以及提高成骨细胞骨蛋白的分泌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河北中医》2021,43(5)
目的 通过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将40例肾虚血瘀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均行磁共振功能成像分析[水脂分离成像(Dixon)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比较2组感兴趣区(ROI)微循环灌注分数(f)值及脂肪分数(FF)值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ROI微循环灌注f值明显升高(P 0. 05),脂肪含量FF值明显降低(P 0. 05),且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5)。结论 复方生脉成骨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股骨头坏死区域微循环,减轻骨髓脂肪化,从而达到促进坏死骨组织生长修复的作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作为疗效评估的影像依据,具有准确客观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客观评价生脉成骨胶囊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应用生脉成骨胶囊治疗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93例286髋。应用全国第1次骨坏死会议疗效评分标准对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半年(2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及X线情况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①不同病因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用药前后的分数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药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效。②不同分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用药前后的分数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药对不同程度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效。生脉成骨胶囊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脉成骨胶囊预防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为了评价生脉成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预防作用。将120只SD大白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激素造模组、激素加安妥明应用组、激素加生脉成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全部动物同时开始实验,于实验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分三批处死动物进行脏器标本检查、股骨头大体形态及光镜检查,墨汁灌注透明片观察,并采用Metamoph全自动图象分析处理系统进行病理图象的分析处理、骨的组织形态学和计量学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证实生脉成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其预防作用优于安妥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线检查评价生脉成骨胶囊与动脉灌注川芎嗪联合用药对兔股骨头坏死促成骨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经生脉成骨胶囊灌胃给药与动脉灌注不同剂量川芎嗪联合用药,观察各组髋关节区血管生成及股骨头坏死修复程度的X线表现。结果数字X线摄影(DR)血管造影片显示,各实验组新生血管数量增多,管径增大,坏死股骨头均表现骨小梁增粗,增多,股骨头塌陷程度不同,以动脉灌注川芎嗪组坏死骨修复程度最佳。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具有促成骨疗效,与动脉灌注川芎嗪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生脉成骨方对股骨头坏死Ⅰ型胶原表达的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生脉成骨方对股骨头坏死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内毒素加甲基强的松注射制备兔骨坏死模型。分为模型组及生脉成骨方组。分批于用药后4,8,12周处死,于原位杂交法测定骨Ⅰ型胶原表达,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模型组各时段成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内的Ⅰ型胶原mRNA的阳性表达减少;中药组4周时mRNA的表达信号强度和量稍弱于正常组而稍高于模型组。8周和12周时其信号强度和量以及阳性表达的骨髓基质细胞分布进一步改善,接近于正常组。结论 生脉成骨方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能促进成骨细胞功能活跃,增加骨髓基质细胞向前成骨细胞的分化,促进Ⅰ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袁浩  何伟 《中医正骨》1999,11(1):6-8
为了客观评价生脉成骨胶囊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应用生脉成骨胶囊治疗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93例286髋。应用全国第1次不死会议疗效评分标准对患者用药和用药半年(2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及X线情况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1)不同病因的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用药前后的分数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药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脉成骨胶囊对骨折愈合在生物力学及血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方法:建立兔双侧桡骨骨折模型,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共设生脉成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伤科接骨片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第1、3周取兔耳中动脉血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第3、4周取兔桡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生脉成骨胶囊对兔骨折模型的钙、磷代谢均有影响,可显著提高ALP的活性,可明显改善骨折愈合后的韧性和强度。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以改善骨折愈合早期骨的韧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11.
生脉成骨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袁浩  方斌 《中医正骨》1999,11(8):3-4
应用马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制成股骨头坏死模型,然后给模型动物高、中、低剂量的生脉成骨胶囊治疗。结果显示马血清和激素联合应用可制出典型的股骨头坏死模型;放大X线片示模型组股骨近端骨密度不均,呈坏死表现;生脉成骨胶囊高、中剂量组形态接近正常;光镜下各剂量组动物股骨头内空骨陷窝率均有下降,而血管计数、成骨细胞计数均有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电镜下各剂量组成骨细胞功能细胞器丰富,骨细胞以  相似文献   

12.
生脉成骨方对股骨头坏死I型胶原表达的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生脉成骨方对股骨头坏死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内毒素加甲基强的松注射制备兔骨坏死模型 ,分为模型组及生脉成骨方组 ,分批于用药后 4,8,12周处死 ,于原位杂交法测定骨Ⅰ型胶原表达 ,进行病理学检查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模型组各时段成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内的Ⅰ型胶原mRNA的阳性表达减少 ;中药组 4周时mRNA的表达信号强度和量稍弱于正常组而稍高于模型组 ,8周和 12周时其信号强度和量以及阳性表达的骨髓基质细胞分布进一步改善 ,接近于正常组。结论 生脉成骨方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能促进成骨细胞功能活跃 ,增加骨髓基质细胞向前成骨细胞的分化 ,促进Ⅰ型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检查评价生脉成骨方与动脉灌注川芎嗪联合用药对兔股骨头坏死促成骨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经生脉成骨方灌胃给药与动脉灌注不同剂量川芎嗪联合用药,观察各组股骨头坏死修复程度的x线表现。结果:各实验组坏死股骨头DR均表现骨小梁增粗,增多,股骨头塌陷程度不同,以川芎嗪中、高剂量组坏死骨修复程度最佳。结论:生脉成骨方具有促成骨疗效,与动脉灌注川芎嗪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通络生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通络生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共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 214例,其中治疗组 108例,对照组 106例.结果通络生骨胶囊对改善股骨头坏死的总有效率为 84.26 %;对照组健骨生丸则为 81.13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线片改变,通络生骨胶囊组 78.85 %有死骨吸收,其中 50.00 %为明显吸收;对照组 64.71 %有死骨吸收,其中 36.27 %为明显吸收.通络生骨胶囊组 82.69 %有新骨形成,其中 52.88 %为明显成骨,而对照组 60.78 %有新骨形成,其中 33.33 %为明显成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0.05).两组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很低.结论通络生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生脉成骨胶囊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生脉成骨胶囊对股骨颈骨折后所致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92年至2006年因股骨颈骨折后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28例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口服生脉戍骨胶囊,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30个月后从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髋关节功能评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具有明显的促进新骨生成作用,对加快死骨的吸收也有一定作用,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生骨胶囊对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BMP-2、PPAR-γ的影响,分析其治疗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作用机理。方法:应用静脉注射马血清和激素方法成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选取成模的动物,分为模型组、仙灵骨葆组、生骨胶囊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健康动物作为空白组对照组。仙灵骨葆组采用中药仙灵骨葆灌胃治疗;生骨胶囊组采用中药生骨胶囊粉灌胃治疗;生理盐水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治疗8周后应用免疫组化观察骨组织BMP-2、PPAR-γ的染色情况,运用RT-PCR方法检测股骨头组织内BMP-2mRNA及PPAR-γmRNA表达的结果。结果:仙灵骨葆组及生骨胶囊组PPAR-γ的表达均较模型组低,生骨胶囊组的PPAR-γ的表达量低于仙灵骨葆组,与空白对照组PPAR-γ表达接近,仙灵骨葆组及生骨胶囊组BMP-2表达均较模型组表达增强;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股骨头组织内BMP-2mRNA及PPAR-γmRNA的表达量优于模型组,且应用生骨胶囊后PPAR-γ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接近。结论:生骨胶囊可以调节坏死股骨头内BMP-2及PPAR-γ的表达,抑制由激素诱导的髓腔PPAR-γ的高表达,改善局部环境,同时上调内源性BMP-2的表达,促进局部骨质再生与修复,达到治疗骨坏死的目的,是经济安全、疗效较好、易于应用的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组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通络生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方法,共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428例,其中治疗组320例,对照组108例。结果:通络生骨胶囊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症状体征总有效率为79.06%;对照组健骨生丸则为71.3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X线片改变,通络生骨胶囊组71.23%有死骨吸收,其中43.84%为明显吸收,而对照组55.45%有死骨吸收,其中32.67%为明显吸收;通络生骨胶囊组67.12%有新骨形成,其中31.85%为明显成骨,而对照组51.49%有新骨形成,其中25.74%为明显成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很低。结论:通络生骨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通络生骨胶囊对体外培养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成骨和成脂肪双向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地塞米松浓度10-8M诱导MSCs成脂肪和成骨双向分化,以通络生骨胶囊治疗,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脂蛋白脂酶,骨桥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MSCs成骨和成脂肪分化的改变.结果:地塞米松10-8M可诱导MSCs成骨和成脂肪双向分化;通络生骨胶囊具有明显的抑制成脂肪分化,促进成骨分化的作用.结论:通络生骨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药效机制,可能是通过对MSCs成脂肪和成骨分化调控的影响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孟炼  陈生文  伍峰  卢红  毛军 《四川中医》2003,21(1):60-61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血通络胶囊口服,加强髋部功能锻炼,益气养血、肝肾同补、活血化瘀、强筋通络,改善股骨头血供,以利新骨形成。结果:本组40例46个髋,一般在服药后2-21天,平均4天疼痛开始缓解,总有效率82.6%。结论:补血通络胶囊改善了缺血坏死股骨头微循环单位内的缺氧状态,其可能具有生长因子的作用,促进死骨吸收,加速新骨生长,对破坏的骨质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因而有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脉成骨胶囊防治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曾意荣  袁浩  何伟 《中医正骨》2001,13(12):11-12
以维甲酸诱导制作成SD纯种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灌服生脉成骨胶囊,以观察生脉成骨胶囊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作用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模型组灌服维甲酸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骨丢失有显著差异(P<0.001),生脉成骨胶囊组骨丢失较模型组明显减轻(P<0.05或P<0.01),模型组的血清磷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减低(P<0.001),生脉成骨胶囊组的血清磷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增高(P<0.001),表明生脉成骨胶囊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症有明显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