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整理耳穴干预眼科病症疾病谱,探讨其选穴特点。方法回顾性数据挖掘分析研究。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 1979-2017)、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1989-2017)和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F 1994-2017),系统收集耳穴干预眼科病症的现代文献,归纳整理疾病谱,同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系统聚类分析,提炼相关耳穴的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共纳入250篇临床研究文献,涉及眼科疾病19种。共应用耳穴95个。聚类分析显示"肾、屏间前、屏间后""眼、肝"、"脾、心、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等耳穴配伍的使用有一定趋向性。结论耳穴干预眼科病症现有疾病谱偏窄,其治疗范围尚有广阔空间可以发掘;常用耳穴配伍上可以分5类,可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到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治疗肺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探讨。结果在治疗肺纤维化的64首中药复方中,涉及114种药物,使用频次为584次;其中使用频次在5次以上的共36种、431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补益药、活血药、化痰药、宣肃肺气药、清热药、平喘药6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19条,药纽规则25条,主要为益气药与活血药的配伍组合。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肺纤维化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VIP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创建1985年09月-2015年09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文献,同时手工检索近30年出版的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中医辨证论治的书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和书目建立数据库,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44首中药复方中,涉及103种药物,使用频次为536次;其中使用频次在6次以上的共21种,共309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7类:清热类、补虚类、利水渗湿类、行气类、止血类、收涩类、解表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12条,药组规则28条,主要为清热利湿与健脾理气药的配伍组合。结论:数据挖掘能够更客观地探索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用药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和中药开发。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1月-2014年1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1月-2014年1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2014年1月)公开发表文献中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获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复方107个,涉及药物179种、频次1499次;以使用频次≥10次的37种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归为活血药、清热药、利湿药、补气药、消积药、化痰药、补阴药、行气药和泻下9大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有趣关联规则33条,药对30对。结论数据挖掘有助于解读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Apriori算法与系统聚类的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方剂治疗血液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梳理常用的药物种类,总结药物间的配伍规律和关联规则,为临床血液病治疗的药物组方选择和中成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以"血证""虚劳""急劳""温病""热劳"5个病证作为关键词筛选治疗血液病的方剂,同时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采用主题"血液病"与全文"中药"进行高级检索,筛选1979——2019年有关中药治疗血液病的文献。根据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对治疗血液病的中药方剂的高频次中药、配伍规律、核心中药组合、相互关系网络及聚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获得100个方剂和中成药制剂,涉及中药64种,总用药频次772,使用频次≥10的中药有25味,频次最高的5味中药是丹参、人参、党参、黄芪和地黄;治疗血液病的中药药性以温(频次291,37.79%)、寒(频次228,29.61%)为主,药味以甘(频次486,41.82%)、苦(频次362,31.15%)为主;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核心药物组合包括川芎-当归、白芍-当归、熟地黄-当归、桃仁-当归等7个药对组合和桃仁-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当归、红花-川芎-当归等24个3药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了16种具有潜在配伍关系的白血病治疗药物组合,其中提升度4.7以上的药物组合有4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频使用的单味药物之间,具有关联性的药物组合有8组;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表明,当归-白芍、当归-茯苓药对和当归-白术-黄芪3药组合间的联系密切。结论治疗血液病高频药物和核心组方中以补虚药、活血药和清热药为主,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和清热凉血为中医药血液病的主要治法,为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索脂肪肝肝郁脾虚证用药规律。方法: 利用VIP、CBM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创建以来至2012年9月关于中治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的文献,同时手工检索2002~2012年出版的有关脂肪肝肝郁脾虚证论述的书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和书目建立数据库,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在治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的104首中药复方中, 涉及163种药物, 使用频次为1 227次;其中使用频次在4次以上的共46种、共855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6类:疏肝类、健脾类、化痰类、行气类、化瘀类、消食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14条,药组规则62条,主要为疏肝理气药与健脾祛湿药的配伍组合。结论: 数据挖掘能够更好的探索治疗脂肪肝肝郁脾虚证用药规律,更好的指导临床和中药开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当代中医治疗宫腔粘连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公开发表的文献中符合条件的用于治疗宫腔粘连的中医复方共87首建立数据库。在统计软件中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求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①按照中药使用频次进行统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共32味,排名前6位的中药分别为当归(68次)、菟丝子(56次)、熟地黄(49次)、川芎(47次)、丹参(43次)、赤芍(43次)。②对使用频次≥3次的药物进行功效、性味归经、配伍规律分析得出,12类药物功效以补虚药(补血药14.54%、补阳药12.28%、补气药10.48%、补阴药8.59%)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再者为清热药;7种药性以平、温为主;7种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以甘味为最;归经属12个脏腑,以肝、肾、脾为主。③根据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发现高支持度的排名前2位药组为当归-菟丝子和菟丝子-熟地黄;高置信度排名前2位的药组为山茱萸-菟丝子-当归和甘草-川芎-当归。④经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后,发现10个药物聚类方。结论当代中医治疗宫腔粘连多以补血活血、滋肾益精为基本组方配伍,并随症加用清热、理气、利水渗湿等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1月-2010年11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8年1月—2010年11月)、中国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2004年1月-2010年11月),获得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探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药物和药对规律。结果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119个中药复方中,涉及中药144种,使用频次为1 206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中药31味、913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降气、健脾、制酸、疏肝、通络、清热药6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18对,主要是降气药与疏肝、清热、健脾药的配伍组合。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探讨。结果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49首中药复方中共用药100种、553频次;以使用频次〉3的共57种、504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滋补药、清热药、温补药、补气药、安神药、平肝药、疏肝药、益智药8类药物;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39条,药组规则17条。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探究中医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的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建库以来至2020年1月关于中医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的临床文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软件进行药物频次属性分析、关联组合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236篇,有效处方244首,使用频次最高药物是黄芪、升麻、白术;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为甘、辛、苦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肺、胃经为主;功效以升举阳气、清热解毒、生津养血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对是升麻-黄芪;聚类分析得出药物组合7个,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由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来。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现代文献中治疗老年直肠脱垂的用药规律可获得其中的隐藏知识和信息,本研究为临床治疗老年直肠脱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MPS)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MP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数据库,PubMed及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MPS的相关文献。然后将筛选到的文献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表格,建立MPS方药数据库,并对所有药物进行频数、性味归经分析,采用chartcool进行绘图,运用SPSS molder 18.0软件进行关联分析获得核心药物组合,再使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使用频次排名前30的中药进行组间联接的聚类分析。结果 共筛选到符合标准文献1162篇,涉及处方1463首,共323味中药,其中方剂使用频次≥100首的药物有56味,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是白芍,药物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甘、辛味为主,主要归肝、肾经二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较强的核心药对是“女贞子-墨旱莲”,对处方使用频次排名前3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8类药物组合。结论 MPS的中医药治疗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中晚期NSCLC的107首中药复方中,涉及193味药物,使用频次为1298次,其中使用频次≥9次的药物有42种;42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分析发现,四气中以寒性最多(409频次),五味中以甘味最多(627频次),归经中以肺经为最多(546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分为补阴药、清热药、补气药、补血药、活血药、止血药、化痰药、降气药、敛肺药共9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26条,药组规则18条,主要为益气药、养阴药与清热药的配伍组合。结论治疗中晚期NSCLC中药复方用药以寒、平为主,甘、苦药居多,归经以肺、脾、胃经为主,治法以益气、养阴、解毒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心房颤动用药规律。方法:以“房颤”为主题词检索CNKI数据库2015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建立Excel数据库,利用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及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进行数据挖掘,具体方法包括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43篇有效文献,包含中药98味,使用频次共计479次。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有35味,累积使用381次。常用核心药物有炙甘草、麦冬、桂枝、地黄、党参、黄芪等,药物功效以补虚药为主,核心药对有麦冬-五味子、桂枝-炙甘草-麦冬、地黄-桂枝-炙甘草-阿胶等。结论: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多以益气养阴、活血宁心为主,主要药物包括炙甘草、麦冬、桂枝等。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21-112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CBM)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关键词,"中医治疗""中药治疗"为副关键词,检索2006年1月—2016年5月的相关文献,共搜索相关文献640篇,经过筛选,共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献53篇,将53篇文献中涉及的单味中药依次输入Excel2003中,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法等数据挖掘技术对用药规律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结果:53篇文献中共涉及59首中药复方,共涉及单味中药138味,用药频次达722次,其中用药频次超过25次的分别为黄芪、当归、川芎、桂枝、鸡血藤、红花。中药用药类别最多的分别是补虚药,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和祛风湿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以及益气养阴是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配伍药类。结论: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以及益气养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等收集2012-2017年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文献,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此病处方用药特点和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7篇,选用中药135味。分析发现补阴药、补气药、清热凉血类中药使用频次最高,以补阴药为主,占总频次的22.22%;补气药和清热凉血药使用较广泛,分别为16.97%和10.51%。分析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文献的用药特点和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2018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研究,严格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规范化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的使用、性味归经及功效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216篇,涉及中药193味,累积药物使用频次2142次,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黄芪、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常用的药物类型为补虚药、解表药、化痰药、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药味甘、苦、辛,归肺、脾、肾经,药性温、平、寒。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对关联规则12条,3味中药配伍关联规则58条,4味药配伍关联规则40条,基本以补气药,止咳平喘化痰药和理气健脾药物之间相配伍。聚类分析挖掘出5个核心组方,为黄芪、白术、防风、半夏、茯苓等的组合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主要以补肺健脾益肾为主,辩证予以行气、化痰、祛瘀和敛肺等。数据挖掘得出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临床中医药辩证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新药开发和新方组合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通便丸剂的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五版)中收录的古籍,整理具有明确通便作用的丸剂相关文献,对所涉及药物的使用频次、所属类别进行统计,采用Apriori算法模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古代通便丸剂178首,涉及药物173味。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蜂蜜,达121次(67.98%),其次是大黄、火麻仁、枳壳等;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类别为泻下药,其次为理气药、补虚药等;常用药对有大黄-羌活、大黄-肉桂、大黄-郁李仁等。结论《中华医典》收录古籍中通便丸剂用药配伍具有一定规律,可为现代临床用药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文献研究角度探讨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VD)方药组成规律。方法: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到中医药治疗VD文献101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该文献方药组成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挖掘方法包括药物出现频次统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结果:101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67味,其中使用频次超过10次以上的药物共计33味,按照频次由多至少前10味药分别为石菖蒲、黄芪、丹参、川芎、远志、茯苓、何首乌、熟地、红花、当归、地龙;当支持度为20条件下,共得到药对14个;在置信度≥0.9的条件下,共得到药对1个;选择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关联系数大于0.02的药对32个;以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相关的和惩罚度约束,基于复杂系统聚类,得到药物核心组合34个;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17个新处方。结论:活血、补肾、化痰为临床治疗VD最常用的药物,经数据挖掘得到的药物组合和配伍,对VD的临床治疗和方药选择可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从瘀论治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获得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核心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中医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文献共118篇,涉及128份处方与184味中药,药物出现频次累计2 025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是当归、川芎、赤芍、黄芪、桃仁、红花、半夏、甘草、天麻、石菖蒲;药性以“温”为主,五味中以“甘”为主,且归肝经的中药较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1个支持度较高的中药组合,“桃仁-红花”为核心药对。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5个聚类,因子分析得到8个公因子。结论:中医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用药规律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辅助以理气药、补虚药、安神药等,药物间关联多以桃红四物汤的组方为核心,着重选择药性偏温,味辛甘并归肝经的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