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内外侧入路克氏针“8”字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外侧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双“8”字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胃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切口入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并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均在6个月内骨折愈合,并取出内固定。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4例,关节曲伸功能轻度受限2例。结论肘关节内外侧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双“8”字钢丝张力带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肘关节功能锻炼早,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肘后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加桡侧"8"字钢丝固定手术治疗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9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后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加桡侧"8"字钢丝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29例全部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7周,平均5周,肘关节功能在3~5个月恢复,其中优26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93%。结论:采用肘后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加桡侧"8"字钢丝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操作容易,可供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尺骨鹰嘴骨牵引及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内外侧手术入路交叉克氏针加外侧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结果:经l~2年随访,所有病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完全正常26例,轻度受限4例。结论:内外侧入路结合交叉克氏针外侧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便,术后可早期活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内固定方式,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方法 对78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切口保留肱三头肌,桡侧截骨、骨折复位,交叉克氏针桡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结果 随访1-5年,关节功能优76例,良2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肘内翻发生.结论 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保留肱三头肌的内外侧切口桡侧截骨交叉克氏针桡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髁上截骨克氏针交叉加桡侧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儿童肘内翻患者行肱骨髁上截骨克氏针交叉加桡侧钢丝内固定术治疗.结果随访8个月至5年,27例患者肘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术后提携角均在0°~10°,无肘内翻复发.结论克氏针交叉加桡侧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具有固定牢固,彻底防止截骨后肱骨远折端向尺侧倾斜特点,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肘内翻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重度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桡侧入路克氏针交叉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肱上骨折68例。男45例,女23例;年龄2~13岁,平均8岁。结果:经6个月~4年随访,肘关节活动部分受限5例,肘内翻2例,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结论:经桡侧入路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和复位骨折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可防止骨折端旋转移位,骨折近端外侧咬除少量骨皮质及桡侧张力带固定,使断端加压,保持肘关节轻度外翻可防止肘内翻。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5,(7):870-871
目的:探讨经皮桡侧2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经皮桡侧2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结果:随访时间5个月至2年,26例中优23例,良2例,可1例,均无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及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及Volkman挛缩的发生。结论:应用经皮桡侧2枚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罗明锋  刘进显  李金郑 《吉林医学》2010,31(31):5585-5586
目的:分析内、外小切口交叉针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9例儿童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早期行内、外小切口,骨折复位交叉克氏针外侧加钢丝"8"字形张力带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49例获得10~18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按Cassebaum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41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5.9%,无肘内外翻畸形。结论:对儿童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尽早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疗效理想,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是一种理想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髁上截骨克氏针交叉加桡侧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儿童肘内翻患者行肱骨髁上截骨克氏针交叉加桡侧钢丝内固定术治疗。结果随访8个月至5年,27例患者肘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术后提携角均在0°~10°,无肘内翻复发。结论克氏针交叉加桡侧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具有固定牢固,彻底防止截骨后肱骨远折端向尺侧倾斜特点,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肘内翻复发。  相似文献   

10.
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内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6例肱骨髁上骨折和4例肘内翻应用三格克氏针交叉固定,并用钢丝,橡皮筋形成张力带弹性加压固定于桡侧,术后不用外固定,可早期锻炼肘关节功能,无并发症20年随访1~4年,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肘内翻发生。  相似文献   

11.
内侧有限切开加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侧有限切开加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内侧有限切开复位加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1-38(平均22.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7%。结论内侧有限切开加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损伤小,有效避免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固定可靠,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4例。男91例,女33例,年龄3~14岁,平均7岁。结果:随访6~24个月,124例全部愈合,2例发生肘内翻畸形,根据Flynn的评分标准:丢失提携角和丢失伸屈功能在0°~5°为优,6°~10°为良,11°~15°为可,>15°为差。本组优110例,良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5.1%。结论: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血管神经损伤延迟治疗术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2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完全移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延迟治疗的患儿资料,术前高度怀疑神经损伤20例,其中桡神经损伤6例,正中神经损伤13例,1例正中神经伴发尺神经损伤。19例术前出现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或搏动减弱情况。入院后对22例伴有严重神经或血管损伤的患儿在1~8h内行手术治疗,选择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或外固定架外固定。结果22例患儿术后达解剖复位,20例患儿切口Ⅰ期愈合,2例切口Ⅱ期愈合,无感染及肘关节功能障碍。19例血管损伤患儿,术后2周内18例恢复较好,桡动脉搏动正常,1例因活动不当致血管再次断裂,经再次手术后恢复较好,术后6个月复查桡动脉损伤症状消失,触及桡动脉搏动良好。3例桡神经损伤患儿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8例正中神经损伤患儿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1例伴有尺神经损伤的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善,1例再次出现神经症状,2例患儿均行二次手术神经探查,分别发现正中神经部分离断和正中神经被周围软组织增生压迫出现神经症状,分别行神经探查吻合及周围软组织松解术,2例患儿术后9个月复查时神经损伤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血管损伤延迟治疗的病例因术后并发症较多,主张早期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有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注意事项及疗效。方法对需手术治疗的42例有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选择不同肘关节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后,分别于肱骨内外髁向肱骨近端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3~4周拔除克氏针,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结果根据Dodgt′s疗效评价标准,优30例,良11例,差1例,优良率97.6%。结论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有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操作易掌握,复位理想,固定相对牢靠,可较早行康复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全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急诊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急诊闭合复位,克氏钢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6例,石膏中立位外固定,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26例术后经过9~35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对位、对线良好,骨折骨性愈合,术后肘关节功能按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肘内侧入路3枚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9例,均采用肘内侧入路、3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依据Flynn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09例患儿均随访13 a,平均(2.1±0.7)a;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按照Flynn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8.2%。所有患儿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移位,术后无肘内翻畸形、骨化性肌炎及Volkmann肌挛缩等并发症。4例术前尺神经损伤患儿均在术后5个月内恢复。结论肘内侧入路3枚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直视下复位保护尺神经,骨折断端稳定性高,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饶旺 《中外医疗》2011,30(8):1+3-1,3
目的探讨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用肘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7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肘外侧小切口行克氏针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肱骨髁上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肘关节功能均得到恢复,恢复时间为3~6个月,其中肘关节功能优者67例,良者5例,优良率为94.74%。肘关节功能尚可者4例,均肘关节屈曲受限20~30°。3例合并有尺神经损伤者,尺神经功能感觉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经肘外侧小切口行克氏针内固定术能有效促进骨折解剖复位和早期肘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Ⅱ期神经探查术治疗儿童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12年8月—2018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42例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儿童,其中8例行Ⅱ期神经探查术,随访9~82个月(平均50.3个月)。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和桡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本组患儿42例,骨折术后1~2个月,X线检查均示骨性愈合,且无并发症。按照Flynn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5.23%。骨折术后2~3个月,根据桡神经功能评定标准,42例患儿中优27例,良7例,差8例,优良率为80.95%。评定为差的8例患儿,行Ⅱ期桡神经探查术,随访6~80个月,结果均为优。 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性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创伤小、肘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术后建议观察3个月,多数患儿桡神经功能恢复好;若桡神经功能仍未恢复者,则行Ⅱ期桡神经探查术,也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那些必须行切开复位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2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病例,男16例,女8例,年龄6~11岁,平均8.5岁。术前常规化验、心电图、胸片、患肢肘关节正侧位片,全麻或臂丛麻醉,取肘关节前内侧L型切口,先探查修复肱动脉、正中神经,然后显露并复位肱骨髁上骨折,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前臂中立位石膏外固定3周,拍片见骨痂后撤石膏、克氏针,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24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愈合良好,肘关节活动良好,21例肘关节屈伸达正常范围,1例较正常范围小10度,1例较正常范围小20度,1例轻度肘内翻。结论:对于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前内侧入路优于其它入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