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2007年手术治疗的P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8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2-26 a,其中仅64.3%生化检查有低钾血症,余病例血钾正常,血清肾素(PRA)均低于正常值,血清醛固酮(ALD)82.1%高于正常值,A RR(ALD/PRA)≥50,CT对于肾上腺腺瘤诊断率较高为85.7%,术后血压及血钾完全恢复正常者为53.6%。结论:PA的定性诊断须行血钾,醛固酮,肾素水平及醛固酮和肾素比值(ARR)检查,CT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定位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5~2006年间收治的33例PA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醛固硐(APA)28例,占85%;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5例,占15%;66.67%IHA患者立位后醛固酮上升大于33%,氨体舒酮试验阳性率达80%;B超、CT检查结果与PA的诊断符合率为72%和92%.结论 血、尿醛固酮,肾素活性测定与氨体舒通试验是PA的主要诊断方法;血醛固酮立位试验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增生的鉴别;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是PA分型定侧的重要方法;PA的定侧主要依靠B超、CT;外科手术是治疗APA的重要方法;IHA多采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杨建梅  郭晓蕙 《临床荟萃》2006,21(8):595-59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的原因,既往认为是一罕见的疾病,在高血压中发病率小于1%,但随着对此病的认识和检查手段的改进,其发病率逐年增高,PA在高血压中发病率的报道3%~32%,平均为高血压患者的10%,其发病率的报道有很大的不同,原因为使用的筛查方法不同,诊断方法也不同,现在PA的诊断尚无受到大家公认的金指标.而如何早期、正确诊断对临床至关重要,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益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增高可造成高血压,也可直接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与原发性高血压比较,PA的患者更易发生伴随有心肌胶原蛋白沉积的心肌肥厚,更易发生中风和心肌梗死[5].因此对PA患者应尽可能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醛固酮腺瘤或单侧肾上腺增生的PA患者可因手术获得根治,即使不能手术,如双侧肾上腺增生的患者也可因抗醛固酮药物的应用而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多层CT(MDCT)表现,探讨MDCT在PA分型诊断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A患者的MDCT定位结果,探讨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的MDCT表现和特点。结果:与术中所见对照发现,MDCT对PA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8.2%。与术后病理学诊断对比分析显示,MDCT对PA亚型中APA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3.1%。结论:影像学检查对PA中APA和IHA的分型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MDCT对PA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四川地区不同亚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31例四川地区汉族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肾上腺影像学、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后病理分型为醛固酮瘤(APA)组3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IHA)22例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前鉴别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中腺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近5年临床确诊的52例PA患者的生化检查、体位试验、影像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PA患者血钾低于IHA组,尿钾、尿PH高于IHA组;体位试验结果:17例APA患者中立位血醛固酮较卧位升高11例,下降的6例,35例IHA患者立位血醛固酮均较基础升高;影像学检查:APA患者B超、CT、MR 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90%和91.6%。IHA患者符合率则为68%、93.75%和90.48%。结论APA患者部分生化异常程度较IHA患者明显;体位试验在APA和IHA中有部分重叠,立位血醛固酮升高者者不能排除APA,而血醛固酮下降者可确诊APA;CT与MR I诊断符合率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8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护理方法和体会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4例行手术治疗,术后血压恢复正常。其余4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能基本控制达标,血钾恢复正常。结论 PA患者易发生高血压和低血钾,加强护理可较好控制其血压,及早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指以高血压、低血钾、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浆醛固酮浓度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PA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改进和提高,PA的病例数逐渐增多。PA的临床表现虽以高血压、低血钾多见,但是某  相似文献   

9.
黄启亚  肖辉盛  张少玲 《新医学》2010,41(2):113-115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方法:对117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例患者中有低血钾者56.4%,血浆立、卧位肾素活性均处于正常低值,立、卧位醛固酮水平均增高。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比值(ARR)〉25者占91.5%,ARR〉50者占89.9%。B超、CT、MRI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8%、93%、85%。54例肾上腺腺瘤患者的定位诊断中B超检出9例(17%),CT检出39例(72.2%),MRI检出33例(61%),后两者检出率较B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PA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49例血压均恢复正常;27例患者血压略有波动,给予螺内酯20~40mg/d,长期口服血压可控制于正常。41例患者选择长期服药治疗,主要口服螺内酯80~160mg/d,分次口服,同时补钾,辅助运用ACEI、ARB、钙拮抗药等降压药物长期治疗。结论: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水平以及ARR是PA的主要定性诊断方法。CT及MRI是PA的主要定位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是治疗PA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血压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例血压正常、低血钾的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患者女性,39岁,因"四肢乏力麻木3年余,加重2 d"入院,监测血压正常,实验室检查显示血钾2.10 mmol/L,血醛固酮水平升高(465.83 pmol/L),肾素浓度偏低(2.90 ng/L),CT提示右侧肾上腺皮质腺瘤(23 mm×18 mm),确诊为PA。该患者整个病程未发现高血压。 结论对低血钾麻痹而无高血压的患者,要警惕正常血压型PA的可能,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