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刺督脉及舌体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晨  王珏  吴旭 《中国针灸》2001,21(9):2-10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针刺督脉百会、水沟、哑门及舌体金津、玉液治疗中风失语症34例,观察针刺前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分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结果:针刺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中口语表达、听理解的积分值均显著增高(P<0.01);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针刺总有效率为53.0%.结论:针刺可以改善中风失语症的言语障碍,并能促进脑电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针刺哑门及廉泉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中风失语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针刺哑门、廉泉,通里。观察针刺前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针刺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中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命名的积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54例患者中,痊愈30例(55.55%),显效19例(35.19%),无效5例(9.26%),针刺总有效率为90.74%。结论针刺哑门及廉泉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有利于语言功能的恢复,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理。方法:将58例中风早期失语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Schuell氏刺激法语言训练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30日为1疗程。并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经颅多普勒(TCD)、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程后5项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改善、中度改善者的言语功能得分提高率与针刺前后(即刻)脑血流变化呈高度正相关。治疗组(随机选择10例)病人疗程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比较,其中潜伏期在疗程后明显缩短(P〈0.01);波幅虽有一定改善,但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早期失语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刺能够明显改善左侧大脑的血流速度,可作为临床评价和预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指标之一;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的缩短可能是治疗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失语症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王素霞  杨传彪 《新中医》2001,33(9):47-47
采用头针为主,取头针言语三区,配合电针等治疗中风后失语症50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4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头针为主疗法是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赵百孝  余明哲 《中国针灸》1998,18(10):581-583
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 ,观察以清心醒神开窍为主针刺治疗 ,对中风失语症患者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 4项基本言语功能及言语相关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刺明显改善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 ,同时可以纠正言语相关症状 ,是中风失语症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两组共60例病人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合格的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语言训练。针刺治疗以舌针取穴为主;语言训练分口腔发音器官的训练,口形及声音训练,口语表达训练以及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在疗程前后以《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ABC法)各作一次语言检测评价;以及疗程前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两组疗效有差异,其中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疗效好(P〈0.05),治疗组(ABC)汉语失语检查法各亚项(信息量,流利性,复述,词命名,颜色命名,反应命名,是否,听辨认,执行指令)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P。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缩短,和P3波幅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疗效显著,其效果优于单纯的语言训练组。汉语失语检查法各亚项(信息量,流利性,复述,词命名,颜色命名,反应命名,是否,听辨认,执行指令)分值提高,P湖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缩短,和P3波幅升高,可作为临床评价和预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疗效指标,也是临床治疗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组(31例)和单纯针刺治疗组(31例),盐酸羡金刚初始剂量5 mg/天,1周后增至10 mg/天;针刺治疗选“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金津、玉液舌下点刺出血,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分及两组之间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95% CI=78.55%~99.20%);对照组为68.97% (95% CI =52.12%~ 85.8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990 2,P=0.004 8);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语言积分参数(t=13.147 1,P<0.01).结论:针刺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其收益为OR =0.15(95% CI =0.03 ~0.80),NNT =4(95% CI=2.26~20.04).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针刺“五泉穴”治疗中风Broca失语的临床观察和试验研究,验证针刺“五泉穴”治疗中风Broca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Broca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五泉穴”(试验组)和传统针刺(对照组),每组38例。均进行为期21 d的治疗,按照汉语失语检测法(CRRCAE)量表评分。结果:两种疗法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理解力改善状况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五泉穴疗法对中风Broca失语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对于中风Broca失语症状的改善优于传统穴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两组共60例病人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合格的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语言训练。针刺治疗以舌针取穴为主;语言训练分口腔发音器官的训练,口形及声音训练,口语表达训练以及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在疗程前后以《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ABC法)各作一次语言检测评价;以及疗程前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两组疗效有差异,其中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疗效好(P〈0.05),治疗组(ABC)汉语失语检查法各亚项(信息量,流利性,复述,词命名,颜色命名,反应命名,是否,听辨认,执行指令)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缩短,和P3波幅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梗塞致运动性失语疗效显著,其效果优于单纯的语言训练组。汉语失语检查法各亚项(信息量,流利性,复述,词命名,颜色命名,反应命名,是否,听辨认,执行指令)分值提高,P300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缩短,和P3波幅升高,可作为临床评价和预测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疗效指标,也是临床治疗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配合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为治疗中风研究一种更快捷,操作简便,疗效更确切的新方法。方法:随机选取60名中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夹脊穴针法配合巨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共治疗4周。两组均采用改良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arthel 指数的评定量表分析。结果:经各量表评定分析,治疗组的 Ashworth 痉挛级别显著下降(P <0.05),Fugl -Meyer 分值治疗组增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Barthel 指数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1)。各量表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夹脊穴配合肢体巨刺对于改善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颈椎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目的 :观察比较针刺颈椎夹脊穴和药物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随机分为针刺组 5 5例 ,药物组 4 2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 ,药物组静滴丹参注射液、口服太极通天液和西比灵。结果 :针刺组治愈率为 5 2 7% ,总有效率为 96 3% ;药物组治愈率为2 8 6 % ,总有效率为 73 8%。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针刺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非洲胃肠型疟疾4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弘  任琳 《中国针灸》2003,23(8):483-48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非洲胃肠型疟疾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进行耳尖穴点刺放血和大椎穴刺血拔罐,然后针刺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内关穴,留针20分钟,加脉冲电刺激。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结果:46例病人,痊愈33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针刺治疗胃肠型疟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针刺疗程对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32例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紊乱的颈椎病患者,用TCD检测针刺颈夹脊穴的即刻与近期效应。结果:近期效应明显优于即刻效应(TCD参数Vp,Vm,Vd均P<0.01),结论:针刺颈夹脊穴对调节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紊乱的效应具有持续性和积累性。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和IL—4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胡志光  尹钢林 《中国针灸》1999,19(2):111-112
对6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针刺大椎、定喘、风门、肺俞、足三里、三阴交、孔最等穴治疗,总有效率8197%,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4和IgE。结果表明:针刺能使支气管哮喘患者过低的CD+8升高(P<001);增大的CD+4/CD+8比值减小(P<001);过高的IL4和IgE降低(P<001,P<0001),使上述指标趋向于正常。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59,自引:7,他引:59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随机设立康复对照组,结果:根据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价:针刺组治愈率31.7%,有效率61.6%,总有效率9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起效快,且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针刺组假性球麻痹疗效优于球麻组,根据电视荧光吞咽功能评价;针刺组治愈率25.0%,有效率60.0%,总有效率85.0%,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疗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及心电图检查。结果:针刺治疗组对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电图的改善优于针刺对照组。结论:针刺内关,水沟等穴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引发的心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复视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展神经麻痹性复视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疗法,穴取球后、瞳子髎、丝竹空、太阳等;对照组予维生素B1、维生素B6口服,肌生注射液肌肉注射和三磷酸腺苷、乙酰辅酶A、细胞色素C静脉滴注,并采用遮盖单眼法.两组治疗前及40天后测定眼球运动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5%,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针刺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复视疗效确切,并优于常规用维生素和能量合剂等治疗.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非洲恶性疟疾致疼痛1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燕鸣  李研 《中国针灸》2001,21(8):20-28
以大椎、大杼、风池、合谷、丘墟、百虫窝为主穴,治疗非洲恶性疟疾致疼痛110例,结果治愈89例,占80.9%,显效21例,占19.1%,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9.
以东明 1、东明 2、球后 3个特效穴为主治疗青少年近视眼 1 70例 ,共 3 3 7只病眼。结果 :特效率为 3 6 2 % ,总有效率 97 6 % ,与常规取穴组进行疗效比较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 =1 98 4 3 6 3 ,P <0 0 1 )。  相似文献   

20.
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灿东 《中国针灸》2002,22(11):8-16
目的:观察面神经经炎急性期针刺治疗,对于疗效及疗效程的影响。方法;在面神经炎急性期(发病10日内)采用针刺风府、风池、完骨、合谷治疗,随机设立对照组(患侧红外线灯局部照射)。结果:针刺组在疗程上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方面基本接近(针刺组痊愈率90.0%,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率85.0%,有效率97.5%),针刺组略高于对照组。结论:面神经炎急性有针刺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