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氏奇穴针灸学是董氏先祖(董景昌)创立的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包含针法甚广,诸如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内容不但丰富且异于传统,治法简便而疗效显著,是台湾本土所独有的针法。董氏奇穴是该体系针法中常用的穴位,其定位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在同一位置,但命名与主治功用却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络刮疗配合针刺治疗对腰痛患者VAS及M-JOA评分的影响。方法 60例腰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刮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平卧5 min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刮疗组采用经络刮疗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疗程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量表评分(VAS评分)及下腰痛评分(M-JO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第1天治疗后刮疗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第7天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M-JOA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刮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络刮疗结合针刺疗法可以改善腰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指卒中后6个月时仍存在认知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卒中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PSCI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暂时缓解症状的药物、认知训练以及现代康复疗法等,中医治疗则以针灸、中药为主。不同的干预措施对PSCI的作用机制各有差异,临床治疗中多以中西医二者相结合。但目前针对PSCI仍未有公认的标准化干预措施,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在临床上能取得一定疗效,而患者治疗成本也随之提高。本研究对PSCI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并促进今后其治疗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的辨证分型与临床定量评定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临床定量评定为衡量指标,利用量化后的临床分型研究各证型与中风病人伴发疾病的关系,用以研究各中医证型的差异,了解各证型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 评价针刺疗程对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对32例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颈椎病患者,用TCD检测针刺颈夹脊穴的即刻与近期效应。结果 近期效应明显优于即刻效应(TCD参数Vp、Vm、Vd均P<0.01)。结论 针刺颈夹脊穴对调节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效应具有持续性和积累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临床定量评定为衡量指标 ,利用量化后的临床分型研究各证型与中风病人伴发疾病的关系 ,用以研究各中医证型的差异 ,了解各证型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古代书籍及现代文献中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艾灸治疗应用规律的研究,从病机、机理、操作方法、选穴、操作时长等方面整理分析,认为艾灸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有积极意义。同时对现代临床实验中应用艾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方案进行客观总结,希望能有益于拓展今后中风的针灸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本组 6 6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38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6个月 ;年龄 2 6— 72岁 ,平均年龄47.81± 14.45岁。随机分为夹脊组 32例 ,经穴组 34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常规检查TCD ,提示椎 基底动脉 (VA、BA)流速异常的有 93条 ,其中 ,夹脊组 39条 (n =39) ,经穴组 5 4条 (n =5 4) ,平均血流速度 (Vm)高于正常值的最高限有 74条 (简称血管痉挛组 ) ,占全部血管的 79.5 7% ;Vm低于正常值的最低限有…  相似文献   
9.
苏稼夫主任医师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灸治疗手段,治疗上他重视放血疗法,擅长应用放血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本文从放血的方法、反应、出血量、出血时的动态等方面对苏主任应用放血疗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针刺与灸大椎、关元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功能、腰腹肌力学方面的效应差异。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针刺组,每组20例。艾灸组隔天轮流温和灸大椎、关元穴,每次灸1h,每天1次;针刺组,针刺病变腰椎相应的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环跳等,每次30min,每天1次,均3周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4左右两侧脊旁肌、腹直肌表面肌电图情况及JOA下腰痛评分。结果:①JOA评分:两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针刺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总分优于艾灸组(6.95±0.94vs 5.50±0.89,10.90±1.86vs 8.90±1.92,22.50±2.82vs19.35±2.70,均P0.05)。②表面肌电图检查: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前屈位、后伸位、直立位、左右侧弯位及飞燕式体位上的表面肌电均方根(RMS)值(P0.05,P0.01),在前屈位、左右侧弯体位上,针刺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艾灸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坐位、前屈位、后伸位、直立位、左右侧弯位、飞燕式七个体位上的中位频率(MF)值(P0.05,P0.01),在前屈位上针刺组治疗后电极中位频率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常规针刺和艾灸大椎、关元穴治疗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肌肉功能,缓解肌肉疲劳,增加肌肉耐疲劳能力,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改善其主观症状,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但针刺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