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朱明  王桂珍 《中成药》1995,17(9):32-34
采用鸡胚培养法测定了双黄口服液对三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双黄口服液在浓度为1:2以下时,对鸡胚无毒性作用;浓度在1:2,1:5时,对不同稀释度的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10,1:20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解口服液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鸡胚培养法测定了双解口服液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双解口服液之原药液及浓度为1:2以下时对鸡胚无明显毒性作用;浓度在1:2时对所试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5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10时仍有较轻的抗病毒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鸡胚培养法测定了清解九味口服液对3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清解九味口服液之原药液及浓度为1:2以下时对鸡胚无毒性作用;浓度在1:2时对所试流感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在1:4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浓度在1:8时几乎没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固表解毒合剂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和鸡胚法,观察固表解毒合剂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并与其他处方为对照。结果:固表解毒合剂对MDCK细胞和鸡胚的毒性小;当药物浓度为0.045g/mL时可保护50%细胞不产生病变,药物浓度为0.056g/mL时可保护50%鸡胚不受感染。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比其他处方强。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通脉降脂口服液对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壁中层平滑肌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观察到1.5%、2.0%浓度的通脉降脂口服液随着加药培养时间的延长,可使G0/G1期SMC所占百分比逐渐减低,S期SMC百分比逐渐升高,而且物浓度较高时这种作用更为明显。提示通脉降脂口服液对体外培养兔主动脉壁中层SMC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光镜下观察蜂毒素对正常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形态的影响,应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检测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光镜下可见经蜂毒素作用后,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数目减少,管径变细,分布零乱。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蜂毒素浓度为:2.0、4.0、8,0μg/mL时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12.11%、29.85%和45.09%,血管数目明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却多于沙利度胺组(P〈0.01)。结论:蜂毒素可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并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通脉降脂口服液对体外培养的兔主动脉壁中层平滑肌细胞(Smoothmusclecell,SMC)周期动力学的影响。观察到1.5%、2.0%浓度的通脉降脂口服液随着加药培养时间的延长,可使G0/G1期SMC所占百分比逐渐减低,S期SMC百分比逐渐升高,而且药物浓度较高时这种作用更为明显。提示通脉降脂口服液对体外培养兔主动脉壁中层SMC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玉屏风口服液在鸡胚内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屏风口服液经鸡胚尿(?)腔或卵黄囊给药时流行性感冒病毒A/京科/1/68(H_3N_2),毒株15EID_(50)·30EID_(50)感染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液实验组鸡胚阴性尿囊液再接种于鸡胚尿囊腔盲传三代后,除个别血凝转阳外,绝大部分均为阴性,药物在鸡胚内不汉是抑制流感病毒,而是能灭活病毒。  相似文献   

9.
蒿芩清胆汤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蒿芩清胆汤对病毒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测定了蒿芩清胆汤对3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蒿芩清胆汤在浓度为2 g/mL(指含生药量)时对鸡胚无毒副作用;药物浓度在1:8时,对不同的流感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1:32时,可抑制甲3型流感病毒的繁殖;药物浓度在1:16时,对甲、乙型流感病毒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蒿芩清胆汤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固表解毒合剂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和鸡胚法,观察固表解毒合剂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并与其他处方为对照。结果:固表解毒合剂对MDCK细胞和鸡胚的毒性小;当药物浓度为0.045g/mL时可保护50%细胞不产生病变,药物浓度为0.056g/mL时可保护50%鸡胚不受感染。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比其他处方强。  相似文献   

11.
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牛蒡子提取物体外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作用。方法:采用血凝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牛蒡子提取物体外和鸡胚内抑制流感病毒效价,分析牛蒡子提取物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牛蒡子提取物组血凝效价降低,其抑制作用时间可从1h可持续到24h,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牛蒡子提取物在100,50及25mg/mL时,对感染流感病毒鸡胚具有预防和保护治疗作用(P〈0.001),且在100mg/mL时的预防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病毒唑组(P〈0.05)。结论:牛蒡子提取物可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FM1株。  相似文献   

12.
益气养阴方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1526-1528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CAM模型,比较大鼠含药血清和无药血清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情况。结果:含药血清对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益气养阴方对活体血管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在肿瘤和其他病理情况下的血管形成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合剂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鸡胚法检测药物对鸡胚的最大无毒限量和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通过中药复方合剂对病毒的直接作用、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观察鸡胚的存活率和测定鸡胚尿囊液血凝滴度。结果:中药复方合剂对鸡胚最大安全浓度为500 mg/mL,半数鸡胚感染量(EID50)为10-3.83;在3种给药方式中,中药复方合剂各剂量组对鸡胚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250mg/mL时鸡胚存活率100%;在血凝滴度测试中,同时给药、预防给药和治疗给药药物浓度在62.5、125.0、250.0 mg/mL时,血凝滴度均低于病毒对照组的1/4,表现为抗病毒活性(P<0.01),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中药复方合剂3种给药方式均能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在鸡胚中的增殖,对感染鸡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黄连粉剂抑菌,清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震  王军 《中医研究》2000,13(2):28-29
双黄连粉剂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甲型链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程度和杀菌作用;双黄连粉剂高低剂量、双黄连口服液及复方阿斯匹林片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双黄链粉剂的抑菌、解热作用强于双黄连口服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双黄升白冲剂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升白疗效及对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作用。方法:选择主要为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胃癌、肠癌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28例)为化疗同时服用双黄升白冲剂;治疗2组(27例)为WBC<4×10^9/L始用双黄升白冲剂;对照1组(33例)为化疗同时服用茜Zhuo双酯,对照2组(24例)为WBC<4×10^9/L始用茜Zhuo双酯,并做实验研究电镜观察小鼠骨髓超微结构。结果:升白疗效总有效率治疗1组为75.00%,治疗2组为88.89%;对照1组为54.55%,对照2组为58.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双黄升白冲剂对小鼠骨髓有良好的保护、改善造血微环境的作用。结论:中药双黄升白冲剂对化疗后骨同须受抑制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蜂毒素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光镜下观察蜂毒素对正常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形态的影响,应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检测蜂毒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光镜下可见经蜂毒素作用后,鸡胚绒毛尿囊膜微血管数目减少,管径变细,分布零乱。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蜂毒素浓度为:2.0、4.0、8.0μg/mL时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12.11%、29.85%和45.09%,血管数目明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却多于沙利度胺组(P<0.01)。结论:蜂毒素可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并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
墨江蜈蚣和少棘蜈蚣体外抑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尼族动物墨江蜈蚣药理试验结果表明:(1)1/100浓度墨江蜈蚣(A)和少棘蜈蚣(B)的酸性提取液对致病性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碱性提取液和水提取液抑菌效果不佳。鲜体蜈蚣和其毒素没有抑菌作用。(2)A和B在浓度为1/400时,对羊毛状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红色表皮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当浓度为1/800时,仍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显示出抗真菌的确切作用。  相似文献   

18.
48鸡胚背根神经节随机分成6组体外培养。其中的1组为对照组,不用药。另5组为实验组,在培养液中加入淫羊提取液,浓度分别为0.25%,0.5%,1%、2%、4%。测量神经突起长度和密度。取24对神经节做配对实验,在每对中任1枚增减液中加入3%的淫羊藿提取液,另1枚不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珍珠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复方珍珠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是:药液比重为1.15,醇沉浓度为60%,醇沉时间为24h,配制pH值为4.2。  相似文献   

20.
克瘤丸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克瘤丸对鸡胚尿囊膜(CAM)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讨克瘤丸抑瘤抗转移的机理。方法:以CAM为模型,观察克瘤丸3种不同提取法的提取物对CAM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克瘤丸"组合提取法"取得的提取物对CAM血管生长的抑制最强,在5~10mg/mL浓度时对CAM血管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并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克瘤丸具有显著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