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红药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红药干燥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甲醇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采用NMR和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分别为3,4-dihydroxyphenylalcohol-β-D-glucopyranoside(1),3,4-dihydroxyphenyl alcohol-6-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calceolarioside B)(2),3,4-di-hydroxyphenyl alcohol-β-D-glucopyranosyl-(1→3)-6-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plantainoside D)(3),3,4-dihydroxyphenylalcohol-β-D-glucopyranosyl-(1→3)-4-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plantamajoside)(4),3,4-dihydroxyphenyl alcohol-β-D-glucopyranosyl-(1→3)-6-O-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scroside E)(5)。结论: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老鼠簕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老鼠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3),尿苷(4),尿嘧啶(5)。结论:1,4和5为首次从老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海金沙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对海金沙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NMR等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田蓟苷(tilianin)(Ⅰ),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kaempferol-7-O-α-L-rhamnopyranoside)(Ⅱ),山柰酚(kaempferol)(Ⅲ),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Ⅳ),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hexadec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Ⅴ),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Ⅶ),正三十一烷醇(1-hentriacontanol)(Ⅷ)。结论:除化合物Ⅲ,Ⅳ外,其余均为首次从海金沙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Ⅴ为首次从海金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紫花野芝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紫花野芝麻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1 0个化合物 ,分别为甘露醇 (Ⅰ) ,β-谷甾醇 ) (Ⅱ) ,豆甾醇Ⅲ () ,rutin(Ⅳ ) ,3 ,5 ,7,4′-四羟基 3′-甲氧基 黄酮-3-O-β-葡萄糖 (6→1)鼠李糖苷 (3′-methylquercetin-3-O-rutinoside)鼠李糖苷 (Ⅴ) ,胡萝卜苷 (Ⅵ) ,正丁基吡喃果糖苷 (Ⅶ) ,acteoside(Ⅷ ) ,20-hydroxyecdysone(Ⅸ) ,尿囊素 (Ⅹ)。 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薄叶山柑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薄叶山柑Capparis ten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现代光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薄叶山柑共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erigeside C(1),glu-cosuringic acid(2),vanillic acid 4-O-β-D-glucoside(3-methoxy 4-glucosyl-benzoic acid)(3),4-O-β-D-glucopyranosyl-benzoate(4),3′,5′-dimethoxy-4-O-β-D-glucopyranosyl-cinnamic acid(5),tachioside(6),2,3-dihydroxy-1-(4-hydroxyl-3,5-dimethoxypheny1)-1-propanone(7)和acacetin 7-rutinoside(8)。结论:化合物1~8均为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藤苦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藤苦参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傣药藤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了研究,分离得到了7个强心苷及苷元类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这7个化合物分别为digitoxo-genin (Ⅰ),16-O-acetylgitoxigenin (Ⅱ),periplogenin (Ⅲ),16-O-acetylperiplogenin (Ⅳ),periplogenin digitoxoside (Ⅴ),perip-logenin-3-O-β-D-glucopyranosyl-(1→4)-O-β-D-digitoxopryanoside (Ⅵ),periplogenin-glucoside (Ⅶ).结论以上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白木通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白木通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calceolarioside B(Ⅰ),1-O-β-D(3,4-dihydrox-yphenyl)-ethyl-6-O-trans-feruloyl-glucopyranoside(Ⅱ),1-O-β-D-(4-hydroxyphenyl)-ethyl-6-O-trans-caffeoyl-glucopyranoside(Ⅲ),2α,3β-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Ⅳ),胡萝卜苷(Ⅴ),β-谷甾醇(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云南兔耳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并用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6-O-α-L-(4″-O-E-cinnamoyl)rhamnopyranosylcatalpol(Ⅰ),6-O-α-L-(2″-O-E-p-methoxycinnamoyl)rhamnopyranosycatalpol(Ⅱ),6-O-α-L-(4″-O-E-feruloyl)rhamnopyranosylcatalpol(Ⅲ),gmelinoside L(Ⅳ)。结论以上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蛇莓黄酮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Focke)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数据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蛇莓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洋芹素-6-C-β-D-葡萄糖苷(1),金合欢素-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2),山奈素-3-O-β-D-半乳糖苷(3),芦丁(4),异槲皮苷(5)和金丝桃苷(6)。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0.
深绿山龙眼种子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深绿山龙眼Helicia nilagirica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二氯甲烷和正丁醇部分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醛(1),对羟基苯甲酸(2),没食子酸(3),豆腐果苷(4),对甲醛基苯-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以上化合物除豆腐果苷外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3为首次从山龙眼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萱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萱草根Hemerocallis fulva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萱草根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苷类化合物:獐牙菜苷(1),laganin(2),picraquassioside C(3),葛根素(4),3-甲氧基葛根素(5),7-hydroxylnaphthalide-O-β-D-glucopyranoside(6),3,5-二羟基甲苯-3-O-β-D-葡萄糖苷(7),HN saponin F(8),长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糖吡喃-(1-3)-α-L-阿拉伯糖吡喃基苷-28-O-β-D-葡萄糖吡喃基酯(9)。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毛冬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锋  朱明晓  谢宁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0):732-736
 目的研究江西产毛冬青根的化学成分,阐明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反复的硅胶、反相硅胶以及Sephadex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冬青根中分得14个化合物,并鉴定结构为3-O-β-D-吡喃木糖-3β,19α,24-三羟基取代齐墩果酸-28-β-D-吡喃葡萄糖酯苷(3-O-β-D-xylopyranosylspathod-icacid28-β-D-glucopyranosylester,1),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mono-β-D-glucoside,2),广玉兰赖宁苷C(magnoleninC,3),丁香脂素-4,4′-O-β-D-双葡萄苷(liriodendrin,4)、ilexsaponin A1(5)、ilexsaponin B1(6)、ilexsaponinB2(7)、ilexosideA(8)、ilexoside O(9)、ilexgenin A(10)、ilexgenin B 3-O-β-D-xylopyranoside(11)、肌醇(myoinositol,12)、β-谷甾醇(β-sitosterol,13)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14)。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2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土茯苓二氢黄酮醇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研究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 5个二氢黄酮醇苷类化合物 ,分别为落新妇苷 (1) ,新落新妇苷 (2 ) ,异落新妇苷 (3) ,新异落新妇苷 (4 ) ,(2R ,3R) 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5 )。 结论 :化合物 2 ,4 ,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西藏产绵头雪莲花Saussurea laniceps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藏药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伞形花内酯(2),对羟基苯乙酮(3),东莨菪素(4),异东莨菪素(5),雪莲内酯(6),3-(2′,4′-二羟基苯基)丙酸甲酯(7),芹菜素(8),neoechinulin A(9),胡萝卜苷(10),东莨菪素苷(11),雪莲内酯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3),芹菜素-7-O-β-D-芦丁糖苷(14)和紫丁香苷(15)。结论:化合物5~15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9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云南兔耳草(Lagotis yunnanensis W.W.Smith)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并用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6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catalpol(I),globularin(Ⅱ),globularicisin(Ⅲ),10—O-(E)-p-coumaroylcatalpol(Ⅳ),10-O-(Z)-p-coumaroyl catalpol(V),globularimin(Ⅵ)。结论 以上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云南免耳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鼬瓣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鼬瓣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色谱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 ,为柯伊利素(1) ,5 ,7 二羟基-3′ ,4′-二甲氧基黄酮 (2) ,常春藤皂苷元 (3) ,胡萝卜苷 (4 ) ,角胡麻苷 (5) ,ajugoside(6) ,8-acetyl harpagide(7) ,5 ,7,4′-三羟基 3′-甲氧基黄酮-7-O-葡萄糖苷 (8) ,5 ,6 ,7,4′-四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 (9) ,5 ,7,3′ ,4′-四羟基黄酮-7-O-葡萄糖苷 (10)。结论 :ajugoside和 8-acetylharpagide为首次从鼬瓣花属植物中分得 ,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软蒺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对软蒺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有机溶剂提取,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为异鼠李素(Ⅰ),苜蓿素(Ⅱ),槲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苷(Ⅲ),异荭草苷(Ⅳ),β谷甾醇(Ⅴ),β胡萝卜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滨藜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Ⅱ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戴胜军  于德泉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3):1830-1833
目的:对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方法:Sephadex LH-20、聚酰胺及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鉴定6个黄酮单体,花旗松素(Ⅰ)、广寄生苷(Ⅱ)、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Ⅲ)、槲皮苷(Ⅳ)、蓼属苷(Ⅴ)、槲皮素-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Ⅵ为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与Ⅴ为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石胆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石胆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大孔吸附树脂、凝胶、硅胶柱色谱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香草酸(vanillic acid),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葡萄糖苷,丁香酸(sy-ring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异类叶升麻苷(isoacteoside),阿魏酸(ferulic acid)。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乌桕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各种光谱技术进行化合物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莽草酸(1),山柰酚(2),槲皮素(3),异槲皮苷(4),金丝桃苷(5),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7),没食子酸(8),芦丁(9)。结论:化合物1,5,6,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