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人际关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癌症患者的迁延不愈重要原因,因此,缓解疼痛、解除疼痛,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晚期癌痛患者的首要问题。近年研究发现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及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α-倒捻子素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ARPE-19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α-倒捻子素和H2O2处理ARPE-19,CCK8法检测α-倒捻子素和H2O2对ARPE-19细胞毒性作用。不同浓度的α-倒捻子素预处理ARPE-19,再用200μmol/L H2O2处理24h,观察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F-κB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当α-倒捻子素浓度在0~12μmol/L时,ARPE-19活性无明显变化; 当浓度达到16μmol/L时,细胞活性开始下降(P<0.05)。H2O2诱导后,当α-倒捻子素浓度在0~16μmol/L之内时,α-倒捻子素预处理均可提高ARPE-19细胞活性。ROS结果表示:H2O2诱导后,ROS表达量增高(P<0.05); 8和12μmol/L α-倒捻子素预处理,均可有效清除H2O2诱导产生的ROS(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2O2诱导后NF-κB蛋白表达增高(P<0.05),12μmol/Lα-倒捻子素预处理可以继续上调H2O2诱导后ARPE-19的NF-κB蛋白表达(P<0.05)。

结论:H2O2诱导ARPE-19细胞氧化损伤,造成细胞活性下降,ROS表达量增加,经过α-倒捻子素预处理后,可有效提高细胞活性,清除ROS,活化NF-κB。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辣椒素致眼化学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43只眼)辣椒素致眼化学伤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疾病转归。结果辣椒素对眼部损伤多局限于眼表,虽然预后较好,但部分病例症状较重、角膜上皮层愈合迟缓。经反复结膜囊冲洗、控制局部炎性反应、预防感染、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等积极治疗后,本组病例均治愈,平均病程(9.37±4.91)d(4~28d)。除1侧假性胬肉外,束发现其他眼化学伤并发症。结论辣椒素催泪喷射器可致I度眼化学伤。主要发病机制是辣椒素激活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 TRPV1 )后释放P物质(substanceP,SP)介导的局部炎性反应。常规治疗眼化学伤的方法和药物对本病有效。  相似文献   
4.
脑电信号是脑神经电生理活动的总体反映,具有安全、高效、实时、动态等优点。随着机器学习相关研究的开展与推进,基于神经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自动诊断正成为脑电分析研究热点。本文从前馈神经网络入手,比较分析了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信念网络等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特性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性能表现,并探讨了该研究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研究趋势,期望为神经网络在阿尔茨海默病脑电诊断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解米面制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于2011年对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6个地市县市售的米面制品共计183份样品进行了蜡样芽孢杆菌监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本调查研究样品主要来源于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七台河、鸡西共6个监测点,覆盖全省城乡人口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MRI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活检病理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MRI影像表现,22例均进行MRI平扫,其中5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骨肉瘤在MRI上发现瘤骨7例,骨质破坏22例,骨膜反应4例,软组织肿块19例,病灶内出血2例,坏死5例,比较准确地表现病灶侵犯的范围22例,跳跃征1例。结论MRI能够反映骨肉瘤的病理特征,是诊断骨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性,66岁。因"咳嗽1个月,胸闷气促2个周"于2019年4月12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咳嗽,伴乏力、消瘦、纳差,无发热及胸痛。2周前出现进行性胸闷、气促。4月12日至本院就诊。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右侧较多(图1、2)。考虑结核性胸腔积液可能,转入我院感染科住院诊治。患者既往有头皮结节史1年,无不适感,近3个月头皮结节破溃(图3)。曾在外院就诊考虑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患者骨髓中CD200的表达及其与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的关系和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初诊CLL患者骨髓中CD200的数量。以CD19+CD200+表达低于50%为CD200low组(18例),大于或等于50%的为CD200high组(22例)。结果 CD200low组(18例)年龄、男性人数、初次白细胞(WBC)数量、初次淋巴细胞(LY)数量、初次LY%、淋巴结发生率显著低于CD200high组(22例)(P0.05);CD200low组初次血红蛋白(HB)量高于CD200high组(P0.05)。CD200low组CD19+、CD19+CD23+、CD19+CD160+抗原表达的平均百分数及Zeta链相关蛋白-70(ZAP-70)阳性率明显低于CD200high组(P0.05)。Binet分期中,CD200low组A期概率多于CD200high组,CD200high组大部分处于C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分期中,CD200low组患者大部分处于Ⅰ期,CD200high组大部分处于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200对诊断疾病、预后判断、实施个体化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3例新疆汉族AA患者(AA病例组)和200例新疆汉族人群作为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研究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AA患者的相关性。结果 AA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有相同之处,均表现为DRB1*15表达最高,同时DRB1*4、DRB1*7、DRB1*9、DRB1*12表达均较高,频率最低的均为DRB1*17;AA病例组中DRB1*8等位基因频率(13.73%)显著高于对照组(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02,P0.05);AA病例组DRB1*12、DRB1*14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A病例组女性等位基因DRB1*12(5.41%vs 10.00%,OR=0.2079,P0.05)和AA病例组男性DRB1*14等位基因频率(2.11%)显著低于对照组(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403,P0.05);AA病例组女性DRB1*15等位基因频率(27.45%)显著高于对照组(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33,P0.05)。结论 DRB1*08可能是AA患者的易感基因;DRB1*12可能是女性AA患者拮抗基因;DRB1*14可能是男性AA患者的拮抗基因;DRB1*15可能是女性AA患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人体运动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性,通过量化评价表面肌电(sEMG)信号间的非线性耦合强度,可以得到运动相关肌肉的功能状态,进而探究人体运动控制的机制。本文将小波包分解和n∶m相干性分析相结合,构建基于小波包-n∶m相干性的肌间交叉频率耦合分析模型,探究肌电信号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在维持30%最大自主收缩力(MVC)的肘部屈伸状态下,采集20名健康成年人的sEMG信号,首先基于小波包分解获取子带分量,然后将子带信号进行n∶m相干性计算,分析肌间耦合特征。结果表明:30%MVC的肘部屈曲运动下,协同肌对和拮抗肌对的线性耦合(频率比为1∶1时)强度高于非线性耦合(频率比为1∶2、2∶1和1∶3、3∶1时);对于肌间非线性耦合,随着频率比的增大,耦合强度随之降低,且频率比为n∶m和m∶n之间没有明显的耦合强度差异;beta和gamma频段内的肌间耦合主要体现在协同肌对之间的线性耦合(1∶1)和低频率比的非线性耦合(1∶2、2∶1)以及拮抗肌对之间的线性耦合上。以上说明:小波包-n∶m相干性方法可以定性、定量地描述肌间非线性耦合强度,为深入揭示人体运动控制机制和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