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5-硝基水杨酸(1)是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美沙拉秦(mesalazine)的原料,也可用于制备偶氮染料和有机合成.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制备美沙拉嗪 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沉淀法制备包合物,并通过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对美沙拉嗪和β-环糊精的包合过程进行模拟。测定包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结果: UV、IR和DSC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美沙拉嗪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比为1∶1,相溶解度图呈AL型,包合物在去离子水中(25℃,pH7.0)溶解度为7.8 mg·ml-1,美沙拉嗪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后能显著提高美沙拉嗪的溶出速度和溶解度。结论:β 环糊精对美沙拉嗪的包合作用能够显著改善美沙拉嗪较差的水溶性及其溶出性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医用三氧治疗系统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活动期UC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三氧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用隔天一次医用三氧治疗系统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后疗效、T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综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vs.65.6%)(P<0.01).治疗组血清IgA、IgG水平显著降低(P<0.01),CD8+ T细胞水平增高,CD4+/CD8+比值降低(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减少(P<0.05).结论 医用三氧复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UC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沙拉嗪缓释片.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将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直肠滴注康复新液)和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CD8和NK的水平显著升高,CD4/CD8+的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康复新液于直肠滴注联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的炎疗效显著,可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5-氨基水杨酸(5-ASA)广泛应用于炎性肠病的治疗,尤其是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新型口服水杨酸制剂包括偶氮键前药(奥沙拉嗪和巴柳氮)、各种采用高分子化合物包裹的5-ASA及多基质系统(multi matrixsystem,MMX)美沙拉嗪,可避免5-ASA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以发挥局部肠道抗炎作用,新型制剂不良反应小,在耐受性方面优于柳氮磺吡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虎蕨散联合美沙拉嗪栓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8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美沙拉嗪组与联合组,各30例。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栓治疗,联合组在美沙拉嗪组基础上联合虎蕨散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积分、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及停药2周后疾病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美沙拉嗪组(93.33%vs. 73.33%,χ2=4.320,P=0.038)。治疗4周后,2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积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美沙拉嗪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 10.00%,χ2=0.268,P=0.605)。停药2周后联合组疾病复发率略低于美沙拉嗪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vs. 6.67%,P...  相似文献   

7.
袁海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83-484
目的观察益生菌配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整体疗效。方法选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随机标记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8例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18例除给予美沙拉嗪外,另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4周/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生菌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好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是临床理想的药物配伍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探讨大鼠结肠促炎症性细胞因子IL-1β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在UC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并分析和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在UC中的作用及对这两个因子的影响.方法:用乙酸溶液制备UC大鼠模型,将清洁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治疗组、美肠安和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组.7d后各组大鼠结肠标本行HE染色,观察镜下结肠病理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可见脓性分泌物、糜烂及溃疡,两组治疗组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并且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CD44的表达,其中美肠安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组的降低较美沙拉嗪治疗组更明显.结论:美肠安和美沙拉嗪联合使用可以明显降低IL-1β和CD44的表达,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5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28例)、药物联用组(27例),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药物联用组给予奥硝唑+美沙拉嗪治疗,比较美沙拉嗪组和药物联用组的疗效。结果美沙拉嗪组有效率为64.3%(18/28),药物联用组为92.6%(25/2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很好,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者的治愈率,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美沙拉嗪为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是目前治疗轻中度炎症性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线药物,肾损害是其较为罕见但却严重的不良反应,国内尚无儿童病例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治疗后出现白细胞尿、蛋白尿,停药后好转的病例。该病例结合文献报道,提示儿童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美沙拉嗪治疗前及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以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或潜在的肾衰竭风险。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9,(4):566-57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途径在体外对大鼠炎症性肠病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48只健康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2)、模型组(n=12)、美沙拉嗪组(n=12)和白藜芦醇组(n=12);除对照组大鼠外,均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胃以建模,而对照组大鼠采用同等体积的乙醇溶液灌胃;建模成功后,美沙拉嗪组大鼠给予美沙拉嗪2 g/(kg·d)灌胃,白藜芦醇组大鼠给予白藜芦醇100 mg/(kg·d)灌胃,而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蒸馏水100 mg/(kg·d)灌胃,喂养期间观察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并比较各组大鼠按疾病活动度(DAI)量表评分差异,以及各组大鼠喂养7 d后采集其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PGE2,NO,IL-1β,TNF-α水平,同时处死大鼠取其结肠观察其形态,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肠黏膜中SIRT1、AMPK和NF-кB p65蛋白水平值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的DAI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美沙拉嗪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的DAI评分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的DAI评分值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的PGE2,NO,IL-1Β,TNF-α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美沙拉嗪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的PGE2,NO,IL-1Β,TNF-α水平测得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的PGE2,NO,IL-1Β,TNF-α水平测得值均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的肠黏膜中SIRT1,AMPK低于对照组(P<0.05),而NF-кB p65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美沙拉嗪组和白藜芦醇组大鼠的SIRT1、AMPK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NF-кB p65蛋白低于模型组(P<0.05);白藜芦醇组大鼠的SIRT1、AMPK明显高于美沙拉嗪组,而NF-кB p65蛋白低于美沙拉嗪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炎症性肠病具有改善作用,有效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能激活SIRT1,升高AMPK从而抑制NF-кB p65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2.
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医药论坛杂志》2011,(16):159-16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本病呈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反复发作。传统治疗药物柳氮黄吡啶(SASP)临床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5-氨基水杨酸(5-ASA)新型制剂奥沙拉嗪近年来在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疗效。本研究应用奥沙拉嗪和SASP治疗UC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思密达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单用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服用美沙拉嗪1.0g一日3次,思密达9g每晚保留灌肠,对照组40例仅口服美沙拉嗪1.0g一日3次。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联合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LC-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美沙拉嗪(5-ASA)及其主要代谢物N-乙酰-5-氨基水杨酸(N-Ac-5-ASA)的浓度,并将此方法用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丙酸酐衍生后,以乙酸乙酯进行液液萃取。色谱分离采用Thermo ODS-2HYPERSIL(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甲醇(体积比为60∶40),流速为1.0mL·min-1(柱后分流比为5∶3)。质谱检测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在电喷雾电离(ESI)源负离子化方式下,监测反应分别为m/z208→107(美沙拉嗪衍生物),m/z194→107(N-乙酰-5-氨基水杨酸),和m/z192→148(内标物对氨基苯甲酸衍生物)。测定6只Beagle犬分别单次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500mg后不同时刻血浆中美沙拉嗪及代谢物N-乙酰-5-氨基水杨酸的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以非房室模型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中美沙拉嗪和N-乙酰-5-氨基水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50.00mg·L-1和0.0150.00mg·L-1和0.011.00mg·L-1,定量下限分别为0.05mg·L-1和0.01mg·L-1;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质控样品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4.6%,准确度分别为95.8%1.00mg·L-1,定量下限分别为0.05mg·L-1和0.01mg·L-1;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质控样品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4.6%,准确度分别为95.8%96.4%和93.3%96.4%和93.3%98.4%,提取回收率均在70.2%98.4%,提取回收率均在70.2%80.8%之间。美沙拉嗪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1/2为(3.9±1.3)h,tmax为(3.7±0.5)h,ρmax为(27.8±6.3)mg·L-1,AUC0t-为(144.4±39.4)mg·h·L-1,AUC0-∞为(150.8±33.3)mg·h·L-1。结论本法适用于血浆中美沙拉嗪及N-乙酰-5-氨基水杨酸的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美沙拉嗪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温敏型液体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温敏材料,负载美沙拉嗪HP-β-CD包合物,制备美沙拉嗪HP-β-CD包合物温敏型液体栓;比较美沙拉嗪HP-β-CD包合物温敏型液体栓和美沙拉嗪液体栓的黏度、胶凝强度、生物黏附性、体外凝胶溶蚀及药物释放等。结果:与MSZ液体栓相比,美沙拉嗪HP-β-CD包合物的加入不影响液体栓的胶凝温度,能使液体栓的黏度、胶凝强度及生物粘附性显著增加。凝胶溶蚀不受包合物的影响,而药物释放率得到显著提高,且药物释放与凝胶溶蚀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美沙拉嗪HP-β-CD包合物温敏型液体栓具有较理想的胶凝温度,以及良好的粘性、胶凝强度及生物粘附性,且体外释药速度较MSZ液体栓快。  相似文献   

16.
3种药物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本-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张轩  金雪  阮洪军 《医药导报》2006,25(5):476-478
目的比较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和奥沙拉秦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本 效果。方法将62例门诊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给予柳氮磺吡啶片餐后口服,每次1.0 g,qid;B组22例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餐中口服,每次1.0 g,qid;C组19例给予奥沙拉秦钠胶囊餐中口服,每次1.0 g,tid。疗程均为4周。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 效果分析。结果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和奥沙拉秦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7.47,28.14和21.20;美沙拉嗪和奥沙拉秦钠的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分别为48.96和27.77。结论奥沙拉秦钠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较佳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通过与市售制剂的药动学特征比较,阐述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特征,为新药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单剂量和多剂量2种方式口服给药,选取比格犬为受试对象,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样品药物浓度。通过药动学参数估算和统计分析,评价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的体内吸收和消除过程、相对生物利用度、体内蓄积效应以及与市售制剂的药动学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在比格犬体内单剂量口服(灌胃)给药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和美沙拉嗪肠溶片以美沙拉嗪表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1.30%±20.20%、109.20%±30.80%。多剂量口服(灌胃)给药后,体内无蓄积效应。通过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统计分析比较研究,提示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与市售的2种制剂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缓释颗粒剂吸收和消除过程基本呈线性动力学特征,多剂量给药后5 d左右达稳态、体内无蓄积,药动学参数与市售制剂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联合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性分为参照组(33例)和研究组(34例).参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参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4.17±6.46)分,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予以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制剂,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 < 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0%(P < 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制剂能提高治疗UC的临床效果及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联合麦滋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2例轻、中度U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46)口服美沙拉嗪+麦滋林;对照组(n=46)口服美沙拉嗪,治疗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P<0.01)。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麦滋林治疗UC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