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作期肺胀的证治:—附10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  林新峰 《新中医》1992,24(9):37-38
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上以慢性咳嗽,咯痰,气喘,胸中胀满为主症,属本虚标实之证,每因再感外邪诱使病情急性发作。笔者收集本院急诊科观察室从1989年下半年至1991年上半年留观的发作期肺胀  相似文献   

2.
小儿哮喘病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痰饮留伏。因有夙根宿饮留伏,在感受外邪之后而诱发,亦有因某种饮食或接触某种过敏物质过敏而发者。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连年不愈之特点,且主因为痰,由外邪而诱发。小儿哮喘在急性发作期,多有诱因,皆为邪实。但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久则虚,故以正虚为主,因此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我们在临床上将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难治性疾病之一,病程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刘建秋教授认为治疗支气管哮喘,除发作期的祛邪治疗外,更应重视缓解期的扶正治本,并指出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其治疗,从根本上即为调控患者体质的偏颇,因人而异,从本而治,以减少或预防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4.
正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而表现出喘息上气、憋闷、胸部膨满、痰多咳嗽、脘腹胀满、心悸、肢体水肿、面色晦暗,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喘脱、神昏、出血等危重症状的一类疾病。肺胀本质上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缓解期多为正虚,而急性期多因感受外邪而诱发,短期内出现恶寒发热、  相似文献   

5.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炎)患者常因感受外邪而反复急性发作,部分因反复频繁发作导致肺气肿、肺心病。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补肺胶囊治疗慢支炎缓解期病人6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本病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为标,本虚标实存在于肺胀整个疾病过程中。因此,补益肺脾肾,活血化痰应贯穿于肺胀治疗的始终。临床上以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肺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儿童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患,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明·戴元礼在《秘传证治要诀·卷六哮喘》中指出因有“宿根”,一般认为哮喘系邪实正虚,发作时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元代的朱丹溪就提出过“未发以扶正气为主”的缓解期治疗原则,后世基本以此为准则,不少医家认为,治疗哮喘其难不在止哮而在防哮,治哮必防哮,因此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尤其重要.现笔者对近10年儿童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论治之源1.本于《黄帝内经》。肺胀的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胀论》云:"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指出了本病基本性质为虚满,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喘咳。2.据于《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所提支饮,首先认识到  相似文献   

9.
肺胀以咳、喘、痰、肿为主要特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徐老认为,其病因病机约之有二:一则以肺气虚或脾肾阳虚为始发病因,常易感受外邪引发咳喘,久则痰饮阻肺而致肺胀,属本虚标实证;一则以久嗜烟酒或外感失治为因,咳嗽久延,痰热内蕴,肺络瘀阻而致肺胀,多以实证为主,久则由实致虚。他主张临证之际,概分四型论治。  相似文献   

10.
肺胀源流考     
从病名、病因病机、论治3个方面对肺胀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本病的发生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喘息、久咳、慢性肺系疾病,迁延失治,导致肺气自虚,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侵;脏腑虚损,津液输布失常,痰浊内生;气虚行血无力,瘀血阻络或他脏及肺等引起。其病机有虚实之分,疾病有外邪犯肺与因虚致胀之异,所以在临床治疗肺胀时,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11.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喘咳”、“哮喘”及“痰饮”范畴,临床以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要表现,本病在春秋二季的发病率较高,易反复发作,中医多认为其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脾、肾不足,痰饮内伏;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其病机多属风寒束肺,痰涎壅盛,肺失宣降.在治疗方面,急性发作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以治其标,并辨其寒热而施治;病久兼虚的,应适当兼顾;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当扶正以固其本.而近年来,内病外治这一古老而义新型的治疗方法,正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现将近年来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小儿喘支)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青松教授认为正气虚损为成人难治性哮喘发病的基础,病位主要责于脾、肺、肾三脏。难治性哮喘患者素体本虚、药物耗损、或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耗伤正气,外邪易侵,诱因易动,引触伏痰,痰气相搏,哮喘反复发作。临床上采用分期辨证的方法,序贯治疗,发作期以宣肺化痰为主,攻补兼施,缓解期以健脾补肾益气为基础辨证施治,并结合难治性哮喘患者的症状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强调补虚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之一,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而长期反复发作常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支气管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现代研究表明缓解期是治疗哮喘的核心部分。目前西医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有着较好的疗效,但容易复发,远期疗效较差。而中医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通过对整体调节,提高免疫力,从而能够明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肺胀的记载,阐述肺胀之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指出"痰"为肺胀最主要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从而引出"痰"为肺胀病机之关键,"治痰"为肺胀的治疗要点;而二陈汤作为治痰之通剂,凡以痰为病机,随症加减即可,因此使用二陈汤合方辨证治疗肺胀;临床上肺胀急性期多以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瘀互结证为主,治则当以清热化痰祛瘀为主;稳定期多以肺脾两虚、肺脾肾俱虚兼痰瘀为主,治疗以益气祛痰活血为主,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中医学虽然没有COPD这一病名,究其发病特点,当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灵枢·胀论》中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多发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冬季,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喘息,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展为肺炎性心脏病或阻塞性肺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上分为急性发作期、迁延期和缓解期.目前西医学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控制感染、祛痰、镇咳、平喘为主,缓解期的治疗原则主要以健康宣教为主[2...  相似文献   

17.
正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由于其反复发作及难以治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生活质量,并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和经济负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症状不如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明显,因此重视程度不够,而缓解期症状反复发作也易导致肺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哮喘。目前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仍以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合扩张气管药物为主,虽然可以控制哮喘的大部分急性发作,但长期应用副作用明显,患者依从性较  相似文献   

18.
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王书臣教授认为对此类疾病应重视缓解期的治疗,以减少急性发作.并结合临床认为,缓解期多属本虚标实之患,本虚以肺脾肾虚为主,标实以痰瘀交阻为多.故在床辨治中,着重于"痰"、"虚"、"瘀"的治疗,以补肾健脾、祛瘀化痰为治疗大法,采用自拟的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方随证加减,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王书臣教授认为对此类疾病应重视缓解期的治疗,以减少急性发作。并结合临床认为,缓解期多属本虚标实之患,本虚以肺脾肾虚为主,标实以痰瘀交阻为多。故在床辨治中,着重于“痰”、“虚”、“瘀”的治疗,以补肾健脾、祛瘀化痰为治疗大法,采用自拟的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方随证加减,收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论《金匮》肺痿、肺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金匮要略》中肺痿、肺胀之源流进行考析。认为《金匮》所论之肺痿强调肺脾两虚,以咳嗽、吐痰为主症,类似于呼吸系统的慢性渗出性炎性病变,治以补虚化瘀止咳;《金匮》所谓之肺胀为表寒里饮郁热闭肺,表里同病,以喘为主症,病变实质类似于哮喘发作,治以宣肺平喘。今人所认定上之肺痿(治必活血化瘀之肺纤维化),肺胀(肺心病之肺胀),与《金匮要略》所论名同实异,证治俱不同,提示学柱石在循名责实,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