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出院后居家康复期信息需求满足对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0例,采用单双号数字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延续性护理服务,干预组在出院当日及居家康复期间持续收集患者需求信息,出院后通过干预措施满足患者信息需求,出院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知识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前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前后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各维度得分差值较常规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值较常规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5.00%)较常规组(81.8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康复期信息需求满足能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任月侠  陈丽  汪建  潘爱红 《安徽医学》2022,43(8):949-953
目的 探讨医共体模式下延续性护理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濉溪县医院收治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院后是否属于本院医共体成员单位慢病管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本院医共体成员单位慢病管理的患者)25例和对照组(出院后不在本城区居住)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医共体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出院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认知能力、行为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社会环境、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随时间延长均有所改善。出院后6个月时,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33,P=0.018);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方面,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行为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社会环境、治疗依从性的比较,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医共体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凡  李伦兰  戴晴  陶晖  王文静 《安徽医学》2020,41(7):846-84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自行设计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组别×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4.268,P=0.019),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8.956,P=0.006),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逐渐下降(F=652.492,P<0.001);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组别×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17.589,P<0.001),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腰椎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8.956,P=0.006),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得分逐渐上升(F=652.492,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可减轻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延续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出院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通过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分析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评分及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均较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续性护理组在出院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自我管理水平能力较低,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轮转神经外科的63名护理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31)和对照组(n=32)。试验组采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是否正态性,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对比两组出科理论成绩、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成绩,核心胜任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以及教学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t=4.74,P<0.001)、OSCE成绩(t=3.81,P<0.001)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核心胜任力各维度得分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分(t=4.32,P<0.001)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教学满意度得分(t=2.21,P=0.044)及患者满意度得分(t=2.92,P=0.01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核心胜任力的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可以提升护理规培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后续教学活动中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行PCI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和血管并发症情况,以及出院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前后LVEF和ADL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7.83±2.09)天]比观察组[(9.13±3.20)天]明显缩短(P<0.05)。两组PCI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5)。结论 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益气活血凉血生肌方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131例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8)、对照组(n=63),两组均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组于手术日起加用益气活血凉血生肌方药2个月,随访时间为2个月,以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西雅图量表评分为主要观察指标。 结果 治疗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胸闷、瘀血、气短、乏力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益气活血凉血生肌方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气虚血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胡锦秀  陈倩倩  张卉  汪娟  朱鹏 《安徽医学》2020,41(6):724-726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回授法对食道癌围手术期患者认知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普胸外科2018年4~10月符合标准的18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和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回授法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知晓率、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纳入84例和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对于食道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95.45% vs 7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训练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2.42% vs 7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76% vs 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7% vs 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0.91% vs 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回授法适合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凤琴  张永红 《安徽医学》2020,41(3):339-342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庐江县人民医院儿科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育和随访。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出院时及家庭雾化吸入2周后的治疗依从性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憋喘、湿啰音及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和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2周后依从性好、良、差的比例分别为85.0%、12.5%、2.5%,对照组分别为57.5%、27.5%、12.5%,试验组患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在住院时、出院时、家庭雾化治疗2周后的依从性评分出现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在住院时、出院时、家庭雾化治疗2周后依从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憋喘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不仅改善家庭雾化吸入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还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造口围手术期重点环节循证护理对患者住院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 针对肠造口围手术期重点护理问题,通过循证护理,构建"肠造口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精准护理方案"。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胃肠外科82例肠造口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其中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的41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按精准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肠造口早期并发症、自我护理能力以及住院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肠造口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是12例(29.27%)和27例(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周新增肠造口并发症分别是4例(9.75%)和14例(3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护理能力、住院满意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肠造口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精准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有利于指导临床护士肠造口专科护理实践,改善患者住院护理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6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干预后5周比较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希望、焦虑及抑郁等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后试验组创伤后成长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7.58±10.11)分比(0.31±12.34)分]、希望水平得分差值高于对照组[(5.93±6.42)分比(0.24±6.35)分]、焦虑水平得分差值低于对照组[(1.81±2.64)分比(0.86±2.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施行CBT可促进其创伤后成长,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艳梅  赵梅 《安徽医学》2022,43(6):702-706
目的 探讨抗炎饮食对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94例,按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炎饮食组和常规饮食组,各47例。常规饮食组予以常规饮食干预,抗炎饮食组在常规饮食组基础上加以实施基于膳食抗炎指数的营养干预,均持续3个月。在第一个化疗周期前(T0)、第二个化疗周期(T1)、第三个化疗周期前(T2)和第四次入院评估前(T3)时,测量患者hs-CRP水平,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结果 从T1至T3时,抗炎饮食组焦虑、抑郁评分和hs-CRP水平较常规饮食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组间差异随时间变化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焦虑(F时间=5.379,P=0.002;F组间=5.079,P=0.027;F交互=2.823,P=0.043)、抑郁评分(F时间=30.671,P<0.001;F组间=4.695,P=0.033;F交互=2.762,P=0.047)和hs-CRP水平(F时间=18.061,P<0.001;F组间=4.739,P=0.032;F交互=7.91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炎饮食组饮食依从性高于常规饮食组(Z=-6.310, P<0.05)。结论 抗炎饮食干预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治疗前、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分别检测血清CEA、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期选择90例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血糖和CEA水平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的变化,分析血糖对血清CEA水平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入院时体质指数、血清CEA、FPG、2 hPG、HbA1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治疗前、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的血清FPG、2 hPG、HbA1c、CE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3个时间点的血清CEA水平与FPG、2 hPG和HbA1c均呈正相关(P<0.05)。出院后6个月,4例患者血清CEA水平始终高于正常水平,2例患者确诊为早期大肠癌。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EA水平高于正常人,随着血糖控制水平变化,CEA水平随之变化。对CEA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需关注是否有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DM)知识、态度以及自我管理的状况,探讨T2DM患者自我管理与糖尿病知识、态度的相关性,为进一步认识T2DM患者自我管理与糖尿病知识、态度的相互关系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DM知识量表、DM态度量表及DM自我管理问卷对4所三级综合医院200名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DM知识得分为68.06±10.07,DM态度得分为122.60±5.66,DM自我管理得分为57.98±15.30。文化程度、DM病程、DM并发症、定期复查是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自我管理得分与DM知识得分(r=0.176,P<0.05)、DM态度得分(r=0.256,P<0.01)均成正相关。结论:绝大多数T2DM患者DM知识、自我管理处于中低水平。医务人员对T2DM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除强调有关DM知识之外,积极改善态度,可以促进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5.
牛成成  张瑞明  尤青海 《安徽医学》2016,37(8):1050-1052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名护生全部参加多媒体教学并采用抛币法随机分成PBL组(n=56)和对照组(n=47)后进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实习的总体印象、满意度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PBL组总体印象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显示PBL组满意度为89.29%,与对照组(65.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总得分、选择题得分和非选择题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操作考试合格率(91.09% vs 89.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满意度以及教学成绩,值得在CSSD护理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顺  毕然然  殷锴  耿二瑞 《安徽医学》2018,39(12):1493-1495
目的 探讨远程康复指导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远程康复指导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2周后,进行健康宣教,远程康复指导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后继续给予远程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6、12个月时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膝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WOMAC评分比较,重复因子时间效应显著(F=5 064.003, P=0.000),重复因子不同治疗方法与观察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92.316,P=0.000),不同方法总体比较,两组患者WOM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46,P=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远程康复指导组的WOMAC评分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远程康复指导组患者WOMAC评分分别为(32.10±1.25)、(20.40±1.19)和(9.40±1.10)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重复因子时间效应显著(F=958.868,P=0.000),重复因子不同治疗方法与观察时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4.930,P=0.004)。不同治疗方法总体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810,P=0.057)。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康复指导组患者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7.85±0.59)、(5.35±0.81)、(2.00±0.65)和(1.75±0.9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KOA患者康复过程中,远程康复指导能积极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丁世陆  陈松 《安徽医学》2020,41(6):715-716
目的 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术带针胸管引流治疗气胸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带针胸管引流治疗的52例气胸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住院天数、治愈率、有效率,术前、术后当天和出院时ADL评分情况。结果 患者的中位住院天数为10(8,15)天,治愈率为73.08%(38/52),有效率为100%(52/52),治疗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术前ADL评分为(70.00±19.93)分、术后当天ADL评分为(55.10±17.48)分、出院时ADL评分为(84.33±11.59)分,不同时间点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28,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后当天ADL评分低于术前,出院时ADL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术带针胸管引流治疗气胸疗效尚可,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心病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脂水平。结果干预6个月,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术治疗后采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90例成功实施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n=95)、对照组(n=95)。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指导,运动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院内、院外心脏运动康复干预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运动康复组LVESD、LVEDD、LVEF均较出院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6个月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升高(P<0.05),且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运动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两组生理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术后1个月内MACE总发生率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 PCI术后给予心脏康复运动可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rs6265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关联性。方法 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经OGTT试验区分为糖代谢异常者(研究组)与糖代谢正常者(对照组),分别收集120例,同时收集健康组120例。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对BDNFrs6265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血清BDNF水平。结果 研究组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9.82,P=0.00;χ2=4.70,P=0.03)及健康组(χ2=19.70,P=0.00;χ2=8.16,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健康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57;χ2=0.50, P=0.48)。血清BDNF水平在各组中依次为研究组 < 对照组 < 健康组(F=40.09,P=0.00),3组中AA基因型BDNF水平均低于GG型、GA型(F=634.55,P=0.00,F=337.62,P=0.00,F=106.78,P=0.00)。结论 BDNF基因rs6265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伴发糖代谢异常有关,且AA基因型是影响患者BDNF表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