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前庭周围性疾病导致头晕患者12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庭电刺激治疗,两组分别治疗4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5.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ABCD2评分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ABCD2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都明显增加,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扫视速度与延时时长都明显增加(P<0.05),同时,治疗组的扫视速度与延时时长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导致头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脑血流状况,促进前庭功能的提高,从而使得ABCD2评分有所降低,从而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2.
甘利欣治疗药物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永红  吴才林 《广西医学》2005,27(6):830-831
目的观察甘利欣在化疗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中治疗的疗效,并与常规护肝治疗比较。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肝治疗:口服护肝片肌苷和肝泰乐及静滴能量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利欣静滴。结果肝功能恢复正常的平均天数,治疗组为(6.38±3.77)d,对照组(11.25±5.08)d,两组比较,P<0.01;ALT、TB恢复正常平均天数,治疗组比对照组短,P<0.01;血清蛋白治疗前后的平均值(x±s),治疗后比治疗前白蛋白均有所增高,治疗组提高稍明显,但P>0.05。结论甘利欣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的肝功能异常,有效地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使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熏洗联合滋膵蠲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温水足浴组(对照组)、温水足浴+滋膵蠲痹方组(治疗1组)、中药足浴组(治疗2组)及中药足浴+滋膵蠲痹方组(治疗3组),每组33例,给予相应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血糖、足背动脉流速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①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及治疗3组的临床症状有效率分别为45.5%、80.6%、75.0%、90.0%,治疗1组和治疗3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4组TC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3组T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低于治疗1组和治疗2组(P<0.05)。③治疗后,治疗1组、治疗3组血糖(FPG、2hPG)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且2组FPG、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除对照组外的3组治疗后足背动脉流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1组、治疗2组足背动脉流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组足背动脉流速水平明显对照组(P<0.01)。⑤治疗后,4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P<0.01);治疗3组的胫神经MCV和腓浅神经S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胫神经MCV高于治疗1组及治疗2组(P<0.05)。结论 中药足浴熏洗联合滋膵蠲痹方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外周血流动力学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和7 d时各RAAS指标和各炎症因子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腹痛、恶心、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AMS)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的有效率(31例,91.18%)高于对照组(21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后各RAAS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后1和3 d时的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醛固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后各炎症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后1、3和7 d时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1和3 d时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改善RAAS和炎症因子激活以及疗效方面均优于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治疗前后矽肺合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动脉血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矽肺合并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600 mg,2次/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测量6MWT、动脉血气、肺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6MWT、动脉血气、肺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矽肺合并稳定期COPD,可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动脉血气,延缓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李小燕  聂磊  郭伟  李琛  孙波  程绍航  冯明智 《安徽医学》2022,43(12):1425-1428
目的 探讨黄金微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62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接受黄金微针联合PRP治疗,对照组仅黄金微针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痤疮瘢痕临床评分量表(ECCA)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CC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ECCA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停工时间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金微针联合PRP较单独黄金微针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软通道与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嘉坚 《吉林医学》2010,31(11):1450-1451
目的: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软通道治疗,治疗组采用硬通道治疗。治疗7 d后观察两种患者颅内血肿量;治疗3个月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血肿情况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7 d后血肿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通道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软通道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针肾俞、会阳结合头针与传统取穴针刺法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选取足运感区、肾俞、会阳穴针刺,肾俞、会阳通电针;对照组选取关元、中极、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针刺。两组均每日1次,6次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有效率及症状评分比较,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与对照组的87.5%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也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程度、精神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遗尿次数、遗尿量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肾俞、会阳结合头针对治疗小儿遗尿有效,尤其对遗尿次数及遗尿量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臭氧防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300 mg/次,3次/d;B组采用神经阻滞治疗;C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VAS评分检测,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C组疼痛缓解、痊愈时间短于A、B组(P <0.05),无PHN发生。结论  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是安全、有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贾英杰教授认为,在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必须坚守中医思维,要从病证结合的角度来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目前,虽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现存的问题,贾英杰教授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中医的历史积淀奠定了中医肿瘤学科的根基、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需要的临床新切入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新理念及其思考。  相似文献   

12.
探讨构建有中医特色的肿瘤患者社区管理模式,以期促进中医治疗肿瘤与肿瘤患者社区管理相结合,使肿瘤患者享有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神经胶质瘤是神经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随着对中药抗肿瘤的深入研究,中药抗癌越来越受医药界重视。近年来对肿瘤本质的逐渐阐明加速了抗肿瘤新药的开发,出现了多种抗神经胶质瘤药物。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中药有效成分,以及各有效成分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抗神经胶质瘤中药的研发及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与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中医药治疗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预防复发的作用,但尚无关于MS及NMO的中医诊疗标准及规范。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组织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专家讨论,对MS及NMO的中医疾病诊断、证候诊断、辨证治疗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并对具体的治疗方式、用药进行了梳理与规范,形成了MS/NMO诊疗规范。希望通过本诊疗规范的发布,为MS/NMO的中医药临床和研究提供规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肠癌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的治疗情况,从治形与治神的不同角度探索恶性肿瘤的治疗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的以胃癌、肠癌为第一诊断的患者,按预防复发转移期、带瘤生存早期、带瘤生存晚期、临终前期四个期分析目前治疗在各期中的对形和神应用情况。结果:收集胃肠癌患者437例,胃癌256例,结肠癌94例,直肠癌87例。带瘤生存早期和晚期手术及放化疗应用明显减少,所有患者均应用了中医抗肿瘤治疗,但在临终前期中西医均不进行抗肿瘤治疗。介入减黄和支架术等对正常形的治疗均在疾病的晚期应用。对神治疗主要包括中医治疗、减轻手术及放化疗反应、胃肠减压、骨保护、止痛、治疗肠梗阻、营养支持等几个方面。患者在预防复发转移期,当西医进行放化疗时,具有扶正和抗癌作用的中成药应用较多;在西医抗肿瘤治疗结束后,中药以抗癌为主;带瘤生存期,抗癌中药应用减少,扶正中药应用次数增加。临终前期无中药汤剂,仅予中成药静脉应用。结论:预防复发转移期对形治疗以放化疗为主,中医抗肿瘤治疗作为辅助,临终前期不进行抗肿瘤治疗。对正常形的治疗均在疾病的晚期应用。在预防复发转移期,在西医对形治疗结束后,以中药治形为主;中药对神治疗疾病全程均在应用,带瘤生存期治神中药应用增加,临终前期中药仅予以对神治疗。  相似文献   

16.
顾建华 《医学综述》2012,18(1):53-55
汉防己甲素是从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块根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放疗增敏及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等多种作用。随着对中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的主要中医病机特点是肾精不足,当以滋阴补阳、补肾益精为主要治疗原则.确定高血压患者的体质分型,恢复机体阴阳平衡,改善患者偏颇体质,从而可制定因人而异的方案,同时发挥中医"未病先防"思想,进行健康宣传.针对不同的体质人群,指导其加强锻炼,强身健体,倡导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可改善其自身偏颇体质,从根本上阻止高血压的发展和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者探索中药有效成分作为传统肿瘤治疗化放疗药物的替代品,但中药有效成分大多水溶性差,从而导致了口服吸收率低、代谢快,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纳米给药系统可以改善药物的水溶性,此外还具有靶向细胞和促进细胞摄取的优势。文章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纳米制剂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3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施治联合抗菌素、角膜烧灼清创术、结膜瓣覆盖手术治疗,评价中西医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22例(23眼)中,治愈22眼,其中单纯药物治疗10例,药物联合清创治疗5例,药物联合清创及结膜瓣覆盖术7例;无效1眼,于结膜瓣覆盖术后行眼球摘除术,总有效率为95.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显著,有利于病情恢复,防止病情恶化和复发。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呃逆可出现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放化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后的各个阶段,因其发作时间长,一般治疗难以缓解,或缓解后容易反复,故严重影响着肿瘤病人的心理与治疗。文章在中西医对其发病机理的认识上,探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治疗方法,结果认为对肿瘤所致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上,强调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既能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改善中药起效缓慢的弱点,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