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把握温病学文化是准确把握温病学术的前提。建立课程网络温病医家史料资源,还原温病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医家形象,融入温病学教学,丰富课程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精读温病名著,于历史情境中思考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拓展温病辨证思维,提升学生自主研习中医经典的能力。通过网络平台与微博、微信互动以及合理的考核方式,反馈得出这种教学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温病学的热情,提升了学生中医人文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温病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专业学生中医思维弱化与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的背景下,提出以温病学为示范的中医经典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指导学生课前参与教学准备,课堂参与教学过程,课余参与临床实践,鼓励参与科研创新,以激发学生学习温病学的热情,促进创新创业中医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温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中医经典主干课程,也是一门指导学生由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走向学习中医临床诊疗技能的桥梁课程。经过第一至第五版《温病学》统编教材的发展,现在《温病学》课程基本形成了以讲授温病辨证论治基本理论知  相似文献   

4.
《温病学》作为中医经典课程之一,对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温病学中的理法方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掀起了一股学习温病学的热潮。本校的温病学课程教学也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转变为"线上"混合模式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可通过紧跟时病动态,自主查阅文献,线上分组讲述,视频语音背诵,云端病案讨论,远程指导临床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网上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方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温病学辨证理论,为学生认识疾病、治疗疾病以及临床思辨能力的培养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温病学《温病学》病因与发病一章的教学特点,将名家经典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同时结合《黄帝内经》及温病原著相关条文,理论与实践同行并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临证辨证思维能力以及教师学术水平及教学水平的提升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经典课程的教学既是教学中的难点,亦是课堂教学探索、改革的创新突破点。笔者在多年的留学生《温病学》教学过程中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温病学》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努力开拓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2010级中医创新实验班是我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尝试,以期通过对中医高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中医基本功、临床技能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出"理论宽、临床专、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水平中医临床实用人才.《温病学》属于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它既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又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在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温病学》虽为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但因其属于经典课程,在教学中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基于以上原因,在我校2010级中医创新实验班《温病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我们尝试在该班《温病学》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主要课程。它既具有临床学科属性,又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温病学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中医学的必修课程。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要经常性的思考如何使学生掌握经典、学好经典、运用经典,并使形成性评价科学的融入经典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9.
利用网页及多媒体技术实现了经典课程《温病学》不受空间及时间限制的远程学习,充分体现了经典理论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相结合,增强了教与学的交互性,使《温病学》教学更切合实际需要,较好地推动本课程的远程教学,促进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医临床经典课程的德育融入内容,在《温病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古代医家史料与近期实际事例,撰写温病学数字故事,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置身于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的现实和历史情境中学习理论,使学生既学到医学技能,又得以传统人文思想的熏陶,提升课程的德育内涵。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医经典课程《温病学》章节中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聚焦温病名家治疗验案。运用数字故事,设计简洁、清晰、有效的故事情节,讲述方证故事。教师借助故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新的学习经验间产生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对理论反思的能力,为更好学习中医经典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温病学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其中基本概念的把握非常重要。作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体会,提出了温病概念的教学重点和方法。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中医原著的学习是学好中医经典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医经典课程又称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涵盖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3门课程,其理论丰富,临床实用价值高。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近年启动的"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即是以经典著作学习为依托而制订的,经典学习之重要性可见一斑。因而培养当代名中医必先从中医经典学习入手,本研究以温病学教学为例,探索中医经典案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温病学绪论章是温病学教学中的开篇之言及关键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医经典学习的兴趣。结合“线上+线下”多元混合模式教学方法,教研室从联系时政、增强学科自信,结合教改、介绍课程考核,角色反转、了解学情现状,思政引入、学习成名之路,医案讨论、激发学习兴趣,渔鱼同授、引荐学习方法 6个方面对温病学绪论章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期充分发挥开学第一课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易位式教学模式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效果.易位式教学理念在温病学课程中的实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从而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古称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现代所谓的四大经典课程包括中医经典理论学的《黄帝内经》和中医临床经典学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自我国成立中医院校以来,四大经典课程一直作为学习中医的必修课,经典教学对培养中医药的高级人才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对经典的应用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经典教学从书本到书本,  相似文献   

17.
刘兰林 《中医教育》2009,28(6):33-35
温病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对中医临证具有典范作用。明清时期有关温病学著作历来被视为学习掌握中医理论、培养提高中医辨证论治基本素质的必读之作。温病学课程历来是中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未能充分体现“经典”的特色,在知识转变为能力的环节上尚存不足,因此,有必要对温病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正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包括《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与《内经》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而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之渊薮,是中医学子必修的课程,在培养新一代中医药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中医临床基础各课程教学现状由于历史原因,现各中医药院校往往将各中医经典课程分开讲授,使经典课程成为了精专而狭窄的学问。授课教师各自为阵,相对孤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重复的方剂及辨证不知所措,重点难于  相似文献   

19.
《温病学》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特色,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温病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为出发点,认真研究备课艺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注重临证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以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温病学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双重性质。在温病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管理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图表演示法、联系对比法、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及策略的综合运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中医知识、提高辨证能力,更充分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