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口腔内肿瘤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野内存在空气膈和气腔,这种结构会对治疗剂量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对放射治疗时体内气腔及空气膈对射野中心轴的剂量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以聚丙稀酸体模模拟口腔放疗与胸部肿瘤放疗时的空气膈和气腔结构,以平板电离室测量中心轴剂量的大小。射线能量分别取Co-60和6MVX线。结果对有空气膈结构组织照射时,随空气间膈的距离不同,对中心轴剂量的影响不同,对Co-60:在空气间隔5CM时中心轴剂量减少25%,对6MVX线则有30%,对有气腔的组织,气腔的存在对中心轴的侧向剂量贡献减小2%以上。结论在有气膈的组织放疗时必须考虑气膈对中心轴上剂量的影响。而对有气腔组织放疗时,气腔的存在对中心轴上剂量的贡献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开颅术中减少脑脊液(CSF)鼻漏产生的措施及治疗原则。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240例桥小脑角区手术后CSF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8例CSF鼻漏,均因颞骨气腔区骨质破坏,CSF经咽鼓管流出所致。结论掌握颞骨气腔区形成的解剖特点,减少骨质破坏,加强封闭可能的漏口,可有效地减少鼻漏发生。  相似文献   

3.
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永福  秦治明 《重庆医学》2006,35(21):1999-2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国内外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美国胸科协会对肺气肿的定义为:“肺气肿是肺内与终末细支气管相通的气腔持久性地异常扩大,并伴有肺泡壁的破坏,但无明显的纤维化。所谓肺泡壁的破坏系指呼吸气腔不均匀性扩大,肺泡及其结构成分排列紊乱,甚至缺失。”肺气肿按病变组织在肺内分布可分为均~型和不均一型。重度肺气肿多见于老年患者,内科至今仍采用吸氧、解痉、平喘及功能锻炼等治疗,效果欠佳。肺移植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最佳手段,但由于供体缺乏及手术要求复杂,所以在各国都难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系指终末支气管远端气腔的扩张伴有肺泡壁的破坏,它属于不可逆的病变。尽管通过各种治疗,大多数患的通气功能仍在不断恶化,而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延长患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开颅术中减少脑脊液 (CSF)鼻漏产生的措施及治疗原则。方法 结合文献报道 ,回顾性分析 2 4 0例桥小脑角区手术后CSF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 8例CSF鼻漏 ,均因颞骨气腔区骨质破坏 ,CSF经咽鼓管流出所致。结论 掌握颞骨气腔区形成的解剖特点 ,减少骨质破坏 ,加强封闭可能的漏口 ,可有效地减少鼻漏发生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影像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了经病理证实的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6例。均摄取胸部平片。其中2例有CT扫描。结果:在急性期CT和X线胸片均见斑片状气腔性实变,分布广泛,或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毛玻璃状影。慢性期为两肺结节影。边缘模糊,两上肺及胸膜下区(肺边缘即肺皮质区域)相对减少。结论:本病通过X线胸片或CT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改变,为今后早期识别、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部和门诊部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显著降低,血浆谷胱甘肽氧化还原态、辅酶II氧化还原态异常,肺部病理活检均提示上皮样细胞性肉芽肿性炎。X线和CT表现复杂多变,X线提示单侧多发结节和气腔实变,双侧多发结节、粟粒、气腔实变;CT提示病变呈单侧、双侧多发性分布,累及多叶、多段,多发小结节变、气腔实变、空洞变、纤维索条变、磨玻璃样变等。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极易忽视,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改变,在诊疗过程应仔细甄别,早期识别、诊断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世界上导致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OPD最主要的特征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与小气道和肺泡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小气道的首要异常病变是炎性细胞浸润和重建,气道壁增厚,气腔直径下降,导致气流阻力增加;肺泡壁炎性浸润,肺泡结构破坏,气腔扩大。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5岁,咳喘1月,加重伴发绀1d于1994年4月24日急诊入院。体检:患儿昏睡状,R60次/min,P28次/min,T37.2℃。皮肤未见脓病及其它异常。浅表淋巴结无异常肿大。肝脾未触及。颈前偏左侧们及一肿物,边界不清,质软,有波动感。气管向右移位,局部皮温不高。化验室检查:nbo.sg/I,余血常规、血离子及血气分析均未见异常。X线检查:颈前见一边缘光清光分叶之软组织肿块,内无钙化及气腔。肿块向下延伸至上纵隔。B超探查:颈部见约7cmXscmXSCm囊性肿块,内有光点,且有多个分隔(图l)、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出30nil…  相似文献   

10.
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导管和肺泡)持续异常扩张,常合并气腔壁破坏^[1]。肺气肿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3]。多数肺气肿病例与吸烟有关,其他原因有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和粉尘,呼吸道反复感染等^[2]。遗传因素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在年轻人可发生较重的肺气肿,尤其是吸烟者^[3]。  相似文献   

11.
石翠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97-197
资料与方法 本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6例,年龄62~90岁,平均71岁。均有排尿困难史2~15年,夜尿5~9次,有尿频、尿等待、尿潴留症状。术前均经直肠指检,彩超机尿流率检查确诊。手术采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术后植入气腔气囊尿管,并牵引固定于右大腿前内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腔播散(STAS)对不同肿瘤大小的pT1N0M0期肺腺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511例行手术治疗的pT1N0M0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男285例,女226例,年龄[ M( Q1,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结核空洞内继发曲菌球形成的X线诊断要点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7-2008年经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肺结核空洞伴曲菌球形成的临床资料,共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症状及X线特征。结果肺结核空洞伴曲菌球行成的临床症状以大量咯血为最常见。X线平片上多表现为肺结核病灶背景下的空洞内结节状或球形病灶,其周围可见新月形气腔;CT上多表现为结核病灶所形成的空洞内的结节状影,周围可见新月形气体密度影,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后,结节影可移动至空洞的较低部位。结论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的肺结核病人,出现咯血或者咯血很难止住,X线胸片或者CT片上出现空洞内的结节影及周围的新月形气腔时,高度提示肺结核空洞伴曲菌球形成的诊断,正确的诊断对外科手术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不断进化过程中各脏器形成完善的解剖特征、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进化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产生多种免疫功能,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保障。肺脏不仅具有气体交换功能和内分泌与代谢功能,而且在机体防御及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人类进入老年阶段机体内环境稳定性下降,生理和形态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肺脏小气道直至肺终未部分的气腔扩大,但无破坏性改变;肺泡间隔可有增厚,但无炎性和纤维化改变。伴随形态结构的变化,肺功能显示FVC、Fit:VI,FYVI/FVC下降,闭合气量增加,肺弥散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肺心病的首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肺气肿是形态学诊断名称,具体是指终末细支气管及其末端气腔非可逆性膨胀并伴有肺泡壁的破坏,但无明显纤维化。该病患者大多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后,主要症状为劳动或活动后出现气急,随着病情加重,甚至在静息时也感气短;早期体征一般不明显,以后可出现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诊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  相似文献   

16.
中鼻甲内有气腔形成时称中鼻甲气化.我科自1997年开展鼻内镜手术以来对41例(65侧)气化中鼻甲进行处理,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肺内病变坏死,坏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即形成空洞。空洞性病变可见于肺结核,肺癌及肺脓肿等,其中以肺癌和结核多见。在影像上肺部空洞是具有完整壁的含气腔隙,洞壁一般在1mm以上。空洞是肺部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不同疾病所形成的空洞各有特点。本文对有空洞形成的29例结核和22例肺癌的空洞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层CT(multi-slice CT,MSCT)在薄壁空洞肺结核与薄壁囊腔类肺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46例薄壁空洞肺结核患者与38例薄壁囊腔类肺癌患者,分别纳入结核组与肺癌组,对2组临床资料与MSCT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2组CT动态随访情况。结果肺癌组平均年龄高于结核组(P0.05);肺结核组含气腔隙壁厚大于肺癌组(P0.05);形态学分型中,肺癌组Ⅳ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结核组(P0.05),结核组Ⅲ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肺癌组(P0.05);肺癌组磨玻璃征、蜂窝征、边缘分叶征与短毛刺征、瘤肺界面清晰毛糙、腔内壁不光整、内部结构分隔、壁结节、血管穿行、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所占比例高于结核组(P0.05),结核组含气腔隙单囊、卫星灶所占比例高于肺癌组(P0.05);肺癌组随访发现囊壁不规则增厚及壁结节增大,结核组发现空洞缩小。结论薄壁空洞肺结核与薄壁囊腔类肺癌在MSCT上含气腔隙壁厚、形态学分型、磨玻璃征、蜂窝征、边缘分叶征与短毛刺征、瘤肺界面表现、含气腔隙数目、腔内壁光整程度、内部结构、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卫星灶等方面存在差异,分析以上征象有助于二者鉴别。  相似文献   

19.
肺气肿的实验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气肿是一种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不可逆气流受限,病理学上表现为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的疾病[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咽侧位片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9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病例,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鼻咽气腔及后壁软组织宽度,计算腺样体指数A/N。结果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90例患儿的A/N比值均大于0.71。结论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