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疾病预防工作在卫生事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对预防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加强苏北地区的疾病预防工作,合理地培养预防工作人员,有效利用预防医学专业人力资源,笔者对徐州、淮安、连云港和宿迁4个市的预防医学专业卫生人力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1资料来源本次调查对象为徐州、淮安、连云港和宿迁4市所辖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部门的从事预防工作人员,采用普查的方法收集数据。2结果分析2·1总体配备情况地处苏北的徐州、淮安、连云港和宿迁是淮海经济区4个较大的市,2003年4个市的辖区总人口共2413·67万,…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在卫生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下探讨我国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 据。方法:数据来源于 2012—2021 年的 《中国统计年鉴》,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作为衡量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 标,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以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作为 卫生资源配置量的评价指标,采用SPSS 16.0软件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卫生资源配置量与人均GDP或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的比值作为评价卫生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指数,分析卫生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协调性。结果:纵向上, 2011—2020年我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均随人均 GDP的增长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但其增长 速度低于人均GDP的增长;横向上,2020年全国各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与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均未呈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协调性不足,各地区在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时,需 充分考虑经济水平对卫生服务利用的正向刺激作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以提升卫生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2012—2016年甘肃省23个特困县(区)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发现甘肃省特困县(区)当前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运用文献检索以及定量研究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2016年,甘肃省23个特困县(区)的医护比为1∶0.83,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占比为3.52‰,执业(助理)医师占比为1.37‰,注册护士占比为1.07‰。注册护士增速较快,定基比达到49.0%;23个特困县(区)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占比为0.71‰,床位数占比为4.22‰,万元以上设备数占比为1.20‰,其中床位数增速较快,定基比达到39.6%;23个特困县(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总收入为68.99亿元,总支出为57.62亿元,其中2015年的环比增速最高,总收入达到13.5%,总支出达到15.0%。结论甘肃省23个特困县(区)目前的卫生资源拥有量均低于全省、全国的同期平均水平;2012—2016年23个特困县(区)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长水平仍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国卫生机构发展及公平性趋势,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地图、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2002—2013年我国卫生机构的发展及公平性趋势。结果:(1)我国卫生机构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调整人口数的卫生资源分布密度与同时调整人口数和地理面积后的趋势相反。(2)各地区三级医院数均呈增长趋势,且东部地区增长最为显著。(3)在公平性分析方面,东部地区每千人每平方公里卫生机构数的基尼系数维持在0.40、床位数的基尼系数由0.70降至0.60;中、西部地区每千人每平方公里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的基尼系数分别维持在0.40和0.20。结论:我国卫生机构配置公平性趋势有所改善,但东部地区不公平性较中、西部地区更严重,应针对不同地区情况,因地制宜优化卫生机构配置,在卫生资源配置中重视地理面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逐年上升,AIDS、SARS和禽流感等传染病的肆虐,人们逐步认识到预防卫生事业的重要性,预防卫生事业的发展被提到日程上来,预防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得到加强。为加强苏北地区的疾病预防工作,合理培养预防工作人员,有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笔者对徐州、淮安、连云港和宿迁4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4市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1资料来源本次调查以徐州、淮安、连云港和宿迁4市及所辖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部卫生技术人员作为样本。2结果分析2·1总体配备情况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卫生机构床位数(下称床位数)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床位资源配置效率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31个省份每千人卫生机构床位数(下称每千人床位数)资料,以省份水平为研究尺度,首先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从整体上判断我国床位数是否存在空间聚集性;进一步地,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探索床位数的空间聚集类型;最后,结合我国东中西部行政区域划分,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从空间角度研究性别比、老年人口比例、人均GDP、公路里程数、床位使用率及医疗卫生支出等因素对床位数的影响,同时,将GWR建模结果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3-2015年,我国平均每千人床位数分别为4.58张、4.86张、5.13张,呈稳步增长趋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中部地区较高,西部和东部地区较低,尤以东部更显著。床位数在省份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三年的Moran’I指数分别为0.157,0.185,0.223(P0.05);三年内空间聚集类型显示,福建、广东及其周边省份呈低-低聚集,西藏和甘肃呈低-高聚集;自2014年起,出现以重庆为中心的高-高聚集区域。从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来看,东中部主要受老年人口比例影响,而西部受男女比例、城镇人口比例及医院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同时,GWR拟合结果全面优于OLS。结论我国床位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中、西部各具相应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为我国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秩和比法对卫生资源配置的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以及每千人口财政补助收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共分成四档,一档(少):安徽、贵州等5个地区;二档(偏少):河南、云南等10个地区;三档(中等):山东、西藏等11个地区;四档(多):北京、上海等5个地区。结论:我国各省市之间卫生资源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分析各地区域性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为制定下阶段的区域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区域性卫生规划文献发表的数量、文献的主题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等。结果:东部地区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多于西部地区,但各地区发表文献的主题无显著差异;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每千人口的执业护士数、每百万人口的CT和MRI数东部地区均高于西部地区;四川省各项指标低于西部地区。结论:区域性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的配置是改善和提高区域内的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以及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各地区的资源配置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一致,要充分体现公平和效率、合理和实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新医改前后山东省17个地市卫生资源的空间配置水平的差异与变化,为地方政府制定和调整区域卫生资源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统计描述、基尼系数、层次分析法分析山东省各地市人均卫生资源的空间配置情况。[结果]山东省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每千人口床位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医师数和每千人口护士数方面分别提高了0. 63个、1. 96张、3. 41人、1. 14人和1. 65人;人均卫生机构、人均实际开放床位、人均卫生技术人员、人均执业(助理)医师和人均注册护士的Gini系数分别下降了0. 16、0. 05、0. 19、0. 20和0. 18;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由医改前的4. 32倍逐渐缩小至1. 76倍。[结论]新医改大幅提升了山东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整体水平;促进了人均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提升,人均资源配置的各项指标均达最佳公平状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总体趋于优化,但区域间配置不公平问题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及服务利用差异性,为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非民族地区和全省卫生资源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每千人口卫生机构黔西南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千人口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黔西南州和黔南州低于非民族地区和全省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人均医疗卫生预算支出、平均住院日年均增长率高于非民族地区和全省平均水平。病床使用率黔西南州和黔南州低于非民族地区和全省平均水平。结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支出增长需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少数民族地区需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淮安市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简称《规划》)的卫生经济学效应,指导下一步卫生资源投入与使用。方法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实施方案》的标准和要求,评估淮安市实施《规划》以来的社会效果、社会效益、社会成本、成本效应/效益成本比。结果 2001—2010年共投入1 830.8万元;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2 687例,其中新发涂阳13 401例(治愈率93.13%),复治涂阳2 079例(治愈率76.72%);减少肺结核患者死亡8 002人,避免新感染126 074人,避免新发肺结核12 607人;节约医疗费用858.85万元,挽回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188 384.9个,挽回社会间接经济损失17.92亿元;成本效应比97.18,效益成本比98.34。结论通过实施《规划》,实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目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有效地保护了劳动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步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实现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市2008年学校水痘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亮  梁晓雷 《职业与健康》2010,26(5):560-561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学校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学校水痘疫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连云港市学校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连云港市学校共报告水痘疫情8起,报告病例159例,平均罹患率为2.63%。疫情主要发生在农村小学(托幼机构),占90.57%;年龄以6~7岁儿童为主,大部分疫情累及多个年级和班级。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连云港市水痘疫情有上升趋势,及时报告疫情、隔离病人,通风消毒,开展宣传教育和免疫预防是预防控制疫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市企业员工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企业员工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市级企业单位中抽取3个被调查单位,通过以自填方式发放问卷开展调查。结果企业员工对一般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77.06%,其中什么叫健康、高血压、结核病、职业病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吸烟对人体是否有害等知晓率分别为83.47%、73.91%、80.0%、70.43%、73.91%和96.52%;男女健康知识知晓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健康知识知晓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目前,员工获得健康知识途径以报刊、杂志和书籍最高,其次是网络、电视;员工最希望获得健康知识途径以报刊、杂志和书籍为高,其次是网络、电视、亲友和知识讲座、宣传册等。结论连云港市企业员工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是,离上级规定的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健康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宿迁放射诊疗机构2017年度医疗照射频度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放射诊断检查频度和诊断受检者的分布特点,以此样本医院数据估算整个宿迁市医用X射线放射诊断和CT检查的频度。方法 采用普查方式调查宿迁所有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21家样本医院放射诊断检查部位、检查数量等信息。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7年年底,宿迁市执业医师数量为2.1名/千人口,达到I级医疗保健水平地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总数为567台,其中CT数量97台。医用X射线放射诊断应用频度为516.4次/千人口,其中CT诊断频度201.9次/千人口,较1998年结果分别增长5.1倍和62.1倍。结论 宿迁市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仅为全省平均水平56.7%,与当地人均GDP水平占全省平均数的49.6%基本一致。需要考虑对CT应用的大幅增长做进一步研究,同时需完善调查方案,使得调查研究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时发现疾病谱变化,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合理有效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8家综合医院2008年住院患者病案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8家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共计114055人,不同年龄组人群疾病病种构成不同,15~44岁年龄组住院患者比例最高,占40.33%。女性患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构成比居首位,占21.92%。除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外,男性和女性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顺位一致,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占住院患者总数的58.69%;男性和女性前10位疾病病种相同,但顺位不同,占住院患者总数的72.24%。[结论]15~44岁年龄组人群是疾病防控的重点对象;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占女性住院患者总数比例的54.25%,加强妇女保健工作意义重大;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危害大,对医疗卫生资源占用和消耗最大,是今后疾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淡色库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江苏省淡色库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以有效指导淡色库蚊的防治。方法采用成蚊接触筒法测定LC50。结果江苏省南京、徐州、连云港、无锡、南通和淮安市淡色库蚊现场种群成蚊对溴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0173%、0.0756%、0.0487%、0.0070%、0.0055%和0.0150%,对氯菊酯的LC50分别为0.2128%、0.2711%、0.1130%、0.1579%、0.0504%和0.0734%,南京、徐州、连云港、无锡、南通、淮安和苏州市淡色库蚊现场种群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0.0224%、0.0420%、0.0843%、0.0023%、0.0114%、0.0180%和0.0108%,南京和南通种群成蚊对敌敌畏的LC50分别为0.0119%和0.0046%,对残杀威的LC50分别为0.0129%和0.0077%。所测种群对溴氰菊酯均产生了中等及其以上程度的抗性,其中徐州和连云港种群抗性倍数均在100倍以上;对高效氯氰菊酯呈低抗至高抗,其中连云港种群的抗性高达94.7倍,无锡种群的抗性仅为2.6倍;对氯菊酯呈低抗至中抗,其中南京和徐州种群的抗性倍数为11~15倍,南通种群抗性倍数为2.8倍;南京种群对残杀威低抗(2.8倍),南京种群对敌敌畏、南通种群对敌敌畏和残杀威均敏感。结论江苏省在成蚊防治中,应减少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可增加敌敌畏等有机磷类和残杀威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使用;在进行成蚊化学防治时,要从全局考虑,做好杀虫剂使用的整体规划,以延缓或减少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与经济互动关系。[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健康与社会经济水平间关系模型,比较不同经济水平区域间健康状况的差别;估算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的经济价值及病伤就医直接经济损失。[结果]健康的经济分层现象明显,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均期望寿命将增加0.61岁,0岁~组年龄别死亡率与粗死亡率将分别降低9.77%、2.55%,不同经济区域间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经济实力越强,健康状况相对越好;死亡经济损失巨大,2000年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经济价值高达144.32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1589.34亿元的9.08%。[结论]经济发展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必须协调发展,居民健康是政府应优先投资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王璐  黄兴建 《中国健康教育》2013,(11):1006-1009
目的了解淮安市成年人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制定居民健康素养干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个县区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4000人,进行基本医疗素养问题知晓率调查。结果淮安市居民总体具备基本医疗素养比例为5.9%,处于较低水平。城市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总体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男性居民高于女性居民;不同年龄组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人群之间知识知晓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表现在居民对"居民可以免费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知晓率最高(92.29%),"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理解"知晓率最低(15.84%)。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针对不同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妇女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素养干预,努力提高居民基本医疗素养水平,有效合理利用卫生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19.
周明祥  吴波  栾冬冬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915-1917
目的通过了解武汉市江夏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产生、收集、储存和处置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医疗废物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查、看、问等方式进行现场调查、汇总分析。结果该区内有证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处置医疗废物的为24.50%,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的医疗卫生机构为75.50%。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把医疗废物处置与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年终评优挂钩;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区级为中心建立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卫生监督部门要履行监管职责,深入实际,加强指导处置医疗废物。  相似文献   

20.
医院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群  孙湘  丁翔  詹义  唐艳林  陆荣柱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16-1217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及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选取连云港、南通和镇江市3所三级医院中工作满一年的护理人员,共39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4.7%的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年人均刺伤2.5次;78.1%的人被污染针头所伤。针刺伤的发生与护龄长短及职称高低有关;针刺伤多发生在治疗室加药以及处置室针头处理等环节中。针刺伤发生后,只有7.48%的护理人员及时上报。结论护理人员中针刺伤的发生十分普遍,应当在加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同时,推进相关职业防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