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陈杨伟  陈杨  羊晶晶  姚栩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76-2477
目的了解福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对2008—2010年所有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市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2l/10万,以散发为主。4、5月为麻疹高发季节,15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数的64.08%。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者占19.72%,无免疫史者占27.46%,免疫史不详者占52.82%。结论通过全市大规模的强制性加强麻疹疫苗预防接种,2009年起麻疹发病率明显减少。今后在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应继续做好大年龄组儿童的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麻疹监测,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对控制麻疹发病的效果,为加速控制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3月对梅州市8月龄至14岁儿童均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强化免疫前后目标人群麻疹IgG抗体;并利用全市麻疹病例监测资料,对强化免疫前5年(2004—2008年)和2009年强化免疫后1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9年梅州市8月龄至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8.36%(868 396/882 878),强化免疫后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上升至98.52%(1 067/1 083),预防麻疹显性感染的抗体滴度≥1∶800的比例上升至88.09%(954/1 083),抗体几何均数从1 605.72 mIU/mL上升至5 870.33 mIU/mL,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9年强化免疫后1年的全市平均发病率为0.06/10万,比强化免疫前5年(2004—2008年)的平均发病率(1.71/10万)明显下降;8月龄至14岁发病率为0.04/10万,比强化免疫前5年的(1.20/10万)明显下降;强化免疫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仅发生3例麻疹,且无暴发疫情。结论在保持较高常规免疫覆盖率的基础上,实施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对于迅速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减少易感人群的比例,控制麻疹的暴发或流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强化免疫前后2年麻疹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通州区2010年10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麻疹发病情况。结果通州区2009、2010、2011和2012年麻疹发病数分别为77例、157例、9例和3例;2011~2012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0.43/10万,比2009~2010年下降了95.34%;麻疹发病仍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3~5月份;地区分布以流动人口聚集地为主,强化免疫后各地区发病率下降均达到了88.02%以上;麻疹发病多为流动人口,主要由8月龄儿童病例和15岁的成人病例组成,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年龄双向移位现象更为明显。结论通州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短期效果显著,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降低人群易感性,达到快速控制麻疹发病,降低麻疹发病率;根据强化免疫后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成人、麻疹常规免疫前儿童和流动人口成为防控麻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句容市麻疹流行规律,评价麻疹疫苗接种效果,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句容市2005—2010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麻疹疑似与确诊病例257例,年均发病率为8.32/10万,其中2005年最高,为16.83/10万,2010年最低,为0.16/10万,疫情呈波动下降。报告发病集中于2—6月,占总病例的81.71%,其中4月发病最多。病例覆盖2月龄~64岁人群,以20岁以上成人最多,占46.69%。免疫史不详占总病例的76.26%。结论免疫接种空白与免疫力下降是影响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采取应急强化免疫措施,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06-2011年梅花村街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和麻疹疫苗常规及强化免疫接种活动效果评价和麻疹发病特征分析,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麻疹防控措施,巩固消灭麻疹成果的目的。方法统计来自广东省免疫规划监测系统2006-2011年梅花村街麻疹病例,分析期间发病情况、人群分布、居委分布、季节性分布等。结果 2007年开始麻疹病例疫情处理和麻疹应急接种,2009年3月和2010年9月开展儿童麻疹免疫强化免疫接种,2006-2011年报告年发病率分别为30.4/10万、18.2/10万、14.1/10万、0/10万、0/10万、0/10万,逐年下降,2009-2011年实现麻疹发病率为0,实现梅花村街消灭麻疹的阶段性目标。结论疫点开展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加强学校验证入学,消灭人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整体免疫水平,可在短期内迅速控制麻疹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开展情况,收集2009与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并对强化免疫接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适龄儿童接种报告接种率98.66%,调查接种率99.21%,各年龄组儿童接种率均在97%以上;2009年与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45/10万和0.53/10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率下降了93.73%;发病人群麻疹IgM抗体阳性率2009年80.00%,2010年28.57%。结论2009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显著,应进一步研究麻疹免疫策略,以适应消除麻疹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情况,评价其效果。[方法]对保山市2008年11月和2010年9月两轮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情况、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进行分析与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2010年保山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8.44%、98.35%,平均98.41%。2008年现场调查2600人,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8.54%;2010年调查2418人,接种率为98.51%。麻疹IgG抗体阳性率,2009年903人为87.04%,2010年1 908人为95.02%(P<0.01)。麻疹发病率,2007年为6.66/10万,2008年为5.32/10万,2009年为1.08/10万,2010年为0.12/10万,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无发病。[结论]2轮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明显,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提高,麻疹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2010年南阳市卧龙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实施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9月对卧龙区193 738名8月龄至14岁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对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接种安全性、免疫前后麻疹发病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强化免疫接种193 738人,报告接种率为97.94%,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9.17%,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例,发生率为0.52/10万;麻疹发病率强化免疫前1年为2.11/10万,免疫后1年无麻疹病例发生。结论在政府主导,多部门的配合下,卧龙区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较高,迅速降低了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南京市强化免疫前后麻疹的发病趋势及其流行病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前后的2008、2009和2010年麻疹发病率进行分析,评价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探讨影响麻疹流行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南京市2008、2009、2010年麻疹发病数分别为382例、478例和44例。发病率为4.94/10万、6.34/10万和0.61/10万。2010年麻疹发病率比上两年分别下降87.65%、90.37%。麻疹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5月,发病率分别为2.41/10万、4.27/10万和0.21/10万,7、8、9月麻疹发病会增加。麻疹发病以﹤8月龄的散居儿童和≥15岁的服务业、学生、工人为主。2010年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的县(市)区有下关(100%)、高淳(100%)、建邺(96.58%)和雨花(96.44%)。结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降低人群的易感性,达到快速控制麻疹发病,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9~2010年合肥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麻疹专病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2009年麻疹发病率为10.00/10万,2010年大幅度下降至0.81/10万.3~6月份为发病高峰.以小年龄组发病为主,<1岁病例构成比最高超过35%,2009、2010年<1岁组发病率分别为287.41/10万、24.02/10万.暴发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小学生为主,流动人口病例构成比>30%.麻疹病例无免疫史者占半数,1剂次和≥2剂次免疫史者构成比低.结论 完善麻疹病例监测体系,强化免疫规划管理,确保小年龄组人群初次和2剂次疫苗及时接种,适时开展重点人群强化免疫,控制流动人口发病,获得良好持续的防控效果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许阳婷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20-2222
目的通过分析南京市2009年麻疹的流行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2009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南京市2009年共报告麻疹病例478例,发病率为6.34/10万;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460例,临床确诊病例18例。病例以散发为主,无死亡病例,无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3—5月份;病例中散居儿童较多,其次是服务业和学生、工人;男女性别比为1∶0.74;麻疹病例主要为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合计占总病例数的90.38%。结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削除免疫空白,对高危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是控制、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张春梅  张志宏  吴琳萍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74-1875
目的总结评价天津市和平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利用2008—2009年大疫情报告麻疹发病资料、辖区各街专报资料,总结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结果该次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96.97%,评估接种率95.75%,达到目标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5%的要求。与强化免疫前的2008年相比,2009年和平区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结论和平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达到预期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淑芳  王冬梅  张雁  张利  齐娇  马丽娜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56-1758
目的分析保定市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的进展状况,为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数据,对保定市2010年的麻疹流行特征及为消除麻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保定市2010年麻疹发病呈大幅度上升,发病率为26.61/10万,比2009年上升了393%,为1999年开展麻疹监测以来的最高年份;每年3—5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山区县和较大的县级市;发病主要集中在≤2岁、其次为3~5岁、20~34岁年龄组。结论 2012年保定市实现消除目标形势严峻,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中的各项措施,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首针及时率,并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免疫规划管理,做好疫情调查和处置,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唐金芳  梁灵芝  徐斌  张晗星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1-1873
目的通过了解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制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宁市2006—2011年共报告525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青秀区,占全市的77.5%(407/525);3—8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数占86.86%(456/525);≤15岁病例占77.33%(406/525)。全部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有445例,占总数的84.8%;流动人口的麻疹病例占总数的31.62%。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初始免疫工作和强化免疫活动,提高流动人口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点。  相似文献   

15.
王凤双  肖雷  吴殚  冯冉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73-2676
目的分析1998—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资料对1998-2009年顺义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顺义区近12年来麻疹共发病446例,发病率为5.67/10万,发病情况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后麻疹发病出现明显升高,2005、2006年发病率分别为18.60/10万和15.07/10万;发病高峰为3~5月。发病年龄主要是1岁以内和20~30岁组,1岁以内本市和流动儿童发病基本相同,15岁以上组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市人口。高发职业是散居儿童和民工。结论顺义区麻疹发病的重点人群是流动人口,发病年龄主要是1岁以内和20岁以上年龄组,控制1岁以内人群发病主要是提高8月龄麻风疫苗免疫的及时率,同时提高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或在育龄妇女婚检或孕前接种麻风腮疫苗。对于控制20岁以上人群麻疹发病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集中强化免疫和提高麻疹病例监测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6.
许祝平  袁建芬  刘增超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83-2785
目的分析2005—2010年无锡市新区麻疹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0年麻疹疫情资料和麻疹监测确诊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流行特征及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 2010年无锡市新区麻疹发病情况达到6年来最低水平,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1—6月份,以4月份最高,占全年的26.52%。15岁以下年龄段为麻疹高发年龄,占调查病例总数的61.65%,20岁以上的成人麻疹占36.20%。流动人口占总发病数的63.44%。结论无锡市新区麻疹发病率仍有波动,流动人口麻疹病例数占较大比例。为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应继续巩固该区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成人免疫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清远市2007—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清远市2007—2009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数据。结果 2007—2009年清远市监测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094例,分别为334、666和94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59/10万、16.89/10万、2.33/10万。流行季节主要在4—7月份,共756例,占总发病数的69.1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18岁年龄组,共912例,占总发病数的83.36%;对1094例麻疹疑似病例的免疫史分析,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占11.52%,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占88.48%。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及时性和接种质量,加强麻疹监测,防止麻疹暴发疫情发生,同时做好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2005—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1年石家庄市麻疹专报系统数据库,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石家庄市2005—2011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13/10万~20.61/10万。2010年石家庄市发生麻疹局部流行,是麻疹发病最高的年份,共报告麻疹病例1 902例;2011年是麻疹发病的最低年份,共报告13例。石家庄麻疹发病人群主要以15岁儿童为主,流动人口的发病人数占全部病例的65.43%。结论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做好适龄儿童及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是该市控制麻疹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津区200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综合分析MV强化免疫报告数据及现场调查资料,对比MV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数变化。[结果]MV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195730人,报告接种率和随机抽查接种率均﹥95%;江津区2009年网络直报麻疹病例10例,发病率0.67/10万,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显著降低。[结论]江津区2009年MV强化免疫效果明显,需加强常规免疫接种来巩固成果,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消除麻疹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