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及其保留肾脏手术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3月~2011年10月27例保留肾脏手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6例;年龄46~81岁,平均63岁;均为输尿管单发肿瘤,左侧17例,右侧10例;肿瘤位于下段输尿管19例,中上段8例;肿瘤最大径0.6~1.8cm。病史7~40d,平均15d。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14例,显微镜下血尿3例,腰部胀痛2例,B超偶然发现肾积水8例。9例B超显示输尿管占位病变,17例IVU显示输尿管充盈缺损,8例逆行输尿管造影显示输尿管充盈缺损,16例经薄层CT增强扫描见输尿管内占位性病变,其中3例提示有输尿管壁浸润,12例输尿管镜检查并活检,尿液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细胞5例。15例行输尿管节段切除(SU),端-端吻合术,12例输尿管末段+膀胱袖状切除(DU+BCE)。结果:19例为低分期(Ta~T2期)、低分级(G1~G2)输尿管癌,6例为T3、G2,2例为T1G3输尿管癌。2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9年(平均43个月),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84%(21/25),总体生存率72%(18/25)。16例随访时间超过5年,其中9例行DU+BCE,7例为节段输尿管切除,无癌生存12例。结论:B超显示肾积水较IVU敏感,是较早的输尿管癌提示性信息。保留肾脏手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创伤小,不仅是一种姑息性手术,也可以作为治疗低分期分级输尿管癌的一种选择。DU+BCE治疗下段输尿管癌可以取得与根治术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输尿管癌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早期诊治原发性输尿管癌水平。方法:对1973~199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原发性输尿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年,总的5年生存率为54.3%,根治性与保守性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5.2%和52.9%;根治性手术后的膀胱癌发生率(24.1%)低于保守性手术(41.2%)。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分级,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肾脏手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保留肾脏手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54~72岁。无痛性肉眼血尿8例,腰痛5例,体检发现肾积水1例。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保留肾脏手术,输尿管部分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8例;输尿管下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肿瘤标本直径为0.4~1.2cm。术后病理均为尿路上皮细胞癌,分级分期:T_1G_16例,T_2G_14例,T_1G_22例,T_2G_2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个月~2年膀胱癌发生率为14.29%(2/14),未发现输尿管癌复发者,总肾功能、分肾功能测定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肾积水或肿瘤复发。结论:保留肾脏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对治疗低分级、低分期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疗效满意,但术前应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需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在输尿管癌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出现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输尿管癌患者,且术后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伴有LVI阳性的患者29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和病理类型按照1∶2原则匹配58例LVI阴性的输尿管癌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采用Kaplan-Meier法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及肿瘤无复发生存期,采用Log-rank检验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LVI阳性组患者平均随访36.7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0%、68.2%、49.2%;LVI阴性组患者平均随访41.60个月,随访期间死亡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91.9%、81.8%。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5,P=0.003);LVI阳性组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17例(58.62%),LVI阴性组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12例(20.69%),两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2,P0.01)。结论:输尿管癌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标本中LVI阳性是能够预测疾病的不良预后,其对于输尿管癌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10年4月14例输尿管中下段癌患者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组)的临床资料。从术后膀胱癌发生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等方面与同期29例行输尿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2例获得随访,术后膀胱癌发生率为16.7%(2/12),疾病特异性生存率1年为91.7%(11/12),5年为75.0%。对照组24例获随访,术后膀胱癌发生率为12.5%(3/24),疾病特异性生存率1年为95.8%(23/24),5年为79.2%。两组术后膀胱癌发生率及1年、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基于输尿管癌双侧致病同步及异时性特点,在能严格随访的条件下,输尿管部分切除术+输尿管连续性的重建可以应用于适当选择的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癌患者中选择性应用保留肾脏术式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应用保留。肾脏术式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13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43~76岁,平均63.4岁。病变位于左侧5例,右侧7例,双侧1例。肿瘤位于输尿管中段1例,下段12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随访通过患者定期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完成。结果13例患者中行输尿管肿瘤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4例,输尿管末端及膀胱袖套状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8例,1例双侧输尿管癌患者行左侧输尿管肿瘤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和右侧输尿管末端及膀胱袖套状切除+右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所有手术均未出现尿漏、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肿瘤标本最大直径为0.6~1.9cm,平均1.7cm,病理均提示为尿路上皮癌,其中T1G1期6例,T2G1期2例,T1G2期2例,T2G2期1例,T1G3期2例。术后13例患者随访时间1~6年,平均随访时间3.5年。双侧输尿管癌患者术后9个月复查输尿管镜时发现左侧输尿管端端吻合处肿瘤复发,术中使用钬激光烧灼肿瘤,目前密切随访中;1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死于肿瘤全身多发性转移;1例患者死于脑梗塞;其余患者目前均无复发征象。结论对于肿瘤分期和分级较低、体积较小和位于输尿管中下段的输尿管癌患者,保留肾脏术式是可以选择的手术方式,特别适合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慢性肾功能不全、孤立肾或双侧输尿管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41例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28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术,13例患者行保肾手术,肿瘤组织分期为:pTis、pTa、pT1共有24例,pT2有11例、pT3有6例;病理分级结果为: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3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18例及高级别尿路上皮癌20例.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的患者共15例,共有7例患者死于输尿管癌的多发转移.结论 输尿管癌具有恶性程度高,易复发,易远处转移等特点,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细胞病理学检查,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术是治疗的金标准,保肾手术可选择性应用,中晚期输尿管癌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根治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手术方式治疗低级别(≤G2)、低分期(<pT2)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低级别、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1993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收治的173例低级别、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病例资料.按照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根治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组(A组)和保留肾单位手术组(B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肾盂、输尿管)、肿瘤分期与分级差异,Kaplan-Meier生存分析进行术后5年肿瘤的复发率、转移率和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病理为移行细胞癌.158例(91.3%)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平均(51.57±13.69)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t=1.450,P=0.149)、性别(x2=0.054,P=0.816)、肿瘤部位(x2 =2.628,P=0.105)、肿瘤分期(x2 =2.030,P=0.154)与分级(x2 =0.032,P=0.8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7.5%(99/128)和72.3%(33/45),5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9%(114/128)和81.9% (37/45),5年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4.2%(121/128)和89.0% (40/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低级别、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与根治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因此,采用创伤小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方式治疗低级别、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保留肾脏手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5年12月行输尿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保留肾脏手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共12例,其中11例单发,1例双侧同时发病;位于下段肿瘤12例,中段1例;行输尿管下端及膀胱袖口状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5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腔内切除5例,行输尿管节段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1例双侧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行双侧输尿管节段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中均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后1个月拔出,9例术后行膀胱灌注。结果:全部患者均为尿路上皮癌。术后随访3~108个月,平均(48.08±32.75)个月,术后总体复发率为54.55%(6/11),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24.2±19.46)个月,2年内膀胱癌发生率为9.0%;2年总体生存率为81.81%(9/11),5年生存率为54.54%(6/11)。结论:保留肾脏手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安全、可行、有效,但术后需严密监测随访,包括输尿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49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57.14%)行经腹腔入路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A组),21例(42.86%)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联合开放输尿管远端及膀胱袖状切除术(B组)。本研究从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肿瘤病理分期及分级、肿瘤复发率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两组共49名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A组与B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BMI)、首诊原因、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时间[(112.9±33.8)分钟]较B组[(170.0±50.3)分钟]明显缩短(P0.001);A组术中出血量[(72.9±35.2)ml]明显少于B组[(120.5±71.1)ml](P=0.009)。两组均无术中并发症,A组无术后并发症,但B组术后出现1例下腹切口脂肪液化。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1.0±2.8)天]明显少于B组[(16.1±6.0)天](P0.001)。手术标本切缘均为阴性。两组之间病理分级分期分布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4个月及29.5个月。两组间尿路上皮无肿瘤复发生存率、肿瘤无转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无显著差异(Log-rank检验;UTFS:P=0.47;MFS:P=0.53;CSS:P=0.90)。结论经腹腔入路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良方法。术中无需变更患者体位、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及术后住院康复速度快是其主要优势。但今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以获得更有参考价值的肿瘤学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确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结果19例均为移行细胞癌,术前确诊14例,确诊率为73.7%。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月~7年,3年内死亡4例,存活5年以上3例,3~5年4例,余8例随访1月~3年存活。结论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输尿管造影、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基本检查手段,输尿管镜检查配合取活检是原发性输尿管癌术前重要的确诊方法。对于高期、高级别肿瘤,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口状切除仍为最有效和首选的手术方法,对于低期、低级别肿瘤可考虑保留肾脏的手术,包括输尿管肿瘤段部分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输尿管下端、膀胱部分切除 输尿管膀胱移植术,输尿管镜电切术。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附48例报告)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1955~1995年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48例,其中移行细胞癌46例,腺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41例随访7个月~15年,5年生存率43.9%。主要手术方式为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在低期、低级肿瘤也可行输尿管部分切除,认为其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及分级。  相似文献   

13.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行不全肾输尿管切除术后,输尿管残端肿瘤复发率达20~58%;相反,肾实质肿瘤转移到较低尿路则很罕见,英文文献中已报道45例肾癌转移到输尿管,其中31例累及输尿管残端,9例手术时已经累及输尿管,5例累及对侧输尿管。作者报道了第32例来自肾癌的输尿管残端转移癌。肾癌的转移部位多而不定。标准的肾癌根治术常规保留输尿管残端,尽管该处很少出现转移癌,  相似文献   

14.
对侧肾脏正常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或输尿管部分切除再吻合术。对1989~1998年23例肌酐正常的患者,进行单侧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经输尿管镜切除术,患者IVU显示上尿路孤立的充盈缺损,对侧肾脏正常,输尿管镜检查为中低分级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癌,取活检同时激光切除或电凝切除肿瘤,如果病理为高分级肿瘤,则行肾输尿管切除术。术后每3个月作一次输尿管镜检查,直到肿瘤完全消失,以后每6个月作一次输尿管镜检查。23例患者中G1~G222例,G2~G31例,治疗后肿瘤无复发8例(35%),多次复发15例(65%),仍然采用输尿管…  相似文献   

15.
Guan YY  Li NC  Zhou LQ  He ZS  Li M  Na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60-1263
目的探讨影响输尿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13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33例输尿管癌患者中,分期为Ta~T1的表浅输尿管癌42例(31.6%),分期为12-T4的浸润性输尿管癌91例(68.4%),肿瘤位于输尿管下段63例(47.4%)。数据显示越靠近输尿管下段的肿瘤较易呈浸润性生长。输尿管下段癌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上、中段癌。多因素Cox生存率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分级、分期与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输尿管癌在输尿管下段好发,与膀胱癌不同,更容易呈浸润性生长,而且越接近输尿管下段的肿瘤分期越高。多因素Cox生存率分析表明输尿管癌的分级和分期是判断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输尿管癌保留肾脏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10年8月15例早期输尿管癌保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行输尿管节段切除端端吻合术;6例行输尿管末端及膀胱袖口状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均行膀胱灌注化疗。结果:本组1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14例获得随访6个月~5年,所有患者同侧输尿管及肾盂均未见复发,2例术后分别于9个月及3年出现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膀胱癌发生率为14.3%(2/14)。结论:输尿管癌为少见尿路上皮肿瘤,保肾手术有复发的风险。但对早期、低级别输尿管癌,保肾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低分期肾盂及中上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与经典肾盂癌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探讨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患者不行膀胱袖状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收治73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男36例,女37例.平均年龄66(45~87)岁.其中肾盂癌46例,中上段输尿管癌27例.根据术式分为经典肾盂癌根治性手术组(35例)和根治性肾切除组(38例).分析2组患者病理及随访结果,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经典肾盂癌根治性手术组肿瘤复发8例(22.9%),其中T1患者复发率20.0%(3/15);根治性肾切除组肿瘤复发8例(21.1%),其中T1患者复发率19.0%(4/21),2组总复发率和T1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肾盂癌根治性手术组19例肾盂癌中,肿瘤复发4例(21.1%);16例中上段输尿管癌中,肿瘤复发4例(25.0%),2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肾切除组27例肾盂癌中,肿瘤复发3例(11.1%);11例中上段输尿管癌中,肿瘤复发5例(45.5%),2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期上尿路上皮癌患者可不行膀胱袖状切除术,但肿瘤位于输尿管者应行膀胱袖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合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40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静脉肾盂造影IVP,彩超,CT,MRI.对输尿管癌诊断率分别为确诊率分别为25.0%、30.0%、91.7%、94.1%。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仅为22.9%。手术治疗35例.姑息治疗5例,获随访26冽.随访率为60.5%;平均随访期3.3年。浅表性(T1)以及浸润性(T2~1)输尿管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则分别为83.3%和75.0%;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35.0%,12例(46.2.%)患者出现再发膀胱肿瘤。结论:彩超检查应作为该病的常规检查。上尿路逆行造影可作为IVP检查不显影者的补充检查方法.CT及MRI可作为进一步的检查措施.确诊率高但费用高。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对浅表性肿瘤、独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者可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57例上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盂肿瘤20例,输尿管肿瘤35例,病变累及肾盂输尿管2例。首发症状为肉眼血尿53例,体检发现4例;术前13例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13/57,22.81%)确诊,33例行B超检查(33/57,57.89%)确诊,28例行IVP检查(28/45,62.22%)确诊,41例行CT检查(41/45,91.11%)确诊,50例行MRU检查(50/52,96.15%)确诊,9例行输尿管镜检查(9/9,100%)确诊。50例行标准根治术,7例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52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1.23%。1年和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2.31%(48/52)和59.62%(31/52),其中肾盂肿瘤1年和5年特异性生存率为94.74%(18/19)和68.42%(13/19);输尿管肿瘤1年和5年特异性生存率为93.55%(29/31)和51.61%(16/31);2例病变累及肾盂输尿管者,1例术后4个月肿瘤转移死亡,另1例随访6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本组死亡患者肿瘤分级/分期多为G2~G3/T2~T3者。结论: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是预测上尿路上皮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行CT、MRU及输尿管镜检查对早期明确诊断有帮助,经积极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75例原发性肾盂及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分析术后出现的尿路上皮细胞肿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强调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治疗应行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要严密随访。本组肾输尿管全切者,膀胱再发癌的发病率为4.6%,而行肾及大部分输尿管切除者,输尿管残端癌发病率为40%,膀胱再发癌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