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络石藤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并采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此外,测定了化合物1对HepG2和HL-60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络石藤地上部分分离得到5个苷类化合物:3',7-二甲氧基异黄酮-4',5-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络石苷(2),去甲络石苷元5'-C-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4'-O-β-D-芸香糖苷(4),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对HepG2和HL-60的细胞毒活性显示其IC50为131.5和58.2μmol·L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猫儿刺(Ilex pernyi Franch)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采用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 9 个化合物:2α, 23-二羟基-乌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2), 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 (3),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 (1→2)-β-D-吡喃葡萄糖苷(4), 23-羟基-乌索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5),竹节参苷Ⅳa (6),23-羟基-乌索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苷(7),铁冬青苷XXXVII (8), 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2α, 23-二羟基-乌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9 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采用色谱方法对沙苑子的95%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和文献比对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包括15个黄酮类和5个其他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1个新的黄酮苷,命名为沙苑子苷C。1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2),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4),鼠李柠檬素-3-O-β-D-葡萄糖苷(5),鼠李柠檬素-3-O-[5-O-阿魏酰-β-D-呋喃芹菜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6),鼠李柠檬素-3-O-[5-O-对香豆酰-β-D-呋喃芹菜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7),沙苑子苷B(8),鼠李柠檬素-3-O-[β-D-呋喃芹菜糖-(1→2)]-β-D-葡糖糖苷(9),沙苑子A(10),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苷(11),沙苑子杨梅苷(12),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3),杨梅素-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14),毛蕊异黄酮(15),对氨基肉桂酸(16),邻苯二酚(17),赤式-愈创木基甘油-β-阿魏酸醚(18),D-3-O-甲基肌醇(19),去氧土大黄苷(2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6-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沙苑子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老鼠筋Acanthus ilicifoliu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甜菜碱(1),苯乙醇-8-O-β-D-吡喃葡萄糖-(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苯乙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3),类叶升麻苷(4),异类叶升麻苷(5),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6),香草酸(7)。结论:1,3,6和7为首次从老鼠鳓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空心莲子草抗病毒有效物质部位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对该植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提取分离,通过波谱分析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竹节参苷Ⅳ(achikusetsusaponin-Ⅳa,1)、28-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8-酮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β-D-glucopyranosyloxy-28-oxo-30-noroleana-12,20(29)-dien-3β-O-β-D-copyranosiduronic acid,2)、竹节参苷Ⅳa甲酯chikusetsusaponin Ⅳ a methyl ester,3)、28-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8-酮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28-β-D-glucopyranosyloxy-28-oxo-30-noroleana-12,20(29)-dien-3β-O-β-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 methyl ester,4)、大豆苷(daidzin,5)、芒柄花苷(ononin,6)、3-O-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3-O-β-D-glucopyranosyloleanolic acid-28-O-β-D-glucoside,7)、28-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8-酮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28-β-D-glucopyranosyloxy-28-oxo-30-noroleana-12,20(29)-dien-3β-O-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通关藤中的孕甾醇苷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  王文兰  吴昊  朱刚  王晓玲 《中草药》2011,42(8):1473-1476
目的研究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MS、IR、NMR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通关藤茎中分离得到两个孕甾醇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α-丁烯酰基-通关藤苷元B-3-O-β-葡萄糖吡喃基-(1→4)-3-O-甲基-6-脱氧-β-阿洛糖吡喃基-(1→4)-β-齐墩果糖吡喃糖苷,命名为通关藤苷I(1);11α,12β-二-乙酰-通关藤苷元B-3-O-β-葡萄糖吡喃基-(1→4)-3-O-甲基-6-脱氧-β-阿洛糖吡喃基-(1→4)-β-齐墩果糖吡喃糖苷(通关藤苷K,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通关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彭冰  马维思  金航  王自琼  韩旭阳  杨斌  李莉 《中草药》2023,54(2):453-456
目的 研究万丈深Crepis phoenix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万丈深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O-[6-O-(4-羟基苯乙酰基)-O-β-D-吡喃葡萄糖基]-γ-丁内酯(1)、3’-O-甲基-3,4-O,O-亚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丁香酸-4-O-α-L-鼠李糖(3)、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4)、白花前胡苷(5)、烟酸(6)、(+)-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苷(7)和taraxinic acid-14-O-β-D-glucopyrnaoside(8)。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万丈深苷A;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华枸杞Lycium chinense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D101大孔吸附树脂、ODS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 从中华枸杞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O-(6-O-3-羟基异丁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甲氧基香豆素(1)、东莨菪苷(2)、东莨菪素(3)、反式对香豆酰基-β-D-葡萄糖苷(4)、cassoside I(5)、对羟基苯乙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6)、苯甲醇吡喃葡萄糖苷(7)、苯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9)、5-O-对香豆酰奎尼酸甲酯(10)、绿原酸甲酯(11)。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香豆素葡萄糖苷,命名为枸杞苷E。化合物10和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首乌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首乌块根中分离出C21甾体苷单体,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运用柱色谱和HPLC分离纯化,通过IR,1HNMR,13C NMR,ESI鉴定出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白首乌中分离出3种C21甾体苷,它们分别是告达庭3-O-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告达庭3-O-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告达庭3-O-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分离得到的这3种C21甾体苷均具有抗肿瘤作用。结论:从白首乌中分离得到的3种C21甾体苷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八角莲愈伤组织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八角莲愈伤组织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UV,IR,MS和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八角莲愈伤组织的9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7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6″-(3''-甲氧基)-丙二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3-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山柰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异槲皮苷(5),槲皮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和山柰酚-3-O-(6″-O-丙二酸单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八角莲愈伤组织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3,6和7为首次从八角莲植物材料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是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其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常用于治疗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瘟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反复硅胶和凝胶 LH-20, ODS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 11 个化合物, 分别为3β-acetoxyl-20S-dammarane-23-ene-20, 25-diol (1), dammar-24-ene-3β-acetate-20S-ol (2), 3β-acetoxyl-20S, 24R-dammarane-25-ene- 24-hydroperoxy-20-ol (3), β-amyrin acetate (4), betulinic acid (5), morolic acid (6), phillyrin (7), pinoersinol (8), phillygenin (9), 3β-acetyloleanolic acid (10), 3β-hydroxy-labda-8(17), 13E-dien-15-oic acid (11)。我们对化合物 1-3 进行了细胞毒试验, 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化合物 1,3, 6, 11 为首次从木樨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中化合物 2 显示了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绿衣枳实(Poncirus trifoliata(L.)Raf.)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绿衣枳实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21α-methylmelianodiol(1),21β-methylmelianodiol(2),21α,25-dimethylmelianodiol(3),21α-methyltoosen-danpentol(4),21R,23R-epoxy-21α-methoxy-7,24,25-trihydroxy-14-apotirucallen-3-one(5),21S,23R-epoxy-21β-methoxy-7,24,25-trihydroxy-14-apotirucallen-3-one(6),21R,23R-epoxy-21α-ethoxy-24S,25-dihy-droxy-apotirucalla-7-en-3-one(7),ichanexic acid(8).。结论:化合物4-8为首次从枳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进行连翘对84株金葡菌和140株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连翘对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能抑制50%菌株的最低细菌浓度(MIC50)均为0.122g/L,而能抑制90%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分别为0.98和0.244g/L。[结论]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枣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聚酰胺柱层析等色谱技术分离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大枣的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18.十八烯-1,3,4-三醇(1)、1-O-β—D-吡喃葡萄糖-(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2)、2α-羟基齐墩果酸(3)、2α-羟基乌苏酸(4)、3β,6β豆甾烷-4-烯-3,6-二醇(5)、伊谷甾醇(6)、胡萝卜苷(7)、十七烷酸(8)、二十四烷酸(9)、芦丁(10)、D-葡萄糖(11)。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枣属植物中分得的神经酰胺及脑苷脂类化合物,化合物4、5、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全草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对鱼腥草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1),熊果酸(2),sterculin A(3),stigmast-4-ene-3β,6β-diol(4),stigmast-4-en-6β-ol-3-one(5),stigmasterol(6),3,5-didecanoyl-4-nonyl-1,4-dihydropyridine(7),十七烷酸(8),二十三烷酸(9)。结论:化合物1-5和8,9均为首次从三白草科植物中分得的成分,化合物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乳香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香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超临界萃取乳香有效部位,采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乳香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化合物3、4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为西松烯A(1),verticilla-4(20),7,11-triene(2),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3),3-羰基-甘遂烷名,24-二烯.21-酸(4),花生酸(5),棕榈酸(6),硬脂酸(7),1,2-二羟基十九酮-3(8),单棕桐酸甘油酯(9)。结论:化合物7~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lgel-7402细胞有抑制增值作用,化合物4对MCF.7,SMMC.7721,K562Hela细胞右抑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骆驼蒿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骆驼蒿(Peganum nigellastrumBge.)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运用萃取、结晶及各种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鉴别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骆驼蒿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O-amino-N-formylbenzyamine(1),butyl 1H-imidazole-4-carboxylate(2),liriodendrin(3),trans-Ferulic acidβ-D-glucopy-ranoside(4),(6S,7E,9R)-6,9-di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glucopy-ranoside(orroseoside)(5),(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3-O-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化合物3-6首次从骆驼蓬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云南西双版纳大戟科植物喙果黑面神(Breynia rostrat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并用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木栓酮(friedelin,1),算盘子酮醇(glochidonol,2),isomultiflorenone(3),芹菜素(apigenin,4),β-谷甾醇(β-sit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