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将45只正常大鼠和45只“脾虚”大鼠各分为足三里、三阴交和穴外对照点3组,每组各15只,分别在子时和酉时施以电针,结果对正常和“脾虚”大鼠的小肠D-木糖吸收机能的影响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P<0.001~0.05),此结果从穴位效应的角度证明了“时穴”的存在,提示临床用穴确有择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将45只正常大鼠和45只“脾虚”大鼠各分为足三里,三阴交和穴外对照点3组,每组各15只,分别在子时和酉时施以电针,结果对正常和“脾虚”大鼠的小肠D-木糖吸收机能的影响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P<0.001-0.05),此结果从穴位效应的角度证明了“时穴”的存在,提示临床用穴确有择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正常大鼠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探讨足三里穴与胃的特异性效应。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阴交1组、2组,足三里1组、2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及三阴交1组、足三里1组束缚7天,三阴交2组、足三里2组连续电针7天,第8天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分析仪监测各组大鼠胃、肠、肝、脑等器官表面微循环。结果电针各组大鼠胃微循环较本组电针前及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且电针1min时足三里2组大鼠胃微循环较足三里1组及三阴交2组提高(P0.05)。电针中三阴交2组、足三里2组大鼠肠微循环较本组电针前明显提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针刺对各组大鼠肝及脑微循环的影响均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有效调节正常大鼠胃、肠微循环血流量,具有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的电针对5-羟色胺(5-HT)诱发大鼠瘙痒反应的影响。方法: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分别于其颈背部皮内注射生理盐水和5-HT,记录注射后1 h内诱发的瘙痒反应;另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麻醉后模型组(戊巴比妥钠麻醉清醒后皮内注射5-HT)、电针组(麻醉未清醒时电针刺激大鼠“曲池”“合谷”或“足三里”“三阴交”穴,清醒后注射5-HT)、伪电针组(取非穴位处进行与电针组相同的处理),观察注射后1 h内瘙痒反应的变化。结果:5-HT能诱发大鼠对注射处显著的搔抓反应(P<0.001),穴位处电针能有效抑制此种搔抓反应(P<0.01,0.05),而对非穴位处电针则无明显作用(P>0.05)。“曲池”“合谷”的针效与“足三里”“三阴交”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能明显抑制5-HT诱发的大鼠皮肤瘙痒反应,且穴位的选择是影响针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通过观察比较电针“人中”和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蓝斑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表明电针“人中”或电针“足三里”升高血压的中枢机制与蓝斑核的参与有关,且电针“人中”比电针“足三里“对蓝斑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更明显。同时说明穴位相对特异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辰电针对氯胺酮成瘾大鼠戒毒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子时电针组、卯时电针组、午时电针组、酉时电针组,每组8只.后5组造模,每日腹腔注射氯胺酮100 mg/kg,连续7d.各电针治疗组在氯胺酮给药1周后分别在4个时辰选取一侧“足三里”与“三阴交”穴给予低频(2 Hz)两侧交替进行电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7d;生理盐水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7d.正常对照组不予干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伏隔核(NAc)不同亚区—核部(NACc)和壳部(NACsh)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NACc和NACsh中的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午时、酉时电针组NACc和NACsh中的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子时、卯时电针组则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午时、酉时电针“足三里”与“三阴交”穴可明显下调氯胺酮成瘾增加的NACc和NACsh中的nNOS的表达,提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NAc的神经元活动改善氯胺酮成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等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肠运动和促生长素(ghrelin)mRNA、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DGP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胃复安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配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DGP大鼠模型。电针穴位组取大鼠"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电针非穴组取"足三里""梁门""三阴交"穴位对照点;胃复安对照组予胃复安药液(1 mL/100g)灌胃。用血糖仪测血糖,尿糖试纸测尿糖。治疗结束后以酚红为标记物,观察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法检测大鼠胃窦部ghrelin mRNA、GHSR 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ghrelin mRNA、GHSR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穴位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ghrelin mRNA、GHSR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与电针非穴位组比较,电针穴位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电针可促进DGP大鼠胃肠运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ghrelin mRNA、GHSR mRNA在胃窦部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电针对老年雌性大鼠血清睾酮、雌二醇和孕酮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索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18月龄雌性sD大鼠为更年期模型,选取“神门”、“三阴交”和“关元”3个穴位,电针治疗7d后,测定血清雌二醇(E2)、睾酮(T)以及孕激素(P)的含量。结果 电针雌性大鼠“神门”、“三阴交”和“关元”穴可使老年大鼠血清中雌二醇的水平升高,睾酮的水平降低;对青年大鼠血清中雌二醇、睾酮的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电针刺激此三穴对大鼠体卤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有调节作用,可以使老年大鼠体内雌二醇水平升高,从而缓解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9.
电针不同穴组对胃癌大鼠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3个穴位不同配穴组对胃癌大鼠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用Walker-256细胞株复制种植性胃癌模型,并行手术根治。术后第3天,将大鼠随机分为9组:足三里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足三里+合谷组、合谷+三阴交组、足三里+三阴交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组、非穴位针刺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另设正常组6只。电针治疗选择疏密波,频率2~100Hz,电流强度1~3mA,每日1次,持续30min,共7d。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中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非穴位针刺组IgG、IgM、IgA、C3、C4、CD4+、CD8+及CD4+/CD8+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各组,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水平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与正常组比较,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对大鼠胃癌根治术后低下的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3个穴位同时使用刺激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泡发育、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相关受体表达及卵巢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COS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综合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来曲唑连续灌胃21 d诱导PCOS模型,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分别选取"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进行电针干预,综合组3穴同时进行电针干预,均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用HE染色法进行大鼠卵泡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INHB、AMH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FSH受体(FSHR)和LH受体(LH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生长期卵泡数及血清LH、LH/FSH、AMH、IN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 05,P<0. 01),而FSH水平、早期卵泡中FSHR和LHR表达明显降低(P<0. 01,P<0. 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关元和综合组的生长期卵泡数明显下降(P<0. 05,P<0. 01),关元、足三里和综合组INHB水平明显下降(P<0. 01),4个电针组的LH、LH/FSH、AMH水平均明显下降(P<0. 01),而4个电针组的FSH均明显升高(P<0. 01),足三里组大鼠早期卵泡FSHR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 05),足三里组和关元组大鼠早期和晚期卵泡LHR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 01,P<0. 05)。结论:电针"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及电针3穴均可减少PCOS大鼠生长期的卵泡数量并调节大鼠性腺激素的表达水平。在上调血清FSH和下调LH/FSH比值、AMH、INHB及改善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方面,电针"关元"和电针"足三里"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三阴交";而在下调LH水平方面,电针"三阴交"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关元";但3个穴位之间没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正常大鼠血清、下丘脑中5 - HT含量以及胃、肠、脑组织5-HT表达的影响,研究足三里穴与胃特异性机制.方法:按随机原则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三阴交1、2组,足三里1、2组,共5组,每组8只.高效液相法检测血液及下丘脑中5 - HT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5 - HT在胃、肠、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足三里1、2组5- H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足三里1、2组分别高于三阴交1、2组(P<0.05).胃、肠、脑组织中5- HT阳性表达IOD,足三里1、2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足三里组高于三阴交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有效调节正常大鼠血清及组织中5 - HT的变化,具有穴位特异性,提示足三里穴与胃之间存在相关性,为穴位脏腑相关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曾燕  梁勋厂  李熳  施静  茹立强 《针刺研究》2004,29(4):245-251
目的 :观察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外侧穿通纤维CA3区直接传导通路长时程增强 (LTP)损害的恢复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慢性腹腔注射吗啡建立SD大鼠吗啡依赖模型。在“足三里”和“三阴交”两穴位处给予吗啡依赖和戒断大鼠多次和单次电针治疗 ,并测试学习记忆能力 ,记录CA3区群体峰电位 ,及观察高频刺激引起的LTP效应。结果 :吗啡戒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LTP效应均受损 ,单次电针治疗对其有一定恢复作用 ,多次电针治疗能完全恢复被损害的学习记忆能力和LTP ,电针效应能被阿片受体抑制剂纳络酮所阻断。结论 :电针穴位通过内源性阿片系统调制吗啡戒断大鼠的突触可塑性。  相似文献   

13.
Wu F  Xiong KR  Wang LF 《针刺研究》2012,37(2):119-124
目的:观察不同时辰电针对氯胺酮成瘾大鼠伏隔核酪氨酸羟化酶(TH)及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时辰电针对氯胺酮成瘾大鼠戒毒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不同时辰电针组(分23:00子时、05:00卯时、11:00午时、17:00酉时4个电针组),每组8只。每天1次经腹腔注射氯胺酮复制氯胺酮成瘾模型,不同时辰电针组于给药1周后分别在4个时辰选取一侧"足三里"与"三阴交"穴给予低频(2Hz)电针治疗,每次30min,连续治疗7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伏隔核TH及c-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较,模型组TH及c-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午时、酉时电针组TH及c-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目明显减少(P<0.01),而子时、卯时电针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与"三阴交"可明显抑制氯胺酮成瘾引起的伏隔核TH及c-fos表达的增强,提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伏隔核多巴胺神经元的活动改善氯胺酮成瘾,但不同时辰针刺疗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脾俞”“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股四头肌和脂肪组织锌α2糖蛋白(ZAG)、葡萄糖转运体4 (GLUT4)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12只雄性ZDF大鼠采用Purina#5008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诱导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另选取6只同月龄雄性ZL大鼠作为空白组。对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穴取双侧“脾俞”“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连续波,频率15 Hz,电流强度2 mA,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6次,共4周。于造模前、干预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干预前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干预后,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NS)、ZAG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股四头肌和脂肪组织ZAG、GLUT4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体质量及血清TC、TG、FFA、INS含量升高(P<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胃肠功能紊乱( FGID)大鼠血清及组织5- HT的影响,探讨经穴-脏腑相关性.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法制作FGI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根据针刺的穴位及方式不同分为足三里1、2组,三阴交1、2组,共6组.高效液相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脑5 - HT含量及在胃、肠、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造模后5- HT含量及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针后5 - HT含量及表达较模型组降低.血清5- HT含量及胃、肠组织中的表达,足三里2组低于三阴交2组(P<0.05);足三里1组肠、脑组织中5 - HT阳性表达低于三阴交1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降低FGID模型大鼠增高的5- HT含量及表达,提示足三里穴与胃之间存在经穴-脏腑相关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王克威  韩济生 《针刺研究》1989,14(1):146-147
采用辐射热甩尾测痛法,将血管紧张素Ⅱ(AⅡ)抗体或AⅡ受体拮抗剂Saralasin注入大鼠侧脑室以去除脑内AⅡ的作用,观察其对电针耐受动态过程的影响。同时,放免测定了电针耐受大鼠脑脊液(CSF)中AⅡ的含量变化。实验在大鼠双后肢相当于“足三里”和“三阴交”部位给予6轮电针(每轮为电针30分钟,休息30分钟)或6小时持续电针,电针刺激的频率2-15Hz,,幅度3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雄激素受体(AR)表达影响的作用差异,探讨电针治疗PCOS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综合组,每组10只。采用来曲唑灌胃诱导PCOS模型。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电针干预相应穴位,综合组同时电针所有穴位,每次20min,每日1次,连续14d。治疗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AI),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卵泡A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卵巢质量明显增加(P0.01),血清睾酮(T)和FAI水平明显升高(P0.01),雌二醇(E2)和SHBG水平明显降低(P0.01),卵巢晚期卵泡AR蛋白表达增加(P0.05)。各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体质量均明显减轻(P0.05),卵巢形态改善,T和FAI显著降低(P0.01),足三里组、关元组和综合组E2、SHBG明显升高(P0.01,P0.05),关元组卵巢质量明显降低(P0.01)。关元组和三阴交组晚期卵泡AR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不同穴位对PCOS大鼠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形态均有改善作用,不同穴位对PCOS大鼠的干预特点不同,临床可根据PCOS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选穴。  相似文献   

18.
徐卫东  刘乡 《针刺研究》1995,20(1):24-30
细胞外记录大鼠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会聚神经元对同侧鼻颊部伤害性与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应。用高低两种强度分别电针同属足阳明胃经但属不同神经支配的穴位“下关”和“足三里”。结果表明,低强度电针只有同属三叉神经支配的“下关”穴对伤害性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而“足三里”无此效应。但高强度电针无论是“下关”还是远节段腓总神经支配的“足三里”穴均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表明低强度电针镇痛作用部位的局限性即穴位特异性,而高强度电针镇痛作用范围广泛即镇痛作用的广泛性。这一结果为针刺治疗不同部位痛症的穴位、手法和刺激量的选择提供科学实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穴位电针对分娩大鼠行为学及中枢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例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三阴交穴、合谷穴、合谷加三阴交、血海穴等不同穴位组及药物组。热水甩尾测痛观察电针穴位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中枢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电针对分娩大鼠行为学影响显示,治疗前大鼠痛阈,组间差别(F=0.736,P=0.598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差别明显(F=216.361,P0.01)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穴位依次为三阴交穴合谷穴合谷+三阴交血海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痛阈;大脑灰质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相比,电针各穴位组、药物组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依次为空白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而脊髓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有镇痛作用;不同穴位有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依次为三阴交穴合谷穴合谷+三阴交血海;不同穴位产生不同针效与电针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不同程度降低大脑灰质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揭示大脑灰质区为电针穴位DA镇痛作用机制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电针足三里、关元、大肠俞、天枢4个穴位对大鼠肠道高敏性评估的影响,研究腧穴效应的特异性规律。方法:制备肠易激综合征(IBS)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观察电针对大鼠内脏敏感性行为反应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电针大肠俞、关元及足三里后大鼠腹部抬起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电针关元和足三里大鼠背部拱起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关元穴对IBS大鼠内脏高敏状态的调节作用具有腧穴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