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同地区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了解江苏、陕西和贵州三省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和保健的一般情况;比较 不同地区间产褥期各种卫生行为的发生率;了解影响产褥期卫生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三者12个县的2352例2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入户访问。结果 江苏、陕西、贵州三者产褥期各卫生行为的发和衣次为:洗头26.4%,38.8%,19.8%, 下身(指外阴部,下同)83.3%,26.9%,64.0%,正常活动76.9%,7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妇女产褥期生活卫生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走访方式对385例产后不超过1年的妇女进行调查,对本组妇女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其产褥期生活卫生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生活卫生行为主要包括室外活动、保健操、晒太阳、洗头、吃水果、做家务等。结果乡镇妇女文化程度高于农村妇女,差异显著(P0.05)。农村妇女自然分娩率比乡镇妇女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褥期妇女生活卫生行为是一项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需在妊娠期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定期进行产后随访和指导工作,以帮助产褥期妇女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柳江县产褥期妇女饮食行为,提出正确有效的指导措施和建议,保证产褥期科学合理、均衡的营养。方法对产后42d的妇女进行回访,采用"面对面"询问式填写自制问卷的方式,对20112013年于我院住院分娩且长期居住在本地的符合特定条件的产妇饮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地妇女在产褥期猪肉、鸡肉、蛋类摄入量大;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明显减少,仅有11.63%的妇女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达到每日100g,37.60%的妇女在产褥期不进食蔬菜、79.84%的妇女不吃水果、90.31%的妇女不饮牛奶;红糖摄入量较多,20.54%的产妇每日红糖摄入量达到100g以上;主食摄入量较孕产前明显减少,49.61%的产妇日摄入主食量不足200g。结论本地妇女产褥期饮食营养不均衡,因此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营养知识教育,提倡科学合理、营养均衡饮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本地区普通饮食与补碘饮食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判断通过饮食补碘能否满足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碘的需求。方法 研究对象分普通饮食组与补碘饮食组各50例,分别于妊娠12周、24周、36周及产后42d测定尿碘。补碘饮食组要求明确为早孕后即开始每周食用干海带0.1k异至产褥期结束。结果 本地普通饮食组58%存在轻度缺碘,无重度缺碘。整个孕期,以妊娠12周尿碘值最低,其次为妊娠36周。产褥期80%处于缺碘状况,其中3例为重度缺碘。补碘饮食组妇女孕期及产褥期尿碘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本地区不是高缺碘地区,但孕产妇作为特殊人群,仍有相当一部分碘营养缺乏,特别是产褥期哺乳妇女,缺碘情况尤其明显。经饮食补充碘,可基本满足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碘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孕产期及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了解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况并提出进一步保健措施。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分娩的初孕妇291人,以询问的方式调查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心理生理情况,并比较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情况。结果(1)妊娠期50.17%的妇女有排尿异常,产褥期6.52%的妇女有排尿异常,13.06%的妇女出现大便异常,产后半年内有性感觉异常者占26.80%,且阴道分娩组的发生率(38.46%)高于剖宫产组(1.33%,P<0.05)。(2)妊娠期间有6.53%的妇女担心孩子畸型,分娩期62.89%的妇女出现焦虑、不安等心态,其中阴道分娩组的发生率(78.80%)高于剖宫产组(44.44%,P<0.05)。产褥期出现烦躁、郁闷、爱哭泣者占25.77%。(3)分娩方式与产后性感觉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r=0.623,P<0.05)。结论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应重视她们身心两个方面的问题,并予以疏导。  相似文献   

6.
莫淡荷 《吉林医学》2014,(16):213-214
目的:探究产褥期妇女产后的行为及健康情况临床调查。方法:对600例门诊随访的产褥期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行为习惯及健康状况两方面。结果:初中以下不良卫生行为发生率为27.78%,高中及中专、大专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5.00%、7.27%,农民不良卫生行为发生率为53.33%,工人及干部发生率分别为31.00%、1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褥期不良卫生习惯能影响产妇产褥期的功能恢复。开展适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可促进产褥期妇女生理功能的恢复,帮助产妇顺利渡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重庆市妇女产褥期营养保健行为状况及心理状况等,为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424名经历过产褥期的妇女,采用营养保健调查问卷及焦虑自测量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庆市妇女产褥期均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营养保健知识、心理状况及饮食行为禁忌等。其中,知道产妇需要补钙的只占49.51%;认为坐月时可以吃水果的只占79.37%;坐月满后才开始户外活动的比例高达66.02%;产褥期要洗澡的比例仅有33.49%;有轻度焦虑的占20.39%。结论应该加强对重庆市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和产褥期保健指导,改善产褥期妇女的营养保健水平和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市区妇女产褥期饮食情况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岛市市区妇女产褥期的饮食情况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岛市市区1 248名产后1年内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产褥期存在多种饮食行为不合理的现象:部分妇女动物性食品及红糖的的摄入量过高,调查对象中肉类的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量达到了202.5 g,...  相似文献   

9.
不育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斌  刘谦 《湖北医学院学报》2000,21(2):156-157,161
目的:探讨妇女不育与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98例育龄妇女的血清进行了巨细胞病毒抗体IgM、IgG的检测,其中48例为不育妇女,另5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不育组HCMV-IgG的阳性率为62.5%,对照组为70.0%,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但不育组HCMVIgM阳性率为4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对不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评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产褥期妇女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评问卷、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法,对1351例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结果:①产褥期妇女心理评分低于一般育龄期妇女;②居住条件、职业状况、生产胎次、产妇并发症、夫妻感情、产妇有无慢性病、妊娠结局、伤口或刀口愈合情况、家庭人均收入、与公婆关系、分娩时恐惧感等能够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评分;③产后抑郁发生率23.98%,产褥期焦虑发生率25.09%。结论: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社会、家庭和产妇应共同参与产褥期保健,要给予产妇更多的生活关怀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饮食行为、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目前女大学生的饮食行为、营养知识水平、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打下基础。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抽取两所院校的426名女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的女生中37.09%有时不吃早餐,3.29%1日只吃2餐,15.26%每日餐次不定,饮食无规律,34.74%经常吃零食,35.92%只偶尔饮或从不饮牛奶或豆浆;女生的营养知识偏低;女生中营养不良者占31.69%,超重者占0.94%,无肥胖者,但对自己体型感到不满意的占63.84%,其中有54.14%的人采取了各种减肥措施;营养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饮食无规律、食欲差、进食速度慢、经常吃零食、生活费用低与营养不良的发生有关。结论一些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行为方式在部分女生中存在,可能对其营养和健康状况带来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女大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 )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病历资料。结果32例患者分布为早期妊娠4例、中晚期妊娠5例、产褥期23例,剖宫产、感染因素和重度子痫前期是主要发病诱因;首发症状27例(84.4%);早期头颅C T 13例,5例未检出病变,29例头颅M RI+M RV检查确诊。确诊后给予积极治疗诱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治疗,11例病人介入微导管尿激酶局部灌注,死亡4例(12.5%),3例(9.4%)遗留轻偏瘫。结论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以产褥期多发,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头颅M RI+M RV 诊断符合率高,及早控制危险因素及抗凝、介入溶栓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母婴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发生的12例妊娠合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表现及结局。结果 (1)有12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比例为0.17‰。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共1775例。发生颅内静脉血栓形成10例,发生比例为5.63‰。(2)临床特点:发病时间多发于术后24h内。首发症状多为头痛、呕吐、视物不清等颅内压增高表现。依据血栓形成部位不同可引起神经局灶性体征。如抽搐,肌无力,偏瘫,四肢瘫,视力障碍和病理反射征阳性。所有患者CT均为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妊娠合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好发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多发生于术后24h内。表现为产科用药难以控制的抽搐应立即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尽早诊断,尽早治疗。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HDL-C检测可能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4.
麻城农村产妇产褥期饮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产褥期饮食习惯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其科学的饮食方式和保健模式。方法采取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麻城县农村712名妇女产褥期的饮食状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产褥期存在多种饮食禁忌及膳食结构不合理现象,鸡蛋、红糖的每日摄入量分别高达365.12g和81.44g,而奶类、水果和蔬菜的每日摄入量依次只有4.44ml、6.94g和424.20g,不吃奶类和水果的人占90%以上。奶类、水果摄取及鸡蛋和红糖适量摄取的危险因素有食物禁忌和来源于长辈传统的饮食观点;保护因素主要与经济、文化及保健等因素有关。结论应在农村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以纠正农村妇女错误的传统习俗和观念,加强营养方面的科学指导,形成现代妇女科学的产褥期饮食方式和保健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志清  赵博元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21-3823
目的:通过对20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书面问卷调查。结果:71.9%的糖尿病患者未系统地接受糖尿病教育;70.3%糖尿病患者未严格合理控制饮食;88.8%糖尿病患者未坚持进行有氧运动;73.8%患者未进行血糖监测;90%糖尿病的患者愿接受糖尿病教育;15.5%~37.5%的糖尿病患者未按正确的时间服药;90%对胰岛素使用的态度不正确。结论: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相应处理,能使病人的血糖在较长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产妇产后抑郁症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92例,将接受全程健康宣教的103例孕产妇作为治疗组,仅产前及产后复查的89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孕期及分娩期有针对性进行宣教,并进行产后护理,对照组仅在分娩时采取同样的健康宣教.孕期建卡时及分娩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出院前及产褥期后复查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比较治疗组孕期及产前抑郁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产前产后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孕期及产前SAS及SDS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褥期后EPDS总分为(3.46±2.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EPDS总分[(7.22±1.62)分],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可预防孕期抑郁,对降低产后抑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张海英  覃爱萍  韩萍 《广西医学》2005,27(8):1148-1150
目的以前瞻性方法研究哺乳期妇女两个时期放置活性宫内节育器(IUD)一年避孕效果和副反应。方法产后30~42d(产褥期)、90~110d分两组放置IUD,于放置后1月、产后6、9、12个月进行B超及妇科问诊随访,统一标准,进行避孕效果及副反应比较。结果带器妊娠在产褥期和产后90d组分别为1.65%和1.85%,脱落率分别为2.48%和1.85%,两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副反应为点滴出血和月经过多。结论产褥期与产后90d放置IUD的避孕效果及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产后妇女恶露干净后可在知情选择下尽早落实长效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18.
Are isolated maternity units run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dangero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retrospectiv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of women admitted in labour to an isolated maternity unit run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Penrith. In the five years 1980-4, 1267 women began labour in Penrith, of whom 1153 (91%) never required help from a consultant unit. Ninety required transfer during labour. Ten mothers and four neonates required transfer during the early puerperium, all to one receiving unit in Carlisle. There were six perinatal deaths during the five years; five occurred in babies delivered after transfer.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was 4.7/1000. The low mortality, the low level of intervention, and the preference of women all support the retention of isolated un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