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高峰期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的应用。[方法]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采用查检表,运用鱼骨图、柏拉图找出真因,针对6个真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高峰期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缩短(P0.01),病人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正血培养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在临床工作中检验前标本的采集环节往往易被忽视[1]。血培养标本污染会延误患者诊治,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2]。正确的血培养采集方法能提高血培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血培养的污染率[3-4]。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管理及送检过程的改进,成为了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5]。本研究将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旨在促进护士和后勤人员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内分泌科24h尿标本留取和采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的病人150例,通过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步骤,最后评价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内分泌科住院病人24h尿标本留取正确率和护士素质。[结果]内分泌科住院病人24h尿标本留取正确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26.7%提高到活动后的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优化对内分泌科24h尿标本留取和采集过程的管理,从而提高正确留取率。  相似文献   

4.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住院患者血标本漏检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脑病科住院患者的血标本采集质量及漏检率进行比较,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血标本漏检率明显降低。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血标本漏检率,提高血标本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惠儿肺炎监测标本采集的质量监控方法,以提高标本采集成功率与送检率。[方法]采用IS09001程序管理模式,对住院肺炎患儿监测标本采集过程实施质量监控。[结果]护理人员及患儿均未发生交叉感染;标本采集成功率、送检率及检测结果回馈率均为100%;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明显提高。[结论]实施质量监控,使肺炎监测标本采集规范化,提高了标本采集成功率与送检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痰标本送检率达到93.3%、痰培养标本送检合格率达到91.8%,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评价法确定主题,调查科室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现状,通过分析原因,应用循证护理理念查询最佳证据,制定实施对策,改善存在的问题。[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对照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为62.50%,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为90.61%,观察组采集的动脉血气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χ2=7.039,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工具,改进护理措施,可提高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医务人员SARS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血标本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病人血标本的采集、检验全过程进行计算机管理,对采集的2006份血标本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应用计算机血标本管理系统,可保证血标本正确采集、及时传送、快速检验和检验结果报告单及时、准确地发送。[结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保证检验管理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在降低老年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渗血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老年病人PICC穿刺点渗血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使老年病人PICC穿刺点渗血率从89.7%降至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的手法有效地降低了老年病人PICC穿刺点渗血率,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团队凝聚力,而且也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血标本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病人血标本的采集、检验全过程进行计算机管理。时采集的2006份血标本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应用计算机血标本管理系统。可保证血标本正确采集、及时传送、快速检验和检验结果报告单及时、准确地发送。[结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保证检验管理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宋国菊  主文艳 《护理研究》2012,26(28):2636-2637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肺炎监测标本采集的质量监控方法,以提高标本采集成功率与送检率.[方法]采用1SO9001程序管理模式,对住院肺炎患儿监测标本采集过程实施质量监控.[结果]护理人员及患儿均未发生交叉感染 ;标本采集成功率、送检率及检测结果回馈率均为100% ;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明显提高.[结论]实施质量监控,使肺炎监测标本采集规范化,提高了标本采集成功率与送检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规范痰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收流程的方法。方法由8名组员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的痰标本采集质量及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痰标本合格率由81.81%上升到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提高了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痰培养标本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改进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质量"为活动主题,应用品管圈方法解决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问题,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痰培养标本的送检率与合格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与合格率分别由65.9%与45.1%提高到80.2%和81.2%,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改进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留取质量,提高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与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血标本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病人血标本的采集、检验全过程进行计算机管理,对采集的2 006份血标本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应用计算机血标本管理系统,可保证血标本正确采集、及时传送、快速检验和检验结果报告单及时、准确地发送.[结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保证检验管理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为提高痰培养标本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主题为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类文献,聚类分析纳入文献的高频词,分析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结果]获取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类文献共145篇,共获取关键词337个,高频词聚类结果显示存在3个研究热点:痰培养标本的质量控制、痰培养标本的采集、痰培养标本的送检。[结论]痰培养标本管理领域的发文量较少,研究受关注度有待提高;基于当前痰培养标本管理的研究热点,建议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规范化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适宜病人病情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选择、医护一体化提高痰培养标本送检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护士积极参与品管圈(QCC),提高入院3 d病人大便标本送检率。[方法]成立品管圈,详细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入院3 d大便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具体应用PDCA,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定要因,制定并实施对策,进一步完善大便标本留取的流程,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大便标本送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入院3 d病人大便送检率由37.78%提升至80.00%。[结论]QCC在提高入院3 d病人大便送检率中取得显著的效果,护士解决病人潜在和存在问题的意识、能力提高,护患沟通增加。  相似文献   

17.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体,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方法,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检验手段为准确地诊断或治疗患者提供了保障,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及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一个有价值的检验结果需要医护人员、患者、检验人员多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为提升本科住院患者血培养检验标本的质量,我科自2012年6月至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病人痰标本漏检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住院病人痰标本漏检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的痰培养标本漏检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病人痰标本漏检率仅有15.78%,较活动前痰标本漏检率53.89%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住院病人痰标本漏检率。  相似文献   

19.
浅静脉留置针滴血法与抽血法采集血标本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丽英  李凯 《护理研究》2007,21(4):339-340
[目的]为减少婴幼儿采集血标本而引起的痛苦,分析静脉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时对480例患儿入院后分别用滴血法、抽血法进行血标本采集。[结果]采用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成功率高(P<0.01),溶血、凝血、血小板破坏率低。[结论]采用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不仅可提高采血成功率,提高血标本的合格率,而且可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士应重视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秀英 《护理研究》2004,18(22):2033-2034
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首先应从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性开始。正确的采集、处理与送检细菌培养标本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 ,而标本采集与处理不符合要求 ,则细菌培养的结果毫无意义。因此 ,专家指出“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正确的标本采集 ,临床医师、护师及检验技师都必须通晓其要领”[1 ] 。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必须要进行质量管理。现将临床常规细菌培养 (痰、尿、血 )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方法及要求作一归纳 ,以供临床护士参考。1 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与送检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