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依赖单心室功能进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 ,适用于不能安全进行双心室解剖矫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式不断改进。其目的是提高单心室生理矫治手术的生存率、减少围手术期和术后长期并发症 ,以达到最佳的生理矫治。本文就依赖单心室功能进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颈内静脉置管途径行持续左房压(LAP)监测,观察其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5岁以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儿50例,经颈内静脉入路置入18G单腔导管,行持续LAP监测.结果 全组患儿均成功放置左房导管,4例术后回ICU后导管脱落至右房,其余患儿术后均成功行持续LAP监测.本组病例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颈内静脉入路行左房压监测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并能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病情变化的判断及处理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3.
小儿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围术期处理(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双向Glenn术)是近年来提出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疗效较佳的一种半生理矫治术,这类患儿的围术期处理具有特殊性,本文报告12例小儿复杂先心病双向Glenn术病例,重点探讨围术期治疗。1临床资料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快速康复(fast track,F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外科中心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患者865例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分级评估(risk adjustment for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1,RACHS-1),病种类型、年龄、体质量等因素对FT的影响。结果总体FT比率为42.65%。按年龄分组(0~6个月、6~12个月以及〉12个月)3组FT比率分别为19.70%、40.20%、62.6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比非FT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1±4.06)h vs.(58.07±74.81)h,P〈0.05;(2.05±1.06)d vs.(7.64±8.75)d,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质量、高RACHS-1分级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FT治疗影响因素。结论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可行FT治疗,高RACHS-1风险分级、疾病类型、年龄〈6个月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FT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评价多种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包括血管栓塞术、房间隔造口术、瓣膜或血管内球囊成形术等)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0年9月至2003年3月,我院共有24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除接受外科矫治外还接受了介入治疗,其中有15例采用体肺侧支栓塞术(栓塞组),5例采用房间隔造口术(造口组),4例采用瓣膜或血管内成形术(球囊成形组)。介入治疗大多数在外科手术前进行,少数在外科手术后择期进行。结果 所有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栓塞组:共对肺动脉闭锁或重症Fallot四联症患儿的33支侧支血管进行了选择性栓塞治疗(13例于外科手术前、2例于术后),完全栓塞率82%。栓塞术后的外科矫治术均获成功,除2例术后监护中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外,其余均恢复。造口组:5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患儿经造口术后,股动脉血氧饱和度由76.2%上升到87.5%,缺氧状态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均于即刻或择期成功行外科矫治术,术后顺利出院。球囊成形组:2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患儿(Fallot三联症)因缺氧发作,急诊行瓣膜球囊扩张术后择期行外科矫治术成功;1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单心室、1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及永存左上腔的患儿行缩窄部球囊扩张术后成功行外科矫治术。结论 介入治疗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21岁。因发现心脏杂音6年,心悸、气急1年,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心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于外院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术中诱导麻醉前经右颈内静脉置入7F双腔SwanGanz飘浮导管,术中见干下型...  相似文献   

7.
一个半心室矫治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一个半心室矫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3年7月~2000年8月,1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了一个半心室矫治术.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9±4.4(1.2~16.0)岁,体表面积0.65±0.32(0.42~1.48)m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狭窄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随着经皮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肺动脉支架置入成为肺动脉狭窄的有效治疗手段。在肺动脉狭窄、右室流出道狭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外管道狭窄、体肺分流管道和侧支血管狭窄等病变中均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尽管现有肺动脉支架应用于先心病治疗中尚有一些固有缺陷,但是随着新型支架问世,在未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中肺动脉支架将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同种带瓣主动脉做外通道在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迎龙,朱晓东,萧明第,郭加强带瓣外通道是在功能上矫治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不少复杂性先天性畸形无法原位手术矫治时,应用带瓣外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 24例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经过术中积极的配合与护理后,存活24例,百分比100%。结论针对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术中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护理,能提高患儿存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麻醉、体外循环及应激均可加重肺功能损伤,且小儿本身心肺循环异常,呼吸功能薄弱,术后早期通气/血流比值失衡及肺功能损伤仍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患儿预后。不同类型的先心患儿在心脏矫治手术前后的呼吸管理上有较明显的差别,术中对肺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及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是机械通气肺保护管理策略的重点。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痹26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后膈肌麻痹患儿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26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后出现膈肌麻痹的患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水、电解质、酸解平衡紊乱,做好呼吸道的护理和膈肌折叠术后的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等护理工作.结果 26例均安全撤离呼吸机,治愈出院,其中6例行膈肌折叠术,术后经过合理治疗、护理,最后顺利撤机.结论 密切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对先性心脏病手术后并发膈肌麻痹的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矫治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是一威胁病人生命的并发症。我院自1965年8月~1979年6月,行不同方式动脉导管矫治术110例,其中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者9例,发生率为8%。临床资料:见附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神经智力发育状况及影响神经智力发育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门诊复查患儿及90例相同年龄段无心脏疾病正常儿童进行神经智力发育评估。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组(RACHS-1评分≤2级)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组(RACHS-1评分≥3级),分组进行儿心量表各项目评估分析,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患儿围术期参数与神经智力发育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儿童神经智力发育情况优于整体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P0.05)。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发育商优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P0.05),与正常儿童发育商分布类似(P=0.420)。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发育商值处于中等程度以下的比例高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P=0.032)和正常儿童(P0.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时低月龄与神经智力发育落后相关性显著(P0.05)。术前血浆尿素氮(BUN)降低、肌酐(Cr)升高以及术中体外循环(CPB)时间延长与神经智力发育落后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存在明显神经智力发育落后。手术治疗时月龄、术前BUN值、术前Cr值以及术中CPB时间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远期神经智力发育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韩霞  郑萍 《心脏杂志》2012,24(4):546-548
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急性发作的肺出血,特别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一旦发生将会引发其他脏器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总结我科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急性肺出血20例经综合处理抢救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2008年7月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随访1年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以来,我们对我院层流手术室空气环境进行了综合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择2004年5~6月在我院层流手术室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者20例,为综合管理前组。  相似文献   

18.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复杂性先心病)矫治术围术期的处理方法,我们总结了2001-2004年我院收治的7例复杂性先心病患儿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心脏手术352例的疗效。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心脏病采用周围体外循环技术,全胸腔镜辅助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5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85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23例,二尖瓣置换81例。冠心病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取左乳内动脉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心脏病组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较传统手术方式略长,但全部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短,术后胸腔引流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 胸腔镜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心胸外科手术的进步,目前不仅能对一些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行根治手术,对复杂畸形的矫治手术也日趋增多。先天性心脏病不仅心脏、大血管或房室瓣可有畸形,其房室传导系统,包括房室结、希氏束及其分支的位置和走向也可有明显变异。因此复杂畸形的心内直视手术容易损伤房室传导系统,严重影响术后病残率和病死率。有报告,复杂心内直视手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可高达40%,死亡率可达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