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符合ICD一级预防标准并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ICD的诊断设置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两个工作区,治疗设置抗-tk,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同步转复(CV)和高能量除颤(DF)。术后患者常规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每3~6个月随访1次,利用程控仪获取ICD储存资料,了解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以及ICD的诊断和治疗是否准确,及时调整相关参数并处理ICD故障。结果共随访了22例患者,平均随访(12.8±8.6)个月。共有10例患者记录到ICD治疗事件。10例患者ICD记录到持续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6例,CV终止4例。4例患者有VF事件,均1次DF成功。2例ICD将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AF)识别为VF并进行放电治疗并转复房颤。结论IC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ICD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8年7月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随访1年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疗效,比较房室结消融术及药物控制心室率两种方法疗效的差异。方法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符合CRT植入适应证并接受CRT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房室结消融组以及药物治疗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等情况,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共人选了26例患者,其中房室结消融组14例,药物控制组12例。术前两组患者间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用药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T术后随访结果,房室结消融组双心室起搏比例100%,药物治疗组双心室起搏比例72.0%±9.7%。与药物治疗组相比,房室结消融组LVEDD略有缩小[(61.0±6.9)mm对(62.0±7.8)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LVEF改善明显(0.41±0.06对0.3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提示房室结消融组疗效更佳。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CRT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CRT术后行房室结消融可以提高有效的双心室起搏比例,进一步提高CRT疗效。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是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即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及致心律失常因素基础上的室性心动过速(VT).RVOT-VT在国外约占全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80%左右,在国内也不少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 随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了解抗心动过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ATP)作为室性心动过速(VT)无痛治疗手段在心脏性猝死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符合ICD一级和二级预防标准并在我院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将ICD的诊断程序设置为V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左心室导线内留置导丝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为固定反复脱位的左心室导线,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江苏省多中心共有12例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左心室起搏导线内留置了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导丝.随访观察患者的起搏阈值、阻抗及X线胸片.结果 有1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X线影像上可辨认的导线断裂.有2例在术后1个月出现起搏阈值升高伴膈神经刺激,行左心室导线重置术中见留置导丝断裂.有2例分别于术后1、3个月出现起搏阈值升高,随访至今(1~3年)未见起搏阈值继续升高,阻抗及X线影像未见异常.有7例随访至今(1.5 ~4.0年)起搏阈值、阻抗以及X线影像均未见异常.结论 左心室导线内留置导丝有损伤导线的风险,临床应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符合ICD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标准并在我院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ICD的诊断设置室性心动过速(VT)、快速室性心动过速(FVT)及心室颤动(VF)3个工作区,治疗设置抗心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同步转复(CV)和高能量除颤(DF)。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利用程控仪获取ICD储存资料,了解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以及ICD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共随访了40例患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各20例,平均随访时间一级预防组(12.2±7.6)个月,二级预防组(14.6±9.6)个月。随访过程中共13例患者发生了VF事件,其中一级预防组4例,二级预防组9例,21例患者发生了VT事件,其中一级预防组9例,二级预防组12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间VF及VT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T发生频率(VTfrenquency)在一级预防组为4.465次/月,二级预防组为26.16次/月(P〈0.001)。VT发作时间(VTduration)在一级预防组为(25.6±15.6)s,二级预防组为(78.1±58.7)s(P〈0.001)。一级预防组中9例患者ICD记录有持久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6例,CV终止3例。4例患者有VF事件,均DF成功,二级预防组中12例患者ICD记录有持久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7例,CV终止5例。9例患者有VF事件,均DF成功。结论二级预防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均明显高于一级预防的患者,但因样本量较小,两组患者间因VT或VF接受ICD治疗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患者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ECG)形态特征,旨在提出简便的ECG指标来预测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起源。方法回顾我院5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消融)手术治愈的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ECG资料,总结不同部位起源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ECG形态特征。结果不同起源灶有特征性的ECG形态①左心室流出道心内膜起源的ECG100%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87.5%胸前V6导联出现S波;②左冠状窦起源的100%符合V1或V2导联R/S波幅指数≥30%和R波时限指数≥50%这两个条件;③右心室流出道游离壁起源下壁导联的R波多有切迹,且V2导联的S波振幅较深,胸前导联移行晚。结论12导联体表ECG特征,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灶定位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近年来随着起搏器在临床上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伴随着起搏器功能的开发及适应证的扩展,起搏与房颤之间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