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病。目前认为细菌感染可能是出血的直接原因并且是止血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选取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无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其血液、尿液、咽喉部、腹水有无细菌感染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痊愈出院118例,死亡2例.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粘膜病变及上消化道出血乔美玲,朱希芳(包钢三医院内科,包头014010)随着消化道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胃粘膜改变消化道出血有了较多的了解,国内外已有报道[1-4]。本文对5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所致的胃粘膜病变...  相似文献   

4.
王宏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07-108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1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电子胃镜检查仔细观察胃黏膜及食道病变。结果:135例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47例(34.8%)。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与门脉高压性胃病有密切关系,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病变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多。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时除考虑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外,还应对PHG引起的出血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护理研究.方法 收集10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针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此组患者中通过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降低了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观察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6例。对患者进行抽样检验,取腹水、血、尿、咽位置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感染、咽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腹水感染,尿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机率显著高于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提示临床可通过预防感染降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98例患者中康复出院83例,未愈自动出院12例,死亡3例。结论增强预见性意识,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再出血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胃粘膜病变临床探讨张磊随着纤维胃镜的普遍应用,人们注意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近半数来自胃粘膜病变所致的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本文通过对6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检查结果的分析,结合文献,临床探讨其上消化道出血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98例患者中康复出院83例,未愈自动出院12例,死亡3例。结论:增强预见性意识,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再出血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有一部分是由于门脉高压性胃病所致.本文收集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96例,观察其内镜下胃黏膜病变情况,并与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有一部分是由于门脉高压性胃病所致。本文收集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96例,观察其内镜下胃黏膜病变情况,并与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应用长效β受体阻滞剂Nadolol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18例的疗效。先后以ECT技术作肝脏动态显像,测肝血流量及肝门脉灌流指数;12例门脉高压切脾患者于切脾术前后及服本药前后,以生理检测仪测肠系膜上静脉压力;全部病例随访二年,三种指标检测结果均证实本药能有效降低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高压,能有效预防门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症,其病情危重,患者易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必须高度重视[1]。本文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3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30-1131
<正> 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技术的广泛开展,人们注意到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上消化道出血近半数来自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了进一步探讨门脉高压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我院对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全部为2001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其中,门诊患者55  相似文献   

15.
心得安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患者首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到20%~40%。约50%~70%的幸存者会在短期内发生再出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预防再出血的主要非手术措施是利用药物降低门脉高压,心得安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的基础药物。我们观察了肝硬化患者应用心得安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除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肝硬化上消化道的常见出血原因之一,普萘洛尔已广泛应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普萘洛尔可通过阻断心脏β1受体和相对兴奋内脏α受体减少门脉系统血流而降低门脉压力。有研究表明:普萘洛尔为预防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普萘洛尔对预防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再出血,改变胃镜下病变程度都有较显著的作用。我们通过对36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用普萘洛尔治疗后的观察,进一步证实了普萘洛尔在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方面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4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的内镜特点。方法:对13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h内行胃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肝硬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并出血44例,占33.6%,其中门脉高压性胃病29例,肝源性溃疡15例。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Lebrec首次报道心得安降低门脉高压以来,β—阻滞剂用于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复发,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现将这方面的资料综述如下: 一、降低门脉高压:1980年Lebrec研究了16例肝硬化患者,均因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入院,出血部位经急诊内窥镜证实,肝硬化经组织学证实。将16例分为两  相似文献   

19.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 80 % ,门脉高压性胃病也是出血的主要原因。据报道 ,门脉高压患者胃肠道出血中约 10 %~ 60 % [1] 存在门脉高压性胃病。我院消化内科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36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肝功能失代偿期 )进行了胃镜检查 ,并对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366例中 ,住院患者 2 0 7例 ,门诊患者 15 9例 ,年龄 36~ 86岁 ,平均年龄 5 4岁 ,其中男性 2 5 1例 ,女性 115例 ,男女之比为 2 .18∶1,其中 13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行急诊胃镜检查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7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24h内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结果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为主要出血原因(48.72%),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常见合并症,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时应及时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时予以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