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施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69例,术后随访3~26个月。结果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O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10例中,2例未一次全部切除,但切除范围≥70%,且术后3个月再次宫腔镜检查,残留肌瘤已排入宫腔。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佟英奇 《大家健康》2013,(5):169-170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收治的3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发生水中毒、子宫穿孔、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满意率达94.73%。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收治的3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发生水中毒、子宫穿孔、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满意率达94.73%.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4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 对4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41例0型及Ⅰ型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成功完成,术后随访满意率100%.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宫腔镜下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对粘膜下子宫肌瘤15例,应用宫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随访2~35个月,根据月经改善情况和有无残余肌瘤生长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满意率100%,无1例并发症发生,2例要求生育者妊娠。结论:宫腔镜手术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对体积大、宫腔操作复杂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监护下行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31例,其中0型3例,Ⅰ型19例,Ⅱ型9例.肌瘤大小3.5~5.8 cm.结果 各类黏膜下子宫肌瘤均一次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20~25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术后满意率0~Ⅰ型为100%,Ⅱ型为88.9%.结论 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安全、可靠,是治疗体积大、宫腔操作复杂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0~Ⅰ型粘膜下肌瘤均一次切除,7例Ⅱ型粘膜下肌瘤3例一次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满意率94.29%;8例有生育要求者随访6~18个月有3例受孕。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无远期后遗症、可保留生育功能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建平  齐旋 《中外医疗》2009,28(11):38-38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应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O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除2例出现低钠血症外,余全部一次性切净,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36例,其中0型64例,Ⅰ型52例,Ⅱ型20例。比较3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宫腔镜电切术治疗0型黏膜下肌瘤各指标均明显优于Ⅰ型及Ⅱ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Ⅰ型术后满意率为94.2%,Ⅱ型术后满意率仅为40%;所有患者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对0型及Ⅰ型黏膜下肌瘤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结果94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无1例子宫穿孔.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P〈0.01).全部月经恢复正常或减少,无宫腔粘连.1例无蒂性粘膜下肌瘤术后3月,再发肌瘤.希望生育的29例患者中,术后3月试行妊娠,11例妊娠成功.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操作简单、精确、出血少、并发症少及疗效明显,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56例子宫粘膜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会兰  张波  邱艳 《西部医学》2010,22(12):2300-2302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宫腔镜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切除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56例患者中:0型29例,Ⅰ型20例,Ⅱ型7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6.2%;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75%。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3例要求生育者妊娠。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疗效好,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2.
赖文莉 《中外医疗》2012,31(24):170+172-170,172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水中毒、子宫穿孔、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满意率0-I型为100%,II型达94%。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3.
梁秀文  李雪云 《吉林医学》2010,31(27):4657-465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和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发生子宫穿孔1例,随即开腹切除子宫。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同时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者6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中0型32例,Ⅰ型26例,Ⅱ型10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1.2%,0型、I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中切除范围≥70%者6例,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0例,并且均自愿接受宫腔镜电切术。结果所有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高达百分百,术前术后血钠比较差异显示无意义,术后一月随访发现,血红蛋白含量要高于术前。结论治疗粘膜子宫下肌瘤患者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所需时间短,而且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余冬萍  刘兰华 《四川医学》2013,(9):1397-1398
目的 分析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取本院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后妊娠待产的产妇64例作用观察组,另取同期入院分娩的正常产妇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手术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输血的例数等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输血例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后并不增加产妇的剖宫产率,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4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其中0型37例,Ⅰ型9例,Ⅱ型2例。术中B超全程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各类子宫黏膜下肌瘤均1次手术成功,术中出血量20-250m 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术后满意率93.7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高、不开腹、不切除子宫等优点。术中结合B超监护在避免手术并发症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中成药及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肌瘤电切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联合中成药消结安胶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12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宫腔镜下肌瘤电切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P0.05);术后随访血红蛋白及月经量情况,两组患者较术前均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术后在血红蛋白、月经量改善、复发率等方面对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成药及宫腔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并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蔡芳 《中外医疗》2013,(25):95-96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电切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探索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有效术式。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4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该院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71)与对照组(n=63),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所有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患者,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均消失,手术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8例患者子宫肌瘤残余,6例患者子宫肌瘤复发,手术治愈率为77.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治愈率显著高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川北医学院妇科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6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在宫腔电切镜手术均顺利完成,0和I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除干净;Ⅱ型黏膜下肌瘤21例一次全部切除干净,3例大部分切除.无一例发生子宫出血、穿孔、水中毒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肌瘤复发,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满意率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显著,而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