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宝安区是深圳市6大辖区之一,全区面积733 km2.宝安区自1996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立了"以区级医疗防保单位为指导,镇级医院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目前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0多个,共有工作用房80 000 m2,服务人口300多万,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累积投入5 000多万元.经过10年的发展,宝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的做法与成效,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改革试点,综合评价由第三方完成.结果 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如管理体制实现根本性突破,卫技人员素质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收支平衡,提高了员工的收入水平,改善了工作环境,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较好落实,居民和员工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结论 通过深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可以保障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应不断创造条件深入推进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改革工作,逐步建立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评价天津市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现况调查和小组访谈的方法,对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天津市和平区和红桥区的适宜技术开展情况,系统评价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实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果.结果 与非中医药技术相比,赵子香正骨推拿法治疗颈椎综合征等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是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广应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提供者、服务接受者以及卫生机构管理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天津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取得良好效果,为在天津和其他地区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西湖区丁公路街道广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5年12月通过招标成立,服务于西湖区丁公路街道,面积2.6平方公里,6万多人口.作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试点单位,本中心依据<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之最终目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  相似文献   

5.
彭国强  叶定村  练亮宇  李雪  雷卫凤  江远 《吉林医学》2011,32(23):4879-4880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有特色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提供依据,不断提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药供给与利用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两个社区的社康中心患者共1 500例,采用自拟调查表对前来就诊的居民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就诊居民信任社康中心的中医服务,不同年龄结构的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的需求有所不同。结论:各社康中心要根据本社区居民的具体情况,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符合自己社区居民特色的中医药服务,加大宣传中医药防治疾病优势的力度,积极消除社区发展中医药服务的障碍,发挥中医在医疗、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让社区居民乐于接受"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6.
社区中医卫生适宜技术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医疗卫生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起,中医以特有的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根据中医特色卫生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筛选了一批中医社区卫生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崇文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北京市崇文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特点、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探索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途径与模式,笔者采用了专题小组访谈、重要知情人访谈、现场考察等定性研究技术,调查该区试点工作,结果发现;该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具有以基本医疗服务为切入点、以居民卫生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注重内涵发展、强调适宜人才的选拔与培训、以人为本,注重多方满意度等特征。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培训不足、服务网点布局不够合理、服务机构功能欠明脱一管理体制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快速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价体系.本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专家集体评价法建立了一套适宜杭州市现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作模式的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初步确立3类共14个二级指标并提出指标权重.希望通过这一尝试可以引发专家们对确立完整科学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体系研究理论的重视,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的管理,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类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对中医服务认知情况比较,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8年调查以中医治疗为主和以西医治疗为主的不同类别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果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在患病后更能接受中医药技术,并且大多吃过中药,接受中药治疗,更能正确看待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治疗花费。并且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对本社区的"软件方面"更满意,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结论中医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健康守门人的重要方面。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特色建设,发挥中医药服务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反映福州市居民对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研究影响居民选择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的相关因素,为满足居民对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需求,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相关中医药政策提供一定依据.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根据2010年9月对福州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调查,得出福州市共有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中医药人员(其中在编117人,临聘50人).  相似文献   

11.
李珍  王旖旎  金承刚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0):3745-3748
目的 评估深圳市宝安区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对门诊抗生素处方比例的影响。方法 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的社区健康中心从2009-06-01开始进行社康中心服务改革,为试点组;松岗街道社区健康中心作为比较组。利用从罡正社康信息系统导出比较组2008-06-01至2010-05-31的门诊电子数据,试点组2008-10-01至2010-05-31的门诊电子数据。采取间断时间序列比较组的评估设计进行分段回归分析。结果 试点组抗生素处方比例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改革前平均水平为77.00%,改革后平均水平为72.78%。比较组抗生素处方比例呈季节波动。控制时间趋势,分段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革使得试点组抗生素处方比例每两周减少0.77(P=0.047)。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有效控制了抗生素处方比例,有利于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邱创良 《吉林医学》2013,(20):4191-4192
推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是国家新医改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各省市正在不断完善城市社区的卫生服务体系,而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制度,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并产生了积极反响。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经验,找出我国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深圳市宝安区进行试点研究,探索适合深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特色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深圳市宝安区开展老年保健工作的110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相关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老年保健工作的评价。结果表明,虽然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做得最好,但是档案管理较差;特殊老人的专案管理做得相对薄弱;营养保健咨询和心理咨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4.
张伊娜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3):1985-1987
文章参照现代空间网格理论,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空间网格评价的模型和参数以及分析模型所采用的技术、所需的数据和分析方法。并运用上海市杨浦区的案例研究,阐述了详细的操作步骤,作为案例研究成果,提出了杨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间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综合医院参与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以及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区域性安宁疗护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回顾在分级诊疗视角下,普陀区“1+11”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具体实践过程。通过初步成效分析,论证了服务体系建立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为其他试点地区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探索性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社区卫生适宜技术试点区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培训情况及工作相关满意度进行调查,为适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开展适宜技术的典型社区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工作人员的基本资料、受培训情况和工作相关满意度等资料.结果 参加适宜技术项目组和当地行政部门的结核病管理的培训率较低(38.31%和23.39%);工作相关满意度方面,工作人员对上级支持(57.63%)和工作量的满意率较高(40.00%),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率最低(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宜技术项目组和当地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结核病管理的重视,增加工作人员的培训机会;对社区卫生工作环境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智能终端技术的融合,移动交互和移动工作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移动技术不仅为应对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业务的移动性提供了手段,也为公众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和服务提供开辟了新的渠道,有利于实现普遍服务和敏捷管理。本文介绍了推广移动技术在社区卫生管理中的一个应用项目,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及成功案例对利用移动技术提高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实施移动技术和其他的新生信息技术应用项目一样,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传统思维模式变革,其次是信息流整合,最后是选择合适的技术实现途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应超越传统的业务流程模式和以局域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化模式,转而高度重视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整合应用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马晓衡  李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7):151-153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业正处于发展中,很多方面需要健全.此文从政府管理调控、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社区适宜技术、绩效考核方式、技术人员培养、双向转诊及社区宣传等方面针对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力求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新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 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常规数据监测网络平台,采用自填式问卷普查的方法,收集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西城区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1 694人,预防保健人员279人,社区医生864人,社区护士545人,医护比为1.59:1.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年龄以20~40岁为主,占56.19%;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占74.14%;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85.66%.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但人员素质尚待提高,结构不合理;建议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完善结构,并落实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管理内涵,以试点方式探讨儿童保健团队建设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颐康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试点现场,通过儿童保健团队的建设、工作任务和流程的制订,研究现场的试点,并对试点前抽样调查430名儿童和试点1年后抽样调查436名儿童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试点前后常住、暂住和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规范接种率分别为32.55%、28.02%、9.49%和53.33%、45.41%、30.47%,较规范种率分别为23.26%、36.71%、32.12%和45.56%、50.46%、61.72%,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点前后常住、暂住和流动儿童体检达标率分别为30.23%、26.09%、4.38%和48.89%、42.66%、29.69%,基本达标率分别为32.56%、27.05%、27.74%和46.67%、54.13%、64.06%,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点前后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分别为48.37%和95.64%,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为74.19%和99.08%。结论:儿童保健团队式服务模式,有利于推进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进一步落实,使社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可及性、连续性和综合性的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